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作文匯總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肯定對各類詩歌都很熟悉吧,詩歌是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并具有一定節(jié)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還在苦苦尋找優(yōu)秀經典的詩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詩歌作文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歌作文 篇1
我總想像詩人一樣,贊頌那美麗的河。
河,給我的感覺并不是像涓涓的小溪那樣寧靜,也不像波濤洶涌的大海那樣澎湃。河,在我的心中,只適合在詩歌中贊頌!
“美麗的梭羅喝,我為你歌唱……”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就連音樂家都那么喜愛河,可我偏不愛那河,我只愛詩歌中的河。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寄托了詩人無邊的遐想,無邊的向往。它像沒有加糖的咖啡,并不是人人都懂得品嘗,它寄托的是詩人對淡泊的追求,寄托的是世俗對美好的向往……
生命就像一條大河,時而寧靜,時而瘋狂。而詩歌中的河,也訴說著詩人的平生與夢。
詩歌中的河,泛起了一層層的漣漪,也激起了詩人一生的文學夢。蕩起了一片片浪花,也響起了詩人對寧靜的`吶喊。
我只愛詩歌中的河,像文弱書生那樣,書寫著它淡泊的一生。我只愛詩歌中的河,沒有像如今的繁華鬧水。它也不會任人玩耍,只會靜靜地,任由詩人用筆尖帶動它的脈絡,流向未知的樂土……
在詩圣杜甫的《閬水歌》里,我時時能領略到 “ 巴童蕩槳欹側過,水雞銜魚來去飛 ” 的畫境。我就把自己的靈魂寄居在那些奇奧的漢字中心,在詩歌的河流中心漫無邊際地夢幻和漂泊。它有著濃濃的墨味,悄悄地帶著一種獨特的文學氣味,出現(xiàn)在我的夢中……
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遠在路上走著,無法停頓。靈魂在很多時候需要濕度,需要用故土和家鄉(xiāng)的水來滋養(yǎng),需要詩歌來提升。即使詩歌中的河里沒有色彩,沒有射影,沒有掌聲,也沒有鮮花。它也會懂得靜靜地流淌而不會孤芳自賞。
我總想像詩人一樣,贊頌那美麗的河。
無論是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還是李白的欲度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不管是李商隱的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還是著名《詩經》里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都像遙遠的星光,只能凝望。即使已經相隔了很多年,我們仍可用文字和古人對望,任由思想像流星一樣耀眼飛翔,只是分開收藏,我等候的愿望,遙不可及的夢想……
我沒有華麗的辭藻,也不懂如何寫好一首詩,但我只想很單純地贊頌河,那條詩歌中的河!
是你,帶我走向遠方。
是你,畫出美麗的弧線。
是你,詩歌中的河。
讓我黯淡迷惘……
詩歌作文 篇2
唐代宗大歷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據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益、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宋以后有異說,但多不可信。
