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端午節(jié)的作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1
一看到婆婆家里全是綠油油的三角形,我就知道端午節(jié)又到了。
不過我只是知道一點點關(guān)于紀念屈原的傳說,至于還有什么就一無所知了。
每到端午節(jié),吃粽子便是我最最期盼的。我就從早到晚的扒在餐桌邊緣,嘴饞的盯著媽媽、婆婆忙碌的身影,以及她們手里的盤子里綠油油的三角形。
臨近端午節(jié),大家就開始動手包粽子了,我偶爾也會試著學大人的樣子認真的包起來,可每次卻都以失敗而告終。于是我就只好拉著表哥到樓下去玩;貋頃r,第一反應便是興奮的沖到廚房,然后撞上一鼻子的香。
吃粽子時總是吃到一些大棗和葡萄干,很少吃得到自己最喜歡的鴨蛋黃。我還總喜歡把白米粽子撥到碗里面,然后撒下一大把白砂糖,也特別的香。
咬著香甜的粽子,看著家人快樂的笑容,心里也開心起來。
端午節(jié)的作文2
今日是端午節(jié),大家明白端午節(jié)的來歷嗎?!不明白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大將屈原嗎?我來說一說他吧!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是自我的國家富強起來;杈鯀s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說楚國的都城被敵人占領(lǐng),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著淚劃著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魚,期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jié)還有許多趣味的活動。列如賽龍舟,掛香囊,香囊內(nèi)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一樣形狀,結(jié)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
端午節(jié)的活動可真多啊!
端午節(jié)的作文3
我的生日來臨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就來臨了,我和姐姐來到大海旁邊。柔軟的沙灘,清亮的海水,一切都使我想立刻投入它們的懷抱。我迫不及待地換好游泳衣,躺在柔軟的沙灘上。沙子都調(diào)皮地撓我癢癢。我舒適地享受著沙子浴和日光浴,看著遠處嬉戲著的人們,我忍不住想加入他們的隊伍。
我慢慢地往下走,浪頭也越打越高。每次浪花打在我身上,我都有種要飄起來的感覺。來到岸上,我捧起柔軟的沙子,沙子隨著手指的縫隙往下漏,隱隱約約還能看見一些破碎的貝殼。
我把腳伸進沙子里,里面好涼,涼得刺骨。把腳伸出來,只見腳上沾滿了濕漉漉的沙子。沙子可真調(diào)皮呀。一會兒撓我癢癢,一會兒還粘在身上不肯下來,讓我忍不住喜歡上了它們。
夕陽西下,我再一次直面大海,再一次看見一個接一個的浪花,一切都令我依依不舍,留連忘返。大海好似一張畫,一張會動的美景圖,美得讓你留戀。正當我驚嘆這大海的雄偉時,它有慢慢地恢復了原來的平靜,只給我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再見了,蔚藍的大海,遼闊的天空。
再見了,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4
五月初五,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這個節(jié)日,本是古人為了紀念屈原而設(shè)立的,而我們現(xiàn)在,只記得端午可以休閑,可以吃喝玩樂……因而忘記了設(shè)立端午節(jié)的本質(zhì)。就算有人記得端午節(jié)的本質(zhì),那人數(shù)據(jù)多還是據(jù)少呢?
屈原——一代愛國詞人,中華歷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為文壇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知識淵博,深受重用,但只因楚懷王聽從了上官大夫和子蘭的一面之詞,而錯過了這個人才,最后也導致國家的衰敗。
然而,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屈原創(chuàng)作了《離騷》、《國殤》、《九章》、 《九歌》、 《天問》等大作。抒發(fā)了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與一番對國君無能的悲嘆。
最終,他看見國家日益的衰敗,國君的無能,自己的一番愛國情懷無法抒發(fā)等等原因,最后導致他無奈,投江自殺。
這樣一個愛國,杰出,深受人民喜愛的大詞人,人們怎能忘記他呢?因此設(shè)立了端午節(jié)。
而就在這樣端莊嚴肅,富有意義的節(jié)日里,我們一心只想著要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應該嗎?不應該。難道我們不應該為我們的行為感到羞愧嗎?
如果你真的忘了端午節(jié)的真正意義,請趕快覺醒,你說是嗎?
