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通用1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jù)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通用1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
元宵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因為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也稱元夕,上元節(jié)。因有觀燈習俗,又稱燈節(jié)。佛教文化對于形成元宵節(jié)俗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
元宵節(jié)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和家安康,過了元宵節(jié)就等于過完了新年。
元宵節(jié)始于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其實古時候的元宵節(jié)不只是是元宵,元宵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包括出門賞月、猜燈謎、吃元宵、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打太平鼓等傳統(tǒng)民俗表演。
以后歷代的元宵燈會不斷發(fā)展,燈節(jié)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的燈會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滿清入關(guān)后,宮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辦燈會的習俗已成,一直延續(xù)到了今天。
每逢元宵節(jié),除了提燈籠、吃元宵外,當然各地都會辦的就是猜燈謎。在如今各地都有許多不同型態(tài)的節(jié)慶安排,想方天。放松炮炸寒單的變成每年固定舉辦的民俗慶典活動,也象征著年節(jié)即將告一段落,代表過完元宵后,又將是上學、工作的開始。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2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了元宵節(jié)的夜晚,家中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媽媽終于答應(yīng)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于我經(jīng)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么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后,用閃閃發(fā)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xiàn)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靵砜!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在這中,我只說一句,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3
元宵節(jié)是每年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道教稱正月十五為上元,與土元十五的中元節(jié)和十月十五的下元節(jié),三個合稱“三元”,分屬于天、地、水,“三官”的誕辰。因元宵是節(jié)日食品而得名。元宵節(jié)又是春節(jié)的第三個高潮,我們鄉(xiāng)村的元宵節(jié)非常的熱鬧?,有舞龍燈的、有逛廟會的、有放水燈。
鄉(xiāng)村的元宵節(jié)主要活動是觀賞花燈,所以又稱“燈節(jié)”。在這個節(jié)日里還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灶火、猜燈謎等習俗。
在這天晚上有的人還放許愿燈,放水燈,再把自己家里的燈全開起來,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把這么多的.燈都開起來?是不是太浪費電了?”媽媽說:“不浪費,那叫‘滿堂紅’。”哦!原來如此,在這元宵節(jié)的時候,還會有許許多多的地方的村民舞龍燈,可熱鬧了。我們還在橋頭兩端點上燈。有些大人會一起打牌,搓麻將,鬧到很晚很晚的才肯罷休。
