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錦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xiàn)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然而作為中國四大節(jié)日:春節(jié)、清明、端午、中秋之一,端午節(jié)毫無疑問就是其中最有“熱”感的節(jié)日。作為進入盛夏前的一個節(jié)氣,端午節(jié)顯然就是每年真正感受夏天的日子,在城市,端午節(jié)的三天假日,可能會讓很多人思考出去找個陰涼的地方散一下心,而在農(nóng)村,端午節(jié)確就是一個忙碌的節(jié)日,因為在中國蘊含豐富的農(nóng)耕文化之中,端午節(jié)代表著夏收秋種。在過去的北方,每年過端午正就是新麥下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很期盼這個日子的到來,因為能夠吃到新麥做的各種食品。而在過去的南方,端午節(jié)卻就是另外一種糧食水稻收獲的季節(jié),新打下來的水稻碾成了大米,過節(jié)的前一天正好能夠包成粽子,然后美美吃上一頓。
此刻,南北差異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大,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就是全中國人民的一大傳統(tǒng)習俗。中國人端午節(jié)吃粽子的歷史由來已久,傳說就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開始流傳的,那一天人們互相送粽子作為對屈原的紀念。
粽子還就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據(jù)說,早在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删褪窃诋敃r,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晉朝人周處《岳陽風土記》之中就記載道:“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
到了南北朝時期,中國出現(xiàn)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xiàn)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在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之后又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向到這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中國的南北差異也還就是存在的。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棕;南方則有豆沙、鮮肉、八寶、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然后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
今年,你準備吃啥粽子呢?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于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舉行,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qū)除瘟疫的節(jié)日,后來楚國詩人屈原于端午節(jié)投江自盡,就變成紀念屈原的節(jié)日,與春節(jié)、中秋同屬中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傳說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但是許多盛行于世的端午習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傳,而且不少都有驅(qū)瘟避疫的成分,故此有人推測,端午節(jié)源于對惡日的禁忌。
另外一種說法指出古代中國南方有個少數(shù)民族自認為是龍的傳人,每年五月初五舉行祭圖騰儀式,以求來年風調(diào)雨順。他們把食物裹在竹葉里,投到江里面去,高興時就即興舉行獨木舟賽,慢慢演變成今天過端午節(jié)這種習俗。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3
