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7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1
春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重要節(jié)日。每到過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裝扮的紅紅火火、喜氣洋洋!貼春聯(lián)、放鞭炮、看春晚、吃餃子、拜大年、發(fā)壓歲錢......,好不熱鬧。我家過春節(jié)也是如此。
在豐富多彩的春節(jié)記憶里,最深、最美的還是包餃子。
除夕傍晚,我和媽媽一起準備大年初一的餃子,我搟餃子皮,媽媽包餡。剛一開始我怎么也搟不好,有的薄,有的厚,有的大,有的小,形態(tài)各異,我很是著急。就在爸爸準備替換我的時候,媽媽說:“不要著急,熟能生巧,要有信心,相信你是最棒的,堅持就是勝利!”
聽了媽媽的鼓勵,我又鼓起勇氣,不斷總結經(jīng)驗,我終于成功的搟好了一個、兩個......。不一會兒,媽媽都跟不上我的速度了。當我搟好最后一個時,旁邊存了好多餃子皮。我就幫媽媽包起了餡。我包了一個小魚形狀的餃子給媽媽看,媽媽說:“你真厲害,明天這個給你吃,希望你年年有余!蔽业靡庋笱蟮男α。
初一早上,我吃到了自己包的小魚餃子,心里別提多美了,仿佛吃到了天下第一美味。我也許下了新年愿望,要像小魚一樣不怕困難、勇往向前,爭取在下個學期取得更好的成績!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2
大年三十總是在爆竹聲中開始,在圓桌旁發(fā)展,在春晚與土湯圓的熱氣中達到高潮,最后在爆竹聲中結束。
土湯圓是必出現(xiàn)在每年大年三十夜的身影。
祖母是個勤快能干的農(nóng)村女人,一雙手上廚藝出神入化,非常人所能及。在大年三十的第一聲爆竹聲里,我們這些孩子聚集到那張圓桌旁,桌上早已準備好了醒好的面團和各式餡料,在頭頂那盞老白熾燈昏黃的光影下散發(fā)著溫暖的顏色。
祖母照例先包上一兩個作為示范:先揪下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塊,用搟面杖搟得薄而均勻,挖一勺餡料置于中央,再整個包起來點上芝麻。這過程寫在紙上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是異乎尋常的繁瑣:不是這個皮搟得太厚就是那個餡料填得過多,導致湯圓被開膛破肚,一副凄慘的重傷員形象。說來也怪,祖母年年教,我們的手藝卻絲毫不見長進,幾番密集培訓下來仍是老樣子。祖母只得繞著圓桌轉圈,看到哪個有問題就停下來救急。最后時間不夠了,祖母就親自上陣。
此時我們就會彼此心照不宣地擠眉弄眼做些小動作,于是你就能看到正方形的湯圓、長條狀的湯圓以及環(huán)形的湯圓等等。想不被祖母看到是不可能的,但祖母總是睜只眼閉只眼,默許我們的行徑。大家用完所有的面團之后,祖母把它們丟進開水里。爐灶快樂地發(fā)出咕嚕咕嚕的聲音,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燒著,白色的蒸汽不急不緩地氤氳著,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條;鸸饨o祖母古銅色的皮膚染上紅紅的光暈,像是有青春的熱血在蒼老的血管里流淌。
當春節(jié)晚會開始的時候,湯圓也差不多煮好了。我們?nèi)齼蓛傻啬弥胂驈N房走去,盛上六七只湯圓再擠到祖父祖母的老屋里,整齊地坐在老舊的床沿上,腳下是溫暖的火熜,舒適得像天堂。湯圓的味道極好,手搟的面皮有一種天然去雕飾的粗糙,與味蕾接觸時,像大風吹過草原,像情人親密無間的華爾茲,芝麻的香揉碎了散在血液里,味道久久地在舌尖上徘徊。
雖然在包的時候我們起勁地創(chuàng)造奇形怪狀,但湯圓成品出來以后卻幾乎沒有什么人動筷子。那些稀奇古怪的湯圓最后都被祖母一個人承包了,她笑瞇瞇地夾起它們放入嘴里,眼里臉上都是心滿意足。
