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童年的記憶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記憶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1
記憶中,爺爺住在鄉(xiāng)村的平房里,門邊有副嶄新的梯子。梯子的木條有棱有角的,油漆是新刷的,亮閃閃的,鐵釘深深地鉆進木條。那副門前的小木梯有著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春天,柔和的陽光灑在大地上,小木梯也沐浴在陽光里。小手搭在上面,暖和極了!我爬上這小木梯,兩腿自然垂下,初春的景色一覽無余了。院子里新翻的泥土棕黑色的,一排排的柳樹抽出了新芽,鄰家院兒里的幾只大鵝歡快地奔跑。幾只燕子嘰喳叫著,在房前屋后吵鬧著。這些可愛的小生靈!要是讓它們住在這里多好!
于是,我拉來爺爺,很快搭好了一個鳥窩。我小心翼翼地拿著它,緩緩爬上了梯子,卻不知該將它放在哪,只好去尋求爺爺?shù)膸椭。爺爺三下兩下爬上了梯子,用那粗壯有力的手臂把燕窩安置在屋檐下,然后“騰”地從梯子的半腰上跳了下來,拍了拍手,滿意地看了看燕窩,又看了看我。我看呆了——什么時候我能像爺爺一樣呢?多神氣!
冬天,幾場大雪過后,房檐上便垂下了大大小小的冰柱。最長的冰柱,底部有碗口般粗細,頂部像刀尖般鋒利,晶瑩透亮,引得我去摘它。我爬上滿是白雪的梯子,兩手握住冰柱,用力使勁兒搖,卻怎么也掰不下來。我又去拜托爺爺,他再次爬上梯子,那只大手幾乎包住冰柱一圈,稍一使勁兒,“啪”的一聲,在我眼中堅不可摧的冰柱斷了。我太想擁有一雙爺爺那樣的大手了,那樣我就可以做更多事情了。
時間慢慢過去,我漸漸長大了,變得強壯而有力氣,有了更先進的玩具。但這梯子卻始終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去年,我又來到了爺爺家,來到了平房門前,爺爺正站在梯子旁等候我。我看到梯子的棱角早已被歲月磨去了,木條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澤,表面也已“千溝萬壑”了。而歲月的刻刀也在爺爺?shù)哪樕狭粝铝松羁痰暮圹E。那副架起我童年的小木梯和爺爺一樣在慢慢老去,但在我的印象中,爺爺永遠那么有力,小木梯永遠都是那么嶄新,他們都是我心底最美好的記憶。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2
風車,民間也稱為“風齒嘍”,是中國民間年代久遠的一種傳統(tǒng)玩具。它既是一種玩具,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應時之物。風車通常以紙、木等材料制成風輪形式,借助風力而旋轉(zhuǎn),這種簡單的玩具迎合了孩子們都喜歡奔跑、追逐的特點,并且價格低廉、制作簡單,所以深得廣大少年兒童的喜愛,同時作為一方風物,也為古代的畫家所垂青,在南宋畫家李蒿的《貨郎圖》中就繪有6葉小風車。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有一些頭腦活絡(luò)的農(nóng)民在農(nóng)閑之際制作風車,然后插在草把上,趕集或進城去賣以添補家用。
作為玩具的風車只有中國有,其他地方不多見。老話說“風吹風車轉(zhuǎn),風吹幸福來”,風車自古以來就被賦予了吉祥祝福的寓意,與老百姓的生活乃至民俗節(jié)日息息相關(guān),風車現(xiàn)已成為各地春節(jié)廟會和節(jié)俗活動的文化標志物之一。原始的風車玩具制作簡單,用料就地取材,在中國分布較廣,主要有紙制風車、木制風車2種。
