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合集15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
說到端午節(jié)沒有人不知道吧,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五月節(jié),艾節(jié),端午,重午,午日,夏節(jié)。大家知道端午節(jié)的由來嗎?如果不知道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兩千多年前,有七個國家分別統(tǒng)領中國,燕國,秦國,楚國等等。有一個叫屈原的詩人,生于楚國,一心想讓自己的國家更富強,便做出了一個利民利己的方案,可楚王這個昏君,偏偏聽信奸臣的話。把他流放到一個偏僻的地方。之后,他每次都趕路去都城,把方案給楚王看?沙跻淮斡忠淮蔚陌亚鞣。有一天,秦國突然向楚國進攻。楚國不及防守就被打垮了,楚國的居民都叫苦連天。屈原看不下去了,便抱起一塊大石頭跳下汨羅江,楚國的百姓很傷心所以就排龍船去打撈他的尸體,把粽子丟進水里,給魚蝦吃它們吃飽了。自然就不去吃屈原的尸體了。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大夫叫屈原,他不僅是一位治理國家的人才,還是一位大詩人。當時,楚懷王被秦國抓走了。屈原建議楚頃襄王聯(lián)合齊國,共同去抗擊秦國,救回楚懷王。但楚頃襄王不愿意。再兼之國王聽了讒言,就把屈原流放了。
后來,秦國攻進楚國的都城,楚國滅亡。屈原聽到這個消息,心如刀割、悲痛欲絕。在五月初五這天,寫下了絕筆《懷沙》之后,抱著石頭投江自殺。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的樂章,投身汨羅江而死。
屈原投江后,老百姓紛紛趕到江邊,有的拿飯團,有的拿肉食,紛紛往江里投,祈禱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后來,一位老醫(yī)師拿出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用酒醉倒蛟龍、魚蝦,免得讓屈原大夫受傷害。再后來,人們怕飯團被蛟龍所食,就粽葉包米團,外面纏好彩絲,逐漸發(fā)展成了今天的粽子。
在往后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江中競賽,吃粽子來紀念屈原這位愛國詩人的傳統(tǒng)。這節(jié)日被稱之為“端午”。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2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端午節(jié),既簡單又平凡的節(jié)日,成了我最珍貴的回憶。
小時候,我不會看農歷,不知道什么叫五月五,什么是八月十五。只知道只要奶奶家門前掛上用來驅趕蚊蟲的艾草,端午節(jié)到了。
哼著小曲,我蹦蹦跳跳地爬上了樓梯。突然,我停住了,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著幾根長長的、綠綠的、充滿生機的艾草。我看著那幾根搖擺的艾草,心“怦怦”跳個不停:端午節(jié),要到了嗎?
懷著一顆興奮的心,我急忙地沖進家門。深吸一口氣,空氣中果然有糯米的香味和粽葉特有的清香。
跑進廚房,只見廚房里的一切都忙碌著:高壓鍋“滋滋”地唱著歌,肚子里裝著又香又甜的糯米;粽葉和白線搭配著工作,出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三角形的粽子。
這個時候,姐姐跑了過來,她興奮地叫道:“走,我?guī)闳タ纯锤绺绲暮脰|西!”說完,她便拉著我向房間跑去。
到了房間,只見哥哥得意洋洋地拿著一個有五彩繩系著的粽子形香包。我和姐姐眼睛都看直了,十分羨慕。
“哥哥,你這個是哪兒來的呀?”我好奇地問哥哥。哥哥笑了笑:“香包嗎?是你的啦,我玩玩!薄罢娴膯幔俊薄爱斎皇钦娴睦,可是我就不給你!蔽亦街,看著明顯比我高半個身子的哥哥,有點不高興。
“吃粽子啦!”媽媽走到房間門前,看著吵來吵去的我們,笑著說到。粽子?太棒啦!我趁哥哥不注意,搶回香包,跑向了餐廳。
圓圓的盤子里放著三角形的粽子,粽子散發(fā)出迷人的香氣。我爬上椅子,迫不及待地喊到:“我要吃肉粽!”不一會,一個白白的粽子出現(xiàn)在我碗里。不一會,它便跑到我肚子里去了。
就這樣,我們開開心心地過完了端午節(jié)。
晚上,躺著床上,我在睡夢之中又過了一次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3
端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當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我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可是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可是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墒俏覀兒芸煊终业搅诵碌臉纷莹D―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之后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終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4
端午節(jié),大家可是最熟悉不過的了。這個節(jié)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對個節(jié)日足夠了解的人并不多。
