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民風作文匯總1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煉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作文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民風作文 篇1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jié)有很多習俗,如: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放煙花、猜燈謎......還有啊,就是要吃湯圓。
俗話說"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今年的元宵節(jié)雖然天氣很冷,但是沒有下雪,絲毫不影響大家的心情,到了晚上,很多人都走出家門,到廣場看放煙花,賞燈,猜燈謎。
煙花還是像往年一樣好看,今年是在淄博體育中心集中燃放,天剛黑下來,這里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很多人,周邊的.道路都封閉了。七點半,焰火晚會正式開始了,隨著噼噼啪啪的鞭炮鳴響,夜空變成了一塊美麗的畫布,各色禮花騰空而起,競相綻放,似流星,似蝴蝶,似花冠,似奔騰的駿馬,似奔流而下的瀑布......展示出一幕幕流光溢彩,火樹銀花不夜天的人間勝景。我們?nèi)滩蛔g呼起來,真是太美了!
回來的路上,媽媽給我講他們小時候怎么過元宵節(jié),那時候的節(jié)目可多呢,一般從正月十四持續(xù)到正月十六,每天上午聽到鑼鼓聲一響,大人孩子都聚集到馬路兩旁,等著扮玩的隊伍,那喧天的鑼鼓聲,整齊的高蹺隊伍,讓人精神振奮的舞龍舞獅,最傳統(tǒng)的打鐵花......是他們兒時最愛看的節(jié)目。
媽媽說她小時候最怕的是扮玩隊伍里騎小毛驢的,那些人化妝的像小老太太一樣,歪戴著帽子,嘴里叼著袋,嘴角還點著一顆大黑痣,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后面的人拿小鞭子一抽,他就撒歡一樣往人群里亂竄,一不小心就來到你面前,嚇得大人孩子們直往后退,大呼小叫的,也給人們帶來了無數(shù)的歡笑聲,哈哈!
民風作文 篇2
大年初一,人們紛紛外出拜年。親友相見,總要拱手作揖,并說”恭喜發(fā)財“、”新喜、新喜“等等。初二祭財神,一大早人們就拜祭財神像,有些人還要到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燒香祭拜。初五又稱”破五“。自這天起,年節(jié)期間的各項禁忌均可解除。初六以后,雖然人們的生活起居逐步恢復常態(tài),但仍很有節(jié)日氣氛。初八稱”順星日“,傳說眾星神于此日降臨下界。當是日夜幕低垂、群星閃現(xiàn)之時,人們在院中案上放置糕點果品,祭拜星神。有些人家還要把”星神馬“放在胡麻桿上燒掉。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或燈節(jié),是春節(jié)活動的'又一高潮和尾聲。從正月十三日到十七日大街小巷、宮苑廟宇到處張燈結彩。入夜后,觀燈者滿街滿巷,耍社火,放鞭炮。
民風作文 篇3
可能大家對高山族不是很了解,因為我之前有去那邊游玩過一次,所以對那邊的民俗有點了解。
高山族分為阿美、排灣、泰雅、布農(nóng)、賽復、曹族和雅美、卑南、魯凱、平埔等部分人,因而服飾各具特色。泰雅、賽夏及部分阿美人,不論男女都穿著麻布裁制的無袖胴衣。購農(nóng)有長有短,長到膝頭的叫"魯靠斯",短到肚臍的叫"拉當"。以白衣為底的盛裝上,還在胸背織有精巧的幾何圖形花紋。市農(nóng)族和曹族男子多數(shù)用獸皮做外背心,胸前掛有方形斜折胸袋,既是裝飾又很實用。排灣和阿美人則喜歡在衣服的袖、領、下擺鑲上細條的襯色花邊,腰部系半源裙,用黑布或鹿角做為頭冠。高山族男女都喜歡赤足,愛佩戴各種多姿多彩的頭飾、耳飾、手鐲、腳環(huán)和項鏈等,排灣人的男子頭冠比女子頭冠更為復雜和美觀。
高山族的飲食以谷類和根莖類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為常吃食物,配以雜糧、野菜、獵物。山區(qū)以粟、旱稻為主糧、平原以水稻為主糧。平埔人還特產(chǎn)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腸內(nèi)草漿伴上鹽即是)。昔日飲食皆蹲踞生食,現(xiàn)在飲食、烹飪、享用十分考究。高山族嗜煙酒、食嚼檳榔。
高山族過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處,或辟竹編茅,架木為屋。現(xiàn)在住宅類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巖石屋、草頂?shù)叵路课莸,但十分講究造型和實用相結合。大都呈長方形或四方形,有門無窗。