端午節(jié)的作文5
每月農(nóng)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又稱端午節(jié)、重五節(jié)。
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法甚多,諸如:紀念屈原說;紀念伍子胥說;紀念曹娥說;起于三代夏至說;惡月惡日驅(qū)避說;吳月民族圖騰祭說等等。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說影響最廣。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跳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不僅端午節(jié)的傳說多,而且各地過端午節(jié)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南方過端午節(jié)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鮮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家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姥姥便會早早的從市場上買來油綠油綠的蘆葦葉和雪白的糯米,還有那甜甜的蜜棗。然后把他們分別洗一洗,再浸泡。再由媽媽動手包粽子。當然,還要炸麻葉、包菜角。大門口懸掛艾葉,以此來驅(qū)邪趕蚊蠅。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到端午節(jié),我便會想起這首兒歌,便會想到那美味的粽子
端午節(jié)的作文6
每到端午節(jié),媽媽都帶我去買香包,今天聽說可以親手制做一個香包,我十分的期待。
我在拿到材料時,心里想:不就是一個小小的香包嘛,有什么困難。當開始制作時,才發(fā)現(xiàn)困難重重。先拿出皮帶和桃木球給他們用一個結(jié)系在一起。在拿出制做香包的布,背著縫在一起,但要留一個口放艾草。把縫好的布翻過來放進艾草。把口用針縫起來,再把桃木球和流蘇縫好?p流蘇時,我卻怎么也弄不上去,左思右想,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想出辦法縫上了,就這樣一個可愛香包就做成了。
我想把這個香包送給媽媽,因為每次端午節(jié)我都帶上了美麗的香包,她卻沒有,我想讓她也感受端午節(jié)的快樂。
這個端午節(jié),不光是我快樂,家人們也都很快樂,荷包的香氣和團圓的氣息將會飄的很遠、很遠……
端午節(jié)的作文7
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過端午節(jié),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習慣。關(guān)于端午節(jié)的由來以紀念屈原的說法最為廣泛。相傳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因為愛國理想不能實現(xiàn)而抱石投汨羅江自殺。人們?yōu)榱思o念他,便把他投江的日期定為端午節(jié)。
說到端午節(jié),最常見的習俗要數(shù)吃粽子。雖然商店里的粽子品種很多,但是,我還是喜歡家里包的粽子。在端午節(jié)的前兩天媽媽就會把包粽子的蘆葦葉買回來用清水煮好,然后準備包粽子的原料:糯米、肉、豆沙、紅棗等。
接下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每次奶奶都會選取兩三片葉子,左手捏住葉子的一頭,右手用三個手指捏住葉子的另一頭輕輕地往里一卷,卷成一個圓錐體的形狀,卷好后就往里面放準備好的原料,最后用棉線把粽子捆結(jié)實,一個有模有樣的四角粽“寶寶”就誕生了。
在這一天,人們還會插艾葉、賽龍舟。端午節(jié)真是個充滿神奇、充滿喜悅、充滿熱鬧的節(jié)日。
端午節(jié)的作文8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在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這一天中,人們要吃香噴噴的粽子,掛香包等。當然心靈手巧的人往往會包粽子,制香包。制作香包缺不了流蘇、艾草。今天在作文課上,我制作香包,老師給我們發(fā)了一個小包,里面有藍、白、紅三色我選了白色,里面有流蘇、艾草、牛皮繩、針線、桃木球,桃木是用來辟邪的。首先,我們把牛皮繩穿在桃木球里,放在旁邊準備著,把白布疊一下,背面朝外,三口個是開著的,在穿線把其中兩個開口縫上。我在穿線的過程中,線一直沒有穿出去,很不耐煩,小時老師走過來,只見她輕松就把線穿好了,熟練打了個結(jié)。我接過針開始縫了起來?p好之后,把布從另一個開口翻回來,將艾草放入包中,縫成一個三角形,就這樣荷包成形了,不過并不好看。
回家后,我把荷包給媽媽看了一眼,媽媽重新給我做了一個,媽媽的手真靈巧,也就是這雙巧手辛苦把我養(yǎng)大。荷包就算再香,也不如媽媽對我濃濃的情!