端午節(jié)是每年五月初五,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著名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shù)民族紀念龍神的節(jié)日。但人們大多認為,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中國古代的著名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國大夫,后遭楚王流放,來到湖南境內,幾年后,楚國被秦國攻克。屈原得知后,傷心不已,在汨羅江畔投江。附近百姓得知后,有的用葉子把糯米包起來,投入江中,不讓魚蝦去吃屈大夫的遺骨;也有人往江中倒入黃酒,把魚蝦熏死。這些物品經過長年演變,成了現(xiàn)在的粽子和雄黃酒。
端午節(jié)有許多習俗,如包粽子賽龍舟等。端午節(jié)之所以被稱為“重五節(jié)”,是因為各家在這天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蒜頭、龍船花。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用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在眾多習俗中,以包粽子最為典型。記得去年夏天,奶奶買好粽葉,蜜棗和糯米后,在家里包粽子。我看到后,也想包,于是便學著奶奶的樣子,將事先洗凈的、泡好的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粽葉里,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后把葉子包起來,緊緊扎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入鍋里煮,剩下的就是耐心的等待了。粽子煮好了,遠遠地就能聞到粽葉的清香。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大口,啊!又甜又糯!人間美味!我一連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這就是我眼中的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是不可缺少的。但在這個農業(yè)文明向城市文明、工業(yè)文明轉化的時代,人們漸漸淡化了這個節(jié)日的儀式,甚至有些小朋友認為端午節(jié)就是“粽子節(jié)”。如何更好地發(fā)展民簇文化,成了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這需要我們從自己做起,自覺地了解、弘揚傳統(tǒng)文化,使自己變成一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者、弘揚者。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5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每次念起長詩《離騷》中的這名句,我就會想起那位因勸說楚懷王失敗而抱石自沉汨羅江的悲壯愛國詩人——屈原。
戰(zhàn)國時期,張儀提出連橫親秦,要拆散齊楚聯(lián)盟,就找到了楚懷王,許諾六百里地要楚懷王跟齊國絕交。屈原等大夫極力勸阻,可楚懷王垂涎那六百里地的好處,就跟齊威王絕了交。結果事后張儀反悔,楚懷王病死在秦國,繼位的楚頃襄王還是主張投降秦國,屈原幾次被流放,最后見故國無救,想起自己的種種遭遇,越想越悲憤,就自投汨羅江了。
農歷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每年的端午節(jié)都過的熱鬧非凡,今年自然也不例外。端午節(jié)少不了吃粽子,賽龍舟。
說起吃粽子,自然的有包才有吃。我媽媽可是一個包粽子能手,今年她要教我包粽子,帶你去瞧瞧吧!“哎,你這里錯了,不要放這么多肉。”“喂喂喂!你怎么把花生給吃了”“。∧切┦遣巳~,不是包粽子的。”調皮的我正在廚房里搗亂呢!好了,回歸主題,正式包粽子!跋劝阳杖~卷成一個圓錐筒,然后放入糯米跟花生、肉餡跟紅棗。再把上面蓋起來,最后,綁好定形,一個粽子就成了。”我雖然也是按著媽媽的步驟做的,但感覺怎么也不像一個粽子。但雖然如此,還是包得其樂融融。
吃了粽子,渾身有勁,賽龍舟嘍!隨著裁判一聲令下,十幾條龍舟一起向終點飛快地游去,比賽剛剛開始,大家都力氣爆棚,迅猛地劃著槳。只有一艘龍舟在緩緩的游動著,大家都認為這艘肯定輸了,頓時響起一片噓聲?闪钊艘庀氩坏降氖牵胶髞,當大家都累了,不得不減緩速度時,這艘龍舟還是保持著一定的速度,很快反超,結果成了冠軍。場上喝彩聲此起彼伏,也有人認為他們這樣與賽龍舟比賽的熱鬧不符,這種方法不可取。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6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大大小小的節(jié)日,重陽節(jié)孝順老人,中秋節(jié)團團圓圓,春節(jié)喜慶快樂,兒童節(jié)歌舞升平。每個節(jié)日都熱鬧無比,令人十分開心,可令我至今難忘的,卻只有那次歡樂的端午節(jié)。
傳說,古代詩人屈原在端午節(jié)這天投江自盡,人們四處捕撈,卻找不到他的尸體,崇敬他的人為了不讓魚蝦傷害他,就用粽葉包住煮熟的糯米加上少許肉泥扔進江里喂魚蝦,魚蝦吃飽了就不會去吃屈原的尸體了,F(xiàn)在,人們已不再投這種東西到江里了,可這種東西漸漸演化成了粽子,成了每年端午節(jié)必不可少的習俗。所以在端午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選擇了用包粽子來慶祝端午節(jié)。