大歷十才子大多是失意的中下層士大夫,也多半是權門清客,因而多投獻應制之作。歌頌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其詩歌的基本主題。但他們在仕途失意和戰(zhàn)亂宦旅生活中,也間有反映現(xiàn)實和體驗真實的作品。他們都擅長五言近體,善寫自然景物及鄉(xiāng)情旅思等,語詞優(yōu)美,音律協(xié)和,但題材風格比較單調。
大歷十才子,大都以王維為宗,秉承山水田園詩派的風格,寄情于山水,歌詠自然,其中也有一些佳作。
格律歸整、字句精工也是他們作品中最明顯的特點。他們的作品體裁多用近體格律,很少能見到樂府歌行體。警句名聯(lián)在十才子的詩中俯拾皆是,說明他們均有較深的功底,所以時有驚人之筆。不過有時也不免顯露出雕琢的痕跡,從而因小失大,走到唯美的道路上去。雖有警句而全篇欠佳,這也是那個時代的風氣使然。
詩僧皎然在他《詩式》中提到大歷時的詩風時曾道:“大歷中詞人,竊占青山、白云、春風、芳草等為己有”。的確,大歷十才子等人的詩歌在內容上比較狹窄。不過總的來說,他們的作品雖然在氣格上不及盛唐,但對前輩名家還是有所繼承的.。
2.唐大歷時期的十位詩人,《新唐書》載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峒、耿湋、夏侯審。也有把韓、崔、夏侯三人換為郎士元、李益、李嘉佑的。歌頌升平、吟詠山水、稱道隱逸是其基本主題。也有反映真實的作品。都擅長五言近體,善寫自然景物及鄉(xiāng)情旅思等,語詞優(yōu)美,音律協(xié)和,但題材風格比較單調,偏重詩歌形式技巧。其中以錢起、盧綸成就較高。
3.唐代宗大歷時期的十位詩人為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姚合《極玄集》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與"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唱和,號十才子。"《新唐書·盧綸傳》也說:"綸與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峒、耿湋、夏侯審、李端皆能詩齊名,號大歷十才子。"葛立方《韻語陽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王應麟《玉!芬嗖纱苏f。但在宋代,對"十才子"究竟指哪十人,已有異說。南宋計有功《唐詩紀事》載"大歷十才子,……盧綸、錢起、郎士元、司空曙、李端、李益、苗發(fā)、皇甫曾、耿湋、李嘉佑。又云:吉頊、夏侯審亦是;蛟疲哄X起、盧綸、司空曙、皇甫曾、李嘉□、吉中孚、苗發(fā)、郎士元、李益、耿湋、李端。"嚴羽《滄浪詩話·詩評》把冷朝陽列入"大歷才子",但未明確為"十才子"之一。清人異說更多,見王士禛《分甘馀話》卷三、黃之雋《大歷十才子詩跋》(《吾堂集》卷二十四)、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鈔》卷十八、翁方綱《石洲詩話》卷二,均有辨析。大概因為原十才子中有幾家(如苗發(fā)、崔峒、耿湋、夏侯審、吉中孚)今存詩不多,后世詩評家才以己意加以增刪,實應以《極玄集》、《新唐書》所記為可信
詩歌作文 篇3
太陽,一枚熾熱的金幣
從頭頂滾過
朝霞絢麗
紅塵飛揚
晚云泣血
光明,閉上了酸楚的眼眸
讓潮濕的想象
吞噬了孤寂的清月
星星是放逐的奢望
銀漢是永恒的煙波
那滑落的
是掙脫轡韁的意識
在貪婪與奢侈的殿堂里昏厥
天籟的綺夢是是如此的.脆弱
只能在朦朧中懸著傷心的淚水
躲在黎明燦爛的紅暈里
綻開可憐的笑靨
充作世俗的過客
自然的畫卷是多么的滄桑與妖冶
在季節(jié)的神筆下
