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八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臘八節(jié)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臘八節(jié)作文 篇1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臘八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今天是臘八了,先問問好朋友們和八寶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誰沒喝我請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鍋呢!
早上我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了,做了好長時間的車,有點不適應,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點pp,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一張也沒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點綠色也沒有。
因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媽媽就買好了做八寶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媽媽說這樣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臘八吃的就是豐富!還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呢~孩子們一般都喜歡吃肉吧!爸爸媽媽可不要說他們哦,因為都在長身體,吃的好是關鍵呢!
因為作業(yè)在昨天就寫完了,今天就只背背書就行了。我費了好長時間才把英語的10篇口語作文背下來,也不需要死記,只是為下星期三的英語口語考試做準備,沒次我們都是滿分,這次也要加油哦!
臘八這一天過得好開心哦。
臘八節(jié)作文 篇2
臘月最重大節(jié)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jié)"。從先秦起,臘八節(jié)都是用來祭祀祖先與神靈,祈求豐收與吉祥。據(jù)說,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節(jié)日,稱為"佛成道節(jié)"。
臘八這一天有吃臘八粥習俗,臘八粥也叫"七寶五味粥"。我國喝臘八粥歷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開始于宋代。每逢臘八這一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風俗更是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臘八粥,并向各個寺院發(fā)放米、果等供僧侶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祀祖先;同時,合家團聚在一起食用,饋贈親朋好友。
中國各地臘八粥花樣,爭奇競巧,品種繁多。其中以北平最為講究,攙在白米中物品較多,如紅棗、蓮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圓、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絲、玫瑰、紅豆、花生……總計不下二十種。人們在臘月初七晚上,就開始忙碌起來,洗米、泡果、撥皮、去核、精揀然后在半夜時分開始煮,再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清晨,臘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為講究人家,還要先將果子雕刻成人形、動物、花樣,再放在鍋中煮。比較有特色就是在臘八粥中放上"果獅"。果獅是用幾種果子做成獅形物,用剔去棗核烤干脆棗作為獅身,半個核桃仁作為獅頭,桃仁作為獅腳,甜杏仁用來作獅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中,活象一頭小獅子。如果碗較大,可以擺上雙獅或是四頭小獅子。更講究,就是用棗泥、豆沙、山藥、山楂糕等具備各種顏色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壽星、羅漢像。這種裝飾臘八粥,只有在以前大寺廟供桌上才可以見到。
