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風家訓作文1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痹诠袑嵺`的思想教育下,我迎風遠航。
有人說:“家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笔堑奈业母改附o我營造了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風尚,讓我在潤物細無聲成長。
“孝”是我們家首要的家風。百善孝為先!父母告誡我一定要: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有了它,我們在思想品德方面才算合格,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每次回到姥姥家,媽媽總幫姥姥做飯、洗衣、打掃衛(wèi)生,什么都干,看著媽媽忙碌的身影,我也學會了主動幫姥姥干活。還學會了不少小技能。這就是我的媽媽,主動分擔姥姥家務的媽媽,孝敬媽媽的媽媽。
“儉”是我們家的又一家風。爸爸常對我和媽媽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該買的東西再貴咱也買,不該買的東西再便宜咱也不買。人應該淡泊簡單地生活,而不應該華麗奢靡地生活。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逛商場,看見一件非常漂亮的毛衫,毛衫上可愛的小熊總朝我笑,好像讓我快些帶它回家。拗不過我的媽媽給我買了。興奮的我回到家告訴爸爸,那件衣服怎么漂亮,怎么適合你家公主啦!其實這個時候爸爸已晴轉(zhuǎn)多云了,說:“你前兩天不是剛買了兩件嗎?”我還在極力勸說爸爸,但爸爸聲音一沉說:“明天退了吧!”這就是我的爸爸,讓我節(jié)儉的爸爸。物質(zhì)上滿足我,但絕不讓我泛濫的爸爸。
“樂學”是爸爸對我提出的一個家訓。爸爸說:“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如果你能從中得到樂趣,那它就是你的一位益友。”是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我受益匪淺,榮獲了各種獎項: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三等獎,cctv中央電視臺“希望之星”英語大賽三等獎。“佰笛杯”全國手風琴金獎……這些都歸功于我有一個良好的家風,讓我在柔和的氣氛中接受熏陶和洗禮。
孝、儉、樂學是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它像春風雨露滋潤我成長;像一首動聽的歌讓我徜徉;像一個航標指引我前進的方向。
我愛我家,我愛爸爸媽媽,讓我健康快樂地成長!
家風家訓作文2
勿要以強凌弱,要尊老愛幼。
勿要窮奢極侈,要勤儉節(jié)約。
勿要好逸惡勞,要親力親為。
勿要心有旁騖,要勤奮好學。
勿要出爾反爾,要言而有信。
老話有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guī)!蹦鞘裁词羌乙(guī)呢?家規(guī)即是家訓,就是祖輩用以訓誡子孫立身治家,為學進取之言。家訓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是一本無字的典籍;更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它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思想,它用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教育著我的心靈。
我家也有家訓。我家的家訓就像是為我量身定制的一樣,要我引用孔子的話:“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學文。”意思是說:少年子弟平時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講信用,要廣泛關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若還有富余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是。【觿毡,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知與?在我家尊老愛幼就是做人的根本。
記得去年大年初一,我們?nèi)ソo爺爺拜年。飯后,全家圍坐在一起聊天,聊著聊著,不知不覺話題議論到了我的身上。爸爸老是說我這不好,那不好,最后我忍無可忍和他吵了起來,一時口不擇言罵了我爺爺?shù)拿郑D時全家人沸騰了起來。
大爸爸嚴肅地說:“爺爺?shù)拿质悄憧梢越械膯??/p>
“小孩子真沒規(guī)矩.”大媽媽也不屑地說道。
爺爺好像沒事人似的,笑著說:“名字不就是用來叫的嗎?沒啥大驚小怪的。”
爸爸二話不說,揮手就是一巴掌。
奶奶則心疼地說:“父慈才子孝,你動手打人也不對!
這時媽媽走過來,語重心長地對我說:“我平時教你那么多的做人道理,你這么連做人的根本也忘了呢?那你將來還會有啥成就呢?你自己好好反省反省,按規(guī)矩該怎么做!
聽了媽媽的話后,我走到爺爺?shù)拿媲吧钌畹鼐狭藗躬,說:“爺爺我錯了,我不該罵你的名字,以后再也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了,我愿背《弟子規(guī)》以示懲誡!
爺爺摸了摸我的頭,開心地說:“知錯能改,就是好孩子!
