精選端午節(jié)的作文匯編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們當?shù)刈盥≈,最有特色的?jié)日。
當然,在端午節(jié)這一天,媽媽要給孩子戴上五絲線,五絲線飽含著母親對孩子的渴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命百歲。我的'媽媽也給我戴上了五絲線的長命縷。
在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兩千多年以前的五月初五,人們站在汨羅江便往江里扔食物,是為了不讓魚蝦等海底動物把屈原的尸體吃掉。
今天中午我們吃飽了飯以后,媽媽帶著我一起去了超市,媽媽給我買了香包作為端午節(jié)的禮物送給了我。
我今天過得很開心!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對于北方的人們來說,端午節(jié)是個踏青的好時機,這時果園中,草地上,路邊,田野中處處生機勃勃,滿眼的綠,漫山遍野的綠,為這個節(jié)日增添了色彩。古往今來就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習俗,而人們也不禁陶醉在山水之樂中。
今年,我同父母一起去了舅舅家果園,綠色出現(xiàn)在眼簾,依稀可以看到一兩抹紅色,走進才發(fā)現(xiàn)是嬌紅欲滴的櫻桃,小巧玲瓏的掛在枝杈間煞是可愛。將它們摘下洗凈后,一股腦的放在嘴里,甜意用上心頭,不禁讓我感受到端午很甜。
接著,我們?nèi)チ颂碳遥谔碳页缘搅讼銍妵姷聂兆,粽子中的果味濃香穿梭在唇齒間,黏黏軟軟的口感令人陶醉。這時,我不禁想到了屈原,那個吟誦“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偉大詩人。
屈原投汨羅江后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避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而古來就有“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的詩句,這也印證了端午節(jié)的悠久歷史。原來,端午很淳濃。
據(jù)資料說,香包也叫香囊或荷包,內(nèi)裝的香料通常是用苞白術(shù)、白芷等植物的根莖碾碎混合均勻制成的。而每到此時,孩子們都會帶著自己喜愛的香包和小伙伴們一起展示,玩耍,淡淡的香氣在風中蕩漾,令人沉醉其中,原來端午很香。
香包中也蘊含著一縷春風,兩滴夏雨,三片秋葉,四朵冬雪,做成五顏六色的禮盒;打著七彩八飄的絲帶,用九分真誠,十分熱情,父母和老人對子孫的無限愛。
“淡淡煙雨淡淡愁,淡淡明月上西樓,淡淡魚兒水中游,淡淡蝴蝶落繡球,淡淡胭脂淡淡酒,淡淡酒解淡淡愁,淡淡思念贈與友。”牽著親人的手圍坐一桌感受端午的滋味,凝神品味節(jié)日的氣息。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tǒng)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老師說粽子最早出現(xiàn)在春秋時期,那時人們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包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時,人們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后來在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又出現(xiàn)雜粽。在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被用作了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它的形狀出現(xiàn)了錐形、菱形。宋朝時,人們又把果品包入粽子,就有了“蜜餞粽”。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yōu)轶枞~,后來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餡料也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人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最為出名。吃粽子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端午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是吃粽子的節(jié)日,那天是農(nóng)歷5月初5。
有一天,早上6點50多的時候,窗外聽見一陣陣熱鬧的聲音,我被這聲音給驚醒了,立即一骨碌爬起床,就跑去問媽媽,媽媽告訴我:“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今天要吃粽子和包子。”我一聽,心想:端午節(jié)怎么可以吃包子呢?我問媽媽:“媽媽,今天怎么可以吃包子呢?”媽媽笑著說:“唉,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又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我還是不太明白。媽媽換了衣服,媽媽穿著一條黃色的連衣裙,我問媽媽:“你今天怎么這么華麗呢?”媽媽沒有回答我,只叫我和爸爸換身衣服,還要漂亮一點。換完衣服,我們?nèi)ツ棠碳彝,我一聽,高興得跳了起來。
