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民風的作文集錦六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jié)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jié)束、南非世界杯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jié)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兩千多年來,端午節(jié)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qū)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據(jù)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媽媽說:“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zhàn)國的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節(jié)目之一。媽媽和阿姨總會買了好多的粽葉,用水少泡著,洗干凈碼好。粽子的餡一般是糯米,配上綠豆、紅棗等,煮熟。然后在媽媽和阿姨的一陣靈巧的忙碌之后,我們小孩便饞貓般圍著蒸籠轉(zhuǎn),等待粽子出籠的時刻的到來……
長大了念書才知道,包粽子的`習俗和我國歷史上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呢?據(jù)說屈原跳入汨羅江后,群眾為了不讓水里的魚咬著詩人的身體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這樣魚兒有的吃就不會傷害到詩人了。于是,為了保護并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后來有了更為熱鬧的“賽龍舟”。
民風的作文 篇2
蒙古族是一個生活在草原的游牧民族,一直靠著放牧為生,他們也跟我們漢族人民一樣以食為天,十分注重飲食。今天就由我來帶領大家內(nèi)蒙古品嘗一下那里的特色飲食吧!
這次我們訪問的是陳巴爾虎旗,汽車在草原上無拘無束地行駛著,過了一會,只見遠處的小丘上出現(xiàn)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來,原來是主人們到幾十里外來迎接遠客。我們跟著主人們向目的地緩慢地行駛著,不一會就到了幾座蒙古包前。
我們下了車與主人們握手,大家說說笑笑,不知不覺的,就進了蒙古包,大家禮貌地盤腿坐了下來,只見熱騰騰的奶茶被端了上來,這是蒙古族人民普遍飲用的飲食,是磚茶煮成褐色,倒入器皿澄清,鍋內(nèi)放入幾片羊尾,加稷子米炒熟,最后倒茶,加適當鮮奶煮開,加少許的鹽。
這時,香噴噴的全羊宴被擺了上來,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這整只羊肉,頓時讓人看了垂涎三尺,可是一想到我們是客人要注意禮貌,只好坐在位子上呆呆地看著這整只羊肉。這時,有一個游客終于按捺不住了,準備伸手去抓羊肉吃,這時作為導游的我立馬阻止了他:“現(xiàn)在還不是吃的'時候,蒙古民族的人民十分重視飲食的禮節(jié),在酒宴開始之時,一般要唱著贊歌敬酒三巡。在舉行‘全羊宴’時,要舉行隆重的儀式。蒙古族在分食整羊時,要將肥軟的羊尾獻給長者,把戶胛骨獻給尊貴的客人……”當一切禮節(jié)都完畢時,早就忍不住的我們便狼吞虎咽地大口大口吃了起來,我又對游客們提醒道:“蒙古族的飲食講究先白后紅,白即白食,紅即肉食。蒙古人以白為尊,在宴席上要先嘗奶食品,再品嘗肉食!庇慰蛡兟犕炅嗽捰珠_始吃了起來,不過他們這次是按蒙古人的吃法來吃的!
吃完了飯,主人們又端上了飯后點心,里面有由油渣,加糖、野果做成的朱乞黑,還有蒙古族人民最愛吃的炒米拌酸奶加“烏如莫”和白糖。
……
蒙古飲食不僅造就了其強悍剛健的體魄,而且是其粗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體現(xiàn),形成了獨特的蒙古族飲食文化,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其中的奧妙吧!