高山族還有黥面、文身、鑿齒、涅齒、穿耳、除毛、束腹等身體裝飾習俗、身體裝飾一般出于成年、美觀、聯(lián)姻、紀功、尊貴等目的.。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親結婚。男女大多自由戀愛結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愛情,有的阿美婦女到男方家贈物表示相思。喪葬形式,泰雅人、布農(nóng)人、曹人多行屋內(nèi)葬,埋尸于死者床下。排灣人、雅美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將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對惡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為美。僅以幅布遮陰,毛皮圍腰。但接觸漢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長衫女著裙,講究服飾美。衣服除獸皮、樹皮外,多用自織麻布并加彩紋裝飾。男子衣飾類型,北部常見無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帶;中部常見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見對襟長袖上衣、腰裙、套褲、黑頭巾等。女子衣飾類型包括短衣長裙和長衣短裳。雅美人服飾簡單,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著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高山族的民俗還有很多,比如排灣人的婚禮,跑步迎新娘,在這就不一一跟大家說了。
民風作文 篇4
吹糖人
民間 “吹糖人”的藝人,他們將飴糖加熱到適溫時,揪下一團,揉成圓球,用食指沾上少量淀粉壓一個深坑,收緊外口,快速拉出,拉到一定的細度時,猛地折斷糖棒,此時,糖棒猶如細管,立即用嘴吹氣造型。 整個操作過程必須經(jīng)過苦練,手法要準確、造型要簡潔生動。吹糖人的關鍵技術在吹和捏的功夫上。制糖人先將一小塊飴糖放在手心壓扁,然后握起拳頭,用另一只手的手指從手心穿過,把糖塊堆成管狀,在把管的最上端咬掉后就可以吹了。制糖人鼓起腮幫子,不一會兒就吹成薄皮中空的扁圓球狀,再用靈巧多變的手法,捏出造型各異的花鳥魚蟲、人物百態(tài)等,有的'還圖上花花綠綠的顏色。
剪紙
在中華民族的搖籃里,孕育發(fā)展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剪紙俗稱窗花,是民族文化的內(nèi)容之一。剪紙作為一種有著悠久歷史的民間藝術形式,為中華各民族人民所喜愛,其中陜北剪紙猶為引人注目。陜北剪紙包含秦、漢之風,風格既纖細秀美,又粗獷大方,粗中見巧工,土中觀美感,曾連續(xù)數(shù)年分別在西安、北京等地展出,獲得好評。
鳳翔木版年畫
據(jù)史料所考,迄今已有476年歷史。按從事其業(yè)的一個家族一幅祖宗檔案記載,明正德二年(1507)肖里村邰氏家族已有八戶從事年畫副業(yè)生產(chǎn);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前,邰氏已開辦早期年畫“畫局”,以后一直延續(xù)六代人190多年。鳳翔木版年畫從小到大,由粗到精,經(jīng)過了多次起落、興衰,成為中國西北地區(qū)首屈一指的民間年畫勝地。邰氏《世興畫局》在近兩個世紀的進程中,立足鳳翔,面向全國,打向國外,起到了較大的促進作用。
民風作文 篇5
說到湖南湘西,你也許會想到沈從文的書、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杰地靈,而且山環(huán)水饒,它還有一個神秘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里,有熱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絕倫的服飾都會讓你驚嘆,肅然起敬。