媽媽先從廚房拿來粽葉,小心洗干凈,再用開水煮熟,冷卻后放到一邊,使葉子不發(fā)黃。接著,把肉剁碎,打入雞蛋,用手抓勻,再加入切好的紅棗塊,拌在一起,麻利地拿起一片葉子,卷成三角,添上米和餡,手向對角處對卷,最后綁上紅繩,一個三角粽便做好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把粽葉折成漏斗形,可手中的葉子像一個調皮的小娃娃,就是不聽我使喚,在一片手忙腳亂中“咔擦”一下碎了。我不甘心,又折了一片,這次葉子倒是折好了,可剛添上米,粽葉就漏了個洞,米像飛珠滾玉似的跳了出來,散了滿桌。媽媽見我這樣,飛快的把兩角對折,卷成角筒,放入少量糯米,再放餡,最后再在頂上蓋一層糯米,用繩子捆結實便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媽媽的靜心教導下,我中午做出了一個白白胖胖穿著綠色外衣的小粽子。晚上,我剝開粽子,白白的米,紅紅的棗,再一聞,一陣清香撲面而來,咬一口,唇齒留香。吃著自己做的粽子,我的心里甜滋滋的。
這個端午節(jié),我過得充實無比,也明白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钡牡览。讓我永生難忘。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甭牭竭@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jié),每年五月初五,都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雖然沒有賽龍舟、飲酒,但家家戶戶都要吃上香噴噴的大粽子,一口一口地吃下去,現(xiàn)在想起來還要流口水呢!媽媽有時還會用五顏六色的線編在一起,栓在手腕上或腳脖子上,非常好看。也有時候媽媽會在家門上掛上一些艾草。
我們家一般都會在端午節(jié)的上午包粽子。大清早的時候我就已經看見媽媽在廚房忙來忙去的身影了。我也想包便進去,讓媽媽教我包粽子。開始動手了,我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著媽媽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些已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花生,再放入已經清洗過的大紅棗,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我得意地笑了笑,原來包粽子這么簡單吶!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粒粒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fā)出動聽的聲音。幸好媽媽替我“解了圍”,幫我重新示范了一遍,我認真的看著每一個步驟并牢牢的記在了心里。
我又重新包了一個。步驟跟前面的一樣,還好這次糯米沒有落地,而是聽話的在里面呆著,我手忙腳亂的折騰了好一會兒,終于到了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扎粽繩。我拿出粽繩,先把粽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還自作主張地打了一個蝴蝶結,自認為還扎的很好。媽媽看了看我的粽子,又皺著眉頭拿過我的粽子,一拉線粽繩就開了,并又給我重新綁了一遍,幾個小時以后。終于包完了,媽媽說最低要煮四個小時。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掀開蓋子察看。
下午了,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了,我高興地手舞足蹈,粽子香噴噴、軟軟糯糯,太好吃了。這就是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的風俗――包粽子。
端午節(jié)是中國千年來文化歷史的結晶,我們要把自己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的風俗永遠傳承下去,留于后人。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8
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汩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兩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大家包粽子、劃龍舟、煮雞蛋,用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我很想體會體會這種氣氛,便向祖母要求,讓她教我怎樣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陷,將自己喜歡的陷煮得香噴噴的,即可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1個窩,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后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4個角是不是不胖不瘦,是不是有型。我開始學之際,總是把4個角弄歪了,不是成了6個角,就是揉成一團球了。
祖母就不止一次看著我的“杰作”發(fā)笑:“這,這能叫粽子嗎?你讓細線系在什么地方?”
