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年的成語故事 推薦度:
- 《成語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100個歷史典故成語故事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2016猴年成語故事「匯編」
導語:猴年都有哪些著名的成語故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沐猴而冠。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說的是項羽小的時候,不好好讀書,后來改學劍,也不肯用功,他的叔父很生氣。項羽說:“讀書有什么用,只能記名姓而已。學劍也只能抵擋一個人,我要學能抵擋萬人的本事。” 后來項羽帶兵攻入咸陽,殺了秦二世子嬰,燒了秦朝的宮殿,收拾了秦朝許多寶貝財物就準備回去。有人勸他說:“關(guān)中這個地方很險要,土地肥饒,可以建都稱霸。”項羽見宮殿都燒毀了,又想著趕快還鄉(xiāng),說:“富貴了不回家鄉(xiāng),就像穿著錦繡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樣,誰會知道呢!”勸說的人嘆道:“人家說項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獼猴,徒有虛名,果然不錯。” 后來項羽在垓下打了敗仗,逃到烏江,烏江亭長有一只小船,勸他渡江,說:“江東雖然小,也有方圓千里的地方,幾十萬人口,也可以稱王啊。”項羽說:“是老天要亡我,我為什么要渡江呢!開始我和八千江東子弟渡江而來,現(xiàn)在無一生還,即使江東父老可憐我、讓我稱王,我又有什么面目見他們呢?” “沐猴而冠”比喻虛有其表,沒有真正的能力。
棘尖刻猴。
出自《韓非子·外儲說》。故事說,燕王喜歡奇巧之術(shù),有個衛(wèi)國人投其所好,聲稱能在荊棘尖上刻出母猴。燕王很高興,就讓他享受五乘的俸祿。那時方圓六里為一乘,五乘為方圓三十里,足夠他頓頓吃香的喝辣的?裳嗤跻膊簧,要親眼觀看這獨門絕技。哪知,那廝精明過人,馬上說,要看也可以,需要燕王半年不能入宮,還要齋戒,不飲酒,不食肉。即使齋戒時間到了,也只能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的時辰才會看見。真沒想到棘尖刻猴這么神秘,弄得燕王有些暈頭轉(zhuǎn)向。好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毯锏娜烁呙,還有比之更高明的。鄭人告訴燕王,棘尖刻猴要用刀具,棘尖那么細小,刀具肯定更細小。大王不必看他雕刻,看看他那細小的刀具即可。燕王甚喜,叫來那個刻猴的人說要看他的刀。那人謊稱回家去取,卻自此黃鶴一去無消息,逃跑了。
猴年馬月。
意思指遙遙無期?蔀槭裁春锬犟R月就是遙遙無期的代名詞?這要從傳統(tǒng)的干支歷法和十二生肖說起,干支即天干地支。天干猶如樹木的主干,地支猶如樹木的枝杈。這里涉及的是地支與生肖。地支十二個,生肖十二種,恰恰相吻合,搭配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與年、月、日對應輪回。年、月、日對應的地支和生肖輪回次序永恒不變,除每年的所屬不同外,月和日都是固定的。比如,五月草長鶯飛,人歡馬叫,屬于馬月,年年五月都是馬月。馬和地支的'午搭配在一起,時分當是11時至13時,每日這兩個小時都是馬時,多稱午時。而年則要12個輪回才能轉(zhuǎn)來一次,2016年輪轉(zhuǎn)回來的正好是猴年,農(nóng)歷五月是馬月,一個“猴年馬月”即將光臨。真乃遙遙無期誠可期,只要努力就會大有作為啊!
猿猴取月。
出自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傳說古代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有一天五百獼猴游行林中,見樹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獼猴王就對所有的獼猴說:“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們大家得想辦法撈出來掛到天上去。”于是這些猴子就在樹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結(jié)果樹枝斷,全部落井。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朝三暮四。
源于莊周《莊子·齊物論》,原來比喻用詐術(shù)欺騙人,后來用以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變化多端,捉摸不定。宋國有一個養(yǎng)猴的老人,喜歡猴子,把它們成群養(yǎng)著,他可以理解猴子的意思,猴子也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意。養(yǎng)猴的老人寧可減少他與家人的食物也要滿足猴子的需求。不久,他家里的糧食缺乏了,他將限定猴子的食物的數(shù)量。但又怕猴子不順從自己,就先欺騙猴子說:“給你們橡實,早上三顆然后晚上四顆,夠嗎?”猴子們都站了起來并且十分惱怒。他又說:“給你們橡實,早上四個,晚上三個夠了吧?”猴子都非常高興然后一個個都趴在地上。
樹倒猢孫散。
出處:宋·龐元英《談藪·曹詠妻》:“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侍郎,顯赫一時……詠百端威脅,德斯卒不屈。及秦檜死,德斯遣人致書於曹詠,啟封,乃《樹倒猢猻散賦》一篇。”意思是樹倒了,樹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臺,隨從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殺雞嚇猴。
出自清·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3回:“俗話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有個耍猴戲的,新買了一只受過訓練的猴子。這猴子可機靈了,他一聽到鼓聲就會跳舞,一聽到鑼聲就會翻斤斗,可是就不聽新主人的指揮。耍猴戲的使勁打鼓,使勁敲鑼,猴子眨眨眼睛,一動也不動,只做沒聽見。耍猴戲的想了個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雞來,對著公雞又打鼓,又敲鑼。公雞怎么會演戲呢,它聽到鼓聲鑼聲早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耍猴戲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雞宰了。這一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耍猴戲的一打鼓,它就連忙跳舞,一敲鑼,他就連忙翻斤斗,一點兒也不敢含糊。“殺雞嚇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懲罰一個不相干的人,來威脅另一個人,可以說是“殺雞嚇猴”。
殺雞儆猴。
本意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成語由來: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榘。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才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這殺雞戰(zhàn)術(shù),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一聲慘叫,鮮血一冒,猴子一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成語典故: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穰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lián)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jiān)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桿和滴漏盤。約定時間一到,穰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墒乔f賈遲遲不到,穰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穰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么親威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穰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jiān)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以為這是區(qū)區(qū)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穰苴的話以為然。穰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穰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fā)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穰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fā)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 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莊賈。 穰苴沉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穰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于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后讓使者回去報告。穰苴軍紀嚴明,軍隊戰(zhàn)斗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猴年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猴年馬月的成語故事11-05
猴年馬月的成語故事11-05
猴年諺語大全02-14
「猴年」年會主題12-21
猴年燈謎及謎底10-30
猴年窗花剪紙欣賞08-25
猴年元宵的燈謎04-13
成語故事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