這件事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時刻提醒我做人不能忘本。
家訓是尺,丈量著我的心靈;家訓是圃,蘊育著我的思想;家訓是雨,滋潤著我健康長大。
家風家訓作文3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幸福而又溫馨的家。家訓有如點點春雨,滋潤著我們幼小的心靈,使我們茁壯成長。家風有如糧食一般,是我們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我們家,也有家風,那就是孝。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要孝順,尊老愛幼,我對此銘記于心。
王永彬的《圍爐夜話》里曾有這樣的一句話:“百善以孝為先。”意思是說在所有的良好道德品格上,孝是最重要的。記得暑假的一天,外婆打電話給媽媽,說她扭傷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媽媽和爸爸冒著大雨,去泗安接外婆來長興。一到長興我們就去了人民醫(yī)院急診室,爸媽掛號,陪著外婆做各項檢查?吹贸霭謰屵是很焦急的,但還是不停地安慰外婆沒事的,我也坐在外婆的身邊輕輕地按摩外婆的腰。直到外婆檢查結果出來了,身體沒什么大事,就是肩周炎,我們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氐郊,我趕忙倒水給外婆吃藥,看著外婆舒展的眉毛,我也松了一口氣。第二天一大早,我剛睜開眼睛,媽媽就在廚房準備早餐了,爸爸還在外面買了一些點心,外婆外公看到桌上豐盛的早餐心里特別的暖。媽媽在做家務的時候,我就陪著外婆外公,陪他們聊天、看電視,給他們倒水、切水果……
今天外公和外婆鬧別扭了,是因為外公總愛躺著看電視,不愛運動。爸爸媽媽總是耐心地勸說著,從不插嘴,頂撞他們。我成了外公外婆的小紐扣,總是拉著他們一起出去走走散散步。爸爸教育我對長輩孝順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盡自己的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對待長輩們我們要遵從,耐心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不能頂撞他們,惹他們傷心。
好的家風,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能給社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能量,而這些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作為新時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為社會增添正能量!讓“正能量”得以傳遞。播下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就會收獲了一種命運。
家風家訓作文4
我的家位于沂蒙山區(qū)的一個偏遠山村。即使在中國地圖上用放大鏡我也找不到這個村莊的名字,但是我的家仍然充滿了強烈的歡樂,院子里經(jīng)常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我家的節(jié)儉風格;▓@里的花不多,為什么還有這么大的優(yōu)雅空間?在農(nóng)村,我們的房子簡單又小,但我們的家庭卻井井有條?,墻壁總是一塵不染。坐了20多年的沙發(fā)雖然破舊,但很整潔。每個人都愿意像“親密朋友”一樣坐在家里。
我家的智慧之風。手機是目前我們家庭中管理孩子最困難的問題,但它們已經(jīng)成為我們家庭智慧的源泉。我們在手機上下載了“成語瘋狂猜謎”,在空閑時間,我們一起過海關去猜成語。例如,“nao”一詞指的是擁擠的市場,“chu”一詞指的是山外的山,“cabinet —— canal”一詞指的是自然的結果,“困難”一詞指的是進退兩難,“離婚四次,結婚”一詞指的是完全失去成就。你認為看到這些東西有趣嗎?然而,要把握好時間,適可而止,放松就足夠了。
我家的感恩之風也是名副其實的。從婚禮和葬禮到鄰居家的婚禮和葬禮,我們都不是吝嗇的志愿者助手。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中的一些人會捐錢和東西。從在家洗衣服和洗腳開始,每年冬天,我媽媽總是在早上給我爺爺奶奶安裝一個取暖爐,晚上安裝一個暖水袋。我細心的媽媽總是用軟布把暖水袋包起來,放在我奶奶的床上。
我家和諧的風足夠柔和,帶著“風悄悄潛入夜晚,潤物細無聲”的味道。孩子們每天必須說三個詞:“早上好,爸爸媽媽”,“再見,爸爸媽媽”和“晚安,爸爸媽媽”?此坪唵蔚膯柡颍⒉蝗菀壮志,但它們?nèi)匀涣粼谖业募依,只是“連續(xù)”而不是“完整”。有時,當有一點小爭執(zhí)時,弱者總是用機智問:“我們還是兄弟嗎?”然后雙方相視一笑,喊道:“快跑,兄弟!”一切都恢復正常了。
在東方、西方、北方和南方,家里都有風。我的家庭有各種各樣的風格:節(jié)儉、幽默、樂觀、感恩……只有這樣,我的家庭才能更加和諧、美麗和幸福!
