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人生感悟小故事大哲理
導(dǎo)語:逝水不會有重歸,時間不會有重返。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砣松形虻男」适麓笳芾,希望對大家有所啟?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
西漢初年,朝廷大肆分封同姓王建立諸侯國,目的是緩沖社會矛盾,變亂時拱衛(wèi)京師。時間一長,諸侯王漸漸擁兵自重,不服從中央管轄。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藩”,削弱諸侯國實力,引發(fā)了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之亂”。我們說的這個故事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fā)生的。
話說吳國相國袁盎,博學(xué)多才,仁和寬厚。他有一名侍女,長相秀美,聰明伶俐,袁盎十分寵愛。相府中一名從史,竟然老虎頭上搔癢,與侍女打得火熱,直至私通。袁盎發(fā)覺后,并不發(fā)作憤怒,仍像往常一樣對待從史和侍女。一名侍從看不慣,就去嚇唬從史:“你與相國寵愛的侍女私通,相國已知道此事,正想法找茬治你的罪,還不趕快逃亡。”從史聽了十分恐懼,連忙逃走。袁盎聽說后,來不及呼喚車夫,親自駕車,來了個蕭何追韓信,將從史追了回來。從史驚悚不已,自忖必死無疑。不料回府后,袁盎竟將侍女賜予從史,為他們舉辦了婚禮,祝福他們幸福美滿,安撫從史安心工作。從史感激涕零,對袁盎念念不忘,工作十分辛苦賣力。
漢景帝時,袁盎被調(diào)入朝廷任太常。這時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因不滿朝廷削減諸侯土地,打著“誅晁錯,清君側(cè)”的旗號,起兵叛亂。景帝屈從于壓力,實行懷柔招安政策,誅殺了建議“削藩”的御史大夫晁錯,株連九族,歸還了諸侯被削去的土地,并派袁盎出使吳國,招安吳王劉濞,要求他帶頭化干戈為玉帛,服從朝廷。
袁盎到吳國后,要求劉濞出營拜受詔書。劉濞狂笑道:“我已自稱東帝,還能向何人下拜?”劉濞拒不接收詔書,也不接見袁盎,擺出了一副與中央頑抗到底的'架勢。袁盎做過吳國相國,劉濞知道袁盎的才能,派人反過來去勸說袁盎,要他歸順吳國,共圖霸業(yè)。袁盎誓死不從。劉濞大怒,派遣都尉帶領(lǐng)五百士兵,團(tuán)團(tuán)圍住袁盎住所,準(zhǔn)備殺死他。
昔日袁盎府中那名從史,此時已在都尉帳下充任司馬,恰好參加了此次圍剿袁盎的行動。從史看到昔日的恩公主人被圍困,且有性命之憂,十分焦急,思忖自己報恩的機(jī)會來了。從史把自己的錢全部拿出來,又變賣了一些衣物,購買了兩石醇酒。到了晚上,天降大雪,士兵們一個個蜷縮在帳內(nèi),凍得瑟瑟發(fā)抖。從史把兩石酒抬到西南角,呼喚兵士喝酒取暖。兵士們大喜,一個個喝得爛醉如泥,呼呼睡去。從史悄悄走進(jìn)袁盎帳內(nèi),說道:“我已將守兵灌醉,恩公快從西南角逃走,明日吳王將要殺你。”袁盎一時沒有認(rèn)出從史,問道:“你是何人?何故如此?”從史回答說:“我是當(dāng)年恩公賜婚侍女的從史。”袁盎一下子想起來了,問從史道:“我逃走,必然連累于你,我于心何忍。”從史說:“恩公勿憂,我已藏匿好家眷,也將攜帶他們逃走。”袁盎謝過從史,連夜逃回了朝廷所在地長安,向漢景帝復(fù)命匯報。漢景帝加大征剿力度,平定了七國之亂。
成人之美,留己生路。袁盎當(dāng)年一個不大不小的良善之舉,關(guān)鍵時候挽救了自己的一條生命。
利益面前平常心
有一個小和尚,每天在廟里潛心研究佛經(jīng),參禪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
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選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職。從此小和尚更加用心,但是過了一段時間卻感到自己不進(jìn)反退,原來僅有的一點佛心反而變得若有若無了。他很納悶,于是就去問方丈。方丈沒有直接給他解釋,卻告訴他下午要到集市去買甜瓜,要他一起去。
下午的時候他們來到了一個賣甜瓜的攤位前,挑中了一個甜瓜,攤主拿起來隨手掂了掂,說:“一斤六兩。”小和尚感到很驚奇,就用旁邊的一個秤稱了稱,結(jié)果絲毫不差。這時候攤主說:“我賣瓜賣了40多年了,絕對不會錯的!”小和尚更為驚異。
