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集錦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1
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每逢端午節(jié),人們都要吃粽子,說起來還有一個故事呢!據(jù)說有一個愛國詩人叫屈原,當他的祖國被攻陷后他跳進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給吃掉,就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而那天正好是農(nóng)歷的五月初五,為了紀念屈原,人們就把這天定為端午節(jié)。
現(xiàn)在我來介紹一下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每當快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外婆家里就很熱鬧了,因為大家都要來包粽子。特別的大外婆那可是包粽子高手啊!包出來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大外婆告訴我粽子的種類有很多,有豆粽、肉粽、火腿粽、花生粽等等。我問大外婆:“今天我們要包什么粽啊?”大外婆說:“今天就包你最喜歡吃的紅棗粽!敝灰姶笸馄虐呀锏腵新鮮粽葉拿在左手上,用右手把他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然后用手抓了幾把米放進去,接著放上幾顆紅棗,最后壓下多余的粽葉,用繩子把他捆緊,這樣一個粽子就包好了。看似簡單,可我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看著我手上拿著不像粽子的粽子,大家樂得哈哈大笑。真是人多力量大!很快就包了一臉盆粽子,外婆說要等粽子在說里浸漲了才能煮,過了好一會兒,外婆把粽子放進一個大鍋里,把水沒過粽子就開始煮。玩著玩著,我聞到一股香香的味道,饞得我直咽口水,抬頭一看,外婆給我拿粽子過來了,我忍不住“啊嗚”一口,真甜!
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俗話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在外的朋友,請到我們余姚來,請到我家來,我會讓你一飽口福。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2
端午節(jié)來到了,姥姥和媽媽為了給我們能吃上香甜可口的粽子,節(jié)前下午便動手包粽子。
媽媽包粽子可真好呀!她先把粽葉靈活的圍成一個漏斗形,然后向里面塞上糯米,接著變戲法似的裹了幾道,最后把線扎好,一只粽子就包好了。媽媽一邊包,一邊給我講端午節(jié)的來由,戰(zhàn)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是一個忠臣,但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為自己的國家做貢獻,為了表示忠心,屈原跳進汨羅江來以死抗爭。為了保護屈原,不讓大魚吃屈原,就包了許多大粽子,想讓魚一吃把嘴粘住,這樣它就吃不了屈原了。以后,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jié),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講故事中,我也學著包粽子,在姥姥的指導下,我很快就學會了,雖然不很相似,但我很自豪,看到一個個形態(tài)可掬的粽子,心里高興極了,我也有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我們該蒸粽子了,先把粽子一層一層放進鍋里,蓋上鍋蓋開了火。過了不一會兒粽子的香味撲鼻而來,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拿了一個粽子,剝了粽葉,也顧不上燙手燙嘴,專挑我自己做的粽子,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個粽子吃完了。
端午節(jié)不僅能吃上如此美味的粽子,還能讓我知道端午節(jié)的來由和偉大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并學會包粽子,真是一舉三得。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到了。
家人們聚在一塊,一邊聊天一邊吃飯,熱鬧極了!