展現(xiàn)著多彩的風姿
在風霜雪雨的粉飾里
扮演著歲月的使者
把春秋鐫刻
詩行羅列
真想用破碎的語言
筑起心靈樂園的藩籬,阻隔
貪欲燃燒的烈火
擁那份怡然自得的愜意
聆聽山風私語
指點澗溪清澈
其實,金錢的烈焰
足以燒鑄輝煌和偉大
炫耀于史冊封存的扉頁
其實,金錢的光芒
足以對世俗的靈魂產生強烈的誘惑
在貪欲的驅使下墮入泯滅
其實,歲月的洪流終將翻滾著濁泥和沙礫
沖擊著高尚的城堡
其實,在人類墓碑的銘文下
誰愿意傾聽那堆白骨的懺悔和訴說
穿越荒涼的沙漠
用心去尋覓那片奢望的綠色
涉足坎坷的戈壁
用眼淚凈化那汪泉水的清澈
追求,劃過幾千年的時空
有幾人能在愿望的藤架上綻放不凋的花朵
有幾人能與自然和諧
把自己變成天籟交響的音符
在天地宏偉的琴鍵上自由跳躍
有幾人能掙脫世俗的羈絆,超然忘我
把自己的靈魂鑲進歲月的天空
飄渺成動人的音樂
哦!一切都是想象
都是想象構筑的境界
有人類的地方就一定有金錢的彌漫
有陽光的地方就一定寄存著黑夜
詩歌作文 篇4
讀書十余載,讀過的詩歌不敢妄稱千千萬,卻也頗豐,自然對詩歌有著不少感想。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我看不僅應該會吟,更應該會品。
既為亂談,自然是天馬行空、不拘章法,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萬一靈感戛然而止,即刻收筆。
唐詩是詩歌的頂峰,傳承數(shù)百年,當然也極具個性。各家詩派風格不一,或奔放豪邁、不拘一格,或清新自然、超凡脫俗,由此構成唐朝詩壇百花齊放的繁榮局面。然而我以為,名家雖多,卻不見得都名副其實,有些詩人的作品并沒有后世傳誦的那么出神入化。我且妄言,一抒看法。
盛唐田園詩人中,最負盛名的莫過于孟浩然。文人殷璠稱其詩為“文采豐茸,經緯綿密,半遵雅調,全削凡體!钡谖铱磥,這位仁兄實在是有些故作高深。這些評價過于神化了孟浩然的詩句。舉例如《夜歸鹿門歌》: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
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
我實不知此詩妙在何處。全詩寫景并抒情,四聯(lián)共二十八言。雖是五臟俱全,卻毫無亮點。用詞陳俗,言語平淡,雖說此詩是歌行體,韻律要求沒有那么嚴格,但是全詩押韻過于散亂,并沒有詩歌應有的韻律感,讀起來生澀拗口。教材上評論此詩“語調流暢,言語質樸,有流轉自如的韻律感!碑斦娌恢搜詮暮味鴣恚∷钠渌渲T如“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等等,更是手筆稚嫩,措辭膚淺,著實難以經得起細斟慢酌。倒是蘇軾的評價更為中肯:“浩然之詩,韻高而才短,如造內法酒手而無材料爾!睂崬檎。
同為盛唐山水田園派的詩人,與孟浩然并駕齊驅的王維則顯得功力深厚一些。有《過香積寺》一首:
不知香積寺, 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制毒龍。
首聯(lián)正面寫人入云峰,實際映襯香積寺之深藏幽邃。還未到寺,已是如此云封霧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恍如香積寺之幽深只在眼前。頷聯(lián)寫寺前古徑僻靜曲折,雖是無人留跡卻又可聞鐘聲陣陣 ,仿佛從深山中杳杳而來,荒僻幽靜,可見一斑。頸聯(lián)兩句仍意在表現(xiàn)環(huán)境之幽冷,而手法異于前兩聯(lián)。詩人以倒裝句,突出了入耳的泉聲和觸目的日色!把省弊钟玫脴O為形象:山中危石聳立,流泉難以輕快地流淌,只好在嶙峋怪石間蜿蜒蛇行,仿佛痛苦地發(fā)出幽咽之聲。而用“冷”字形容日色,乍看之下似乎有違常理,細品卻不禁稱妙:余暉之下,凄凄之日色涂抹于青青之松林,其狀不甚冷寂乎?