到了奶奶家,弟弟從房間里跑了出來,和我一起玩。這時我又想起要去問爺爺,因為爺爺在我們家是最年長的人,而且見識廣,我想他應(yīng)該會知道為什么在端午節(jié)要吃包子和粽子?于是我問爺爺,爺爺語重心長地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shù)、白芷,喝雄黃酒,傳說是為了壓邪。”爺爺說完這些,又繪聲繪色地給我們講了一個端午節(jié)的'故事。他說在戰(zhàn)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quán),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以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詆毀屈原,使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后來,屈原被流放,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紛紛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五,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jié)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到了中午,聽說我們有粽子吃,于是我和弟弟迅速地把飯吃完,大人們又給了我們每人一顆粽子。哇,粽子真的很好吃,首先把包在外面的竹葉剝開,散發(fā)出屢屢的竹葉香氣和糯米的香味,吃起來很有潤味。
吃完飯后,爺爺說,今天在一大橋有賽龍舟看,大家一聽,都說要去江邊觀看賽龍舟,我聽了也很激動,嚷嚷著也要去看。爸爸同意了。我高興得跳了起來。不一會兒,我們來到了一大橋的河堤上,河堤上擠滿了人,突然聽見媽媽說,船來了,我伸長了脖子往遠處看,遠遠的看見四艘船從楊梅洲的方向向一大橋這邊劃過來,鑼鼓聲、口哨聲,還有水手們整齊劃一地劃漿聲由遠而近,距離越來越近了,船與船之間的距離也拉開了一段距離,我的心也跟著他們一起劃呀劃,最后有一艘船贏得了第一名,我們也跟著獲勝的人一起高興得又唱又跳。這時觀看賽龍舟的人也越來越多,媽媽怕我們小孩被擠散,趕緊催著大人們回家去,我們兩個小孩不依不饒,覺得意猶未盡,求大人們帶我們?nèi)ス珗@玩,大人們也只好同意了。
在公園里,我們先玩了一個“飛車沖浪”,然后,玩“卡丁車”,再玩“過山車”,最后玩“沙子畫”和看“動物園”,動物園里好多人,人山人海。
晚上,有很多菜,有:西紅柿炒蛋,魚,還有一個“全家!,還有飯后甜點。街上好多人,回家后,我對媽媽說:“今天真開心,我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你們經(jīng)歷過劃著龍舟,吃著粽子的時候么。每年的某一天都會有這樣的日子,我們每個人基本都經(jīng)歷過。就算沒劃過龍舟也看過吧,那就是每年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既是紀念屈原而又體現(xiàn)出我們記住歷史的'情感,我們是不會忘記歷史的。我認為我們要記住歷史,不要重蹈覆轍。我們不要做錯的事,好的事我們要宣揚開來。這個端午節(jié)的意義很重大,因為它教會我們怎么做人。
農(nóng)歷五月初五這個日子每個人都非常深刻,各個地方的人都非常關(guān)注這個日子。一到這個時候,我們的親戚朋友都會做粽子、籌備龍舟或看龍舟。我覺得這個日子真好,這個活動每年都搞得很特別、很濃重。
我愛這個節(jié)日,它就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記住的日子。我參加過劃龍舟這個活動,雖然很辛苦,但是我覺得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朋友們,你們劃過龍舟么?你們有難忘的端午節(jié)么。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將每年農(nóng)歷的5月15定為端午節(jié)。傳說中端午節(jié)是人們?yōu)榱耸骨纳眢w不被江中的魚吃掉所產(chǎn)生的節(jié)日。
而我們家的端午節(jié)則繼承了古代人民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每年都把我當作魚,給我塞數(shù)不盡的粽子,讓我差點撐死。
端午節(jié)前奶奶就跑到山上,又尖又寬的葉子,和一些不知從哪種植物上扯下來的帶一樣東西。然后就是包粽子了。奶奶把糯米均勻的放到葉子上,中間再放一點成肉,或者是香噴噴的豆沙,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就可以了。
到了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就把粽子扔進燒沸了的,吐著白色氣泡的水里!皳渫ā,“撲通”,一個個粽子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站在跳板上,華麗地轉(zhuǎn)身、落水,動作有序而不紊亂。
很快粽子就煮好了,一個個從鍋底冒上來,像肚皮翻過來的魚,卻沒有魚死亡時的腥臭,反而散發(fā)著清雅的香味。
我看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也顧不上燙,一手一個,吃得不亦樂乎,就像一個孩童一般,不,那時我就是一個沉浸在回憶中的孩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孩童……
大家見我著急的模樣,都情不自禁地笑罵道:“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
話音剛落,我心里不禁一陣抽搐:你們不是人嗎?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jié),它雖然平凡,卻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充斥著親人所帶來的溫暖與幸福。然而,對我而言,平凡中往往隱藏著難忘……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7
端午,家里又稱五月節(jié),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我的生日的前一天。也是一個蟬聲如織的季節(jié),炎熱的天氣炙烤著大地,令人難耐。話說端午是為紀念戰(zhàn)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投汩羅江自盡殉國。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制作各式各樣不同風味的粽子,有三角形、長方形、正四角形,咸、甜、辣等,讓人垂涎欲滴。