紙風車的制作一般就地取材,找一張較厚實的紙張,實在沒有孩子的作業(yè)本撕下一張也行,裁成正方形,將方形紙的兩角對折,沿著折痕把紙的四個角用剪刀(小刀)往中間剪開,剪到離中間交叉點三分之二左右就可以了,將四個開口右方的四片呈45度角用漿糊粘貼到中間位置,待干后,用點燃的細香頭在中間燒成一個小眼,然后再串上大頭針或者細鐵釘,非年節(jié)沒有香可以用大頭針或圖訂直接穿入,然后將其插在一根高粱桿上,這樣就完成了紙風車的制作。
紙風車做好以后,將紙風車對準前方,然后迎風猛跑,或者手里拿著插著風車的高粱桿左右擺動,風車就會在風力的作用下呼呼旋轉(zhuǎn),常常是很多小孩子一起,人手一個風車,一起向前奔跑,大家比賽論輸贏。
還有一種木制風車,這種風車是一般大一點的男孩子在過年時做的玩具,類似于飛機的螺旋槳,往往是固定在燈籠桿子上。小時候的鄉(xiāng)村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家家戶戶都要選擇一根長長的直直的松木桿或者楊木桿,在農(nóng)家院子里豎起燈籠桿。在燈籠桿的頂端要用木棍釘一個三角形架子,三角架子的尖上用鐵絲擰上一個鐵圈,穿條繩子直垂地面,臘月三十日晚間,點盞燈籠拴在桿繩上,把它拽到空中去照明,這根桿子是為掛燈籠才豎的,所以稱它為燈籠桿。據(jù)說燈籠桿的起因是從《封神榜》這部小說來的,姜子牙在封神的時候,忘了封自己,沒留一席之地,只能蹲在燈籠桿上。出于對姜太公的欽佩吧,人們?yōu)樗麥蕚錀碇臅r候費盡心機,燈籠桿上除了紅燈籠以外,很多心靈手巧的孩子還要在上面掛上風車和彩旗。
制做的時候首先要選一根拇指粗細的干木棍,大約十厘米左右,不能過長,過長風車轉(zhuǎn)動不靈活。用尺子畫出中分線,然后用刀將兩端削成方向不同的斜面,中間部位兩側(cè)用到削平,用燒紅的釘子或者鐵條燙出圓孔,并且把邊緣磨光滑,用一根稍細一點的釘子穿過空洞,在風車的前后穿上幾塊銅錢,為的是在風車旋轉(zhuǎn)的時候銅錢相撞發(fā)出嘩啦嘩啦的響聲,然后將用釘子串好的風車固定在一個大約十幾厘米長圓木的頂端,在圓木的尾部還要用線麻染上鮮艷的顏色,做個風車尾巴,就像一個風向標,使風車始終對著風吹來的方向,這塊橫著的木桿要在中間位置穿洞,然后用細一點的釘子釘在燈籠桿的頂端,但是注意不要訂死,要能夠隨風左右擺動,一陣凜冽的北風刮過,風車歡快的旋轉(zhuǎn)起來,并且伴隨著銅錢相互撞擊發(fā)出嘩嘩嘩的聲音,整個正月里都會發(fā)出悅耳的響聲,直到召喚得春天來臨。
風車,作為經(jīng)濟匱乏歲月里一種簡易的兒童玩具,深受廣大的少年兒童喜愛,60、70后的我們,可以說是風車這種簡易廉價的玩具伴隨我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現(xiàn)在雖然能夠制作、愿意玩的孩子太少太少,但是那留存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游戲,不受貧窮還是富裕的影響,每個孩子心中的童年都是快樂的、回味無窮的,那在思鄉(xiāng)的夢里依然呼呼作響的風車,使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3
有人說童年是一本故事書,寫滿了天真快樂,讓人流連忘返。而我的這部童話里裝著一個個大大的酒窖。壇壇好酒,沁人心脾。
從兩三歲的小毛孩開始,酒就勾住了我的魂魄緊緊不放。挺大人們談起,那時我就有偷喝外公剩下的一口白酒,然后淘氣地將酒杯扔到灶爐下的‘壯舉’了。外公回屋一瞅,紅彤彤的臉,呼呼大睡的我逗樂了他們,惹得外公摸著胡子傻笑,仿佛看見了不錯的接班人。但直到傍晚,他才在灶爐下找到灰頭土臉的酒杯。
五六歲時望著爺爺手捧的小杯,一盤上好的花生米,倚在安樂椅上小酌的享受,讓人心里直撓癢癢。那濃濃的酒香薰得人陶醉,如夢如癡,垂涎三尺。
到八九歲出頭,家庭聚會上,我偷偷溜到姑爺喝剩的酒杯旁,盯著那晶瑩剔透的“白酒”,倆眼放光,瞪得發(fā)亮。正準備撲過去,卻被姑爺一把拎起,他笑著問:“想喝嗎?”隨即一口悶下“就是不給你!”我不滿的掙扎反抗,兩腳在空中拼命打轉(zhuǎn)都是徒勞無功。他捏著那又黑又直的絡(luò)腮胡哈哈大笑“真是個小饞貓!”
