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自然景觀的作文 推薦度:
- 自然景觀作文 推薦度:
- 自然景觀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關(guān)于自然景觀的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自然景觀的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自然景觀的作文 篇1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剛吃完早飯,就聽到導(dǎo)游說:“今天要去九畹溪。九畹溪是長江三峽古航道里最為險峻的航段。九畹溪入江口古名為巨魚坊,是傳說中偉大愛國詩人屈原魂歸故里所在地!
聽了導(dǎo)游的介紹,我們排隊下了東方王子,上了龍舟。
在龍舟上,我們看見了許多陡峭的大山,大山上到處都是綠油油的小樹。有的.山上有小廟,有的山上有小路,有的山上有水流下來,有的山上有霧,有座山頂上有三只老鷹在盤旋。
在龍舟上,我們還看見了深不見底的江水。有的地方,江面上還飄著枯枝樹葉。當(dāng)龍舟快速駛過,江面上便出現(xiàn)了滾滾波濤,龍舟也不停地?fù)u擺。
下了龍舟,我們到了水上舞臺。繞過舞臺,到達(dá)小溪。小溪上有用正方體塑料箱連成的小路。我們從上面跑了過去,到了小溪盡頭,上了棧道。途中,媽媽給我們照了相。
走完棧道,我們又回到了水上舞臺,看了反映屈原一生的舞臺劇《禮魂》。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
自然景觀的作文 篇2
又是一個金色的秋天,雖然它沒有春的絢麗,也沒有夏的熱烈,更沒有冬的圣潔,但它卻有秋的收獲,秋的風(fēng)采。
秋漫步在田野上,所到之處,金色爛漫。放眼望去,無際的田野上,可愛的金麥放出耀眼的光芒,甚至還散發(fā)出了小麥的香味兒。坐在田野邊的小路上,聽見秋風(fēng)吹動落葉那宛如天籟般的聲音,那是多么怡人,多么愜意!
林邊的那條石子小路已被漫天飛舞的落葉鋪成一條金色的道路。涼爽的秋風(fēng)迎面吹來,樹葉輕輕的舞動著身體。慢慢地,它離開了母親,和秋風(fēng)跳起了輕快的舞蹈。它歡快地跳躍著,在秋風(fēng)中肆意地飛揚著,像囚籠中被釋放的小鳥,自由自在飛翔,無拘的無束。它停駐在地上。和它所有的兄弟姐妹們安靜地躺在地上,望著即將飄下來的落葉,盼望著和它們團(tuán)聚。小路上的落葉越來越多,置身在落葉中,仿佛置身在金色的海洋里。有的落葉調(diào)皮的'落在你的頭上,還輕輕的拂過你的臉龐,秋風(fēng)吹拂著落葉,也吹動了發(fā)絲……
山野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漫山漫野的菊花。星星點點的菊花分布在路野邊,有白色的、黃色的,還有粉紅色的。它們耀眼的顏色映滿了整個秋天。還散發(fā)著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野菊花在微風(fēng)中輕輕晃著腦袋,享受著秋風(fēng)無限的親近。擺弄它那美妙的身姿,為這安靜的秋天伴舞,美麗樸實的鄉(xiāng)村姑娘梳著柳條辮?嬷M水果的竹籃,一步步走下來,經(jīng)過路邊時,俯下身子,摘下一朵白色的小野菊插在自己美麗的頭發(fā)上,竹籃里的水果多么誘人!鮮紅的蘋果,碩大的柚子,香甜的雪梨,姑娘的頭發(fā)上的小野菊經(jīng)不住誘惑而脫離了姑娘的頭發(fā),輕輕的落在鮮艷的水果上,美麗的姑娘沒有察覺,向著山下走去。夕陽的余輝映在姑娘的臉上,一切的事物都映著那金秋。
冬天就要來臨了,而秋天依然在我心中徘徊……
自然景觀的作文 篇3
瑤琳仙境遠(yuǎn)近聞名,有著人間最壯觀,最奇特洞天之稱。
一走進(jìn)洞口,一股寒氣撲面而來。只見那里鐘乳累累,石筍林立一幅五彩斑斕的景象展示在我眼前。洞內(nèi)石景千姿百態(tài),有獅象迎賓,有猴子捧仙桃,有鯉魚跳龍門,有銀河飛瀑…… 真是惟妙惟肖。
突然看到左邊有一頭“蓬發(fā)雄獅”,右邊一群“長鼻大象”,像是在迎接我們。我走到洞廳中央,只見一條巨大的鯉魚正騰空而起。這一定是“鯉魚跳龍門”了。
哇!那不是瀑布嗎?走進(jìn)一瞧,那只是一些從洞頂垂下來的鐘乳石,在五彩的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美麗迷人,不禁讓我想起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詩句。好一幅壯觀的景象。
聽著潺潺的溪聲,我們進(jìn)入了第三洞廳,這兒怪石林立,奇異無比,紅,橙,黃,綠,青,藍(lán),紫看得我眼花繚亂,我不禁贊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一個神奇的.魔法家,竟然變出如此自然,美麗的奇景。
瑤琳仙境真是一個人間仙境!它的神奇讓我留連忘返……
【自然景觀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精選]自然景觀的作文10-04
(精選)自然景觀的作文10-20
自然景觀的作文【精選】10-17
(精選)自然景觀的作文08-02
[精選]自然景觀作文07-29
(經(jīng)典)自然景觀的作文09-30
自然景觀的作文(精選)10-10
自然景觀作文【經(jīng)典】08-18
自然景觀的作文11-04
【經(jīng)典】自然景觀作文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