這就是我記憶中的美食,一個虛擬的坐標,指向故園的方向;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我與祖母;一種冥冥中的緣分,把我和那段時光牢牢地綁在一起,永不分離。
爆竹聲中的大年三十、美味的土湯圓、慈愛勤勞的祖母,這些元素和氛圍構成了作者記憶中最溫馨最美好的畫面,也蘊含了作者對祖母、對故鄉(xiāng)永遠牽系心中的脈脈深情。作者是一個情感深厚卻用詞至簡的人,但是我們?nèi)阅軓乃氈碌拿枋鲋懈惺艿阶鎸O間的其樂融融——祖母教孫子們搟皮、包餡,默許著孩子們搗蛋做出的奇形怪狀的湯圓,笑瞇瞇地承包下備受冷落的的惡作劇湯圓。作者是一個很善于用筆表達的人,無論是動作的描繪還是場景的烘托都簡而不繁、恰到好處,幾個比喻用得別致而妥帖。文章的構思非常值得稱道,把美食——土湯圓,作為連接作者與故園、連接祖孫深情的媒介,表達了作者對祖母以及故園、童年時光的無限眷戀之情。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3
春節(jié)就是人們俗稱的過年了,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人人都喜出望外,從他們的臉上都能看到興奮、激動的心情。馬年春節(jié)的鐘聲在不久之后將會敲響,此時此刻,我在回憶著以往春節(jié)時所留下的美好記憶并為新的一年做好計劃。
那時,孩子們唱著歌謠,歡慶著新年的到來!大人們忙里忙外為家添上光彩,貼在門上大紅紙上的“!弊趾蛯β(lián)顯得頗有生機。傍晚,我會坐在窗前,仰望著西天的晚霞匆匆變幻的景象,心里甜滋滋的,感到格外美好。太陽漸漸西沉,余暉灑在我的窗前……媽媽在廚房包餃子和混沌,奶奶做著香噴噴的飯菜,濃濃的香味溢滿房間,令人流延三尺。眺望著遠方,一排排樓房映入眼簾,樓下的孩子們高興地跳著,三五成群的在一起做游戲?吹竭@樣的場景,我心中漾起無限的愉快。我踏著風兒在道路上行走,看著路人臉上的笑容。我與樓下的孩子們一起做著游戲,一直玩到夜色黑沉才回到家中。剛回到家中,香味變撲鼻而來。晚上,全家人一起吃著年夜飯,舉起酒杯恭祝新春愉快!大家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節(jié)目的多姿多彩,演講的幽默有趣,模仿的活靈活現(xiàn),使全家人沉醉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洋溢在歡樂和喜悅的氣氛中……
回憶著以往的一點一滴,我為新的一年做好了計劃,共同祝愿新春快樂,合家歡樂!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4
春節(jié)臨近,聽著熱鬧歡快的年貨叫賣聲,那些烙在心底的往事,一幕幕浮現(xiàn)出來。
“ 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掙錢”,孩童時代,懵懂的我始終覺得時間過得太慢,時時刻刻盼著過新年。而今,我已步入中年,生活殷實,家庭幸福,可再也找不到兒時盼過年那種急切的期待,那種純真的快樂;再也找不到過年時縈繞在心頭的那種親切的問候,溫馨的祝福,濃厚的親情,熟悉的鄉(xiāng)音……
小時候弟兄姊妹多,媽媽很早就開始給每個孩子縫納布鞋,讓我們過年有鞋穿。一到農(nóng)閑,她就用自制的漿糊涂抹在布上先曬干,再剪成鞋模子,然后一針一線地納鞋底、縫鞋面。布鞋縫納好后,媽媽總是一雙一雙整齊地擺放在箱子里,過年時才拿出來讓我們兄弟姊妹穿上,還諄諄囑咐我們要愛惜新布鞋。穿著新布鞋,我們樂不可支,媽媽也寬慰地笑了。