臘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贈送親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臘八粥,保存著吃了幾天還有剩下來,卻是好兆頭,取其"年年有余"意義。如果把粥送給窮苦人吃,那更是為自己積德。
臘八粥在民間還有巫術作用。假如院子中種著花卉與果樹,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臘八粥,相信來年多結(jié)果實。
臘八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還有悼念亡國、寄托哀思。
臘八節(jié)作文 篇3
爺爺八十歲時,背著手,在雪地上走路嗖嗖快。腰不彎,氣不喘,寒風掠過謝頂腦門時,后勺一圈兒白發(fā)就勢扯上了銀色胡子,蜿蜒地掛在腮邊。他聲如洪鐘,常嚇得兒孫們顫抖。見著黃米飯就笑瞇瞇的,非常溫順。
那時,母親為了討爺爺歡心,一到冬天就隔三差五地燜黃米飯。尤其到臘八日子,黃米飯做得更要有名堂。淘米時要輕搓慢漂,挑出勻溜的白底紫花飯豆,先煮了八分熟,撈起來攢進小碗里。燒沸水下鍋,奶黃的米粒翻滾,鐵勺子沿了鍋邊轉(zhuǎn)圈攪動,灶坑里秸稈呼呼響。少頃,豆子們愉快地散進來,淡淡的甜香在蒸汽里氤氳。直到泛出稠亮稠亮的光澤,跳動地映入眼簾,盛起一撮兒,拽出黏黏的一道豆花綹子。母親就麻利地取出一個大肚藍邊瓷罐,放在鍋臺角上,一勺一勺往里裝黃米飯,滿滿登登后,細心地蓋上蓋。蓋子上正好擱進去兩個小碗,一小碗白糖,一小碗葷油梭子。先用小棉被包了,再一閃身到柜櫥里取一塊干凈的屜布子,兜著罐底系出一個結(jié)實的結(jié),恰能容胳膊伸進套子里,挎著走。
屋外的陽光凍得哆嗦,雪花聚在窗臺上,堵得視線都瘦了。母親吆喝著,從大柜里掏出兩條厚棉褲,規(guī)規(guī)矩矩地站在炕上,我們偷偷地捅那大棉褲,它們變得東倒西歪,像是不停地笑;硌雷拥艿芴食隹谒,我們脫掉只能貓在屋里的薄棉褲,穿上邁不開步的厚棉褲。褲腰連著兜兜,兩根帶子從后背斜拉過來,扣和鈕擠在肩膀上。完后,又包了圍巾,只露出眼睛,搬起那個黃米飯包裹。母親先走幾步,用力推開房門,屋里涌動的白色氣體咆哮著鼓出來,我和弟弟也站在門外了。
臘八凍掉下巴,差不多是一年里最冷的天。土房子縮脖低頭的挺著,柵欄門、羊腸道都默不作聲地抽著臉,平時三五條瘋跑的狗,正夾著尾巴,堆在窩里草堆旁,凄涼地哼哼。爺爺家在后趟房的東頭,風夾了雪粒子吹過來,我和弟弟趔趄著,眉心和鼻子頭通紅通紅,似要結(jié)冰了。鞋底子邦邦硬,踩在雪地里發(fā)出喤喤的響,我伸手拉弟弟,他的鼻涕流出來了,凍在鼻子頭上?此沧煲,我連忙喊著:“那個黑老鴰!”他仰起脖子,忘了冷,看見高處一根電線上裹了厚厚的霜,亮晶晶的,正蹲著一個黑老鴰,探頭探腦,左右張望。忽而,--嘎--嘎--嘎--扇幾下翅膀,飛走了,簌簌落下一串串霜花。
我和弟弟好不容易拽開爺爺家的門,冰把門縫隙封死了,發(fā)出嘎巴一聲。爺爺在里屋喊開了:誰呀!我的腿一抖,忙答應著,三步兩步?jīng)_進屋,把包裹放在炕上,一層層打開,端出瓷罐。黃米飯還冒熱氣,爺爺?shù)难劬Σ[著,奓著手,大聲叫著:筷子!筷子!小嫂子忙遞過來一雙筷子。爺爺把瓷罐捧在懷里,先夾一口白糖,抿一口黃米飯,目光柔和地咂著嘴,白胡子都快把嘴唇蓋上了,一撅一撅的。哦,爺爺?shù)拿济际前椎,粉紅的臉頰,粉紅的鼻子頭,粉紅的腦門,像個孩子一樣。
奶奶走很多年了,爺爺炕上的鋪蓋卷都是兩套。他一套,奶奶一套。太陽下山就睡覺,他給奶奶先鋪上被子,叨叨咕咕說著話,直到自己也睡去了。天空還掛著月牙,爺爺就攜著黎明的清涼下地干活了。他愿意種糜子,老秋時,那些垂頭羞澀的糜穗子,秀氣、文靜又樸實,像奶奶一樣。小倉房里滿囤的糜子,奶奶就會欣喜地捧起來,金紅色的糜粒子,光滑飽滿,從指縫間倏忽地過了。就像現(xiàn)在,爺爺喜歡這種感覺,香甜地吃一頓黏米飯。
臘八節(jié)作文 篇4
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是一年一度臘八節(jié)。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吃臘八粥習俗。有關專家指出,臘八節(jié)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臘”在古代本是一種祭禮。在商代,每年人們用獵獲禽獸舉行春、夏、秋、冬4次大祀,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其中冬祀規(guī)模最大,也最隆重,后來稱為“臘祭”。因此,人們就將農(nóng)歷十二月稱為“臘月”,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稱為“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人們借此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祈求豐收與吉祥。每到臘八節(jié)這一天,人們總要吃上一頓香甜可口“臘八粥”。