走進苗寨,回蕩在山谷間的是歌聲,鼓聲,讓你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再走進一些,你就會看到一場精彩紛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伙子們。你看!他們身著有領的對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扣,褲大而短,衣服的顏色都是深毛藍,湖藍色的。據(jù)說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征,見到賓客就跳“迎賓鼓”,逢年過節(jié)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兒鼓”。小伙子們個個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他們把鼓敲得震天響,游客們沒有一個不被這樣的鼓聲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們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眉目清秀,麗質(zhì)盈盈,嫵媚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奇了!怪了!沒有樂器,她們載歌載舞時仍可以聽見清脆的伴奏聲。哦,原來是她們盛裝上的飾品,銀光閃閃的小鈴鐺,盛裝打扮的“苗家新娘”,頭戴青帕銀鳳冠,蘇山耳環(huán)吊兩邊,頸圍銀項圈,身披銀披肩,滿襟繡花又滾邊還配銀鏈銀鈴銀牙簽。這樣的盛裝配上優(yōu)美的舞蹈,真是一場超級的視覺盛宴。
小伙子們的鼓聲,姑娘們的舞蹈還有他們的笑容,無不向我們訴說著苗寨人民綿延千年的激情。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老童話世界時,卻被一位苗家女孩拉進了舞蹈圈里,原來他們的舞蹈還要和游客互動的,我們就以大鼓為圓心,圍成一個大圓圈,隨心所欲地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舞蹈結束后,大哥哥大姐姐們用“地灰”往我們臉上抹,據(jù)說這是苗寨人對游客們的祝福和喜愛,臉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們越喜歡你,結果,我被抹成了“貓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情好客的苗寨人,他們的服飾,歌舞都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吸引八方游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風作文 篇6
刺繡是土族婦女最拿手的絕活,就像這里的枕頭片是一種在文化藝術中保留了很多年的嫁妝,具體出現(xiàn)的時間也無人問津,它是經(jīng)過土族婦女盡心設計和用雙手巧妙縫制成的,當我們細細看它時,一針一線是那樣的別致,當我們再細細觀察,也不難發(fā)現(xiàn)很多都是鳥獸和花草,這就能說明我們的民族與這些的和諧相處。
這些古老的藝術中也常常隱藏著文化,女人出嫁不能靠天靠地,也不能靠父母和親友,這只能靠自己,不上學的女孩也就提前為自己準備嫁妝了。枕頭片的制作過程就是這樣的,首先,要用面漿將幾塊不用的布粘好,然后,把它裁成方塊狀,在它上面繡上花草和鳥獸,最后,給它縫邊就行了。不妨大家行動起來,親手來感受我們藝術的風味吧!
看到這一幅美麗的圖案你可能會猜到這也是一個嫁妝,因為這里有雙喜,是的,這的確是一個嫁妝,美麗的花朵顯得那樣迷人,花花綠綠讓人變得心曠神怡。來到土族婦女的家中,你一眼就能看到疊著整齊的被子上蓋著衫毯。它是土族女兒為自己做的嫁妝,她們結婚后把它蓋在被子上,一方面,可以顯示出她們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夠保護被子被灰塵所污,還看起來比較美觀。做它的方法是,在一片白布上畫上一些美麗的圖案,然后,就用針刺就行了,這一種針與普通的針不一樣,是一種通式的,雖然它穿線比較難,但在我們的手里不算什么,用頭發(fā)一穿那就是最簡單不過了。如果你在家閑著,你也可以行動一下,感受它的魅力。
一雙盡心制作的鞋墊,讓人不斷欣賞它的美麗,如果墊在鞋里你就看不到它的美和精巧,但穿上鞋你就會感到很舒服。鞋墊大小是按自己鞋號來做的,它有大有小,而且不只是在它上面繡花草,還可以是用十字交叉做成的方框等。這可以作為新娘的嫁妝,這也可以作為贈送給親戚和朋友的禮物,這表現(xiàn)出土族人的熱情和真誠,也祝福他們一路順風。鞋墊的做法與枕頭片的.做法一樣,只是剪的樣式是不一樣的,手工不是很多,做起來也非常簡單,做作可以活動活動筋骨。
小腳穿上小鞋子顯得很合適,我們對小腳好奇,我們更為小鞋好奇,這是怎么一會事兒呢?這是古時的封建造成的,聽奶奶講,那時她們的長輩寧死也要讓她們裹腳,說是沒有裹腳就沒有人說媒,她們痛得在地上爬行。這種小鞋可能會有一個很長的歷史,從它本身可以顯出它具有一點古老的韻味。多年過去了,裹腳被解放了出來,剩下的這種小腳老人不是很多了,是小腳還是大腳,繡花鞋還是保留在我們的生活里,多彩多樣的繡花鞋,不僅讓我們眼花繚亂,還讓我們感到藝術之絕唱。
民風作文 篇7
以前過年,只是和大人湊熱鬧。今年過年我知道了不少和春節(jié)有關的風俗習慣。
