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合集十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jié)自己的心情。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端午佳節(jié)是我國傳統(tǒng)的節(jié)日,每年除了春節(jié),端午佳節(jié)是我的家鄉(xiāng)最有節(jié)日氣氛的節(jié)日了,到那天,人們整天都沉浸在喜氣洋洋的氣氛里。
每逢端午佳節(jié)那天,人們都包粽子吃。聽說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據(jù)說,很久以前,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他叫屈原,當初他被別人殺害了并且扔進了又急又寬的汩羅江里,人們知道了,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許多味道鮮美的粽子扔進江里,這樣魚不會吃屈原的尸體了。正好那天是農歷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把這天定為端午佳節(jié),以示悼念。
知道粽子是怎么包得嗎?讓我來告訴你吧。首先把新鮮又綠油油的粽葉洗得干干凈凈,然后用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輕輕地勺起糯米,并加上綠豆、蜜棗、葡萄干、排骨、花生米,包起來用繩子捆緊,最后把美味的粽子煮上幾個小時,熟透了就可以吃了。還在煮的時候那香味早已傳遍了整個大街!你咬上一口嘗嘗,保證令你越吃越想吃,就算你不吃,聞一聞,都會令人垂涎欲滴,并且那香味直往心里鉆。
一頓豐富的`午餐過后,人們就扶老攜幼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地來到河邊,來觀看激烈的賽龍舟。只見兩隊選手精神抖擻地坐在船上,手緊緊地握住船槳,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方,整裝待發(fā)。"叭"的一聲,一條條龍舟像射出的箭一樣向前沖。兩岸的人們也歡騰跳躍,興奮地大聲喊著:"加油,加油。"那簡直鑼鼓喧天,響徹云霄,熱鬧非凡!
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tǒng)的習慣,人們把早已準備好的艾葉、菖莆、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藥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后,不會生痱子。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佳節(jié),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xiāng)來過端午佳節(jié),那一定一飽會眼福和口福!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聽大人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據(jù)說,他投河后,人們?yōu)榱思耐邪迹藗兪幹劢,此后才逐漸發(fā)展成為龍舟競賽。老百姓又怕他的尸體被魚吃掉,就回家拿米團投入江中,后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每到端午,媽媽就會包很多的粽子。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咸的、有甜的。我不喜歡吃糯米粽子,但特別喜歡肉米粽。里面香香的'肉,咬一口回味無窮。除了吃粽子之外,媽媽還會在端午節(jié)這天買一把艾草放在門口,媽媽告訴我,艾草是辟邪的,還可以驅除蚊蟲呢。
我的老家在江蘇。每到端午節(jié)的時候都會有精彩的賽龍舟比賽,選手們分成好幾隊,各自坐在自己的龍舟上,為了能夠取得勝利,每個人都竭盡全力。不管是輸了的,還是贏了的,大家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我喜歡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作品描述的是端午節(jié)的清晨五月六月一家人按照傳統(tǒng)習俗采集“吉祥如意”的過程,小主人公五月和弟弟六月被母親煮在瓦罐里發(fā)酵的甜醅子“香”醒以后,“就呼地一下子從被筒里翻出來”,便開始了一早晨短暫而充實愉快地節(jié)日之旅。于是,插楊柳、上供、吃花饃、綁花繩、戴香包、上山采艾(其實還應當有抹雄黃和點高高山)等民俗活動便被抽絲剝繭般地徐徐綻開。童年的端午節(jié)便在《吉祥如意》里徜徉。
《吉祥如意》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心靈美升華為語言美,語言美構建了意境美,意境美揭示了生活美、人性美。