旁邊的方丈大師卻突然說:“我們只要一個甜瓜,如果你能夠猜中有多重的話,這錠銀子就歸你了。”說著拿出了一錠銀子,大家一看足有一兩重,夠買這一個攤子的甜瓜了,大家都滿懷希望地看著這個攤主,結(jié)果攤主把甜瓜拿起來用右手掂了掂,覺得不合適,又用左手掂了掂,咬了咬牙說這個瓜一斤三兩。隨后方丈把秤拿起來稱了稱,卻是一斤半,整整差了二兩。眾人都大惑不解,很是納悶。
老方丈說,如果一個人總是太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視了過程的話,他的雙眼一定會被蒙住,所以說不管做什么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
小和尚終于明白了,回去后潛心修行,終于成了后來有名的大愚禪師。
心態(tài)是人生的指南針
如果一個人要想成功,就必須得先認(rèn)識自己的隱形護(hù)身符。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護(hù)身符,而這個護(hù)身符有兩面,一面就是積極的心態(tài),而另一面就是消極的心態(tài)。
有一個成功的心態(tài),就會認(rèn)為自己有能力成功,也就會從心底里認(rèn)為只要經(jīng)過自己努力,不管哪個方面都能取得成功。因此,不要因為自身條件的惡劣而放棄追求成功的行動,只要我們能好好的運用積極心態(tài),就會讓你擁有奮斗不止的能量,讓你達(dá)到成功的彼岸。
小時候的羅斯福是一個膽小并且心理脆弱的小男孩。如果在學(xué)校被叫起來背誦課文,他就立即會表現(xiàn)出雙腿發(fā)抖,嘴唇顫動等癥狀,并且回答的還含糊不清。因此他的臉上總有一種驚懼的表情,甚至連呼吸也變得像喘氣一樣。
假如這種情況發(fā)生在其他的小孩子身上,那么這個小孩在心底里一定會很敏感,并回避任何集體活動,性情變得很孤僻,不喜歡交朋友,成為一個沒人關(guān)心、沒人在意的人人生感悟小故事大哲理故事。
羅斯福發(fā)現(xiàn)到這個問題的嚴(yán)重性時,他下決心改變這一狀況,在平時他刻意把握住每一次機(jī)會鍛煉自己。正是因為他一直保持著這樣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最終激發(fā)了他的奮斗精神。
一個人的缺陷促使他更努力地去奮斗,羅斯福正是這種人。他并未因為同伴的嘲笑而失去勇氣,而恰恰相反,他把自己喘氣的習(xí)慣變成了一種堅定的嘶聲,用自己的牙齒咬緊自己的嘴唇而使它不顫動,從而克服了他的膽小和恐懼,也就是這種奮斗精神,他最終成了美國一位偉大的總統(tǒng)。
羅斯福并沒有因為自己有那么多的缺陷而放棄追求的努力,而是很好的利用自己的缺陷,成為一種無形的資本,最終走向成功的巔峰,成為美國第一個最得人心的總統(tǒng)。細(xì)究羅斯福的童年,正是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使他從來不落入自憐的泥潭
正如法國作家雨果說的:“沒有任何東西的威力比得上一個適時的主意。”有積極心態(tài)的人時刻在尋找最佳的新觀念,這些新觀念能增加積極心態(tài)者的成功潛力。
美國億萬富翁、工業(yè)家卡耐基說過:“一個對自己的`內(nèi)心有完全支配能力的人,對他自己有權(quán)獲得的任何其他東西也會有支配能力。”
所以,獲得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尋求心理上的平衡,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始終保持一個成功者的心態(tài),設(shè)定自己是個成功的人物,這樣你就會發(fā)揮出極大的熱情和自信去面對前進(jìn)道路上遇到的種種艱難險阻。雖然你還未成功,但這種自我造就的心理成就感會促使你朝著成功的目標(biāo)邁進(jìn)。
【人生感悟小故事大哲理】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人生哲理小故事01-09
幽默的哲理小故事及感悟12-11
杯子的人生哲理小故事10-14
人生哲理小故事:敗給悲觀12-11
簡短的人生小哲理故事大全11-27
關(guān)于人生哲理的幽默小故事10-13
哲理小故事及感悟(精選38篇)12-12
智慧人生的哲理故事及感悟11-26
老虎與樵夫人生哲理小故事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