全詩采用由遠到近、由景入情的寫法,徑入古寺之景,潛心參禪之心,渾然天成。詩人描繪幽靜的山林景色,非極言僻靜,而是以鐘鳴、泉聲為意象,不但沒有打破寧靜的`意境,反而增添了深山叢林的僻靜之感。這種以動寫靜的反襯手法,是孟浩然那種如平地流水般的言語功底所不能比的。
此二者作為山水田園派的代表,稍一比較便高下立判。那么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李白和李賀二人自然也不能錯過。
李白之名自是家喻戶曉。其詩歌天馬行空,浪漫而富有想象力,因此他被尊為“詩仙”;李賀系出同門,其詩歌辭藻之華麗,風格之俊逸,比太白猶有過之而無不及。也被尊為“詩鬼”。然李賀之名望比起李白有如滴水之比汪洋,難及九牛一毛。原因在于此二人對于把握華麗辭藻和高深立意之間平衡的功夫火候不同。李賀的詩如《李憑箜篌引》: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憑中國彈箜篌。
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
十二門前融冷光,二十三絲動紫皇。
女媧煉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神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濕寒兔。
乍看之下內容豐富,言詞瑰麗,連用數(shù)典,極言李憑箜篌技藝之高超,細細斟酌卻難經推敲:全文主題單調,內容空洞,修飾雖多卻皆言一處,沒有對比,沒有鋪陳,沒有循序漸進的層次感,更沒有深刻的內涵來升華全文。且每句之間缺乏聯(lián)系,使詩讀起來如同拼湊縫補的華服,冶艷瑰麗卻難為整體。嘗聞李賀作詩乃背負書囊紙筆,隨遇靈感而偶得佳句,夜歸后再逐句整理成篇。如今看來,此言不虛。
相比之下,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就嫻熟得多。全詩描繪天姥山之險峻壯美,穿插有詩人狂放大膽的想象之景,措辭同樣瑰麗壯闊,格調不凡。且結尾不失抒情之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更是直言不諱,傲岸不羈,用自身的理想與意志升華了詩歌的內容。整首詩流暢自如,天衣無縫,不失為上上之作。
才疏學淺,乃敢于此口出狂言。史上名家如云,然一詩人所承絕大多數(shù)溢美之詞皆值得商榷。有太多泛泛空談之輩,本身不具備對詩歌的鑒賞能力,只不過人云亦云,找個名高望重的詩人,溜須拍馬,不吝贊辭。實為一竅不通,有違做學問“實事求是”的宗旨。
末了,謹獻不才劣作古體詩一首,筆墨粗淺,平仄不分,韻律凌散,萬乞指點:
寄愁雨中
春寒料峭雨滂沱,銀針沒處盡蕭索。
畫欄獨倚酒穿腸,千杯難掩人輕啜。
愁云欲蹙蹙成鎖,霜月含珠珠長落。
山盟不消流年梭,前塵裁作斷綾羅。
詩歌作文 篇5
曾經,那詩歌流傳萬代。今朝,那詩歌風靡生命。曾經,那大河孕育生命,今朝,那大河延續(xù)歷史。 中華五千年的記憶,湯湯大國留下的文字印跡,那神韻般的詩歌印證了興盛衰亡,那條源遠流長的詩歌長河并沒有隨著時間的風化而褪去它清澈的“流水”。
從那蒼老的母親河中滿載著民族的恥辱憤懣與光榮,在千萬年不化的雪山下流淌出遠古的滄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那河牽引著歷史的巨輪,牽引出一代代朝堂的興衰。
從《詩經》到《離騷》,一部部不朽的名著在綿延九萬里的中華大地上烙下一個又一個它們走過的足跡,那河流的'涌動,那波濤的巨浪,一次次沖刷那屬于大河文明的記憶。
都說時間風化記憶,但是那歷史滄桑并沒有把詩歌的光芒棱角磨平,而是越挫越利。那一浪浪的文學風潮接踵而至,涌現(xiàn)出的郭沫若、艾青、徐志摩、戴望舒等詩人演繹出那詩歌不朽魅力,那種唯美、那種情調。
停頓使河流斷流最終就意味著死亡。人的生命就像河流,永遠在前進,無法停頓。
回到老家,踏入那條河流,那潺潺的流水還是那么的清澈。清澈——只因它是源源不斷著流著,沒有停頓過。我們的生活更何嘗不是如此一直的前進,如果停留于現(xiàn)況我們又何來的“清澈”。子曰:“生無所息!蔽抑溃覀儽仨殘远ǖ南窳魉惚剂鞑幌,堅信總有一天,我們會迎著朝陽匯入屬于自己的大海。
我們活著就是要讓生命延續(xù)下去,更要為之而努力讓它更加的精彩及展現(xiàn)出它的價值,西塞羅曾說過:“懂得生命真諦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長!闭驗槿绱宋覀儾艜菢拥呐θ崿F(xiàn)自己人生之中的種種,在這一段短暫的道路上不斷的前進,走得更遠,體現(xiàn)出生命存在的意義。