由于“美在心里”,所以滿目皆是春風,皆是祥和!疤瘐l(fā)的,就像是好日子一樣”,“不用吃,光聞著就能讓人醉”;“長長的巷道里,散發(fā)著柳枝的清香味”;巷道里和山上的.霧也是香的,就連跪在雨后“濕漉漉的”地下上供、磕頭,“膝蓋和額頭挨到上面涼津津的,有種讓人骨頭過電的爽”。戴香包,綁花繩,吃花饃饃,采艾,作者都用了濃墨重彩,描繪出了一幅鄉(xiāng)村節(jié)日風情畫,讓人在寧靜恬淡中感受熱烈狂歡,在清涼肅穆中體會溫馨祥和,在純樸含蓄中領略雋永莊重﹍﹍而這些感悟,集中表現(xiàn)在以下幾組情節(jié)中。
戴香包香包(我們家鄉(xiāng)叫荷包)本來是未過門的準媳婦繡好送給婆家人的,五月還小,沒有訂親,就由娘代替。但為了及早培養(yǎng)“女靠一個巧”,娘就讓還是幼女的五月戴了她的大頂針學做香包,以致因不熟練針扎破了她的小手。香包里裝了棉花,棉花上撒了香料,這樣的香包“既是鼓的,又是香的”,六月為了品味香氣,竟搶奪了姐姐五月的香包盡情地吸息,“鼻孔一下一下張得更大了,窯洞一樣!彼娓杏X到“能把鼻子香炸”。香包對于節(jié)日里農村的孩子來說顯得太重要了,六月因為看到姐姐的香包而想起自己忘了放在家里的香包,“一下子就崩潰了”,他不顧姐姐的感受,搶奪了她的香包,后來想象到爹給娘往口里吹香氣可能用的是自己的香包時,斷然要放棄采艾這樣重要的事情回家去取。然而,他隨后卻大大方方地把姐姐的香包送給了女孩子白云。白云接到香包就“有點擔當不起的樣子”。而姐姐五月“胸前沒有了香包一下子暗淡下來,就像是一個被摘掉了花的花桿兒,看上去可憐兮兮的!
綁花繩端午節(jié)孩子在手腕腳腕和脖子上綁了花繩,就“像是布下了百萬雄兵”,蛇蝎就會繞道而行,所以姐弟倆選購花花繩就格外地用心,“每人手里攥著兩角錢,蜜蜂一樣在這兒嗅嗅,那兒聞聞”。他們認為“街的新媳婦最漂亮”,因為它的“一個大胳膊上就戴了那么多的花繩兒”。當他們“手里各拿著五根花繩兒”的時候,“那個美啊,簡直能把人美死。”綁了花花繩的胳膊是神圣的,就是在上山采艾的路上,他們也“不停地把手腕上的花繩亮出來看!碑斔麄冋嬲龅缴邥r,盡管心里發(fā)虛,以致分別在手心和褲管上留下了緊張恐懼的體液,但在整個過程中還是以腕上綁的花繩作為心理防線為自己壯膽。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說到端午節(jié)也就想到了屈原。據(jù)說,屈原是農歷五月初五受冤,抱著石頭自投汩羅江,當?shù)氐陌傩章動嶑R上劃船撈救,直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老百姓為了屈原不被魚兒吃掉,家家戶戶包粽子,并把粽子投入江中。后來,人們?yōu)榧赖焖陀辛藙濤堉、吃粽子等,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記得去年,我和爸爸媽媽到舅舅家過端午節(jié),看到一粒粒“小珍珠”堆成一座小山,我明白了,是舅媽在包粽子,只見她先把洗干凈的粽葉疊成一個“蛋簡”形狀,上面露出了“大葉子”。 然后把糯米到入“蛋簡”中,塞上肉,再用筷子垛實,最后,把粽子折成一個狗頭形狀,用繩子把它捆起來,就這樣,一個粽子包好了?雌饋硗唵蔚模议_始動手了,隨著舅媽包粽子的.步驟學了起來,最后,想把它捆緊,結界發(fā)現(xiàn)米粒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又練習了幾次都失敗了,我只好放棄了。
過了一會兒,舅媽把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我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彌漫了整個廚房……我們迫不及待地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口味,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我邊吃邊想,雖然我沒嘗到我親手包的粽子,也不知道我最愛的花生粽怎樣包。但是我從包粽子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樂。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公元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體。有位漁夫拿出米團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后紛紛效仿。一位醫(y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要要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后來帕米因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今天的.粽子。
端午節(jié)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每每到端午節(jié),姥姥就會送來香甜的粽子,看到一個個油亮飽滿的粽子,真想馬上剝開咬一口,解開棉線,剝開粽葉,糯米的粘性使一粒粒糯米緊緊地抱在一起,咬一口,香甜的餡兒便進入口中。糯米、蜜棗、豆沙、花生咀嚼在一起讓我越吃越覺得美味,香!