在元宵節(jié)的這天晚上,電視上還有許許多多的精彩節(jié)目插放,有小品、舞蹈、歌曲,反正應(yīng)有盡有。于是,我又天天盼望過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之一,我喜歡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4
再過幾個星期,就馬上到春節(jié)了,然后就是元宵節(jié)。我很喜歡春節(jié),但也喜歡過元宵節(jié),因為元宵節(jié)的燈非常漂亮。
元宵節(jié)的習俗有吃湯圓、觀燈、猜燈謎和舞龍等等,我就說一兩個吧。先說吃湯圓吧,其實湯圓還有很多稱呼,最早叫“浮元子”,后來叫“元宵”,也就是現(xiàn)在的湯圓。湯圓的餡有芝麻、棗泥、豆沙、果仁等等。湯圓的`做法是:首先將糯米粉做成餅狀,然后隨你的愛好加入餡料并包成一個圓球,最后放進鍋里倒點水就可以煮啦。再說觀燈吧,為什么要觀燈呢?原來是這樣的: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這個習俗傳到了民間,才會有現(xiàn)在的觀燈。燈的形狀非常多,顏色也非常多,一眼望去,保你眼花繚亂。最后我還要說猜燈謎。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在古時候,如果你猜對了,就可以拿走貼著燈謎的燈,但現(xiàn)在只能拿一個小獎品。
怎么樣?元宵節(jié)的習俗多吧。其實還不止我說的幾個習俗,因為我只寫了我喜歡的習俗。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5
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到街上去玩。走到天風街的時候,我們沒有看到龍燈。爸爸說:“中午可能有龍燈吧?現(xiàn)在沒有,我們就到別的地方去玩吧!”于是我們逛了一會街就回家了。
到了中午,我們還是沒有看到龍燈,于是我們到岝è山公園里去玩。河水清清的,泛著微波。到公園里面一看,大紅的茶花開了,原來春天已經(jīng)悄悄來臨。
我們到新造的橋上去,發(fā)現(xiàn)欄桿還沒有做好,已做好了三座涼亭,還有許多凳子。我們玩了很長時間,直到我滿頭大汗才回家。
晚上,街上有許多來來往往的人群,兩邊掛著各種各樣的燈籠,有小貓的、小魚的、小鳥的、小牛的,看得我眼花繚亂。有些小朋友戴著紅紅的“牛角”,有的`在買燈籠,我只買了亮閃閃的瑩光棒,有紅的、黃的、藍的、綠的,就是沒有白色的。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震耳的火炮聲,接著又看見了美麗的煙花在天空中四處散開,真美呀!過了一會兒,有人把紅紅的孔明燈點燃,慢慢地飛向天空。到了高處,那火光就像飛機尾后的燈光一樣,漸漸消失在夜幕中。
雖然沒有看到龍燈,但今年的元宵節(jié)讓我有了不一樣的收獲,我很開心!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6
說起蘇州的節(jié)日,除了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冬至節(jié),最熱鬧的就屬于元宵節(jié)了。
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農(nóng)歷新年第一個月圓之夜!皡侵酗L俗,尤競上元!痹(jié)是蘇州人尤為重視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想體驗“原汁原味”的蘇式元宵燈會到山塘街是個不錯的選擇。
山塘街的元宵燈會十分熱鬧,整條街充滿了歡樂和喜慶的氣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掛上了燈籠,給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幾分亮色。民居旁邊的石路上擠滿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樣的花燈,有紗燈、宮燈、紙燈、走馬燈……五顏六色,裝飾精美,讓人賞心悅目。河面上也很熱鬧,一艘艘小船來來往往,船上也掛著紅色的燈籠,尤為喜慶。兩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條河都亮堂起來了。橫跨這河面的一座座橋,橋上人來人往,尤顯得這個節(jié)日的熱鬧。