思及此,倍增了一份思鄉(xiāng)之情,爸爸那令人拍板叫好的廚藝、想念媽媽準備的嘮叨、思念家鄉(xiāng)風土人情的味道,在種種情感的推動下,我跟公司申請了下月五天的連休假日(15、16、17、18、19)。準備回家探望雙親,這是一種莫大的幸福與享受。在這快節(jié)湊的現(xiàn)代社會,不是人人都可以有一場說走就走的雙程。想想,我是今年二月初才離家,距今也不過才4個月之久,但不知為何,越長大越發(fā)的懂得珍惜親情、把握當下。
人一天有二十四小時,除工作、吃喝拉撒睡外,所剩下的.時間寥寥無幾,陪伴父母的時間就更稀少了。哪怕一個電話、一條關(guān)心的短信、一句輕聲的問候,都足以讓父母感動歡顏。父母就是這么簡單得容易滿足,他們沒有別的奢求只愿子女安好,便是晴天。
曾不知在哪看到過這么一句話:成功的人都是與家人笑到最后的人。道出了一個怎樣的哲理啊,事業(yè)成功的背后是來自于家庭穩(wěn)定和諧、其樂融融。想說,只有懂得品味生活的人,才能領(lǐng)略鮮花的芬芳。父母的愛,就如晚風中的精靈舞動,搖曳生姿。感恩有你們,這是上天的旨意、上天的恩賜、上帝的眷顧,感恩爸媽,有您們,我很幸福!
公司因端午將至,給不同工齡的員工分發(fā)禮品,我收到的是整箱二十四件的蒙牛優(yōu)酸乳和五香咸肉粽。以酸奶為基調(diào),半年的加發(fā)金龍魚牌的食用調(diào)和油,一年的就是凈含量大10kg的孟乍隆泰國茉莉香米。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而且人本就是以群居為主的高級靈長類動物。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首先感謝公司的這一舉措,讓人有與民同樂的感覺、人性化管理得意味,這不失為公司企業(yè)文化中的一個亮點。那員工心靈的歸屬何在?企業(yè)文化的形成是公司為解決生存和發(fā)展問題樹立的,我個人覺得應(yīng)以人為本做核心,就像老話說的:得民心者得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水可載舟亦能覆舟……
再看看今年的新聞報道、小道消息,以及社會流行趨勢,用人單位流動性高,導(dǎo)致用人緊缺現(xiàn)象滋生不止,而人員流動性強又會限制公司的發(fā)展,長遠以往損害公司的經(jīng)濟效益。當然,現(xiàn)在也有很多成功的企業(yè)家在暢談企業(yè)文化的若何如何,我一介俗子就不多說,以免大眾的遭受唾沫橫飛。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8
戰(zhàn)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quán),詩人屈原位列右大夫,很受楚王器重。后來,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
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一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國。楚頃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襄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都攻破的噩耗后,萬念俱灰,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尸體,同時拿來了粽子、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尸體免遭傷害。
從此,每年五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jié)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9
端午節(jié)在我們家鄉(xiāng)特別火熱,端午節(jié)那天,鄉(xiāng)里就沒有幾個人在家,都上街去了。我們都要買香囊,帶五色線,我們還要把艾草放到水里洗澡,還要包粽子,由于我們家鄉(xiāng)的河流都不大,所以沒有賽龍舟。
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讓我告訴大家吧!
我先給大家講一下屈原的故事吧!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很有學問,但一直沒得到重用。他在楚王身邊做官時,一心想使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期間,屈原聽說出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他悲痛欲絕下,在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大石頭,終身跳入了汨羅江中。楚國的百姓聽說屈原投江的消息后,十分悲痛。他們都含著淚水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用芭蕉葉包住米飯,扔到江里,希望魚蛇蛟蝦別吃屈原的身體,這就是粽子的由來。
我在給大家講一講龍舟的`來歷吧!當時楚國百姓因為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劃船搶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依然不見蹤跡,這就是龍舟的起源,人們還借龍舟驅(qū)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F(xiàn)代的賽龍舟也就是以此由來。
我們家的每個人都學會了包粽子,包的最好的是我媽媽,我媽媽兩分鐘就能包了一個、姐姐四分鐘、爸爸三分鐘、爺爺也是四分鐘、奶奶需要五分鐘、而我需要十分鐘才能包好一個。
我們家每年包出來的粽子自己家是吃不完的,所以媽媽每次都會把一部分送給姥姥、舅舅和姨媽他們吃。
我們家的風俗習慣不是很多,下回再給大家多講一點,OK?
【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的英語作文(精選19篇)05-11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習俗作文(精選51篇)03-01
端午節(jié)的感受作文(通用44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