大家圍在飯桌旁邊有說有笑,爺爺奶奶臉上露出了慈祥的微笑,爸爸媽媽的眼睛里不時浮出了仁慈,希望的神態(tài),孩子們的“眼睛再說孩子們的童真與憧憬童真”
一陣香噴噴的氣味撲鼻而來,:“啊,粽子來了,我要吃!”孩子們的歡呼讓節(jié)日的氣氛更加濃厚。他們喜歡這個節(jié)日更喜歡這個節(jié)日的氣氛。
他們拿著一個甜粽子,慢慢的'解開上面的細線,一步一步剝開粽子葉,一口吞了半個粽子。
吃了一頓美餐他們要去參加一個我國端午節(jié)的一個傳統(tǒng)民間習俗,誰都知道劃龍舟。
這項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要許多人的配合,并且只要一個人不配合,就別想贏得比賽。
龍舟最前面有一個人,他是專門吹哨、打鼓的。吹哨大鼓是為了給劃船的人打節(jié)奏,如果節(jié)奏打的不均勻,水手掐不準節(jié)拍自然也劃不快。
聽到這你應該了解了端午節(jié)習俗了吧。
我喜歡端午節(jié),你肯定也喜歡。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4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jié)到了,每家每戶都要包粽子了。
我媽媽也要開始包粽子了,材料有米、香菇、紅豆、花生、粽葉。開始包了,我看著媽媽包粽子,我看著看著學會了,我就和媽媽說:“我會了,讓我自己包一個吧。”“哦,就一個哦!眿寢尰卮。我拿起兩片粽葉,跟著媽媽包粽子的節(jié)奏,不一會,我自己包的小粽子出來了,包的好丑,繩子有點松,但我想:這是我人生中包的第一個粽子。一個、兩個、三個……一個個粽子從媽媽的巧手中誕生。
媽媽包的粽子一共有53個,有兩個是我包的。到了煮粽子的.時候了,媽媽把粽子放在放在鍋里煮,一個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就出來了!棒兆觽儯爝M我的肚子里吧!”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5
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又稱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中天節(jié)、解粽節(jié)和菖蒲節(jié)。端午接來源于屈原的故事:他倡導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反對,被逐出宮中,氣憤不已,抱石投淚羅江,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黃酒、插哎葉的`風俗。
端午節(jié)那天,我們?nèi)铱梢猿韵銍妵姷聂兆,媽媽還給我講關于端午節(jié)的故事,或者就教我唱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哎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每年端午節(jié),奶奶總是喜歡包許多粽子,里面放著蜜棗、花生米、肉等餡料,端午節(jié)前幾天,他們把粽子親自送到我們家來,奶奶還忙著親手給我做香囊和長命縷,為我?guī)。我不懂為什么要帶這些東西?便去問奶奶。奶奶說;“帶上了這些東西,即可以辟邪,又可以長命百歲,知道了嗎?”我連連點頭。
每年的端午節(jié),媽媽都會從菜場上買來了一些香哎、菖蒲、和蒜頭,然后用紅布帶系在一起,插在門窗上。我不懂是啥意思,就問媽媽,媽媽親切地說;“孩子,這些東西,插在我們家的門窗上可以保平安,還可以驅蚊蟲!
我愛端午節(jié),它即充滿了神奇,又給我?guī)砹藷o盡的歡樂。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6
不知不覺中,端午節(jié)又到了。
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有很多,但流傳最廣的說法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看到當時老百姓生活的如此悲慘,自己卻無能為力,于是,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的時候,他來到江邊,抱著一塊沉甸甸的大石頭跳河自殺了。當老百姓聽說后,他們劃著竹筏打撈屈原的尸體,可是,老百姓們并沒有撈到尸體,于是,人們就把飯團投到江河里,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漸漸地,人們把竹筏做成了龍的模樣,希望魚兒看到龍都紛紛逃走,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到后來,飯團慢慢地變成了現(xiàn)在的粽子,所以世世代代傳下了端午節(jié)劃龍舟、吃粽子的習俗。
每逢農(nóng)歷五月初五,劃龍舟的呼喊聲、鞭炮聲傳四周,家家戶戶粽香飄滿屋。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7
當?shù)睫r(nóng)歷五月十五,處處就洋溢著粽子的香味、艾草的獨特氣息與歡快的節(jié)日氣氛。處處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令人新鮮感十足。
端午節(jié)最傳統(tǒng)的食物非粽子莫屬了。傳說包粽子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屈原當時眼見自己的國家被秦軍侵略,而自己卻無能為力,為表自己的忠貞之心,他不惜含恨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人們聽聞屈原的死訊后,紛紛趕到汨羅江邊去劃船,將竹筒中的米撒入江中,希望魚兒們不要吃屈原的尸體。而那時盛在竹筒中的米就成了現(xiàn)在的粽子。