山塘街元宵燈會的活動豐富多彩,在元宵夜,蘇州婦女早有“走三橋”的習俗。她們一般會挑名字吉祥的橋來走,如壽星橋、吉利橋、太平橋……我走過了紋祥精致的壽星橋,飽經(jīng)風霜的吉利橋,后又走上了太平橋,望著遠處,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橋,我來到一處擺放很多花燈的地方,正看著一個走馬燈,燈的四面畫著山塘街的水墨畫,畫的很好,就像把這里的景色全搬進這幅畫里。燈的下面還掛這個一個紙條,上面下著一個燈謎“社會在發(fā)展(打一個《水滸傳》里的人名)”我立馬想到了,是“九紋龍”史進,就這樣邊走邊看邊猜謎,樂在其中。
月亮升空,猶如白玉盤。這時,遠處煙花四起,在上空綻放,絢爛多姿,美極了?粗饲榇司,心中喜悅。
元宵節(jié)不僅營造了團圓喜慶的氛圍,更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熱愛。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7
“正月十五鬧元宵”,春節(jié)過后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叫“燈節(jié)”和“上元節(jié)”,是中國自古以來就在民間流傳的另一個已有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tǒng)佳節(jié)。
元宵節(jié)起源于西漢王朝。相傳漢惠帝死后飛揚跋扈的呂后篡權(quán),任用了大量呂氏親信,宦官當權(quán)。呂后死后,公元前179年,漢文帝在老忠臣協(xié)助下登基,博采眾議,在正月十五這天,一舉掃除了諸呂殘余勢力。因古代“夜”與“宵”同義。正月又叫“元月”,為了紀念正月十五這天,漢文帝就將此日定為“元宵節(jié)”。從此,經(jīng)隋至唐,到唐玄宗李隆基時,為顯示大唐興盛,國泰民安,逐沿用舊俗,每到“元宵節(jié)”這一天,張燈結(jié)彩,歡慶狂歡,“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似晝”,使這一節(jié)日更加興盛。
節(jié)日期間,燈月交輝,游人如織,正如唐代詩人張說所描繪的:“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里太平人。龍銜火樹千燈焰,雞踏蓮花萬歲春”。李商隱的詩曰:“月色燈光滿帝城,香車寶輦溢通衢”,描繪了當時觀燈時車水馬龍的宏大場面。流傳到宋代,在元宵之夜懸燈歡樂的'范圍更加盛況空前,花燈的裝飾造型也更精美,燈節(jié)帶給人們更多歡樂,更多光明。詩人蘇東坡有詩云:“燈光家之有,笙歌處之樓”;大詞人辛棄疾也曾有著名詞作:“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風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边@些詩詞描繪了當時元宵佳節(jié)滿城花燈齊放,通宵達旦,歌舞笙樂的壯觀場面。到了清代,據(jù)《京都風俗志》記載:清代太平年間每年元宵節(jié)都是:“通街委巷,燈光星布珠懸,皎如白晝”,“王孫貴客、士女兒童,傾城出游,謂之逛燈”,由此可見元宵節(jié)觀燈的熱鬧場面。
到近代,這一習俗代代流傳,至今仍經(jīng)久不衰。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在門前和屋內(nèi)懸掛彩燈、大紅燈籠,全家團圓,圍坐一起,觀花賞燈吃元宵,象征著“團圓美滿,豐收和睦”,同時這一天還標志著是春節(jié)歡樂的最后一幕,熱熱鬧鬧過完了“元宵節(jié)”,才算是真正過完了春節(jié)。
宋代的詩人歐陽修詩曰:“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闭f明在這燈好月明人團圓的喜慶佳節(jié)里,親朋好友相約團聚,早已是民間慶春節(jié)的重要習俗。如果在團聚時捧去一把鮮花,攜帶上一個花籃,讓美麗嬌艷的鮮花送來一個吉祥幸福的歡樂好運,會給朋友相聚增添無比歡樂的心情,這時應(yīng)該選用寓意團團美美、如意祥瑞的花材,如火紅的火鶴花、滿枝懸掛形似紅爆竹的炮仗花、鮮艷的孔雀草、象征明媚春天光明的銀芽柳、閃爍潔白繁星的滿天星等,都會展現(xiàn)出一片祥和安樂的氛圍,為親朋好友送去一年吉祥幸福的祝愿。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8
時逢元宵,我輕執(zhí)你盈盈的玉手,步上欄頭,只望夕陽拍遍芳亭。你輕倚在我的肩膀,閉目呢喃。望著滿亭的碎金與斜掠的雙燕,我心中便只是美滿,只有安祥。
黃昏裹著一層薄紗退去,月兒便浮上柳梢。清凈的月光淋在你的身上,濕透一片情誼。你的耳語在靜靜縈回,于我的胸前,我的腦海。不知月宮上的仙子,是否還深情地望著吳剛?也不知那棵桂樹是否已然倒下?