端午節(jié)的作文9
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端午節(jié),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
你知道端午節(jié)是怎么來的嗎?古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被小人誣陷。楚懷王聽信讒言而將屈原流放。后來出國滅亡,在農(nóng)歷五月初五,屈原最終投汨羅江而死。人們想把屈原的遺體打撈上來,但最終沒找到。人們?yōu)榱俗屒纳眢w不被魚蝦吃掉,于是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就包粽子投進汨羅江。端午節(jié)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端午節(jié)可不能少了粽子,我喜歡包粽子,更喜歡吃粽子。我們準備了粽葉、糯米、紅棗和粗線,糯米需要提前浸泡幾個小時。首先取3-4片粽葉疊整齊,再把粽葉卷成圓錐形,然后往里面到糯米并放入幾顆紅棗,最后把粽葉折下來并用線捆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里煮,1個多小時后,香噴噴的粽子味道就會填滿屋子。打開煮熟的粽子,咬一口,又香又甜,真好吃。
粽子吃完了,龍舟比賽要開始了!3、2、1,開始”裁判喊道,一條條龍舟像離線的箭,在水面上飛馳。你聽“咚、咚、咚”,還有鑼鼓加油呢。一號龍舟快到終點了,其他幾條龍舟也加快了速度,鑼鼓聲越來越急促,最終五號龍舟獲得了冠軍。
端午節(jié)可真有趣!
端午節(jié)的作文10
今天放學一到家,就聞到一股清香,我尋思著,什么味道呀?這么香。
只見奶奶從廚房出來了,說:“真是小孩子不管大人事,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jié)了,每年的農(nóng)歷五月初五,你不記得了嗎?吃粽子的那天”。我好像想起來了。
我跟奶奶說:“我做完作業(yè),一起包粽子吧!”奶奶說:“好的,我來準備,你寫作業(yè)!
一個小時的功夫,我的作業(yè)做好了,就等媽媽回來檢查了,奶奶也準備好新鮮的糯米,餡料和一盆剛買回來的粽葉。我跟奶奶邊包邊聊,在包的過程中我知道了很多有關(guān)端午的知識:比如每家門頭要懸掛艾葉和長蒲,目的是為了避邪。小寶寶們都會穿上長輩新做的老虎服,另外有的地方還會準備隆重的賽龍舟,熱鬧非凡。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就是這個端午節(jié)的由來,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的,人們都說屈原是投江自殺的,人們?yōu)榱思o念他,都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包粽子來到江邊,把包好的粽子扔到江里給屈原吃,端午節(jié)就這樣在民間盛傳開了。
說著說著,一籃子的粽子包好了,有很多種口味,有香腸的,有紅豆的,有葡萄干的,不能再說了,再說你的可水就下來了!
有時間的話,在端午節(jié)還沒來之前,先到我家來嘗嘗粽子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11
端午節(jié),要吃粽子,帶艾草,當然,還要戴荷包了,現(xiàn)在我要為今年端午制作一個荷包。
首先,制出一個小口袋,把艾草放進去,再用線封了口,釘上了流蘇絲繩,一個小小的荷包誕生了。
看著這個小小的荷包,讓我想起了我家的端午,早早艾草就被放在房檐上,在我醒來時,不!是被那美味粽子的香氣而叫醒的,一睜開眼,香噴噴的粽子已經(jīng)被端上了桌子。有肉餡的,有蛋黃的,讓人食欲十足,包在那清香的粽子葉中,讓人恨不得一口全部都吃下。
看著那個荷包讓我回憶萬千,回憶著一年又一年的端午節(jié),有美味的小粽子,有一家人團聚時的美好的時光,有一個個小小的荷包。
戴荷包,是端午習俗之一。一只小小的荷包,記錄著一個端午的團圓,記錄著一個端午的歡笑。讓我們以荷包為記錄記錄一個個端午之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12
晚上,我請爺爺講端午節(jié)的來歷。
飽學的爺爺用蒼老的聲音,穿越了遙遠的時空,將我?guī)У匠䥽?/p>
楚國時,朝廷腐敗無能,官員們魚肉百姓,人民怨聲四起。楚國走向衰落。
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有著遠大的政治抱負,他連續(xù)幾次寫出改革朝綱的奏折呈給皇帝。但是皇帝不但沒有采納屈原的正確主張,還把他拘禁起來……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屈原以死抗爭,毅然跳下滾滾汩羅河。