端午節(jié)時,我們家也會包粽子。我先清洗粽葉,再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在下面鋪上一層“米棉被”,之后在上面鋪上一些肉、豆、棗等食材,再蓋上一層米,就可以用線捆好放入鍋里面蒸了。一開鍋蓋,傳來的不僅僅有粽子的.糯香、肉香,還有粽葉的那股令人難忘的清香。一聞到這股香味,必會食欲大開,令人垂涎三尺。
在端午節(jié),除了吃粽子,我們還會帶艾草荷包,飲雄黃酒,插艾葉等。帶艾草荷包在人們眼中有兩種意義,不僅可以驅蚊蟲,在民間還有保平安之意。在我們這里也有吃五黃的習俗,就是在端午節(jié)那天吃黃瓜、黃鱔、黃魚、咸蛋黃和飲雄黃酒。有些地方還有做五彩小掃帚的習俗,一到端午,我們的手上和腳上掛了由染好色的七色麻繩和染過色的果殼串在一起的小掃帚,據(jù)說代表吉祥如意。
“咚咚咚”屋外,鑼鼓喧天,我尋聲而去,原來是在賽龍舟啊!一到湖邊,就見到湖面上有七八條窄窄的龍舟,瘦長的龍舟前有一個大大的龍頭。龍舟上坐滿了肌肉大漢,中間是鼓手,岸邊的人在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十多個大漢坐在龍舟上,船槳整齊一致,大汗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濕。但他們不放棄,岸邊的拉拉隊的助威聲更是響亮了,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沖過終點。
端午這個節(jié)日,各地的傳統(tǒng)雖各式各樣,但都是為了紀念屈原,希望平安幸福。端午,一個喜氣洋洋的端午,一個熱鬧非凡的端午!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8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月,歷史上也叫“端陽節(jié)”,“天中節(jié)”。
端午節(jié)的由來要從一個大人物說起,那就是屈原。屈原是中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園詩人、政治家,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做官時兼政外交大使,也是中國的第一位偉大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楚辭”的創(chuàng)立者和代表作家,被譽為“辭賦之祖”、“中華詩祖”。這么一位偉大的人物,后來因為遭貴族的.排擠、誹謗,被流放到漢北和沅湘流域。楚國被秦軍攻破后,屈原在公元前280午農(nóng)歷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盡,以身殉國。屈原投江后,當?shù)匕傩振R上換船進行撈救,但卻不見其尸體。后來百姓為了紀念屈原就劃舟汨羅江上,最后逐漸演變?yōu)辇堉鄹傎悺雒鏌崃一馃,舟呈龍形,五色斑斕,首屋飛翹!劃船的小伙子們赤膊彩巾精神抖擻,在震天的鑼鼓聲中和彩旗的指揮下破浪前進。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保護屈原的尸體,后來也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jié)包粽子是我們所熟知的傳統(tǒng)。粽子又名角黍,用葫蘆葉包糯米制成,有三角形和長形的,故而大家為了紀念屈原就定農(nóng)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 篇9
中國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有著很多的節(jié)日。比如有辭舊迎新的春節(jié),有家人團圓的中秋節(jié),有緬懷先人的清明節(jié),但我最喜歡熱鬧的端午節(jié)。
你們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吧。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公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后被趕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悲痛欲絕,抱石投汨羅江而死。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今年的端午節(jié),姐姐來找我包粽子,我爽快地答應了。到了廚房正要包時,突然想起來,我不會包粽子啊!于是我就把這件事說出來,奶奶說:“我來教你!蹦棠滔葴蕚淞艘恍兆尤~,還有糯米和大棗。只見奶奶先將粽子葉的頭部剪掉,然后將葉子兩頭首尾相連,翻過來形成一個錐形,再裝入糯米和大棗,壓緊實后,將葉子翻過去包好,最后用繩扎好。我看著看著覺得懂了,可又似懂非懂,于是我決定試一試,直到我試才知道,我是“一看就會,一做就廢”。一開始我像奶奶的做法一樣,可做到裝米那一步時我怎么放米還是會有米掉出來,我問奶奶是怎么回事?奶奶說應該是底下的空隙太大了,所以會掉米,奶奶讓我把粽葉首尾卷緊實一些,又或者將大棗放下面試試,我按照奶奶的說法做,果然成功了。粽子還未下鍋,我看著這誘人的小精靈們便已覺得品嘗到了世間美味。
我愛包粽子,愛吃粽子,愛這個有紀念意義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到了作文】相關文章:
《秋天到了》作文10-26
秋天到了作文06-18
春天到了作文11-24
暑假到了作文09-26
夏天到了作文07-26
春天到了的作文11-28
秋天到了的作文03-01
夏天到了作文09-23
到了小學作文12-12
冬天到了的作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