風和太陽是美麗的,家和一切!讓家里的“風”來得更猛烈些!
家風家訓作文5
人人都有自家的家風和家訓,可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卻不明白,上了四年級,家里的家風和家訓慢慢的顯露了出來。
大家都說回家做作業(yè)有難度,可我卻不以為然,因為媽媽說:“作業(yè)有難度,一看、二想、三就會!”這幾個字一直銘記在我的心里,所以,當我遇到難題的時候,我先認真地看上幾遍,然后再回憶老師課堂上講的內(nèi)容,經(jīng)過認真思考,一般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每當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就給我講故事和做人的道理,她說:“我為人人,人人為我,要做一個多做好事的人!”這句話在四年級的開學的那一天得到了認可。
四年級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要分班了,我心里非常難過,可也沒辦法,最后,不得不接受了現(xiàn)實,我被分到了四(七)班,班主任是曹老師,她和藹可親,我便沾沾自喜,可是面對的卻是一張張陌生的同學的面孔,我在那時想起了姥姥的話: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便主動和周圍的同學打起了招呼:“你好!你叫什么名字?我們可以交個朋友嗎?我叫***,”我得到了同學的回答,大多數(shù)的同學會說:“你好!我叫***,我們當然可以交朋友!”雖然這只是簡單的問候,可是我的心里卻很溫暖,相對我的同桌而言,她性格內(nèi)向,不愿和人交往,所以到現(xiàn)在也只有除我之外的幾個朋友。
家風是家庭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文化傳遞的重要方法,從爸爸那里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講禮貌,懂知識,做一個文明的人,為祖國做貢獻。我對這句話深有感悟:家風是一個人重要的標桿,而標桿就是夢想,夢想就是人唯一的.目標,目標立的近或遠,都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區(qū)別就在于有沒有把目標當成自己的唯一。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就是家風和家訓,傳播家風和家訓就是傳播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讓我們朝著目標前進吧!讓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傳遞的更為廣泛。
!我愛我家的家風家訓,更愛祖國的大好江山!
家風家訓作文6
家風、家訓是什么呢?它是中華民族積累了幾千年的一種宗族傳統(tǒng)。聽,歷史的回音仿佛在訴說著那段往事:岳母為岳飛刺字“精忠報國”為岳家之家風;林則徐告知子女“賢而多財,則損氣智;愚而多財。則增其過!背缟小昂啞睘榱旨抑矣;曾國藩以“勤”為人生第一要求,崇尚“勤”為曾家之家風。兒時,我們總會聽到來自長輩的訓誡,比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玉不琢不成器”、“成由勤儉敗由奢”等等,這些或許我們平常不太留意,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就像春雨一樣,悄無聲息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言談舉止也受到了它的影響,真正的“潤物細無聲”。它也是我們的家風家訓。
小時候。家人經(jīng)常教我“要成大器必先成人”,那時候年紀尚小,不懂得它的深層含義,后來逐漸長大了,書也讀了一點,方能解其大意。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比動物多了智慧和思考,懂了禮義廉恥,若是連人的基本標準都打不到,又何談成才呢?