大年三十的上午每家每戶都要貼春聯(lián),以示迎春之意。外公每年都要挑選一幅稱心如意的好春聯(lián)。今年選的上聯(lián)是:喜氣洋洋財旺旺,下聯(lián)是:好運多多福連連。橫批是:吉星高照。這足以預示新的一年里的幸福生活。
年三十午夜吃餃子,也是每家必不可少的。老人們都說吃餃子好。吃餃子包含著非常豐富的文化意義。餃子諧音交子,就是相交子時,交好運發(fā)大財。因餃子的形狀又像金元寶,故又象征團圓和財富。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意思是人們要走出家門進行戶外活動。這天上午我和外公外婆沿著河堤,從將軍碼頭一直走到新華碼頭。這里是滑冰場,男女老少人頭攢動,人們身著五顏六色的節(jié)日新裝,好像給冰場上裝點了盛開的鮮花。人們有的在滑冰、有的在打冰車。還有的在冰道上從高處往下放冰車,大家玩的真盡興!大人、孩子和老人,一片歡歌笑語……
這不正是太平盛世的真實寫照嗎?
我的家鄉(xiāng)——寧鄉(xiāng),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里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xiāng)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jié)日的氣氛最能體現(xiàn)出傳統(tǒng)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jié)日是春節(jié)。春節(jié)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后會陸續(xù)殺豬,特別是在農(nóng)村里,殺豬后會請村里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xiāng)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只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jié)后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jié)了。元宵節(jié)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面里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jié)時,什么事都圍繞著“圓”,那么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xiāng)有一個持續(xù)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xiāng)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xiàn)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無奈極了。
民風作文 篇8
大年初一就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天。我不僅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而且還可以收到許多壓歲錢和新年禮物呢!
一大早,我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吵醒了。我一睜開眼,就往枕頭下面摸,哇!我摸到了兩個紅包。原來就是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打開一看,啊,里面有這么多壓歲錢呀!我高興極了,大聲喊道:“祝爸爸媽媽工作順利,永遠幸福;爺爺奶奶身體健康,長命百歲!”全家人都高興地笑了。
吃完早飯,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他的朋友家拜年了。我們來到了大伯伯大媽媽家,他們熱情地接待了我們。大伯伯在一旁和爸爸說話,而我就和大媽媽在一起看看電視,嗑嗑瓜子,好不快活。忽然,大媽媽起身走進書房里去了,我正感到納悶。不一會兒,大媽媽出來了,原來大媽媽是去拿送給我的新年禮物和壓歲錢了呢!我打開禮物一看,原來就是一只正在跳舞的芭比娃娃。她長著一頭柔美的秀發(fā),身穿一件潔白的粉色紗裙,真的是漂亮極了!我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大媽媽!薄
離開了大伯伯大媽媽家,我又準備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外婆家拜年了。當然我又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嘍!