過了齠齒之年,滿懷著好奇心,我又輕叩腦海里那座酒窖,對它著了魔。攢了好幾星期的零花錢,迫不及待的沖進商店,費盡口舌,才以幫老爸賣酒的借口拿下店主,得到兄弟伙間口口相傳的飲料——菠蘿啤。緊緊捧著它,就像稀世珍寶似的。窗外的陽光灑進屋子里,撫摸著瓶身閃閃發(fā)光,一股暖意帶著滿足竄上心頭!斑@幾周的零食沒有白少吃!”我摸著下巴小碎步溜進臥室躲在角落,黑黑的沒有光,用力一拉“嗞!”白色的小泡沫爭先恐后的蹦了出來,橙黃色的‘果汁’嗶嗶竄入饞貓嘴里。突然,回味的苦澀使我咬牙切齒、大失所望、難以下咽。試著再嘗一口,“呸!”我沮喪的吐了出來,好似熱情的花朵突然垂下了頭。咬著嘴唇、淚如泉涌,整個眼眶都包不住心里的悲傷,“嘀嗒嘀嗒……”順流而下,涂滿了臉頰,繼而嚎啕大哭,仿佛房子都在顫抖,無助、失落,小孩子那‘求而不得’的悲傷痛苦噴涌而出。待情緒漸漸平復,我只好撅著嘴,眉頭緊皺,紅著眼把剩下的半瓶藏進桌角里,角落黑漆漆的,難受極了。
但倔強是孩子的特權(quán),我不依不饒,此后積累了許多‘作案經(jīng)驗’一次不幸被逮住了,額頭一絲冷汗擦過,我靈機一動,指著杯子說是雪碧,小眼睛瞪得大大的,嘟著嘴,滿臉無辜與可愛。不料老爸徑直過來嘗了嘗,我埋下頭,心里涼了半截?伤豢诟上,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大概是多年未過癮了吧,笑著說:“不要告訴你媽媽喲!”
到了現(xiàn)在,偶爾在同學聚會上喝得滿臉通紅,還能夢見‘李白提壺去買酒,遇店加一倍,見花喝一斗!’