所謂“成人”、“成才”,不過一字之差,卻相去千里。成人,需要我們從小的積累和來自家庭的熏陶,在內(nèi)心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和能力。這個過程可能會讓人覺得痛苦、迷茫,但始終堅持自己,會在終點收獲不一樣的驚喜。不過,在這一過程中,有些人會收獲,有些人也會失去。
回顧現(xiàn)實,我們也不難發(fā)現(xiàn)一些鮮活的例子:前幾年震驚社會的大學投毒案,為了一己私欲就投毒,造成了同學的傷亡;還有那個傷人案,因為害怕承擔責任就害了一條生命...。這些事件真實的發(fā)生了,,這些人不懂法律嗎?還是受教育程度不夠?都不是,相反,他們在學校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究其根本,是他們的道德修養(yǎng)不夠,如果他們來自家庭的教育能夠到位,父母的教導讓他們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他們或許就不會做出這樣的事。
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先修身,何以平天下?家風、家訓幫助人修養(yǎng)身心,重視家風、重視家訓,要從我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家風家訓作文7
是學,是顏氏伏案桌臺,執(zhí)筆揮下的“無過讀書也”。
是靜,是孔明挑起夜燭,揮墨寫下的“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是天下,是錢氏心系國土,挽袖作出的“立在天下必謀之”。
念《顏氏家訓》“伎之易習可貴者,無過讀書也”,憶交大校長唐文治曾言“人才者,國家之命根也,學堂者,又人才之命根也”。有感于那顏氏伏案于那桌臺前,執(zhí)筆寫下對子嗣的勸勉,對讀書的重視,那字字珠璣是對兒女子孫習得那書中自有顏如玉真諦的希冀!对娊(jīng)》有言“有風自南,翼彼新苗”。筆者在這悠悠歷史長河中回望,想那顏氏定在那研磨之時,心中念得便是子孫心有鴻鵠之志,借那浩瀚南風,如那鯤鵬一般自由展翅,翱翔于九天萬物之上。
聽那諸葛孔明于歷史長河中的悠悠回聲“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想那春秋年間于那紛綸世間獨尋一片安寧的“臥龍居”,想那深山草廬深處的“臥龍先生”。我不想去繁述孔明大人的一生,也曾暢快過,也曾頓挫過,也曾春風得意,也曾馬失前蹄......于筆者看來三顧茅廬出師后的臥龍先生不再是臥龍先生,于那沙場上軍帳前的那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諸葛神算,那是“運籌帷幄,一招制敵”的孔明大人,而臥龍先生只存在于那草廬中,那深山里......諸葛亮明白,臥龍居尤在,可人已不再。五十四歲的諸葛對自己八歲的孩童寫下那淡泊之詞,是諸葛對自己一生的總結,是對諸葛瞻往后余生的勸慰,要他明白那遠大志向的實現(xiàn)要懂得平靜祥和,沉迷滯遲不能勵精求進,褊狹躁進不能冶煉性情,要他明白君子淡泊的操守和氣節(jié)。
誦《錢氏家訓》“利在一身勿謀之,利在天下必謀之”。憶青年馬克思曾言“我們終不會求取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屬于千萬人,不會顯赫一時,但會永遠存在”。想那吳越國王錢镠挑燈秉燭,于那宮中夜燈下心系天下蒼生憶著那被他深深愛著的國家,筆筆寫下的都是對子女的告誡,莫要貪圖那一己私利,要有那胸懷天下的氣概,那利濟蒼生的責任,對國家天下飽含強烈擔當意識與濟世情懷。
何為家風?是那顏氏對兒女學識的希冀。
何為家風?是那孔明對子孫品行的規(guī)勸。
何為家風?是那錢镠對兒女胸懷的告誡。
家風家訓作文8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規(guī)、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fā)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我每次洗手都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后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個不好的習慣以后
對我說:“勤儉節(jié)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并且要節(jié)約水資源!睆哪且豢唐,我知道了要“勤儉節(jié)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里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并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你已經(jīng)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
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并養(yǎng)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
靠著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于現(xiàn)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又過了一年,我要上小學了。我們坐下來打算開個家庭會議。爸爸說:“今天的內(nèi)容就是討論家風、家規(guī)、家訓。目的就是想讓你上學后能約束自己管好自己。
我們討論了很久,才確定下來。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約家訓則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guī)、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家風家訓作文9