花市的燈火引起你的神往。你帶著孩童般的天真牽著我沖進花海。天上下著絢麗的煙火雨,雨點滴滴映著你淡淡的笑顏。你輕扯我的衣襟,只為人流的喧鬧。我的心已沉醉,元宵之夜,燈火尤美。只是我已分不清美的是天上的燈火,還是身旁帶笑的你。
你拉著我選一對花燈,一朵旱蓮,一朵雨荷。于來往不息的人流里,兩朵花綻著粉撲的笑顏,如你我的笑顏。我此刻只愿:今夜永駐,今夕不逝。天上有星星忽明忽暗,地上是我們的歡顏。
花零水流,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元宵,又是夕陽顫影。只是夕陽在芳亭上只拉出我那條長長的孤影,碎金亦被潤得迷糊。眼前猶是那對春燕,唯不見你的人影,我的心也傍著夕陽,落入山崗。
月?lián),依然是那年的清靈。我的胸膛,我的腦海,也不止地涌著思念的'水波。是否是嫦娥嫌廣寒宮寂寥,把你偷去?還是你忘時日?冰冷的月光傾注在我的臉上,留下淚花。
煙火雨仍下著,雨水滴滴涼在我的心頭,我仿佛只剩一個空殼,沒有靈魂。此刻的我終于分清,美的不是天上的煙火,而是身旁曾帶笑的你。
人流將我沖至花燈前,還是一朵旱蓮,一朵雨荷;ㄓ袄镉持囮嚨膽n傷,眼影里泛著曾經(jīng)的你。我的淚終于決堤,濕月亮,也濕衣襟。我此刻只愿:悄無今夜,悄無今夕。天上,那顆星終于暗,地上是我的傷悲。
月亮移下柳梢,朝陽卻不曾升起,我顫抖的手在發(fā)黃的草紙上書著: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不知紙上的是墨,或是我的淚水?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9
元宵,又圓又滑,光看樣子,就讓我們口水直流三千尺,這次家中要自己包元宵,這可讓我們下了會功夫。
“準備材料,藝麻粉,面團,白糖……首先拿出大碗!眿寢屩v著,我跟著做著,“放入白糖,藝麻粉與筠……總算到包元宵了,想象奇特的我將面團揉成各型各色,在嗮在燈光下的藝麻粉!暗,蹬蹬蹬!第一個完成,”我歡呼躍雀,真迫不及待品嘗到我做的第一個元宵。
開鍋的.日子真難熬啊,一分一秒在蒸汽中沸騰。“?好香?”一股濃濃的酒香在沉寂的時間中散漫著:“老媽,這是什么味道?”陶醉在酒香中的我不禁地說。媽媽說:“這是米酒的香味,”原來是米酒啊!怪不得如此香氣宜人?偹汩_鍋了,鍋蓋一開,散漫著濃濃酒氣的蒸汽鋪天而至,我貪婪地深吸一口氣,真香!一個個小碗頭中盛滿了又圓又滑的小湯圓與米酒,碗頭中會散漫著香氣。
小湯圓在碗中像一顆晶瑩剔透的白玉,丸子,圓圓的光滑,滑的給人看著就會有一種想要上去的沖動,而那一粒粒米酒則如天空中點綴月亮的小星星,是那樣的小巧依人,玲瓏可愛。忍不住夾起一顆塞入口中,一口咬下去,流出了濃濃的藝麻,滿嘴留著香味,那一陣絲滑可口環(huán)繞舌兩旁,喝一口米酒湯,酸酸甜甜,咬一口小米松,軟軟可口說不出味道!那一口我狼吞虎咽,直到了胃痛。
吃自己的勞動成果,就算味道不咋地,但心卻是甜的。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0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送。
因為元宵節(jié)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媽媽就提前帶我到水街去看花燈,這次燈會的主題是:“盛世中華、和諧鹽城”。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沖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進了水街,我好似身處燈的海洋里,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元宵節(jié)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了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qū)――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組龍鳳花燈。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一組代表著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著淮劇燈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
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于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最后一組燈面前:這組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xiàn)在我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苯裢黼m然沒吃到元宵,然而我已提前過了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1
今天是元宵佳節(jié),早上媽媽我們一起到超市買了好多元宵,我對媽媽說我想學煮元宵,媽媽就給我講了煮元宵的方法,我認真地記住每個步驟,大顯身手的時刻到了。
我按照媽媽給我說的方法,先把鍋里的水燒開,然后我小心翼翼地順著鍋邊把元宵放了進去,不過,還是有幾滴熱水濺到了我的手上,下次一定要更小心些。我又用勺子按順時針的方向攪了二圈,媽媽說這是不讓元宵粘著鍋底。然后我蓋上鍋蓋,過了一會兒,我翻開鍋看到元宵都漂了上來,像一群淘氣的小孩兒你追我,我追你。我把火關(guān)小了一點兒,它們就安靜了許多,只是偶爾翻一個跟斗。過了幾分鐘,元宵變得又鼓又圓,媽媽說,這是元宵熟了,可以吃了。
我把元宵先給媽媽盛了一碗,媽媽直夸我,吃著自己煮的元宵心里樂滋滋的`,希望我們家的生活在新的一年也像元宵一樣甜甜蜜蜜、和和美美。
因為元宵節(jié)是星期一,所以爸爸、媽媽就提前帶我到水街去看花燈,這次燈會的主題是:“盛世中華、和諧鹽城”。晚上7點多鐘我們打的到了水街附近,那兒人山人海,還沒到水街站臺,交警就不給往前開了,我們只好下車步行。走了好遠才到了售票處,一看傻了眼,那排了五、六條長長的隊,都在等著買票,還好老爸機靈三下五除二就買到了3張票,我沖動地抱住了老爸的臉親了又親。
進了水街,我好似身處燈的海洋里,水街處處都是喜洋洋的燈籠和彩燈,讓人們提前感受到了元宵節(jié)的熱鬧氣氛。我們首先看到了代表鹽城的各個景區(qū)――丹頂鶴、麋鹿的燈組,我們繼續(xù)向前走又看到了一組龍鳳花燈。隨著人流我們來到了一組代表著地方戲的淮劇燈組面前,看著淮劇燈里栩栩如生的人物,讓我們立刻有一種保護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的責任。
