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華傳統(tǒng)作文3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yǎng)人們的觀察力、聯(lián)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tǒng)作文3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華傳統(tǒng)作文 篇1
昨天是元宵節(jié),雖然過去了,卻萬分不舍,又回味無窮。故作此篇,紀(jì)念昨日元宵的美景,并抒發(fā)感慨之情!}記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彼未~人秦觀面對元宵佳節(jié),在《生查子》中這樣寫道。亦唯有元宵佳節(jié),才會有如此佳句。平日中古代禮儀是非常多的,一年中的熱情在今日便會釋放,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詩句,這也真可稱為“中國的情人節(jié)”。而今日的元宵佳節(jié)有戲劇性的與西方的情人節(jié)相逢,是一樂趣。
元宵節(jié)剛至?xí)r,是從睡夢中便迎來了。當(dāng)?shù)谝豢|陽光從窗外射入屋中,我睜開雙眼,覺得這是不尋常的一天,總算是清醒了,想到今日便是元宵節(jié),心中萬分歡喜。
洗完臉,只聽媽媽喊道:“吃元宵了!蔽移炔患按貨_出去,進(jìn)入廚房,端起那熱氣騰騰的元宵,十分歡喜。這元宵是那樣白,那樣糯,進(jìn)入口中的香甜,更是喜悅,無法用任何語言所能來表述。
吃過元宵,便出門去,哪個臉上不是洋溢著歡樂呢?雖然自此我也未曉得為何要過元宵節(jié),吃著節(jié)日特有的元宵。去書上查元宵節(jié)的由來,又有頗多說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這是富有美好愿望的。那團(tuán)團(tuán)圓圓正是美好的寓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著元宵,其樂融融,誰又能不歡快呢?
過元宵節(jié),只有晚上才是這個節(jié)日的盛事。且出門去看,家家燈火通明,人們都出來了,煙火占據(jù)了天空,是那樣的絢麗多彩。人們熱熱鬧鬧地走在街上,此時似乎無人覺得是夜晚,是如白天又更甚于白天的明亮,而歡樂也隨處可見。再抬頭去賞那月光,是那樣的明亮,那樣圓滿,這大概也是中國幾千年文化所代代期望的家人團(tuán)圓。
元宵節(jié)已過,只留下對它的.回憶,但卻抒發(fā)不少感慨。并留下無數(shù)期待……
中華傳統(tǒng)作文 篇2
“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白尅保粌H僅是對個人的要求,更是對社會的要求,這個社會也因“讓”而更和諧美麗。
“奶奶,車子還有多久才到呀?”稚嫩的童聲傳來,原來是一位三四歲大的小娃娃。她身旁站著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人笑著說:“小囡乖,再等一下。”老人嘴上這樣說,心里卻不免擔(dān)憂。正巧,公交車來了,老人刷了卡,牽著小孩的手上去!靶∴铮烊フ覀位子坐著吧!”奶奶說道。小囡穿過人群著急地找著座位,回頭有些失落地對奶奶說:“奶奶,位子沒有了,可是我好累啊,我想坐著!蹦棠搪勓裕荒樞奶鄣乜聪?qū)O女:“小囡,我們?nèi)栆粏杽e人可不可以讓個座!
小囡來到一位中年婦女面前,帶著期待的神情問道:“阿姨,您能讓個座嗎?”婦女不耐煩地看了看眼前的孩子說:“沒看到我拎著這么多東西嗎?哪有什么位子讓給你啊?”小囡的大眼睛閃了閃,似乎在說沒事,再問一問別人。她又想去問旁邊的叔叔,還沒等她開口,叔叔就先說話了:“哪來的小屁孩?走走走,沒空理你。”小囡再次受到拒絕,她備加受挫,悶悶不樂地去找奶奶,扯著奶奶的衣角說:“奶奶,我還是不坐了吧!他們都不讓座。”奶奶皺了皺眉,深呼一口氣,拉著小囡的手,兩人一同蹣跚地走向一位十四五歲的女孩身旁,問道:“小姑娘,你能讓我們坐一下嗎?我們剛剛趕路都很累了!迸]揮手說道:“這位奶奶,很抱歉,我也很累,你還是去找別人吧!”
終于,小囡原本紅潤潤的小眼睛濕潤了,她忍不住哭了出來:“奶奶告訴我……做人要……懂得讓……,可是……可是……嗚嗚嗚!”在小囡的哭聲中,所有人都思考著。
良久,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了:“小孩子,你過來坐吧!”小孩和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
這一次,沒想到的是一位少年給大家上了一堂課,讓,是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擁有的美好品質(zhì),我們的社會不也會因“讓”而更溫暖嗎?
中華傳統(tǒng)作文 篇3
中華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如: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但我最喜歡的還是春節(jié)。
每逢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lián),放煙花、爆竹,穿新衣、戴新帽,吃年夜飯等。聽媽媽說,這是為了驅(qū)趕一個叫“年”的怪獸。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中國有一個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深居海底。每逢除夕,“年”就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躲避“年”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建村里的村民匆忙恐慌,只有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給了他一點食物,并勸他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把胡子撩起來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趕走。”老婆婆繼續(xù)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jìn)村,看見老婆婆家的門上貼了大紅紙,屋里燈火通明,院子里爆竹“嗶嗶啪啪”的響聲,“年”獸渾身戰(zhàn)栗,不敢向前走。這時只見大門一開,一位身穿紅袍的老人笑呵呵的走出來,“年”獸怪叫一聲,慌忙逃走了。第二天早上,人們發(fā)現(xiàn)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老婆婆向鄉(xiāng)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事情。這件事在村里很快就傳開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于是,以后家家都燈火通明,戶戶都貼春聯(lián)、放爆竹,因此就有了“過春節(jié)”的習(xí)俗。
【【精華】中華傳統(tǒng)作文3篇】相關(guān)文章:
【精華】中華傳統(tǒng)作文合集四篇03-04
【精華】中華傳統(tǒng)作文匯編7篇04-02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10-04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作文08-25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習(xí)俗作文12-02
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作文12-24
【必備】中華傳統(tǒng)作文4篇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