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里,都有家風,家訓,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良好的家風,家訓,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鞭策,也體現(xiàn)了中華人民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
家風,如一滴滴甘露,滋潤了我們的內(nèi)心;家訓,如一根根銀針,刺進我們的心里,時刻提醒我們要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
我的家里,爸爸媽媽就時常告誡我和弟弟:要懂得誠實守信,知錯就改,孝親敬長,有禮貌,勤勞,多幫父母做些家務。特別是媽媽,她經(jīng)常對我說:“一個女孩子,可不能像男孩子一樣瘋瘋癲癲的,要注重自己的衛(wèi)生衣著方面的整潔。這么大個人了,還 不知道自己洗衣服,現(xiàn)在我可以給你洗,等到我老了以后,還 要我?guī)湍阆磫?一定要懂事。”每一次,我都知道該怎么做了,但事情一過,就忘得一干二凈了。因此,媽媽就會非常生氣,而我心里也非常不好受,感到愧疚萬分,讓媽媽操心勞累。
從此以后,我盡量依照爸媽說的來做,達到他們心中的標準。
我之前讀到過一個故事:孟母三遷。故事中講了孟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居住在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搬了三次,終于找到一個適合學習的好地方。最后,孩子成為了一位名人。古時候像這樣的小故事還 有很多,都告訴我們:要有一個良好家風、家訓,才會使孩子成為有用之人,高尚之人。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樹立好家風,家訓,讓孩子都在一個好的環(huán)境下生活,學會做人。不管是在家里,還 是在學校,還 是在其他任何地方,必須要遵守家風與家訓,謹記父母的教誨。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尚;家訓,是一個家庭的目標。只要我們做到了這些,就是一位有修養(yǎng)的人。
現(xiàn)在,我們一定要培育好家風、傳承好家訓,讓這個社會變成和諧、幸福、健康、富裕的大家庭。
家風家訓作文10
古人云: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我家屬于一個小康家庭,雖沒有萬貫家財,可也衣食無憂。即便如此,家中長輩依然立下家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意思是要我們不要鋪張浪費,要勤儉節(jié)約。但凡長輩們發(fā)現(xiàn)我們有浪費的行為,必定會嚴厲地教導一番,使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處。
我家的家風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之一——勤勞。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是一個家族生生不息的根基。我愿這“勤勞”的美德根植于我的內(nèi)心深處,也希望能去影響身邊的親友。
談美德,話勤勞,我的奶奶實屬當之無愧。自打我記事起,印象中的奶奶是一個閑不下來的人,什么事情都要親力親為。她堅持每天早起,每天天剛蒙蒙亮,她就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為我們準備早餐,接著喂養(yǎng)家中的牲畜,在我們外出上學后,就利用這段時間,在家里洗洗涮涮,像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zhuǎn)動。一個冬夜,由于我睡前喝水過多要起夜,路過客廳時,猛然覺得燈光好不刺眼,等適應過來,才看清是奶奶還在沙發(fā)上縫補衣物。我對奶奶說:“奶奶,你怎么這么晚還不休息呢?您視力不好,拿去街上的縫補店不就好辦了嗎?您這樣勞累,我很心疼您!”“事沒做完,我睡不著,況且這活不難做,自己就可以做好,哪用得著去浪費錢。你快去睡吧,明天還得上學呢!”奶奶不為所動地說。真拿這樣的奶奶沒辦法,勤勞似乎已經(jīng)成為了她身體的一部分,是無法輕易改變得了的。
我的媽媽同樣也是以為勤勞的好媽媽,每天要上班,還要風雨無阻地護送我們上下學,回到家準備晚飯,飯后放棄娛樂活動,不是加班就是干家務,周末亦是如此。我曾經(jīng)問媽媽為什么要這樣辛苦,媽媽回應我的話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樂在其中,便不覺得辛勞”。
感謝我家的家風家訓,不但讓我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而且在未來的日子里使我受益無窮。我為我家感到自豪,是良好的家風家訓一直推動著我前進。
家風家訓作文11
家風家訓這兩個詞逐漸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熱聊話題。小小的我不明白家風家訓到底是什么,但我深深地記得,在我家的客廳里掛著一塊精美的匾,匾上清晰地繡著“家和萬事興”五個大字,那是媽媽用了好長時間一針一線繡出來的。
“家和萬事興”這五個大字猶如一盞明燈,照耀著我們一家人前行。
“在我家,爸爸是爺爺奶奶的孝順兒子。爸爸每餐端起飯碗第一句話就是問:“給奶奶端飯了沒有?”每次奶奶生病,爸爸不管下班回來多晚,都會帶奶奶去看病,為了給奶奶煎藥,常常到深夜,第二天一早就又去上班了,從不辭辛勞。記得有一次奶奶便秘,幾天都解不了大便,后來是爸爸幫奶奶把大便一顆一顆地摳出來的,那時的我并不理解,只覺得大便很臟很臭,爸爸根本沒必要這么做。直到現(xiàn)在,我才明白那是兒子對母親的一份孝心。我想爸爸對奶奶的這份孝心是不是踐行了“家和萬事興”這一家風家訓呢?