那覆蓋九萬里疆域的詩歌的魂從門口的那溪水至滾滾長江黃河,那不可玷污般的純潔詮釋著生命的歷程,牽引著萬代滄桑巨變。
曾經,那詩歌流傳萬代。今朝,那詩歌風靡生命。曾經,那大河孕育生命,今朝,那大河延續(xù)歷史。就讓詩歌里的那條河延續(xù)著生命的贊歌,鼓舞著繼往開來的下一代。
詩歌作文 篇6
陽光下
你的書包還在奔跑
校門邊
你的紅領巾還在飄搖
課桌上
你的書本還在讀著你的笑臉
天邊
你的名字卻永遠定格成
一片血色的彩霞
孩子,你那里開學了嗎
你也在媽媽的叮囑聲中
輕輕踏著
那永恒的唱不累的歌謠
還有腳上那來不及清洗的灰塵
都沉重了你遠去的步伐
你手中的筆
是不是不再需要哭泣
孩子,年那里開學了嗎
你是否還記得學校的路
是否還會在路上
貪玩著你的天真
那條路并不遙遠
即使你閉著雙眼
也能到達學校的彼岸
孩子,你那里開學了嗎
你的伙伴還拿著你的相片
你的老師還緊握著思念的教鞭
在你遠行的路上
憶念著你回頭的.瞬間
你去吧孩子
老師同學的淚水
為你蕩起知識的海洋
孩子,你那里開學了嗎
你那朗朗的讀書聲
已在塵間落定
你那稚嫩的翅膀
已飛翔天涯
不要忘了
你的名字
是用我們的悲痛書寫的
詩歌作文 篇7
剪寸縷風聲,拈陽光若許。
在沙漏的間隙里,
剔出錯落了的時間。
以雨過天青色的罐子接清明時節(jié)的綿綿細雨,
攪上毛毯似得青苔,
讓風、陽光、時間由指尖滑落。
在幽藍色的'火焰上煮,
水氣裊裊,
依稀窺得那些年錯落青澀的身影,
和碎成遍地的諾言。
伴著細膩柔軟的女聲湊成最熟悉,
卻又涼的徹骨的旋律,
“佳期不可再,風雨杳如年.”
是遙遠的話語,莫名的熟悉。
似提裙的少女在雪中奔跑,
“東奔西顧”的若那煢煢之兔。
離散了的真的是回不來的。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是太過久遠的笑話。
雪落掩住了那些年深深淺淺的記憶。
秋風再起,
吹不回過去。
時間煮雨,雨釀時間。
那是一抔易醉人的毒嗎?
卻又為何舉杯飲盡……
詩歌作文 篇8
在詩歌的海洋里,有無數(shù)珍寶,這次綜合性活動中,我們在詩歌的海洋中拾撿珍寶。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在詩歌的海洋里搜集了許多詩歌。通過閱讀書籍,我們國家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我還知道了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 《詩經》,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從古至今涌現(xiàn)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許多偉大的詩人我也知道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有偉大的詩人:拜倫,海涅,普希金……他們的優(yōu)秀詩篇,為各國人民傳誦。
我們還收集了許多詩歌。同學們紛紛把詩歌朗誦出來。其中,女同學還把蘇軾的《水調歌頭》用歌曲的方式唱了出來。
我們還在家長面前,上了一堂有關的`公開課。我們男生一起朗誦了岳飛的《滿江紅》。我們小隊收集了送別的古詩,從中,我學習到了許多知識。
在這此綜合性活動中,我學會了《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蕭蕭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從中,我讀出了岳飛的精忠報國。
在這次活動中,我還寫了《太陽公公的話》。在這次寫詩中,引起了大家的詩意。
讓我們徜徉在詩歌的海洋中,讓生活充滿詩意,讓詩歌陪伴我們成長吧。
【詩歌作文】相關文章:
詩歌的作文12-30
詩歌的作文10-05
詩歌比賽作文11-04
走進詩歌作文02-06
經典的詩歌02-18
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精選】01-17
輕叩詩歌大門作文12-20
精選詩歌作文39篇04-19
走進詩歌深處作文08-13
輕叩詩歌的大門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