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動了人民。人們紛紛趕來,劃著竹排小舟沿江找尋屈原,但尋找多日未果,就無奈地往河里撒一些白米,希望魚兒們不吃屈原的尸體。可是米粒太小也容易分散,魚吃不到怎么辦?于是有人就想到包粽子的方法。用葦子葉卷成一個尖尖的小筒,往里面塞上糯米,再用細細的馬蓮草纏好包成一個個粽子,丟進河里,魚兒就可以吃飽,就不會吃屈原的尸體……
為了世世代代紀念屈原,人們就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跳河的日子作為端午節(jié)。
后來,人們就以吃粽子,賽龍舟的方式,永遠紀念屈原。聽到這里,我不禁流下了晶瑩的淚水……
端午節(jié)的作文13
每年,我們要經(jīng)歷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其中農(nóng)歷五月初五是端陽節(jié),還叫五月節(jié)、端午節(jié)等,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流傳至今也留下了很多傳統(tǒng)習慣,說起來還挺有趣的。
我記得在這天有很多活動要參加,清早,天才蒙蒙亮,我還在夢中就被媽媽叫起來,睡眼朦朧地去河邊洗臉,傳聞說可以耳聰目明。早晨的河水很涼,洗到臉上一下就精神了很多,好像真有治病的神奇功效似的。洗完了臉,還要去野地里或山坡上采集艾蒿,回到家插到屋檐下或門框邊,據(jù)說有驅(qū)邪避災,以保家人平安的寓意。吃飯時媽媽把一盆煮熟的雞蛋端上桌,雞蛋要紅皮的。雪白的蛋清,金黃色的蛋黃看著就喜慶。茶余飯后開始吃最我喜歡的粽子,據(jù)說吃粽子還是古人為了紀念詩人屈原流傳下來的習俗。一團糯米和小紅棗被竹葉包裹著,最外面還用一根紅色細線捆著,解開那條細線,一層層地剝開竹葉,糯米那種黏黏的感覺和香甜的味道愈加濃厚,真是讓你垂涎欲滴,急不可耐。這些活動,聽著好像都在悄無聲息地進行,不像有些地方在端午節(jié)這天舉行龍舟賽,龍舟上的人狠命地地劃水,岸上的人扯破喉嚨齊聲吶喊,可謂驚天動地,氣氛熱鬧非凡,恨不得把地球鬧翻過來。
民俗讓生活有了期盼,讓我們有家的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泵慨敵疬@支歌,我就想起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jié)。
端午又稱重五,在我的家鄉(xiāng),許多端午節(jié)風俗與“五”這個數(shù)字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一到中午,我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餐桌上都要放上“五黃”: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看了就讓人流口水。
每到端午節(jié),家長都要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那時候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干凈,在家里的每個角落都撒上雄黃水,可以殺死毒蟲。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這就是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我期望著端午節(jié)的到來。
端午節(jié)的作文15
濃情端午,做荷包,吃粽子,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說實話,我并不怎么喜歡吃粽子,至于荷包嘛,那些針線活我也不喜歡做。
但是在作文課上,老師組織了活動課,做荷包,有針線、艾草、流蘇和漂亮的布。還好家里母親會教我如何穿針引線,如何縫補衣服。所以做起來還不算別扭。
荷包做好后,我嫌棄的看了它一眼,沒辦法,自己做的嘛,還是把它放進書包里。
路過面包店,看到店里有賣粽子的,孩子們都搶先購買。孩子們身上都帶著一個小荷包,散發(fā)著艾草的味道。好濃的端午情喲!
回到家中,看見餐桌上熱氣騰騰的粽子,又看見坐在餐桌旁的家人。父母,祖母都來了。坐下來,吃起了粽子。
此時,窗外的天空中飄過朵朵白云,是那么的祥和,我第一次覺得粽子這么好吃。
【【熱門】端午節(jié)的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熱鬧的端午節(jié)作文【熱門】01-25
【熱門】熱鬧的端午節(jié)作文01-21
【熱門】端午節(jié)的味道作文01-15
【熱門】端午節(jié)的粽子作文01-13
端午節(jié)的傳說作文【熱門】01-12
端午節(jié)的粽子作文【熱門】01-11
【熱門】端午節(jié)的風俗作文01-07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熱門】01-07
【熱門】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01-05
端午節(jié)風俗作文【熱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