說到踐行家風,在我們家不只有爸爸,媽媽也是如此,媽媽在對待爺爺奶奶時,像一個女兒一樣,每次回家,不僅給老人一些錢,還要給他們每人都買幾身衣服,飯后,和爺爺奶奶聊聊天,幫忙洗洗筷子刷刷碗,讓他們心里暖暖的。平時,媽媽和爸爸鄰居、同事也相處得十分融洽。
我呢,更是家里的開心果,家里的日;顒,爸爸媽媽都讓我參與,哪怕刷碗把衣服弄濕了,搟餃子皮面粉飛到臉上,他們也不罵我。我想正是有了爸爸媽媽這樣的教育,我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同時也變得更加自信了。
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模仿著,學習著。所以,我的父母就這樣言傳身教,為我做了很好的表率。我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注意自己的言行,修正自己的言行,讓“家和萬事興”的家風家訓不斷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作文12
“家風正,則后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奔绎L是一個家的一種道德標準,就如同糧食一般,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同樣有一個家風,它教會了我如何去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
人要有誠信,爸爸媽媽經(jīng)常教育我做人做事要誠信。
記得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我只有九歲,那時學校里我的同學幾乎每個人每天都有八九元的零花錢,每天都能買好吃的零食。而我只有五元的午飯錢,每天中午買完午飯也就沒錢了。每天看著同學拿著零食在一旁炫耀,我心里就癢癢,心想自己要是也能像他們一樣多好。
我發(fā)現(xiàn)平時媽媽總是把零錢放在寫字臺的抽屜里,而抽屜的鑰匙就放在媽媽化妝臺的柜子里,幾經(jīng)猶豫之后,趁媽媽不在,我拿出鑰匙打開了抽屜,慌忙從里面抓了一把錢,差不多有三十多元。第二天,我從商店買回了一包零食,幾天過去了,風平浪靜,媽媽似乎并沒有發(fā)現(xiàn)我拿錢的事。一個星期過去了,錢已經(jīng)花了二十元左右。就在我拿完錢的第二個星期,媽媽好像發(fā)現(xiàn)錢少了。在一次吃飯時,媽媽問起我:“兒子,媽媽的錢丟了,你有沒有拿?”“沒、沒有,我沒有拿。”聽到媽媽的查問,我緊張起來,可不管我怎么掩飾,也掩飾不了自己的心虛,可媽媽并沒有繼續(xù)追問,但是第二天,我放學回來就看見媽媽板著臉,向我問到:“兒子,你到底有沒有拿家里的錢?”剛進家門就聽到媽媽這樣說,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媽媽面前不知所措,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終于向媽媽說了事情的經(jīng)過,并向媽媽道了歉。媽媽說:“你下次不能再偷拿東西了,如果缺錢,就和我說,我會給你的,沒有經(jīng)過別人同意私自拿別人的錢物是偷竊行為,這種行為非常不好,如果在外邊是要受到法律的懲罰的。”我認識到了這種行為的嚴重性,真誠的向媽媽認了錯,并保證以后不再犯這類的錯誤。
這件事之后,我就再也沒干過壞事了,我的家訓就是如此,媽媽教育了我,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失信就是失敗,要想成功最基本的條件也是誠實守信,這就是我的家訓,更是我的家風,好的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每個人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家風家訓作文13
每個家都有屬于自己家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fā)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的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后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后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么為別人著想?怎么會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去幫助他呢?