就這樣我們邊走邊看,忘情地徜徉于燈火輝煌之中,不知不覺我們開到了最后一組燈面前:這組燈生動形象描繪了我們鹽城人過去曬鹽、賣鹽的場面,我立刻為有這樣勤勞勇敢的祖先而感到無比自豪。爸爸說:“現(xiàn)在我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也都在追求更高的精神文明生活!苯裢黼m然沒吃到元宵,然而我已提前過了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2
每年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日,新年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
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元宵節(jié)又稱為“上元節(jié)”。
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合家團聚、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也稱燈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里、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jié),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xù)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jié)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guī)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出現(xiàn)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3
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元宵節(jié)。正月是農(nóng)歷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jié),是新年之后的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
今年的元宵節(jié)母親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柜里琳瑯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母親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jié)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父親母親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qū)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jié)為什么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氐郊液螅以诰W(wǎng)上閱覽了元宵節(jié)相關(guān)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jié)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只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chǎn)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jié)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yīng)。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fā)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xù)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chǎn)。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qū)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jié)還有這么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jié)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tǒng)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4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了元宵節(jié)的夜晚,家里剛好有一些元宵,我爭著去煮,在我的伶牙俐齒下,母親終于答應(yīng)啦!
我揭開鍋,放上水,合好電閘,等水燒開,(上一次,由于我經(jīng)驗不足,煮成了一鍋黑水,。)水開啦!,我把元宵輕輕的放下鍋,我用勺子輕輕把元宵推開,鍋開啦!大功告成。
“開飯了”我喊,這次我的元宵一個也沒破,一個個圓圓胖胖,好可愛!
吃完元宵后,我又去看花燈,看那桃燈,粉紅的底色,桃尖上涂了點紅色,桃底有大葉子,真是漂亮又簡單,看那以過時的扇燈,雖然它過了時,但它還是那么青春有風度。有氣魄,再看那金牛燈,制好框架后,用閃閃發(fā)亮的金線紙糊住框架,這樣一個今牛就出現(xiàn)啦!還有……真是一言難盡呀!
還有多姿多彩的爆竹,從天上炸開,好象把天空炸出一個洞,滿天的`五彩的星星都撒了下來?靵砜!五彩的煙花從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個龍山,那時,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個情景多么壯觀多么美麗呀!
