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臺灣的作文300字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xué)習(xí)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寫臺灣的作文300字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寫臺灣的作文300字 篇1
天早上烏云密布,但我們還是前往日月潭游玩。日月潭面積為2264平方米,日月潭分為兩個潭——日潭和月潭,但這兩個潭是連在一起的,所以總稱:日月潭。
清晨的霧籠罩著湖面,遠遠望去,就像被紗布蓋著似的,又像是仙女撒下帷幄,給日月潭添上了朦朧的一筆,使日月潭更加美麗。
日月潭里有個世界上最小的島叫拉魯島,我們就乘游船向拉魯島駛?cè)ィ搅藣u上,我發(fā)覺這個島的確很小,沿著島邊走一圈,大概只要兩分鐘時間。
我們又乘著游船在日月潭里遨游,我們幾個小孩子在船頭看著那美麗的風(fēng)景:在霧中連綿起伏的群山圍繞著波光粼粼的'日月潭,這景象真美。『鋈灰魂嚒芭_風(fēng)”把日月潭吹起朵朵浪花,真漂亮!
我覺得日月潭比西湖還要美!
寫臺灣的作文300字 篇2
暑假的時候,我去了祖國的寶島——臺灣。我們來到了日月潭,它的美和書上描寫的一樣。還參觀了臺北的故宮博物院,在那里陳列著許多的奇珍異寶。
這次臺灣之,印象最深的是阿里山的風(fēng)景。早晨,我們坐著觀光車,沿著崎嶇的山路,向著山頂出發(fā),透過窗子我看到了滿山的綠樹,越往上走,云彩就多起來了,形態(tài)各異的白云,飄在山峰上,映著藍天、青山,特別好看。終于到達了峰頂,這里的景色讓我目瞪口呆,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山上有不計其數(shù)的參天古樹,其中一棵年齡最大的有上千年的樹齡了,要幾個大人才能把它圍起來,被稱作“神木”。樹腳下盛開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五顏六色的,吸引著美麗的蝴蝶和勤勞的蜜蜂。“多美的景色!”我忍不住贊嘆道。
我愛祖國的寶島,愛臺灣的阿里山,愛這里的一草一木。
寫臺灣的作文300字 篇3
大家好,我是小小導(dǎo)游伍鑫倪。今天我來到了臺灣,我告訴你們,臺灣其實是一個“寶島”呢?這個“寶島”啊就像那璀璨的明珠。這里有許多迷人的風(fēng)景,你們想知道都有那些嗎?今天就由小小導(dǎo)游的我?guī)銈內(nèi)タ纯窗桑?/p>
首先我要帶你們?nèi)ッ利惖暮。蝴蝶谷里有許多蝴蝶在這里,這里就像是它們的家。你瞧,那里的蝴蝶成群結(jié)隊的在爭芳斗艷的花兒上面翩翩起舞。只要清風(fēng)輕輕一吹,那些花兒就像是散了花瓣一樣。你再看,那黃金谷里的金粉蝶飛得多自在。≈灰阕哌^去,他們有的飛到你的肩膀上,有的飛到你的鼻梁上,還有的飛到你的額頭上,就像是給你戴了一頂金黃色的發(fā)夾一樣美麗,它們就像是在歡迎你,給你稍微做打扮似的。在這群蝴蝶里,你是不是覺得你也像是一只花蝴蝶一樣,跟這群花蝴蝶一想快樂的生活著呢?只要你去過蝴蝶谷,蝴蝶谷那形象一定會深深的印在你的腦海里的。
怎么樣,蝴蝶谷好玩吧!臺灣還有許許多多迷人的風(fēng)景區(qū)和誘人的美食呢,等下一次,小小導(dǎo)游一定帶你們?nèi)ヅ_灣更多迷人的風(fēng)景區(qū)和品嘗更多誘人的美食。
!當(dāng)了一天的小小導(dǎo)游可真過癮,美麗的“寶島”臺灣已經(jīng)在我心里留下了最最美麗、最最深刻的印象,我喜歡臺灣!
寫臺灣的作文300字 篇4
美麗的臺灣,位于我國的東南部。那里風(fēng)景優(yōu)美,物產(chǎn)豐富,是個游玩的好去處。
巨大的日月潭,位于臺灣的北部。日月潭分為兩個湖:北方像太陽,叫日潭,南方像月亮,叫月潭。日潭面積要比月潭的面積寬。中間有一個草叢,草叢有花,有草,還有一顆大樹,根伸入了泥土里,一部份樹枝垂入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棵樹臥在水面上,攔住了去路。月潭的湖中間,有兩個草叢,你要是踩上去,準(zhǔn)會戰(zhàn)斗戰(zhàn)斗滑倒或落水。邊上還有一只鹿,像是在尋找壞人。第二個草叢滿地是草,不留一點兒縫隙。
阿里山的天長地久橋更是令人膽顫心驚。從遠處看,好像支架在橋的下面,只見四條粗線,將橋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shù)氐踔,已有一百多年了。一走上去,真的是顛三倒四,有恐高癥的人肯定不敢去走。此外,旁邊很容易掉下去。
這就是美麗的臺灣,臺灣的風(fēng)景別具一格,我喜歡這里,以后還要來游玩。
【寫臺灣的作文300字4篇】相關(guān)文章:
寫臺灣的作文八篇01-30
寫臺灣的作文三篇11-30
寫臺灣的作文3篇11-25
寫臺灣的作文四篇11-20
【熱門】寫臺灣的作文四篇01-26
【精品】寫臺灣的作文4篇01-24
關(guān)于寫臺灣的作文三篇01-19
精選寫臺灣的作文5篇12-12
【精華】寫臺灣的作文四篇12-12
精選寫臺灣的作文4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