民風的作文 篇3
今天是大年初二,媽媽帶著我去中國民俗文化村游玩。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nèi)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筑于一園的大型文化游覽區(qū),它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多民族的民俗文化。游客在園內(nèi)可經(jīng)看到云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觀音、民俗音樂噴泉。
首先,我和媽媽來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頂是圓形的,建筑得比較矮,連我這樣的小孩進去時還必須彎下腰來。蒙古包內(nèi)設備非常簡單,在蒙古包的中央,擺放著一張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擺放著幾把小椅子,在每張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濃的奶茶,讓人們品嘗。墻壁上,掛著蒙古族人民打獵用的弓和箭,還有他們非常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我和媽媽坐下來,一邊品嘗著香濃的奶茶,一邊欣賞著蒙古包,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接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里的摩梭族人民為旅客們講解了摩梭族獨特的母系社會。在母系社會,家里男人們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家去過夜,早上再回到家,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親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雙方結(jié)了婚,男女雙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須生活在各自母親家里。
如果這兩個人生了孩子,這個孩子便留在女方家里,由他的母親和舅舅照顧,而孩子的父親卻回家照顧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里由女人掌權。時間過得可真快,不一會兒,便7:30分了,天色已經(jīng)很晚了。我和媽媽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中國民俗文化村。通過今天的游玩,我知道了中國很多民族特有的風情,真希望以后,有的機會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民風的作文 篇4
春節(jié)是漢族最重要的節(jié)日,其它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過春節(jié)的習慣,我只介紹漢族的。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又叫陰歷年,俗稱過年,新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與殷商時期。按照我國農(nóng)歷,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歷,公歷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nóng)歷一月一日叫春節(jié)。在春節(jié)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也就是用紅紙寫成的春聯(lián),比如我家今年的對聯(lián)是由書法家親自書寫在紅紙上的。有的門前掛大紅燈籠或貼福字即財神,門神像等,福字還可以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氣到了,這些都是要為節(jié)日增添喜慶氣氛。
春節(jié)是個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也是親人團聚的日子,離家在外,常年在外打工的人都趕在春節(jié)前回家團聚。過年的前一夜,就是舊年的臘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在這新舊交替的時候,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歲,歡聚酣飲,共享天倫之樂。聽說媽媽單位的一個北方阿姨介紹,他們在除夕有吃餃子的習俗,并且在十二點準時吃的。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在南方我們有過年吃年糕、包粽子的習慣,甜甜的粘粘的年糕和粽子,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說了這么多,你也大致了解了吧,當然,少不了一家人聚在一起開心的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民風的作文 篇5
春節(jié)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都貼起了紅紅的對聯(lián),還有大燈籠。大人們還把“!弊值膶β(lián)倒著貼,寓意“福到”。早上,大人們帶著小孩到親戚家走家訪友,互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大人們還會給一盒年糕給我們。這一天,小孩們都分外開心,因為都穿起了新衣服,還拿到了屬于自己的壓歲錢。
在吃年 夜 飯 時,家家的餐桌上都擺著魚,這吃魚也是有講究的,只能吃魚腰,叫“有頭有尾”。飯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點,叫“年年有余”。
打鬼節(jié)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打鬼粑、長壽面。打鬼粑是用來打鬼,長壽面是用來捆住鬼的身體。
這個打鬼節(jié)也是有傳說的。
傳說在三月初三,有一個農(nóng)夫晚上在山上砍柴,突然看見一座墳上冒起了點點火光。他走近一看,嚇了一跳!這火竟是藍色的!不僅從墳里往上冒,還會移動。農(nóng)夫看了,放下鋤頭,撒腿就跑;丶液,他就跟村民們大肆宣揚,結(jié)果一傳十,十傳百全村都知道了。也有不信的`人前來上山驗證,結(jié)果皆是如此。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說三月初三是閻王的生日,在那一夜,他會放一些厲鬼下山,有人便說要吃桃,寓意“桃過一劫”。
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為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等。
據(jù)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首先要買粽葉,然后再買糯米,還有配料。包好之后,要用繩子捆著,最后再放進鍋里煮熟。粽子煮好后,就可以吃了,色香味俱全,有一種沁入心脾的感覺。嘗了一口才知道。
這就是我們的節(jié)日,你們呢?
民風的作文 篇6
家鄉(xiāng)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淵遠流長。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剪紙藝術啦!
剪紙藝術的種類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禮花、鞋花、門筏、灣州布影、斗香花、剪紙藝術團花、剪紙藝術旗幡、剪紙藝術漢字、剪紙藝術圖畫等等。剪紙藝術的內(nèi)容包含著濃濃的'生活氣息。魚蟲鳥獸、花草樹木、亭橋風景這些人們熟悉而熱愛的自然景物成了人們剪紙藝術的花樣。每逢過年過節(jié)或是喜事臨門,人們都要剪一些“!弊、“喜”字等表示慶賀。剪紙藝術圖畫就是在一張紙上剪出一副畫來。你先看看這幅“書生”,上面有一位正在拿著書在讀的先生,一看他的樣子就是一位書生;再看看這幅“鳳凰戲牡丹”,上面有一只鳳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像一個小孩在玩!袊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比如:書法、刺繡、戲劇等等。
怎么樣,家鄉(xiāng)中國是不是有很多傳統(tǒng)文化呀!
【民風的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的作文11-25
民俗民風的作文06-23
民風民俗作文06-19
民俗民風作文12-02
民風的作文【薦】12-05
【薦】民風的作文12-05
民風的作文【熱】12-24
【精】民風的作文12-11
民風的作文【推薦】12-12
關于民風作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