專家介紹說,“臘八粥”來歷與傳說多種多樣,各地版本不同、說法不一。在佛家看來,“臘八粥”來自印度,是佛教一種宗教節(jié)日食品。自從佛教傳入中國,臘月初八這一天廣為施舍饑民善舉,逐漸演變成熬煮臘八粥習俗。隨著時代發(fā)展,臘八粥原有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為色味俱佳節(jié)令美食了。
專家指出,臘八,本身是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又是年節(jié)前奏,可以說臘八節(jié)拉開了春節(jié)序幕。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迎接一年一度新春佳節(jié)。
農(nóng)歷十二月(又稱臘月)初八,俗稱臘八。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jié)”,人們借此祭祀祖先與天地神靈,祈求豐收與吉祥。臘八粥原有宗教意味逐漸隱退,到如今實際上已成為色味俱佳節(jié)令美食。有關專家指出,臘八節(jié)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民間一個重要傳統(tǒng)節(jié)日。
臘八節(jié)作文 篇5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習俗,今天我給大家來講一種我們中國的習俗——臘八節(jié)。
臘八節(jié)這天家家都喝臘八粥,泡臘八蒜。
以往我們家都是買臘八粥,去買時沒有了,所以我媽媽今年要在家里煮臘八粥。
媽媽叫我把紅豆、黑米、花生、蓮子、紅棗……,洗干凈,放在盆里,對不起,我忘了要把米和干果分開洗。
開始做了,媽媽說:“要先在壓力鍋里放大半鍋水,等水開了,把米和干果放鍋里,過幾分鐘放里一把芝麻,等水開了再過二十到三十分鐘,就可以吃了。”
臘八蒜,就是把蒜放入咸菜壇里,把醋和一些水(水不要放太多),放里一些花椒把這些放了作料得水燒開冷涼,倒入咸菜壇里封上口放在外邊。到了。大年初一吃餃子時撈出來,酸酸辣辣的可以讓你多吃幾個餃子。
今天,我給你說的中國習俗你學會了嗎?以后我還會給你們一起說一些中國的習俗。拜拜!
臘八節(jié)作文 篇6
走進臘月,年的味兒漸漸地濃了起來。這味兒是從家鄉(xiāng)噴香的臘八面里溢出來的。提起臘八面,現(xiàn)代都市里的人恐怕很少知道,拂去記憶的塵埃,往事便會清晰地浮現(xiàn)眼前……
在我家鄉(xiāng),臘月里最重大的節(jié)日就是臘月初八,也叫臘日。每年臘八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做上一大鍋香噴噴的臘八面。家鄉(xiāng)有句俗語叫“紅白蘿卜似疙瘩,母親叫你吃臘八。”,“疙瘩”是家鄉(xiāng)的土話,意思是說吃臘八面先要做好的是“臘八臊子”,這是展示姑娘、媳婦心靈手巧、烹調(diào)手藝高低的平臺。家鄉(xiāng)的“臘八臊子”做起來非常有講究,是將豬肉、紅蘿卜、白蘿卜、白菜幫子、豆腐等八種蔬菜切成小拇指大小的方丁,也叫“疙瘩”。然后佐以大蔥、蒜苗、茴香等調(diào)料,用文火燴炒在一起,其味醇色佳,別有一番滋味。
做好了“臘八臊子”還要搟好臘八面。在家鄉(xiāng),新媳婦或小姑娘不會搟面是要被人笑話的。首先面要和的均勻,軟硬適中,搟時要拿穩(wěn)放平,用力要勻,先松后緊,先慢后快,富有韻律地一推一壓,將面團搟成一張薄薄的面片。然后在攤開的面頁上撒少許面粉,一層一層均勻地折疊。用刀切時,刀尖不離案,刀把緩緩抬,伴著“咯噔、咯噔”的節(jié)奏,面可以被切成長條形也可以切成菱形。然后,水開下鍋,撈出面來,盛在碗里,再澆上提前炒好的“臘八臊子”,這樣,一碗碗色香味形俱佳、冒著白生生熱氣的臘八面就能上桌了。若再往碗里滴上幾滴紅艷艷的油潑辣子,更會讓你垂涎三尺,吃起來酣暢淋漓,吃完后意猶未盡。
“母親叫你吃臘八!闭f的是臘八這天,嫁出去的姑娘無論是十里八里、無論是忙還是閑,都要趕回娘家吃上一頓母親做的臘八面。這天,在鄉(xiāng)間的道路上,你會不時地看見穿著新衣服的姑娘、媳婦們高高興興地回娘家。臘月天寒地凍,為了迎接女兒回來,往往是做一大鍋臘八面,初八一整天都吃它。這天全家人端著一大碗臘八面邊吃邊嘮著閑話,圍坐在熱炕頭或是灶火前,溫暖而愜意。
吃完面后,母親還叮嚀兒女們給豬兒、貓兒、狗兒留下一碗,給樹上、糧倉等地方掛上面,據(jù)說,這樣會五谷豐登、六畜興旺、樹木快長,人的身體也會更健康,這也寄托了家鄉(xiāng)人追求平安、向往幸福的情愫。
多想再吃上一碗家鄉(xiāng)的臘八面。
臘八節(jié)作文 篇7
這時間還真是過的快,好似還沒從臘八節(jié)的氛圍中走出, 眨眼的功夫便是三九第一天,雖說俗語有一九,二九不出門;三九,四九冰上走,但進入三九的頭一天絲毫沒有一絲寒氣,許是連日陰沉的天影響了心情的'緣故,竟也將數(shù)九的十個日子以來當作了冬的典范,不惜傷心費力地討了詞語詛咒著尚在一九晴朗的天。
那種陽光普照,枯草靜默,情侶相擁的美景不知地被飛砂走石,枝草亂舞的景象所追逐,又怎地不叫人傷情?戳擞讶肆粞云G羨著北國之冬的我,我的城市,我的冬日暖洋洋,我的驕傲也似春風過后冰消雪融,流淌著暖暖的春竟。而這二九的天卻絲毫未曾給足我以面子,未曾讓我將這份北國的驕傲進行到底.