端午節(jié)真令人快樂!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端午節(jié),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jié)日,也是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也一樣。
關于端午節(jié),有一個古老的故事。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偉大的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屈原死后,人們非常傷心,為了不讓河里的魚蝦去吃屈原的尸體,于是就用蕉葉包住飯團丟進河里喂魚。從此,每當端午節(jié)的時候就要吃粽子,看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jié)的時候,咱們都要吃粽子。粽子的類別有很多,而且每種都很好吃。包粽子也很講究。首先,把粽子葉卷成漏斗形然后把糯米和配料放進去,裹成一個圓錐形,用繩子扎起來,蒸熟之后就可以吃了。端午節(jié)那天,全家人圍在一起吃粽子,可熱鬧了。端午節(jié)時人們還會賽龍舟。隨著鞭炮聲的響起,龍舟手們劃著船槳,龍舟越來越快,龍頭不停地晃動,飛快地向前行駛。仔細看看,龍舟上畫著美麗的花紋,非常精致。龍頭上頂著兩只大龍角,下面是兩只醒目的眼睛,嘴巴叼著一只小花籃。眼看一只龍舟就要超過前面那一只了,離終點已經很近了。前面一方也不服輸,一口氣沖過了終點。全場一片歡呼聲,最緊張的就是咱們這些觀眾了,龍舟賽真精彩啊。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如果有機會,你也來和咱們一起度過快樂的端午節(jié)!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外婆說道,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母親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后插在門上。長者們紛紛說,艾草,菖蒲都是一種寓意,只求身體上的安康。對艾草的印象不算深刻,卻能清晰地記得所散發(fā)的是一種獨特的幽香。青青艾葉,有花瓣那般潤順的質感;淡淡艾香,縈繞在心頭令人陶醉。
我喜歡艾草的樣子,很想知道它生長在原野上的樣子,可是野外很難看到。聽人說,現(xiàn)在的艾草大多都是人們種植的,野生的已經極少了。我知道,這又是生態(tài)環(huán)境變差導致的。隨著大量鄉(xiāng)村土地被征用,或者土地被污染,艾草的生長空間也越來越小。那青青的艾草,淡淡的艾香,也只能在人家的種植園里才能看見了。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不知何時才能回歸原來的樣子。我想假如那位為愛國而投江的屈原還活著,也一定是喜歡綠水青山的人吧!“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愿我的家鄉(xiāng)青山常在,綠水長流,艾草飄香。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我的家鄉(xiāng)在滄州,端午節(jié)那天大人小孩都放假了,我的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包粽子吃雞蛋,包粽粑是我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漢族稱作包粽子,回族稱作包粽粑。
中國人過端午節(jié)時,家家戶戶都包粽子吃這是我們節(jié)日喜用的傳統(tǒng)美味食品。我們在粽葉中包夾糯米、綠豆、芝麻、板栗等,個頭大小都不一樣,小孩們在家里等大人們,老人們包完粽子就開始吃了,別看粽子的外形不好看,但里面的糯米可好吃了。有紅棗的有蜜桃的有蘋果的`還有水果味的粽子,可好吃了,等大人們、老人們把粽子包完了,小孩們都搶著吃?晌也贿@么認為俗話說:“老人有什么好吃的東西給子女,然后又給我們小孩。”這句話倒過來也一樣,小孩有什么好吃的東西舍不得吃給大人們,我搶粽子的時候一共搶了3個粽子,給老人一個,給大人一個,我自己留一個。
我愛端午節(jié),更愛全世界的中國人。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xiāng)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佳節(jié)。雖然端午佳節(jié)是我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jié)日,無論在我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佳節(jié)的習俗。我的家鄉(xiāng)地處河南南部的中原地區(qū),按說是過北方形式的端午佳節(jié),但由于我們這里是山水相間,有北國小江南之稱,也就有了獨特的端午習俗,既吃粽子、戴香包、插艾葉、喝雄黃酒,又有北方少見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的龍舟賽。