說起端午節(jié),大人們可能會說:“端午節(jié),扒龍船啰!”不過,要是問起像我和表弟的“小饞蟲”,肯定會說:“噢耶!吃粽子啰!”可不是嗎?粽子香噴噴、熱騰騰的,一口咬下去,糯米和綠豆混夾在一起的味兒真是妙不可言!對于我來說粽子除了肥豬肉外,全都是超美味的“人間極品”!
不過粽子平時吃得雖然多,但我卻不知道是怎么做的。于是,今天一早我就拉著爸爸媽媽飛一般地趕到“超級大廚”——姥姥的家里“偷師”,嘿嘿,不過主要目的還是吃姥姥做的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到了姥姥家,一看到姥姥,我就撒嬌地說:“姥姥,姥姥,我要吃粽子!”說著,還調(diào)皮地向姥姥眨眨眼。姥姥笑著說:“我的乖孫女,難道我還不知道你想干什么嗎?每逢過節(jié)你都來我這吃東西,不是嗎?我早準備好了!”“哇!”我沖上前一把抓了一只大粽子,剝開粽葉就往嘴里送,還不忘說:“還不是因為姥姥您這位‘大廚’做得好吃嗎,好吃!”媽媽這時候說:“我說,你不是來學做粽子的嗎?怎么只顧著吃呢?”“哦!”說罷,我又抓起一只粽子邊吃邊學。
只見姥姥戴上“大廚帽兒”,身披“大廚戰(zhàn)衣”,“好威風!”我叫了起來,全家人都被我逗笑了!伴_始授課,安靜!首先要準備好綠豆和糯米。綠豆呢,要泡一段時間,泡軟,把皮去掉;而糯米也要泡一陣子。還有粽葉要泡一下,然后一片一片地清洗干凈。這些都要預先準備好,懂了嗎?”“是!蔽宜贫嵌攸c點頭,姥姥把兩片粽葉交叉著疊在手上,做成漏斗形,然后分別放下一層糯米、一層綠豆、一片腌制好的豬肉,再放一層綠豆、一層糯米,覆好粽葉,大概做成三角形的樣子,最后用水草扎好,粽子就大功告成了。就這樣一再重復上述的步驟,所有的粽子都被我們做好了。
經(jīng)過漫長的等待,姥姥終于把粽子蒸熟了,我迫不及待地又拿起了一個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4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習俗基本上與別處一樣,有吃粽子、懸艾、藥浴、佩香囊等。
每到端午節(jié),大人們就到山坡上采艾葉、菖蒲,把艾草懸于堂中,菖蒲插于門榻,可以散發(fā)芳香,驅(qū)趕飛蟲,清除污濁空氣。小孩子則喜歡把艾葉帶在身上,不時拿出來聞一聞香氣。晚上,大人就將花草與水煮開洗澡,清除身上污垢,舒筋活血,有利于身體健康。另外,在端午節(jié)時,小孩要佩香囊。這是聽大人們講的,我不知道我是否佩帶過,F(xiàn)在,端午節(jié)前后,都有人在廣場上賣香囊,但是香味泛泛,我不喜歡。
我最喜歡吃粽子。每到端午節(jié),我都眼巴巴地盼著吃粽子。端午節(jié)的前一天,外婆將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再撈干與一定量的大米混合在一起作陷兒。然后準備好麻竹葉,將麻竹葉洗凈、晾干。麻竹葉包出來的粽子有一股淡淡的竹葉的清香。我們學校在端午節(jié)前后賣的粽子也是竹葉包的粽子,個頭雖小但是味美。外公包的粽子很好看,他教我們包粽子。因為麻竹葉薄,所以我們用兩片疊在一起來包。小小的竹葉在外公手里一晃就變成了一個個綠色的小粽子。我也學著外公的樣子包起粽子來。先拿兩片麻竹葉疊在一起,再把它們裹成一個倒立的錐型,然后我開始放陷兒。外婆看到了笑著說:“別貪心,小心你的粽子‘吃’破了肚皮!蔽乙豢矗瓉砦野佯W兒放得太多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餡兒,接著包起來,最后用繩子捆扎實,就這樣我的第一只粽子就包好了。我得意地把粽子在表姐眼前晃了晃,表姐撲哧一下笑了出來,“你那也叫粽子?”我仔細地與外公包的粽子作比較,原來我不小心把粽子包走了樣了,別的粽子有棱有角,而我包的只有一個角,成了蛋卷冰淇淋了,我也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后,我仔細地包了一個又一個,結(jié)果包得很好的沒幾個,管它呢,只要能吃就行了。
第二天早上,外婆很早就起來煮粽子了,等我們起來之后,外婆讓我們把芝麻弄碎,我們幾個小孩都搶著干,誰也不想在旁邊打下手,于是我們就輪流起來干。小表妹在旁邊看熱鬧,不知是誰提議放幾顆花生在芝麻里,于是我們把花生、瓜子與芝麻混在一起弄碎,等我們忙完了,粽子也煮好了。我們一手抓一個,顧不上精挑細選,生怕自己看好的被別人搶了,也不怕燙手,抓起來就解開繩子,把竹葉剝開,沾點芝麻就開吃。結(jié)果飯都不想吃了,每個人都拿著粽子在飯桌上啃。我們還在粽子里放上豬肉混著吃,味道真是好極了。外婆嘆了口氣,說:“真是服了你們了,連粽子都能吃出個新花樣!蔽覀兟犃硕夹α似饋。是呀,如今生活好了,連粽子的吃法也多了。超市里的粽子光陷不同的就有好多種,但吃起來終究沒有家里自己包的粽子的那種味道。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5
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吃香噴噴的粽子呢?世界上還有幾個節(jié)日要比熱鬧的龍舟賽呢?
