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端午節(jié)作文匯編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jīng)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guān)知識、經(jīng)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yīng)如何寫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jié)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端午節(jié)作文 篇1
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的一個節(jié)日,而在這一天,差不多家家戶戶都會吃上一個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鄉(xiāng),最興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個清晨,霧還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朧的。而符里的人們已經(jīng)開始忙活了,每一戶人家都抬出一個差不多一個大人身高的大鐵鍋,而我們這些小孩子,望著這么個大鐵鍋,都張大著嘴,發(fā)出“哇”的一聲,而過了幾年這樣的端午節(jié),我們也就不驚奇了。
大人們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廚房的灶放著幾個大圓盆,都是一些紅豆和糯米之類的。開始包裹蒸粽了,大人們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凈凈,然后把紅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間再放一塊甘香可口的豬肉,表面再鋪多一層糯米就已經(jīng)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關(guān)鍵的一步,那就是包扎這些可愛的金字塔壯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時,裹蒸粽就會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華,那就不好吃了,大人們拿出一條草繩,緊緊地捆綁著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緊緊地打上一個死結(jié)。
一切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接下來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著一桶桶的水,往剛剛的大鐵鍋倒,而我們這些小孩,也都來幫忙,提著小一點的桶,很快,大鐵鍋就已經(jīng)裝了一半水了,開始往里面剛裹蒸粽,每一個人都從屋里拿出一張小木凳,在大鐵鍋面前,這一刻,是最為溫馨的,這一蒸,即使十多小時,而且不時要往鍋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鐵鍋前有說有笑的,火光中滿是大家歡樂的笑聲,等待著這些裹蒸粽的我們,或許享受的即使這一刻,這個過程,而不時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開大鐵鍋的蓋,那種香味真是無法言語,從村頭飄到村尾,整條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這種美味是外面買來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經(jīng)好幾年沒回家過端午節(jié)了,真懷念。≌嫦朐龠^一次。
端午節(jié)作文 篇2
喂,寶貝起床了!
隨著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樓。下來一看,餐桌上有兩個粽子。記得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尸體。想到這里,我感到有點兒驚訝,原來粽子還有這樣重大的意義呢!
人們是怎樣包粽子的呢?我打開了電腦,上網(wǎng)搜集了資料。人們是把竹葉切成兩半,把糯米、紅棗或豆沙包在竹葉里,然后用彩帶纏上,放入鍋里蒸。一個個粽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想做一個實驗,于是拿來了糯米、紅棗、竹葉、五彩線,按照網(wǎng)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準備齊全。我把竹葉圍成了圓錐的形狀,把粽子餡兒填到了里面,然后折疊竹葉,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我拿五彩線把粽子捆結(jié)實。大功告成了!
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完后,我把粽子拿到鍋上蒸了20分鐘。打開鍋一看,粽子懶洋洋的躺在鍋中呢!
我把竹葉剝開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fā)光哩!
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我用舌頭舔了舔,甜中帶著香味,真讓我垂涎三次啊!
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
剛才只顧著包粽子了,把餐桌上的兩個粽子忘記了,瞧!
它們還等著我品嘗呢!
我張大口,塞進了嘴里,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里蕩漾。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jié)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我盼望著下一個端午節(jié)的到來!
端午節(jié)作文 篇3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早上,我非纏著媽媽教我包粽子。媽媽無奈,只好叫我這個“冒失鬼。”
我先看著媽媽包,只見粽葉、粽米在媽媽嫻熟的手法下完成了。媽媽又叫我自己包一變。我照著媽媽的樣子,先拿起粽葉,做成粽子的雛形。
緊接著,我抓起一把糯米往粽葉里放,剛放進去,粽葉像一個頑皮的爆竹一下子爆開了,一顆顆糯米像雨點似的掉落在地上,發(fā)出動聽的聲音。我不敢怠慢,趕忙把地上的粽葉撿起來,洗了一遍。
我又拿起粽葉包了起來,這次,粽葉在我手里乖乖的,一點也不像是剛才的那一片脾氣暴躁的粽葉。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我包好了一個粽子。
接著,我?guī)椭鴭寢尣灰粫䞍壕桶阉械聂杖~和糯米全部包完了,媽媽高興的自夸我好樣的。
端午節(jié)作文 篇4
又到端午節(jié)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時候,忘不了那糯糯的、飄著清香的粽子……
去年的端午節(jié),我回到老家過節(jié),我最愛的就是奶奶包的甜粽子了。脫去外皮那一層層綠綠的粽葉,一個個香甜可口的粽子就展現(xiàn)在你的面前,咬上一口,可好吃了?蛇@次當我準備去吃奶奶包的粽子時,卻發(fā)現(xiàn)這次奶奶包的是咸粽子。我最討厭咸粽子了,因為里面都是肉,太油膩了。于是我把奶奶給我的咸粽子扔在了桌上,回到房間。
奶奶看我連最愛吃的粽子都沒吃,就走進房間問我:“你怎么不吃粽子了?”我不耐煩地說:“我要吃甜,咸的難吃!”聽完,奶奶急匆匆地向外走去。
我在房間里無聊地坐著;仡^一看,只見奶奶戴起老花鏡,坐在桌前,繼續(xù)包還沒包完的粽子。我心想:“我都不喜歡吃咸的你還包?”只見奶奶拿了一張粽葉用手一卷,粽葉便成了一個漏斗狀的圓錐形。接著,奶奶在里面插上一根筷子,拿調(diào)羹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勻地撥動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緊緊的。最后,奶奶兩手捏緊粽葉,用繩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纏了兩圈,結(jié)上繩頭,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看著也無趣,我便躺到了床上。
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奶奶煮粽子的'聲音,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清香的粽葉味!沒過多久,奶奶就拿著幾個剛煮好的甜粽走到我面前,對我說:“這是我剛煮好的甜粽子,你最愛吃的甜粽,快吃吧!”我聽了十分開心,但又有些愧疚:奶奶年紀大了,更何況已經(jīng)包了一早上的粽子,累得腰酸背痛的,可就是因為我不吃咸粽子,又讓奶奶再去包了幾個甜粽子,而奶奶卻沒說一句累……我吃著喜歡的甜粽子,心里甜蜜蜜的,但有一絲苦澀的滋味在心頭!