那些年代,物資雖然十分匱乏,但過年是快樂的。一進臘月,家家戶戶就忙活開啦,臘月初八吃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都是很重視的。小年過后,不少家庭就開始自做豆腐,將黃豆浸泡淘凈手工磨成豆?jié){,用白包袱過濾掉豆渣,再將豆?jié){倒在大鍋中燒沸,然后將預先準備的石膏水倒入其中制成豆花。隨后,媽媽麻利地將豆花倒入包袱中過濾,再壓在兩扇門板中間,濾干水便成了豆腐。豆腐做好后,能干的媽媽還會用一部分做成豆腐乳,一部分經(jīng)鹽水浸泡后做成臘豆干,現(xiàn)在回想起來,每樣都味美。
大年三十,一家人按照媽媽的安排,忙活各自的事:洗餐具、掃揚塵、貼對聯(lián)、祭祖墳……做完一切,才可以吃年夜飯,平時很難吃到的雞、鴨、魚、肉等,經(jīng)巧手媽媽蒸、燉、煎、炒,滿滿擺了一大桌。每年這時,我們才可以毫無顧忌地左挑右選,喜歡哪樣就率性吃哪樣。
最愜意的是年初隨父母去親戚家拜年。當時拜年也可算禮輕情意重,往往一包白糖或者兩斤面就可以當禮送,作為小孩的我,更喜歡的是離開時還有五角或一元的打發(fā)錢,親戚給時父母極力推辭,我卻巴不得立即接在自己手上,現(xiàn)在想想,真好笑。
回憶是美好的,回憶更是令人神往的',尤其是回憶兒時過年時的情景,留在心中的烙印將永不磨滅。新年將至,我們又長大了一歲,讓我們以嶄新的自我去迎接新的一年吧!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5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今天是馬年的最后一天了,也就是除夕。
今天晚上奶奶說一定要吃餃子,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我本來就愛吃餃子,一聽這話,頓時口水流了“三千尺”,恨不得立即就吃到嘴里。好不容易盼望餃子要下鍋了,不曾想,奶奶又說了一句話,一下讓我從興奮落到了無奈。那句話是:“吃餃子前必須要先放鞭炮!蔽蚁耄何叶伎祓I死了,還要到樓下放炮?這習俗可真怪。和爸爸一起拿了2萬響的大地紅,到樓下,擺在地上長長的一排足足有2米。我催著爸爸用煙點燃了炮念兒,霹靂吧啦,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云霄,我趕緊躲在爸爸的身后把耳朵捂得緊緊得,不一會兒炮聲停了,我飛一樣的跑的樓上,大口大口得吃起了餃子。餃子真香啊,是大肉韭菜餡的,媽媽說三十吃韭菜餡餃子是取義“久財”的意思,圖個吉利!我想我足足吃了一大盤,來年一定發(fā)財,哈哈!
晚上8點,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正式開始了,我們?nèi)叶紘陔娨暀C前一起看春晚,好溫馨。〗衲甑拇和砗屯暧行┎煌,那就是搖紅包!主持人一出來就開始了第一次搖紅包,媽媽是全家反映最快的一個,我還沒搞清楚狀況的時候,就見媽媽拿著手機高興的喊道:“搖到了、搖到了,10元呢,太棒了!”媽媽真是好運氣,第一次就搖到了10塊。爸爸一聽也立即掏出手機搖起來,可惜第一輪已經(jīng)結束,于是大家一起一邊繼續(xù)觀看節(jié)目,一邊等著第二輪搖紅包。大概半小時后第二輪開始啦!只見爸爸、媽媽一起奮力搖起了手機,爺爺奶奶也沒心看春晚了,大家都為爸爸媽媽加油,好一會兒,媽媽宣布搶到紅包8元,爸爸搶到3元!哈哈!真有趣,接下來我們都沉寂在搶紅包的游戲里,連春晚精彩的節(jié)目都記不得演過什么啦,而且后面的紅包越來越難搶,好像爸爸媽媽后面一個都沒再搶到。
突然鐘聲響了,12點啦,羊年到了!樓下又一次響起了陣陣鞭炮聲,辭舊迎新的時刻,伴著這此起彼伏的鞭炮聲,伴著這美好的新年記憶我漸漸得進入了夢鄉(xiāng)……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6
春節(jié)是一年當中最熱鬧和喜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最忙碌的節(jié)日。
那是一年春節(jié),我回老家去拜訪姥姥、姥爺。一進門,我看見姥姥、姥爺正忙著貼對聯(lián)。那時我還小,并不知道是什么是對聯(lián),就問姥爺:“姥爺,這紅紅的東西是什么呀?”