就連臘八節(jié)也未曾打破積存心頭的這份幽怨,畢竟誰不愛著這似九九艷陽天的二九天呢?說起臘八節(jié),各家自有不同的理解、寄托、向往。
生在北方的寧夏也少不了地方特色風情的獨解!斑^了臘八,糊了腦,大包小包往家扛東西,開始糟踐錢了!”這是地域特色明顯的寧夏回民對漢民臘八節(jié)的理解,做為一個傳統(tǒng)節(jié)臘八節(jié)有著幾千年的來歷,也積淀了豐富的南北,民族,民風特色。而這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寧夏,回民對漢民臘八節(jié)的總結(jié)可謂經(jīng)典,臘八節(jié)過后,農(nóng)歷新年的腳步愈發(fā)近了,忙碌一年的人們可能停了手中的活兒,攜了家人,將無限喜悅與期望寄托在春的時日,或祈福平安,或載以寄托,讓來年五谷豐登,家業(yè)興旺......
仿佛是為了將這份寄托早早搶回,今天大伙似乎比往日起的早了許多,拉好了臘八粥備料清單,什么紅棗、枸杞、花生、黃豆、花豆、黑豆、芝麻、意米、葡萄干還有那營養(yǎng)的胡蘿卜,再配以精瘦肉,還未熬到火候便已勾起你無限食欲。
寂靜的走廊彌漫著混了各種食材散發(fā)的香氣,蒸騰的熱汽匯聚在窗玻璃上,不時劃下滴滴水珠,流落窗臺,滾到地面,匯成小水洼,引得貓兒狗兒竟相伸了舌頭舔食,大約它的也嗅到了臘八粥的香味,感覺到了年的腳步。
臘八節(jié)作文 篇8
在我的家鄉(xiāng),每年的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即臘八節(jié),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就是用八種當年收獲的新鮮糧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們家鄉(xiāng)的人卻喜歡吃咸味臘八粥,粥內(nèi)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卜、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臘月初八早上,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喂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jù)老人們講,原來我們這個地區(qū)的棗樹原都不結(jié)果,人們都不愿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婆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婆婆那里討教。老婆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jié)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jié)出了紅棗。這不過是一個傳說而已,其實這里面包含著許多科學道理:在棗樹上砍些口子,可以調(diào)節(jié)棗樹的營養(yǎng)增長,阻止養(yǎng)分向地下輸送,好集中力量供應地上部分,從而保證了果實的營養(yǎng)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樹痕上,其實不過是一種保護傷口愈合的土辦法罷了。
直到現(xiàn)在,家鄉(xiāng)的有些地方還保留有臘月初八讓棗樹吃米飯的風俗。當?shù)亓鱾饔羞@樣一句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jié)得干連蛋!薄案蛇B蛋”,是家鄉(xiāng)的土語,意即棗樹碩果累累,果稠個大。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八篇】相關文章: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六篇09-14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五篇01-09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九篇08-19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7篇06-05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10篇05-25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七篇09-24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合集七篇06-08
精選臘八節(jié)作文300字合集8篇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