有一種愛,不求回報,卻一直給予。這就是奶奶對我的愛,并且這愛今天都藏在了這端午的粽子里。
中夏已至,粽子飄香。對奶奶,我將怎樣回報以愛呢?
端午節(jié)作文 篇5
哈哈,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來啦,我好快樂哦!過端午有兩大好處(對我來說),且聽我慢慢道來。
一、隨意吃
端午節(jié)時,父親母親總是會精心準備一下。這不,今天買了一只雞回來宰。我暗自慶幸,有美味。,接著我開始想像晚飯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炸的'松脆的雞腿,還有燉好的雞,不時發(fā)出一陣陣撲鼻的香味,還有一道非常重要的菜,過端午必不可少的,想必你猜出來了吧,那就是粽子,里面夾著白白胖胖的糯米,真是可愛又好吃,可是又舍不得吃,吃了就沒有了......呵呵,一下子想了這么多。今天大飽口福嘍。
二、看電視
你一定會想,看電視和端午節(jié)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是端午節(jié)嘛,電視上總要播出一些跟端午節(jié)有關(guān)的電視節(jié)目,父親母親還勸我多看一些,領(lǐng)會這些精神,并懷念愛國詩人屈原。恰巧父親在洗衣服,母親在做美味佳肴,我趁他們不注意,換了一個臺,看我自己喜歡的韓劇《浪漫滿屋》,嘿嘿,偷看成功。對了,我順便提醒你們一下,假如要學我,你們必須要保證行動敏捷,假如被父親母親發(fā)現(xiàn),你就沒活路了!
18點了,要吃飯了,母親來叫我了,端午節(jié)咋過得那么快呢?
端午節(jié)作文 篇6
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一大早,奶奶就在家門口掛上了艾草,一股濃烈的香氣撲鼻而來,據(jù)說,這樣做有驅(qū)魔辟邪的功效。
奶奶還給我買了一個“特別的蛋”和一個蛋袋。這里又有一個傳說了,傳說端午節(jié),瘟神會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fā)燒厭食,重則臥床不起。做母親的對此十分心疼,紛紛到女媧娘娘廟燒香磕頭,求她消災降福,保佑后代。女媧得知此事,就去找瘟神說:“今后凡是我的嫡親孩兒,決不準許你傷害!蔽辽裰琅畫z法力無邊,不敢和她作對,就問:“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說:“我的孩兒很多,這樣吧,我在每年端午這天,命我的嫡親孩兒在衣襟前掛上一只蛋袋,凡是掛有蛋袋的'孩兒,都不準許你胡來。”這年端午,瘟神又下界,只見孩子們胸前都掛著一個小網(wǎng)袋,里面裝有煮熟的咸蛋。瘟神以為這都是女媧的孩子,所以就不敢動手。
從此,端午掛蛋兜吃蛋之習俗逐漸流傳開來,并且成為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之一。端午節(jié)還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傳說這就和屈原有關(guān)了,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愛國詩人,當他在外流放得知自己的國家已經(jīng)滅亡時,非常悲痛,懷石投了汨羅江,老百姓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就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為了不讓魚兒吃掉屈原的身體,老百姓就用粽葉包米飯作成粽子,投到江里喂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就這樣,這個風俗習慣也流傳了下來。
前幾天,我們的老師還教我們吟誦了屈原的作品《橘頌》,我們?nèi)嗤瑢W都懷著深深的感情來學習。端午節(jié)這天,團圓的時候,我還在飯桌上哼了一段,大家都說好呢!