姥爺笑著回答道:“這是對聯(lián)。每年春節(jié)到了,家家戶戶都要貼!
“為什么要貼呀?”我好奇地問道。“是為了預示下一年財源滾滾,有好的收成啊!崩褷斎匀恍χ托牡慕忉尩馈
我聽完后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這時姥姥拿出了兩個大紅燈籠準備掛,我也想過去看看,可是媽媽叫住了我,說:“兒子,過來一下,幫我拿下這個。”我跑過去,看見媽媽在貼“!弊,可我發(fā)現(xiàn)這個“福”字是倒著貼的。于是我就對媽媽說:“這個字貼倒了!眿寢屆嗣业念^,笑著說:“福字就是要倒著貼,這是有來歷的!惫糯袀皇帝,每年都讓人帖“!弊。有一年,有個不識字的人把“!弊仲N倒了。皇上聽后十分生氣,就下令把那個人抓起來。有一個太監(jiān)連對皇帝說:‘皇上,這不就是代表您的福到了嗎?不要生氣,息怒息怒!噬弦宦,對呀。于是化怒為喜,便立即把那個人放了,并賜他一些金子,還下令讓每年都要貼倒‘!。于是這個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好了,你看姥姥正在剪窗花,你也去吧。”我聽了后,十分高興,就飛快地跑進屋里。
果然正在剪窗花的姥姥看我來了,就讓我坐下,看她剪。她那嫻熟的動作,我十分驚訝。一個老人居然能剪出這樣的窗花來!我對姥姥說,“我也要學。”姥姥答應了。我開始聽姥姥講動作要領,“先在中間剪一個小洞,再用剪刀把邊剪成波浪形,再用剪刀修飾里面的小花紋,注意不要剪到小洞,否則會斷的。”姥姥邊說邊做,一下子就做完了,我也拿起剪刀開始學著姥姥的樣子,我一下子剪完了,我的意極了,可展開一看,卻斷了。我臉紅了,但沒有放棄在而是一直不停地做,重復姥姥的樣子一遍,兩遍三遍……終于在第十遍時有模樣了,我高興極了,立馬把它貼在了我臥室。
做完后,已經(jīng)是正午了,姥姥去做飯了。我吃完后,就和小伙伴去玩了。
這個春節(jié)真是快樂、喜慶的節(jié)日。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 篇7
過春節(jié),慶新春,年拜完了,親串遍了,肉吃過了,酒喝足了,還要盡情地玩一玩、樂一樂。人們對春節(jié)的興致一般要從正月初一延續(xù)到正月十五夜晚,將節(jié)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既然是夜晚,就要有光亮,必然要張燈。
小時候,過完大年初一,便翹盼正月半。一俟到晚上,吃了圓子,便吵鬧著點上傳統(tǒng)的兔子燈,或在大人的陪伴下,或與小伙伴們?nèi)逡蝗骸⑺膫一黨地上街玩燈、觀燈去了。
那時不像現(xiàn)在的燈,五花八門,高檔得很。記得占據(jù)我整個童年的,是那只爸爸做的裝有四個小木輪的紅彤彤的五角星燈,恰恰迎合了那個時代的時髦和取向。因每年僅有四五天玩的機會,所以五角星燈保存得較好,偶有破損,父親就用紅紙重新糊一下,又成新的了。如此年復一年的,從我三四歲起一直到小學畢業(yè),這一"紅星"成了我的"唯一",但我卻感到非常滿足、自豪和威風。因為那時不是每家的小孩都能擁有一盞屬于自己的燈的,大多只是用河蚌殼做的"歪歪燈",或學著冰心文章中做的"小桔燈",更多的是空著兩手跟著有燈的孩子后面奔跑、吆喝了。