我暈!感情粽子包出4個棱角是方便用細線系著掛起來的,怎么這世界上就沒有圓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進鍋里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后,改文火煮30分鐘即可。
在煮粽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為從鍋里飄出那粽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時間總是特別的漫長,看到熱氣騰騰的粽子終于從鍋里“解放”出來之際,我高興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剝開,即可看到里面金黃松軟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無比,我差點連筷子都要咬下來了。
今年端午節(jié),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9
“悠悠艾草香,濃濃端午情!币荒暌欢鹊亩宋绻(jié)終于來了,只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節(jié)日有了不同的色彩。
往年的端午節(jié)是我最期盼的日子,因為每到那天早上,我們一家都會去東山踏青、采艾蒿和買一些端午節(jié)的香包、掛件等,這著實算得上一個愜意而又能親近自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可是,今年的端午節(jié)卻讓我有了一絲憂慮,不知道疫情時期,還能不能去踏青呢?天剛剛蒙蒙亮,我便醒了,窗外竟然飄起了雨,心情頓時糟透了,就像布滿了烏云一般,斜倚在沙發(fā)上,眉頭擰在了一起,嘴噘著,連聲嘆氣。
姥姥聞聲走了過來,看到我的表情后,立刻就明白了。她拉著我的手,從柜子里翻出一些布料和彩色的珠子。我的心里立刻浮現(xiàn)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姥姥這是要干什么呀?姥姥笑著說:“不能出去,咱們可以自己做香包呀!”
對呀,雖然外面的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但我的心里卻像打開了一扇小窗,陽光照進來,暖洋洋的……我歡快得像只小兔子撒歡一樣,一陣風地跑去拿來針和線,擺在姥姥面前。我調皮地笑著,看一塊紅色的絨布在姥姥靈巧的手中,幾下被縫成了一個“心”形的香包。我又精挑細選了幾個彩色的珠子和一個紅紅的掛穗,穿針引線將它們和香包縫制在一起。哇,一個精致的香包做成了!
我輕輕地拎起它,左看看,右看看,真是愛不釋手!那火紅的顏色就像一顆跳動的心,里面裝著滿滿的愛;那幾顆五顏六色的小珠子,在晨光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光彩;那束紅紅的穗兒,輕輕擺動起來,散發(fā)著濃濃的節(jié)日氣息。
一縷晨光漫過窗欞,雨,不知道什么時候停了,我低頭看著胸前掛著的這個漂亮的小香包,端午的氣氛也漸漸地濃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0
我要繼續(xù)努力,不斷“長大”!讀書,能讓我學習到許多的.知識,這不,現(xiàn)在就跟大家說一個故事。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后投江自盡。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便有了今日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jié)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了,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后。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仿佛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后,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了最重要的粽子。最后,將其中6個粽子投下河去喂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xù)安息于海底),祭祀便完畢了。其余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后,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采蓮。由一個打扮得不堪人目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得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后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個游行隊伍要進人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干給他們。隊伍有十幾米長,由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xù)不斷,鑼鼓聲響徹云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于得到一件禮物—香包。
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jù)大人們說,香包里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愿。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么別具特色,那么令人難以忘懷!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1