千言萬語,表達不了我對大家的祝福,我對你的祝福,就象天上的星星一般,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在這里,我只說一句,元宵節(jié)快樂!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5
元宵節(jié)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團圓的節(jié)日。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元宵、看花燈、放煙花、看元宵晚會……
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吃元宵是中國的傳統(tǒng),代表全家人團團圓圓,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元宵,氣氛是熱鬧而歡樂的?矗棠痰哪樕隙褲M了笑容,無比開心;爸爸和老叔推杯換盞,喝的興致正濃;小妹高興地不知所措;媽媽和老嬸也忘記了做飯的疲勞,沉浸在了歡樂之中;我也望著一家人那興奮、歡樂的表情,我也笑了。
在元宵節(jié)的夜晚,人們吃完飯,紛紛都出來看花燈、放煙花、炮竹、一起賞月,在大街上人非常的多,人上人海的。在大街小巷上,滿是花燈,各種各樣的燈聚在一起五彩繽紛的。在看燈是,又有許多人在前照相,留下了紀念,把一盞盞花燈耳朵特點留在了自己的照片中。
再仰天一看,天上滿是煙花,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有五顏六色合在一起的,還有紫色的、藍色的、黃色的、紅色的、綠色的.……多種多樣的煙花,有些人出來再遠處看煙花是非常漂亮、美麗的,如果在近處看煙花又會有你不一樣的景象,是非常壯觀的,非常完美的。還有一些在放煙花的,“轟隆”一聲一個五彩繽紛的煙花飛上天空,“撲通”一下開了花,好像一朵花迅速地盛開,又迅速地凋謝一般。在大街上,還有許多商販在賣東西,有賣煙花、爆竹的;有賣糖葫蘆、燒烤的;還有賣各種款式燈籠的,琳瑯滿目令人目不暇接。人們都聚在一起,臉上都綻放著笑容。
看完燈之后,人們都回家了。在家里看元宵晚會,全家人坐在一起看晚會,一家人子啊一起討論著哪個節(jié)目好,哪個節(jié)目不好,還在一起聊天,有愉快地不愉快地,全都說出來,其樂融融。
元宵節(jié)之夜是那么地美好,那么地愉快,那么地其樂融融,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地都快樂啊!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6
元宵節(jié)是每年的正月十五,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
在元宵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賞月、猜燈謎、打燈籠、吃元宵......
賞月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會提著花燈籠東跑跑,西跑跑,我小的時候媽媽也給我買過燈籠,我提著燈籠玩的可開心了。這一天,公園里的樹枝上都懸掛著大大小小的燈籠,上面寫滿了謎語,有許多游客都興致勃勃的在猜燈謎,可好玩了。猜燈謎是從古至今人們在元宵節(jié)里最喜愛的項目之一。
元宵節(jié)這天最重要的當然是吃元宵了!元宵是由糯米面制成的,有豆沙餡、芝麻餡、桂花餡。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元宵吃起來粘粘的、甜甜的。元宵節(jié)這一天一定要吃元宵喲!因為它代表著團團圓圓呀!