那時的我,每每拉著紅星燈,昂首行進在小伙伴隊伍前頭,總覺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在跟著我走。于是便很神氣,仿佛天與地、人與星已經(jīng)融合在一起了。那神秘的氛圍至今還銘刻在腦海里。
歲月在風雨中穿行。后來,當我也成了父親,一雙兒女蹣跚學走路的時候,每到正月,都要帶兄妹倆去買燈,但心境已經(jīng)與我小時候有些不同?磧鹤油嬷"金猴",見女兒挑起"荷花",和小伙伴們一起玩燈嬉戲,心中涌起一股濃濃的欣慰。節(jié)日是永遠屬于孩子們的呀。
置身于元宵節(jié)街頭、廣場那燈火輝煌的海洋,觀賞著花樣繁多的花燈,不免感慨。民俗文化經(jīng)過幾千年的積淀,有意義也有情趣。試想,正月初一十三億人都說吉利話,都穿漂亮衣,舉止都講文明,這不正是中華民族內(nèi)在凝聚力的生動體現(xiàn)嗎?千燈競放,游人如織,鑼鼓喧鬧,火樹銀花,令人疑是走進童話世界。我不禁想起古代文人騷客所作的如"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等詩句。
民俗文化的沿襲與變更,也會刻上一個國家物質文明進程的年輪。譬如這元宵燈節(jié),"十三上燈,十八落燈",為亙古的傳統(tǒng);"上燈圓子落燈面",是久遠的食俗。我們小時候傳唱的"高燈圓子落燈面,今年吃了望明年"的童謠,放到現(xiàn)在,孩子們就很不以為然。圓子和面條,有什么望頭?是啊,生活困窘的時代,一年能有幾次吃到圓子和面條呀?那就只能借助節(jié)日來滿足生存的欲望了!
又如,在古人信念中燈星互代,放燈即為迎來諸星,求得豐收太平。現(xiàn)在,大街小巷、商店門樓霓虹閃爍、張燈結彩,文化外延大大豐富了,它昭示著現(xiàn)代文明和社會穩(wěn)定。至于人們扶老攜幼,上大街玩燈、觀燈,歡歌笑語從內(nèi)心深處飛出,則彰顯出社會的繁榮與祥和。
元宵街頭觀燈,尋找童年的歡樂,追憶似水年華,F(xiàn)今的孩子生活豐富多彩,小點的孩童也許不再會癡迷于那些傳統(tǒng)的手工制做的燈了,長大的孩子也許正迷戀于電腦網(wǎng)游……然而,在天下父母心中,孩子永遠是最明亮、最好看的一盞燈。所以,現(xiàn)在看滿街的兒童挑燈嬉戲,看店面彩燈如火龍歡騰,看孩子們手中各種異彩紛呈的燈,感到極其親切,心中似乎也點燃了那盞最明亮、最好看的暖暖的燈。
于是,我仿佛又回到童年,拉著紅星燈,行進在小伙伴隊伍前,覺得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又在跟著我走……
作者介紹 倪道輝,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已出版散文、詩歌等文學專著9部。
【春節(jié)記憶的作文】相關文章:
春節(jié)記憶作文06-28
春節(jié)的記憶作文01-09
春節(jié)的記憶精選作文02-14
春節(jié)記憶04-03
春節(jié)記憶優(yōu)秀作文07-29
春節(jié)記憶作文【推薦】01-23
春節(jié)記憶作文【薦】02-15
春節(jié)記憶記事作文11-04
難忘的春節(jié)記憶作文11-28
我的春節(jié)記憶作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