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如:熱熱鬧鬧的春節(jié),思念親人的清明節(jié),團團圓圓的中秋節(jié)。我最喜歡端午節(jié)了,因為我最愛吃粽子。
記得去年端午節(jié),媽媽說:“今天我們一起包粽子吃吧!蔽衣牶蟾吲d得一蹦三尺高。爸爸先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的來歷。在戰(zhàn)國時期,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有一天,他聽說自己的國家要滅亡,很傷心便跳河了。老百姓知道了,都紛紛來到河邊找屈原的尸體,可是找了好幾天也沒有找到。老百姓們怕小魚把屈原的尸體吃掉,就把家家戶戶做的粽子扔到了河里,讓小魚吃飽。這樣小魚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爸爸還給我講了端午節(jié)其他習俗:賽龍舟、插艾草、飲雄黃酒等。
爸爸講完故事,媽媽就把做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桌子上有一盆清水、一些芭蕉葉、紅豆、糯米和繩子。媽媽先把芭蕉葉放在水里,泡成翠綠翠綠的。再把芭蕉葉卷成尖尖的。然后媽媽在里面先放了一些糯米,再放了一些紅豆,接著再用糯米把剩下的部分填滿。最后媽媽用繩子緊緊的系上,紅豆粽子就做好了。
我按照媽媽的做法也想做一個粽子,我先把芭蕉葉卷成尖尖的,再放入一些紅豆?墒桥疵卓偸钦{皮地從芭蕉葉里跑出來,我弄了半天糯米終于不掉出來了,可是粽子又包不上了,急得我滿頭大汗。媽媽說:“你不要放太多的糯米,不然就包不上了。”于是,我倒出了一些糯米,果然就包上了。一個圓鼓鼓的粽子就做好了,我高興地大喊一聲:“我會包粽子了!
媽媽把粽子放在水里煮上20分鐘,美味的粽子就做好了。一個個圓鼓鼓的粽子就像一個個胖乎乎的小娃娃。我感覺今天的粽子比以前好吃多了,因為這里面有我的一份汗水。
粽子和端午節(jié)是一對好朋友。我愛粽子!更愛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2
每年我都想用三個字來形容一番這個端午節(jié),那就是真熱鬧!
端午的熱鬧并不是說說而已,每年端午節(jié)這天,最熱鬧的還數(shù)賽龍舟。端午的劃龍舟比賽一開始,整個場地的上空都響蕩著激烈的鼓聲,還有人們充滿著激情的加油聲。端午節(jié)的熱鬧能夠持續(xù)一整天,一場一場激烈的劃龍舟比賽結束后,端午的熱鬧可遠還沒有結束的。
端午節(jié)這天,街道兩旁的商店都熱熱鬧鬧的開放著,每家商店里都會擺上端午的粽子。粽子的種類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粽子的形狀也并不單一。人們三五成群的走在街道上,不時的就會有人買上幾個粽子,當場就剝開來,粽子的香濃頓時飄散。
這一天里,熱鬧是端午節(jié)的標志,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迎接著這一天。在家里,親朋好友們相聚,大家一起熱熱鬧鬧的說笑話,話家常,每家每戶里都傳出來了歡笑聲。還有不少的人家,一家人正圍坐在一起,開開心心的包粽子呢。就算自己包粽子的手藝不行,但是吃著自己包好的粽子總歸是有著一種不一樣的感覺。
等到迎來了晚上,那就更熱鬧了。街道的大屏幕上還在循環(huán)播放著今天那一場場熱鬧的賽龍舟。不少人悠閑的站在大屏幕下,正津津有味的看著屏幕上的比賽。雖然是循環(huán)播放,不過在人們的心里,每一次的循環(huán)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一份不一樣的熱鬧與激情。
端午節(jié)這天,我們看了賽龍舟,吃了香噴噴的粽子,端午節(jié)的熱鬧留在了我們心底。每一年的端午節(jié)都會給我們帶來一份熱鬧的享受,今年的端午節(jié)又過去了,我又收獲了一個熱鬧的端午節(jié)。
我知道,明年的端午節(jié)也肯定是非常熱鬧的!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3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子;
初三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著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端午是傳統(tǒng)日子,在莆田就有這么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初一便拉開了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序幕。從初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味的和甜味的。我對于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鐘,尤其是里面大大的棗子,家里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只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里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余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后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致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后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后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里,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就順利閉幕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4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跟爺爺一起過,因為爸爸媽媽太忙,不能回來團聚。