元宵節(jié)之所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寄托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我們要感謝先輩給我們留傳下來這么好的傳統(tǒng)文化,更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時光。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 17
我的家鄉(xiāng)正月十五鬧元宵,很熱鬧,主要是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那天,午飯剛吃過,鑼鼓一響,獅子隊、高蹺隊、旱船隊就忙活起來了。只要鑼鼓一響,五村六莊的男男女女就趕過來了,表演隊走到哪兒,人們就跟到哪兒,從中午跟到天黑,一路演下去,只見人多,不見人少,那個瘋狂勁兒,就像一群追星族,要知道,這樣的熱鬧一年可只有這一度呀。這元宵節(jié)舞獅子、踩高蹺,除了藝術(shù)和技術(shù),還要有勇氣。就拿獅子隊來說吧。獅子隊還沒來,每家每戶早已準備好了大大小小的方桌,一層一層碼上去,每一層都會放上煙酒或精美的點心,越往上去,禮物越貴重。本領(lǐng)越大的舞獅隊就爬得越高,越高,得到的禮物也越多,喝彩聲和掌聲也就越熱烈。本領(lǐng)最高的舞獅人可以爬到八層高。這時候,主人往往還要特別放上一大掛花炮,以示感謝和獎賞,因為,在莊稼人看來,那可是沾了最大的福氣。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媽媽的旱船隊。媽媽天生一副好模樣,身段好,歌也唱得脆亮,自然就成了旱船隊的主角。平時,只要一說起劃旱船,媽媽的臉就像星星月亮一樣放光彩,她這一輩子,因為元宵節(jié)劃旱船而變得無比閃耀。旱船又叫采蓮船,因為表演的內(nèi)容是江南女子采蓮的情境。漂亮的采蓮船美過華麗的轎子,一舞起來,輕盈如風,船身搖曳,如凌波仙子。表演的時候,采蓮船中的女子兩手抓著船幫,人走,船便走,腳步似行云流水一般,小小采蓮船便恰如在長滿蓮花的湖水中穿行。船旁邊還會跟著一兩個艄公,艄公多打扮成小丑,他們故意不好好撐船,惹得采蓮女東倒西歪,笑若蓮花般燦爛,抖出百般笑料,引來觀眾一陣陣喝彩和掌聲。媽媽玩的采蓮船,能讓觀眾笑出眼淚來,直到第二天還討論和重復(fù)著那些精彩動作?戳藡寢尡硌莸脑缮彺,古詩中那“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的熱鬧景象就再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們育溪古鎮(zhèn)近年打造全國文化名鎮(zhèn),專門修建了民俗博物館。
今年的元宵節(jié)更是盛況超前。你看,高蹺隊來了,如潮的人流被從中劈開,遠處走來了一個個衣著艷麗、踩著高蹺的古裝女子。待走近一瞧,踩高蹺的“女子”竟然都是一個個年輕小伙子!他們化著艷妝,踩著高高的木樁,隨著鼓點不時變換隊形,還舞著長長的水袖,一個個美得如同出水芙蓉一般。街道兩邊的觀眾興奮不已,掌聲雷動,笑聲不絕。高蹺隊剛過,舞獅隊就過來了。只見一雌一雄、一黃一白兩頭獅子隨著鑼鼓舞動,舞獅人手拿紅繡球穿梭于兩獅之間,兩頭獅子還不時為爭繡球互相追逐。突然,繡球高高拋起,兩頭獅子竟然騰空躍起,爭著用嘴叼繡球。頓時,密集的鼓點緊張得使人喘不過氣來,大家都屏住呼吸,等待最后的結(jié)果。隨著那頭黃獅子的勝出,獅子的廬山真面目也終于露了出來,哈哈,扮演獅子的原來是兩個小伙子,只見他們滿身大汗,臉上卻是掩飾不住的欣喜。壓軸戲就要上場了,人們翹首以待。終于,老人孩子歡呼起來,啊,采蓮船蹁躚而來。只見粉的.紅的,一朵朵蓮花狀的采蓮船搖著擺著,徐徐而來,那蓮花的粉色,那蓮花的輕舞,讓人仿佛嗅到了蓮花的清香?茨遣缮徟,一個個嫵媚妖嬈,蓮步輕移,巧笑倩兮。驀地,一個采蓮女沖我一顰又一笑,我驚呆了,那不是我媽媽嗎?沒錯,那最美的采蓮女正是我媽媽!多少年來,媽媽一直就是這個節(jié)慶習俗的主角。有時我常想,以后的元宵夜,是不是還會有這份純真和樸實?假如媽媽老了,舞不動了,假如人們蝸居在室內(nèi)你我不相往來,這華燈如晝的元宵夜還會如此熱鬧嗎?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元宵節(jié)的習俗作文02-04
元宵節(jié)的起源與習俗作文10-28
元宵節(jié)習俗作文15篇01-04
元宵節(jié)習俗作文(15篇)01-05
元宵節(jié)習俗活動總結(jié)01-10
元宵節(jié)習俗作文合集15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