我雖然是喝著白開水回味,但甜甜苦苦仍烙在心頭,摸摸鼻下的小胡子,望店門而卻步。
童年是人生大酒窖里特別的一壇,每一份回憶都是一種口味,一壇壇經(jīng)得起歲月的洗禮,固然有苦澀的,但若肯放放,時間會醞釀出一壇壇陳年老酒,歷久彌新、五味雜陳,值得每個人細細品味!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4
我是80后的“尾巴”,那時候可能全國大多數(shù)地方已經(jīng)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始小康生活了?墒菞罴冶み在解決溫飽的道路上奮斗著,很多好吃的東西只能在過年或特殊的`日子里才能吃到。所以,和我一般大的孩子對吃有特殊的記憶。
我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年過年,我們同齡的小孩聚在一起玩,照例是去村里玩具最多的鄰居家。男主人按輩分來說是我的叔叔,排行老四,我們都叫他四叔,這人說話慢、走路慢、做事也是慢吞吞的。因為家里孩子多,田地少,四叔常年在外打工,但是日子依然過的很拮據(jù)。那時村里外出打工的人不多,四叔總是能從外面帶回來一些好玩的東西,像小小的工兵鏟、破了洞的足球、半新的滑輪,現(xiàn)在想來這些東西都是四叔打工的時候撿來的,但是在我們這些孩子眼里都是最新奇的玩具。
過年的時候父母都不怎么管孩子,他們都聚在一起喝酒打牌,我們在外面想玩多久就都可以。我記得那天一直玩到晌午,四叔家開飯了。雖然還不是年夜飯,但是在過年期間這頓飯很顯然也是花了心思的:一菜一湯一饃饃,饃饃是白面花卷,里面卷著香豆末、姜黃,這是過年前就蒸好備著的,吃的時候放在鍋里熱一下,和剛出鍋的一樣,熱氣騰騰、清香松軟。湯是荷包蛋湯,上面飄著蔥花、香油,我們那里很少專門做湯,一般都是喝點煮過面的面湯,這湯顯然是為過年而研發(fā)的。
最重要的是這道菜——涼拌洋芋粉條。楊家堡的山上種出來的洋芋水少淀粉多,平時炒洋芋絲的時候,把切好的洋芋絲在下鍋炒之前放在水里漂一下,盆底便能澄一層淀粉。山里菜少,整個冬天每天至少炒一頓洋芋絲,一個冬天下來也能攢很多淀粉。臘月里,嬸嬸們商量一下,定下時間地點,把各家的淀粉都拿到某一家,然后分工合作,燒水的、和粉的、壓粉的、晾粉的……得忙活一整天。
陸續(xù)地,院子里架起椽,剛煮出來的粉條一把把地搭在椽上,粉條們冒著熱氣,在深冬的太陽下一點點變涼、變冷、結(jié)凍。粉條按照每家為單位分開掛,一家一根椽。晾粉的一邊晾一邊喊:“嫂子,這是你們家的,我掛在這兒了!蔽堇锏纳┳觽円话愣疾辉谝獾幕匾痪洌骸斑@還要說?你看著辦,放哪里算哪里!”雖然喊得時候不在意,但是還是會從屋里抽空瞅一眼自家的粉條在哪根椽上。
等太陽落山了,粉條也該收回去了,各家的孩子在媽媽的帶領(lǐng)下拿著各種袋子,把晾去了水分,凍得硬邦邦的粉條裝起來,手提肩扛,各自回家。嬸嬸們折一根已經(jīng)凍住的粉條,看看顏色,試試韌性,討論著白天的勞動,研究著明年的粉條要怎么做才更好。在孩子們的喧鬧聲和大人們的討論聲里,一項重要的年貨完工了。
現(xiàn)在,四叔家桌上唯一的一道菜就是涼拌粉條。煮熟的半透明的洋芋粉條,作料是油潑辣子、醋、鹽、醬油、蒜泥,現(xiàn)在是過年,吃的比往常講究些,再加點香菜、香油。拌好的粉條盛在一個大盤子里,大人小孩圍在桌邊,就著花卷、蒜泥開吃。
我們這幫小客人在院子里轉(zhuǎn)一會兒,在門口瞅一瞅,年紀更小的慢慢就湊到桌子邊上去了。四叔看見湊過來的孩子回過神來,對在廚房里忙活的老婆喊道:“粉條再下一把,香菜多放些,香油多放些。把院里的娃娃們都喊進來……”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5
幾張照片引起了我的記憶: 一縷陽光出來,醫(yī)院里,一個“新生命”誕生了,媽媽溫柔地撫摸著,他就是我。
照片里,我躺在媽媽的懷抱里,睜不開眼睛,看不見這個美麗的世界,但我能感受到媽媽的氣息。一雙大手把我托起,讓我感到十分快樂。聽說小時候,我經(jīng)常在媽媽懷里撒嬌。對媽媽來講,我可能就是一個“小可愛”,胖乎乎的小肉球。