奶奶離開我們有很多年了。這些年來,爺爺和我相依為命,我們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卻有滋有味。爺爺也因為有我這么個聽話的孫子而自豪,逢人便講?墒侵灰v到我學習上的忙,他就無能為力了,還好爺爺?shù)慕ㄗh,得到了爸爸的肯定,爺爺給我找了家教老師,以彌補我學習上的缺陷。
今天爺爺早早地買來了粽子、還準備了我根本就沒有見過的東西雄黃、菖蒲、艾草等,我在一旁東說說,西問問,好像當年的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好奇。爺爺沒有因為我打破沙鍋問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邊整理這些東西,一邊跟我說話。
只見爺爺用棉花棒從雄黃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額頭、手臂和腳背上,說是可以防蚊蟲叮咬的;接著又講雄黃酒倒在房屋的角落,說是可以防止和驅逐蜈蚣、昆蟲和蛇之類的害蟲入侵。
聽爺爺說起,端午節(jié)還是天氣變化的分界嶺,有古話說得好,吃過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說,過了端午。天氣會慢慢轉暖,不再有冷空氣空襲了,人們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學著爺爺?shù)臉幼,把細線慢慢解開,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將早就不聽話的鼻子往前湊了湊,好歹也先讓鼻子享受下這天下無雙的美味吧。一縷縷粽子的香味隨即飄逸過來,我深深地吸了口氣,閉上眼睛,慢慢品位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記了旁邊還有一位爺爺。
快吃吧,亮亮!我被爺爺?shù)脑捳Z打斷,這才睜開雙眼,用筷子夾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來。嘉興肉粽,飄香萬家,一點不假,我吃的就是嘉興肉粽。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15
端午節(jié)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之一,它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活動,例如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熏蒼術、喝雄黃酒……據(jù)說是為了辟邪。至今,端午節(jié)在中國人民心中仍是一個十分隆重的節(jié)日。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賽龍舟。
端午節(jié)這天,我和媽媽一起回到外婆的老家上虞看賽龍舟。只見岸上人山人海,河里也有秩序地停著數(shù)十只龍舟,不僅每條龍舟的裝扮各有特色,而且龍舟上的人穿的衣服顏色也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們個個精神抖擻,士氣十足。
“啪“的一聲槍響,龍舟就像離弦的箭沖了出去,龍舟比賽開始了。
只見鑼鼓手坐在龍舟前端,一聲聲號子,一錘錘鼓點,有時快有時慢,而劃船的人聽踩著鼓點跟著節(jié)奏劃著漿,河面的水隨著槳的劃動而頻頻跳動,另有一把舵者坐在船尾把持方向,龍舟在眾人的配合下飛速地前進著。大家你追我趕劃向終點。岸上的人也為他們助興,高呼“加油,加油!”并用照相機拍下這精彩的瞬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他們的隊伍中,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這時一條大紅色的龍舟在快要到終點時突然加速,一下超過了其他龍舟。其他龍舟見了紛紛加速追趕。我的心也隨著一下提到嗓子口,雙手不由自主地捏緊了拳頭,擔心大紅色的龍舟被別人趕上!芭丁币宦暁g呼,大紅色的龍舟沖過了終點,奪得了第一名。緊接著第二條、第三條……在人們此起彼伏的歡呼雀躍聲中,龍舟比賽結束了。
賽龍舟比賽真是有趣極了。端午節(jié)這一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因為有了這些活動而顯得更加有意義了。
【端午節(jié)節(jié)日作文(合集15篇)】相關文章:
端午節(jié)日優(yōu)秀作文01-06
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作文合集15篇08-21
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作文01-04
端午節(jié)趣事節(jié)日作文02-10
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作文合集15篇02-23
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的作文400字合集8篇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