媽媽告訴我,端午節(jié)是我們國家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要把傳統(tǒng)文化傳承下去。
端午節(jié)作文 篇7
“何浩軒,起床了,來包粽子,等下包完,吃粽子!”
媽媽說:“快點,快點起床,不然早餐都吃完了!”
爸爸又吆喝我。隨即,我也起床了,洗好臉,漱好口,一切準備就緒,我開始包粽子了,我先看著媽媽熟練的包粽子,心里也癢癢了,于是也開始包了。先把粽子放在粽葉里(粽子是媽媽事先做好的`),然后一層一層地包到粽子上面,最后再打個結(jié),一個“浩軒”牌小粽子出世了,帶著勝利的心情去媽媽面前展示,媽媽看了后,表揚我說:“還不錯,知道包粽子了,獎勵你去玩一會電腦吧!”
于是,我去玩了。
到了午飯時間,我吃著自己親手包的粽子,心里不覺感受到一種成功的感覺。是的,人因為有了成功的感覺,勝利的感覺,才會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創(chuàng)新,不斷地去勞動,才會有新的事物誕生。
我愛端午,更愛親手勞動獲得成功的端午。
端午節(jié)作文 篇8
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形式豐富多彩,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重陽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端午節(jié)都是我國的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包粽子和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風俗習慣。據(jù)說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古代的三閭大夫屈原。
屈原對楚懷王很忠心,但小人不停地向楚懷王說他的壞話。楚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將屈原流放,最終,屈原在公元前278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跳入汨羅江。楚國百姓為了紀念這位名臣,將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希望江里的魚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體。后世延續(xù)為傳統(tǒng),漸漸演化為端午節(jié)。
后來人們將農(nóng)歷五月初五稱為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重五節(jié)。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我非常喜歡吃的粽子,賽龍舟,插艾葉,喝能辟邪的雄黃酒等。
怎么做粽子呢?首先得準備一些粽葉、糯米還有線繩。將一片粽葉用手一卷,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把事先準備的糯米一勺一勺的倒入用粽葉卷的空心圓錐形中。然后搖動筷子,把糯米攪拌均勻,最后用線繩把粽子捆好,放進鍋里煮一煮,一個個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這就我們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作文 篇9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斶@首熟悉的民謠在大街小巷響起,伴隨著粽子和艾葉的陣陣清香,溫馨熱鬧的端午節(jié)便到了。
我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特別隆重,從五月初一開始,家家戶戶便緊鑼密鼓地忙碌起來。小時候,我特別好奇,為什么每逢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門上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媽媽告訴我:戰(zhàn)國時期有位愛國詩人屈原,他聽到自己的國家將要滅亡,悲憤交加,在端午節(jié)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人們得知投江的是屈原后,紛紛爭先恐后地劃船去打撈,因為沒有找到屈原,又怕魚蝦吃了他的身體,便往江中投粽子喂魚蝦。人們?yōu)榱吮磉_對他的敬重,便代代相傳,端午節(jié)就這樣傳承了下來。
在端午節(jié)這天,會有各種各樣的`活動,其中最激動人心的便是賽龍舟啦!比賽還未開始,北濠橋上、濠河岸邊早已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擠進這擁擠的人群中。只見,河面上八條龍舟整齊地呈“一”字排開,船頭是鼓手,船尾是一個掌舵的,中間的劃槳手們目視前方緊握船槳,個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fā)。
只聽,“砰”的一聲,比賽開始了,八條龍舟如離弦的箭一般沖了出去。加油的人們像是叫破喉嚨也沒關(guān)系,好像自己正在比賽。一只只龍舟爭先恐后,互不相讓。不一會兒,第一只“領(lǐng)頭羊”出現(xiàn)了,是三號隊。三號隊的隊員們臉都變成了西紅柿一樣紅,他們動作整齊劃一,在鏗鏘有力的鼓點指揮下,奮力劃槳,激起陣陣水浪。緊隨其后的一號隊也不甘落后,他們重整旗鼓,奮起直追,就像加大馬力的機器,不一會兒就超越了三號隊。三號隊的觀眾們立刻緊張起來,不停地大喊:“三號隊,加油!三號隊,加油!”隊員們在一浪高過一浪的吶喊助威聲中,你追我趕,劈波斬浪,給我們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龍舟賽。最終,三號隊獲得了冠軍。鑼鼓聲、歡呼聲交織在一起,濠河兩岸成了歡樂的海洋。
粽葉飄香,龍舟競渡,人們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就是要用這個方式來紀念屈原,要讓愛國的情懷扎根于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的心間。
【端午節(jié)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作文7篇01-22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11-22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作文:過端午節(jié)啦十四 - 體裁端午節(jié)作文01-14
端午節(jié)的作文12-31
端午節(jié)的作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