媽媽拉著我,讓我看到一個男人。我以為他是壞人,就開始大哭起來,媽媽說:“不哭,不哭!他是你爸爸!”我好像聽得懂一樣,不哭了。他用手抱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情感隱藏在爸爸的心底。
有張照片是我2歲時拍的,我會走路了,走起來的樣子非常搞笑,像喝醉酒的人,搖搖晃晃的。
還有我3歲時的照片。我會跑步了,跑來跑去,追來追去,一會兒抓蝴蝶,一會兒看天空,顯得十分自由和無憂無慮。與現(xiàn)在相比,我肯定羨慕童年的時候。日子一天天過去,我慢慢離開媽媽的懷抱,也會讓自己與時間一起長大,慢慢蒼老。
照片里的童年,多美好。童年的記憶,永存心底。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6
奶奶的清明果
每年的清明,家家都要燒香祭祖。滿山的掃墓人川流不息,各自在墳前叩拜,焚香燃燭,祭奠先人,祈福后人。
在我們家,俗稱“請公公”、“拜太太”!罢埞睍r,要放一碟鹽和一碟米;“拜太太”時,要端上飯和燒熟的菜,如果有大塊的肉,或者是整只雞和鴨,一定要插上筷子。酒盡量倒在小杯里。光是飯菜還不夠,還要放上一些水果。準備好了,就拜一拜,燒點兒紙錢,并祈福。這樣的儀式,不得有一點兒馬虎。
當然,我記掛清明,那是因為奶奶的清明果。
清明果的皮是青色的,像春天的新綠,但又要比它濃一點;形狀類似于餃子,里面的餡兒與餃子不同,比餃子要多,所以更顯得大而豐滿。
做清明果并不難,只要有上好的配料就行。奶奶總是很認真地準備餡料,因為果味怎樣,主要取決于餡料。清明果一般分兩類,一類是甜的,一類是咸的,我喜歡吃咸的。咸的餡料需要雪菜、筍、豆腐等。
再做果皮。果皮的主料是艾蒿葉、糯米粉。先把部分糯米粉和水調(diào)勻,再把被煮沸的艾蒿葉同翠綠的湯汁舀到木盆里,然后反復搓揉,直到變成嫩綠色的一團。奶奶捏出的果皮不薄不厚,包出的果子像翠綠的元寶。果子還沒出爐,我就能聞到淡淡的清香。一出爐,那就更不用說,翡翠般的色澤迷住了我的眼,咬一口,更是回味無窮。
清明節(jié)一年只有一次,一年也只做一次清明果,真叫人企盼,更想?yún)⑴c。家鄉(xiāng)的清明果,是我童年的眷戀,更是我童年美好的記憶!
童年的記憶作文 篇7
大家可能都認為童年是快樂的,有趣的,天真浪漫的,但有時也有陰影和悲催吧?
五歲那年,我的世界開啟了一次灰色模式。那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幼兒園里舉辦了一次活動。每個孩子的爸媽都來了,我爸媽卻沒來。
我演出時,一直在看觀眾席,心想:爸爸媽媽,你們到底會不會來呢?應該不會來吧?不可能!一定會來的……到最后他們還是沒來,我失望極了。
到結(jié)束,我姨娘帶我回家時問老師為什么我沒發(fā)舞服?
“因為她哥哥才二年級。”老師說。
可是我哥已經(jīng)四年級了。我想:就算我哥二年級了,可和給我發(fā)舞服有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要分年級?都交了錢還不能給,真是的!因為我那時太膽小,這些話沒能說出口。
晚上爸爸回來了,看到我還在哭,就給了我一巴掌。那巴掌狠狠地打在我臉上,也深深地打在我心里。
“你再哭,我再打!”爸爸吼道。
我慢慢停止了哭泣。不知道爸爸為何要打我,也許是不喜歡我老哭吧。
【童年的記憶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童年作文:童年的記憶03-05
記憶的童年作文12-25
童年的記憶-作文02-14
童年的記憶作文01-17
童年記憶作文02-25
童年·記憶作文03-19
記憶童年作文01-07
關(guān)于童年的作文《童年的記憶》02-23
童年的記憶01-21
童年記憶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