家鄉(xiāng)民俗認為,五月為惡日,懸掛艾葉如旗、昌蒲似劍,可驅邪除穢。每當五月五端午佳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在清晨去采帶露水“五味草“。用“五味草”和“午時水”煮雞蛋或鴨蛋,剩下的水給小孩洗澡,喝雄黃酒。
“孩子,端午佳節(jié)了!起床咯!去洗洗臉吧!”“哦”我應答了一聲。剛洗完臉,就來到廚房找吃的?傻姑沟氖,一來到廚房就給媽媽拉著幫忙裹粽子了。一開始我還不愿意的,可是看著這些花花綠綠的材料,童心又起了!一會拿片裹粽子的竹葉,放點材料,一會拿著草繩綁呀綁,終于,在我的努力下,完成了我第一條粽子。吃完飯后,我換上新衣服看下午的劃龍舟。
于是,我便去河邊看賽龍舟。我拿著自己裹的粽子,一面吃一面走著去。端午佳節(jié)前幾天,他們就擺開了陣勢。龍泉湖兩岸,紅旗飄飄,彩旗獵獵。比賽那天,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龍泉湖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江邊泊著兩條龍舟——一條黃龍,一條青龍,它們龍頭翹起,蓄勢待發(fā)。隨著一聲震天的鑼鼓響起,兩條龍舟幾乎在同一時間,同一秒鐘,向著同一的'目標進發(fā)。船上鼓聲震天,船中坐著30名勇士,分列在船的兩側,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河岸上,觀戰(zhàn)的人群高聲吶喊起來:“黃龍加油!”“青龍加油!”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河對岸疾馳。一條百十米寬的河床,不到五六分鐘的時間就橫渡過江。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龍舟競渡是一種具有濃郁的民俗文化色彩的群眾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yǎng)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民間活動。我家鄉(xiāng)龍舟競渡據(jù)說也是為了紀念楚大夫屈原:“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汨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楫拯救。端陽競渡,乃遺俗也!
故鄉(xiāng)的端午佳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佳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家鄉(xiāng)的端午佳節(jié),我是不會忘記您的,我愛您!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 篇10
每到端午節(jié)時,我就會纏著媽媽要吃粽子。每當這時家人就會叫我肇慶妹。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的老家在肇慶而肇慶的特產就是粽子。我們肇慶的粽子個兒大,有分量。就像肇慶人很實在一個粽子可定兩碗飯,每次我都會吃撐。
每次回老家,我的親戚們就會做好多的粽子讓我?guī)Щ厣钲诔。小時候在親戚家住時我會盯著窗臺上的粽子,當粽子的“守護神”。每當要出去走親訪友時我總會問媽媽“拿不拿粽子。 边@是大人們會笑著說:“拿吧拿吧!”我會嘟起嘴巴不高興的說:“不要都拿完!給我留點!贝蠹叶夹α恕.斠厣钲跁r我就會四處找粽子,大人們還以為我忘拿了啥。這時我會鄭重的問媽媽:“粽子拿了嗎?大家又哈哈的笑起來了。直到現(xiàn)在每當我們要回深圳時,我都會給在大人后面盯緊我的粽子,。
我為什么喜歡吃粽子呢?最大的`原因在于它好吃。這也得到了表姐的認同。每次到奶奶家奶奶問我們吃什么?我們會異口同聲的說:“吃粽子!耙话阄覀兂缘亩际钦趑兆涌墒悄棠獭卑l(fā)明“了個蛋煎粽子。聽這名怪可很好吃。粽子一下鍋我和姐姐的口水就都要流出來了。順著香味“飄”到了廚房,我們使勁的想把香味全部吸進肚子里。粽子一上桌,我們迫不及待的把粽子喂進嘴里,粽子的火候正好,外香里嫩。我們口中含著粽子,含含糊糊的叫:“好吃!好吃!”
這就是我和粽子的一段“姻緣”我喜歡粽子,因為它飄香著我家鄉(xiāng)的味道,因為我是肇慶妹!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12-09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作文01-05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作文12-06
家鄉(xiāng)端午節(jié)的作文12-13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作文06-12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