有了這么多的壓歲錢,今年我又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元宵燈會義賣”活動,我要用自己收到的壓歲錢為學校里生病的同學獻上一份愛心。
民風作文 篇9
泱泱華夏,盛開著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白族,是我國西南邊疆一個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飾,因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幾朵粉色的小花繡在白衣服上,顯得格外漂亮;還有那頭飾,頭冠以風、花、雪、月為題。白族的語言跟我們截然不同,白族人稱女士為“金花”,而男士則為“阿鵬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導游帶我們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館品茶。到了包廂,我看見兩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綠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紅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沖開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開水而成的`,味道很甜!币晃话⒁陶f。另一位阿姨補充道:“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這三道茶也是我們白族待客的禮物,代表我們白族對客人的尊敬與熱情。”
這就是白族,雖然他們?nèi)藬?shù)不如漢族的多,但他們的熱情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民風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xiāng)普格是涼山州東南部的一個少數(shù)民族聚居縣,這里有著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是火把節(jié)的故鄉(xiāng)。
火把節(jié)是祈禱幸福、祝福吉祥的節(jié)日。火把節(jié)原旨是驅(qū)蟲滅害、保佑莊稼獲得豐收。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二十四日是普格彝族人民過火把節(jié)的日子。
火把節(jié)的第一天,各家各戶清洗炊具,殺雞宰羊,籌辦豐盛的節(jié)日晚餐。吃晚飯前,大人們把飯盛進簸箕里,把菜放進盤子里,筷子與勺子放在菜上,然后一起擺放在門前。希望已過世的老人們回來吃頓飯,來看看兒孫,保佑在世的家人平平安安,健康長壽,并把家中的不吉利帶走。祭完過世的老人,全家才開始吃飯。晚飯后,老老少少都走出家門,不約而同地來到寨口,用火把燒幾堆熊熊的篝火,老的聚在一起,小的聚在一起。女孩子們手牽著手圍繞火堆念起火把祝詞。人們迎著金燦燦的火光,跳啊,笑啊!祝詞一聲高過一聲,歡樂一浪壓倒一浪,此起彼伏,在山谷中久久回蕩。
火把節(jié)的第二天,是節(jié)日的高潮。四面八方的彝族人民都聚到一個固定的場地;鸢压(jié)的場地是一塊圓而平坦的草坪,外圍是濃濃密密的樹林,過節(jié)的人們坐滿了草坪四周。這天要進行斗牛、斗雞、賽馬、摔跤等活動。普格彝民的摔跤與人們在電視里看到的日本相撲運動有些相似。摔在上面的不一定贏,摔在下面的不一定輸,而要看誰的雙腳先離地,誰的雙肩先觸地。能參加火把節(jié)摔跤比賽的小伙子都是各村各寨的佼佼者。他們時而被這個抱起,時而被那個摔倒。戰(zhàn)敗者不氣餒,戰(zhàn)勝者也不驕傲。他們都冷靜地迎接新的挑戰(zhàn),直至無敵手才算勝利。
火把節(jié)的第三天,是選美活動。姑娘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佩戴著金銀首飾,每人撐一把黃油布傘,相互牽著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圓圈,跳起了優(yōu)美的彝族舞,唱起了婉轉(zhuǎn)的彝族歌。五彩艷麗的裙子擺動著,旋轉(zhuǎn)著,如彩蝶展翅,似孔雀開屏,煞是迷人。姑娘們努力展示出自己的'美。記者們可忙壞了,又是拍照,又是錄像。評委們也在精心挑選著百花叢中的“牡丹花”。瞧,他們滿頭大汗,看來還真難選出來呢!傍晚,各家各戶點燃火把,在家長的帶領下,在屋內(nèi)、院坎中轉(zhuǎn)繞,口中念道:“燒死瘟疫,牛羊發(fā)展!逼砬罅笈d旺,莊稼獲得豐收。接著,全寨各家各戶把剩下的火把集中堆放于村頭牛羊出入的路口,燃起熊熊的篝火,在篝火的上面放一塊石板,每家朝石板上投小石9粒、草9根,象征著數(shù)不清的牛羊來吃草,收不完的莊稼堆成山。
家鄉(xiāng)的火把節(jié)隨著歷史的演進、社會的進步,逐步發(fā)展成為集民間體育、文化活動和民風民俗展示為一體的盛大節(jié)日。近年來,每逢火把節(jié)都有大批的外國朋友和港臺同胞來普格和彝族人民共度佳節(jié)。
朋友,請來普格參加彝族的火把節(jié),你將會看到驚心動魄的一幕又一幕……
簡單評語:本文的主旨昂揚,充滿激情,語言優(yōu)美,例如:“姑娘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佩戴著金銀首飾,每人撐一把黃油布傘,相互牽著彩色三角巾,在草坪上圍成一個又一個的圓圈”。典型的事例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民風作文】相關文章:
民風的作文11-25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4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5
(經(jīng)典)民風民俗作文07-20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25
民俗民風的作文07-27
民風民俗作文06-28
民俗民風的作文06-23
民風民俗作文06-19
民風的作文【熱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