媽媽還告訴我,做人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孝道。我們家是一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qū)里傳為佳話。爸爸是山東人,不喜歡甜品,但對阿婆做的菜從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媽媽現(xiàn)在還經(jīng)常講起外婆給爸爸吃桂圓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見丈母娘,外婆按紹興習俗給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圓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著牙吃下,外婆還以為爸爸喜歡吃,以后經(jīng)常給他做,一吃就是兩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項需要討論,開始大家嘰嘰喳喳發(fā)表意見,實在不能統(tǒng)一,最后大多數(shù)是聽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話說,這就叫百孝順為先。
還有我們家一向是玩和學習分開的,“該學習的時候?qū)W習,該玩的時候玩!”媽媽嘴中也總是掛著這句話。是的,該學習的時候?qū)W習:我和媽媽做了一個休息表,周一至周五毫無疑問的是學習,一直到周六上午才能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才可以玩一會。到星期天我就上輔導班了。雖然學習的時間很多,但是我可以從中得到很多知識。
家風就是勤學、上進、誠實、善良、孝道。
家訓是尊敬長輩、孝順父母、自強自立。
家規(guī)是勤儉節(jié)約。
上學以后,我感覺自從知道了我們家的家風、家訓、家規(guī),我無時不刻的在謹記著,約束自己。
家風家訓作文14
家是成長的搖籃,是夢想的起點,但若無規(guī)無訓,盡是溺愛,孩子將在豐衣足食中想入非非、不入正事,成為一個敗家之子,讓人譏笑,而這樣的家也將成為“希望的焚場”。
一句老話說得好:“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边@句話深得人心。在我們家,“樂于助人,關心他人”被認為是家風。因為每位家庭成員都會竭盡所能的去幫助他人、關愛他人。爸爸,在公交、在地鐵、在公眾場合,都能看到他高大佇立的身影,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成了他心中最堅守的品德。媽媽,她的手中永遠拿著東西,有時肩上也會扛個包,不管多重,她總是一聲不吭,默默地前行。她經(jīng)常幫人提東西,看到別人累就會心里不舒坦。她總愿意承擔苦累,把幸福留給別人。而我,是個標準的“心身不一體”。每當經(jīng)過樓下大門的時候,我一旦開了門,便“不易歸去”,最喜做門童,后面趕來的人接連不斷,剛想回去追趕在前面的媽媽,可又來了幾人,心兒想飛似的趕上媽媽,可身子卻不愿離開,通常得有一人頂住門,我才得以“解脫”。
無論是讓座的爸爸,還是幫忙的媽媽,或是“頂門”的我,都是因為同一性格,同一家風、才會和諧的生活在一起。家風,小到親人,大到社會,是整個家庭的氣氛與教養(yǎng),好家風有好孩子,好孩子有好社會,好社會就有好國家?梢娂绎L是何等重要。家風端正則人端正,家風可影響一切。
家訓,是口口相傳的句子,是耳熟能詳?shù)脑捳Z。在我家是“道理你都懂,只差行動”這句名言,我從小聽到大,歲月光陰也磨損不了它在我心中的痕跡。正因有這句話,我才能不做“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痹S多的道理與行動一結合,便成為了我成長的標桿,進步的目標與希望的翅膀。
如今的我,一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在好家風中成長,享受著不過分的愛,在和煦的陽光中茁壯生長。家風是陣清風,吹散漫天烏云;家風是縷陽光,帶來無限生機;家風是眼清泉,引來生命光芒;家風也是風景,讓我們一起守護吧!
家風家訓作文15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guī)、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guī)、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優(yōu)良的民族之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著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每個家庭都有淳樸的家風。家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會烙有家風的印記。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
我們家的家風是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勤勞節(jié)儉,知足常樂。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從我記事起,父母就教育我們要孝敬長輩。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母還要贍養(yǎng)兩位老人,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不論有什么好東西,都要先送到老人那里。每逢過年過節(jié),全家人聚在一起,四世同堂,其樂融融,家中的晚輩,更是從未和長輩發(fā)生爭執(zhí),讓老人能夠安享晚年。父母還告訴我,做人要誠信。即使是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父母也信守自己的承諾。爸爸還是時不時在飯前飯后
給我聊聊關于勤儉節(jié)約、艱苦奮斗等等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告訴我要知足常樂。
好的家風才能創(chuàng)造出好的家庭,俗話說:家和萬事興,相互體諒、相互寬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和的前提,在此基礎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家庭。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為人父母有義務、有責任把家庭料理好、把孩子教育好。盡管使孩子具有高尚品質(zhì)的責任未必完全在父母身上,但為人父母在心甘情愿當“牛”做“馬”的同時,樹立良好的家風,用好家風培養(yǎng)好孩子,責無旁貸。
好的家風需要傳承,也需要總結,不光要靠潛移默化還要作為教育理念固化形成家訓。
家是縮小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父母用他們的身體言行影響著我,這積極健康的家風早已融入我們生活,代代相傳。
【家風家訓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作文11-09
家訓家風作文12-29
家風家訓的作文11-11
家風家訓作文02-09
家風家訓作文07-07
家風家訓作文01-04
★家風家訓作文01-06
家風家訓的作文12-29
家風家訓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