沒錯,只有端午節(jié),一個偉大的節(jié)日,一個神圣的節(jié)日。說起端午節(jié),還得從屈原的故事說起。
傳說,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薦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秦抗齊,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反對,使屈原被讒免去職位,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屈原報國無望,便含恨投江自盡。屈原死后,出國的百姓異常悲痛,紛紛涌到汨羅江邊憑吊屈原。有些漁夫則駕起船只,把事先準備好的粽子、雞蛋撲通撲通地往江里丟,說是讓魚吃了,就不會咬屈原的尸身。流傳至今,便有了吃粽子的習慣。所以過端午節(jié)的這天,滿街都是賣粽子的小販,我們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你知道粽子是怎樣包的嗎?哈,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先用一些新鮮的粽葉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種配料,然后用線捆扎好;包好的粽子放在鍋上蒸,等滿屋飄著粽子香的時候就可以吃了。吃粽子的時候,要先把線解開,剝開粽子葉,里面藏著紅紅的粽肉,升騰著熱氣,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粽香,兩個粽子用盤子裝著,活像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照耀下晶瑩剔透,散發(fā)著濃郁的糯米香。我不禁抓起一個粽子,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味道真是棒極了。
吃完粽子,便來到河堤上觀看龍舟賽。在這一天,每個村子都會組織一支隊伍,而后拉到漣水河進行比賽;只見碧波蕩漾的河面上,五顏六色的龍舟整裝待發(fā),隊員們個個摩拳擦掌,仿佛勝券在握;而站在岸邊的觀眾比隊員們還要緊張,個個屏息凝視著河面。裁判一聲令下,一艘艘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飛一般地向前沖去;頓時,河面上鼓聲震耳欲聾。一千米的水道上,隊員們憋紅了臉,咬緊了牙,拼命地劃。太好了,我們村的龍舟領(lǐng)先了,因為我們村的隊員配合默契,所以龍舟就特別聽他們的指令,行動自如。龍舟的身后留下了一條條波紋,原來平靜的水面,如布滿硝煙一般;尾隨在后的龍舟,不緊不慢地跟著,鼓手們也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地敲,這鑼聲一聲接著一聲,清脆而有力,別的龍舟也不甘落后,一邊劃船,一邊和著鼓聲,“一二一二”地喊著口令往前沖,那口令里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河面上熱鬧極了,口令聲、鑼鼓聲、劃槳聲,匯成了一首激昂雄渾的樂曲,樂曲里有著濃重的端午節(jié)的氣氛。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啊,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一種欽佩。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得蹦又跳。吃粽子,劃龍舟,紀念屈原永記牢!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又到來,我掛著五彩絲線,戴著紅色香包,過了一個快快樂樂地端午節(jié)。
中午,我們帶著水果來到姥姥家,姥姥給我們包了香噴噴的餃子,大姨姨還買了糖羔和菜角,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地吃了團圓飯。
下午,我和幾位同學來到圖書館,參加詩詞大會有獎問答。第一部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就是九宮格連字成句。第二部分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給出詩的上句連下句,或者給出詩的下句說出上句。這些詩大部分我們都背過,也都比較簡單,就是有些題一時想不起來,還要看我們的反應能力。每次我都高高地把手舉起來,可是主持人老是不叫我,我恨不得站在桌子上舉手,終于有一次,主持人點到了,讓我回答問題,我流利地說出了答案,并得到了一個獎品,是一個漂亮的筆記本,我真開心呀!
傍晚,我們又來到了奶奶家,姑姑和姐姐也來了,帶來了香噴噴的粽子,姑姑包的粽子最好吃了,有豆沙的,蜜棗的,還有五谷花生的。吃過飯以后,我拿出筆墨紙硯,準備寫一張關(guān)于端午祝福的毛筆字,我寫得是“粽情飄香,端午安康”八個字。這八個字可不好寫,尤其是粽和情兩個字,看似簡單,寫起來卻不好把握,我寫了一遍又一遍,終于在第五六遍的時候,寫出了這八個字,也祝老師和同學們端午安康!
這個端午節(jié)可真快樂!同學們,你們都是怎么過端午節(jié)的呢?
【【必備】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錦6篇】相關(guān)文章:
【必備】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錦7篇01-24
【必備】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錦四篇05-17
【必備】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錦九篇02-28
【必備】端午節(jié)作文集錦9篇05-24
【必備】端午節(jié)作文集錦4篇05-20
【必備】端午節(jié)作文集錦五篇05-19
【必備】端午節(jié)作文集錦6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