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蒸花饃作文(精選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xué)習(xí)中,大家都經(jīng)?吹阶魑牡纳碛鞍桑ㄟ^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蒸花饃作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蒸花饃作文 篇1
每到元宵節(jié)前兩天,奶奶都要做蒸一些栩栩如生、形態(tài)各異的花饃:有青蛙、蛇、刺猬、鯉魚……
奶奶頭一天先發(fā)一大盆面放在溫暖的地方,第二天,面團變得很蓬松,里面充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洞兒,然后向面團里加少量面粉,把它揉得軟硬適中,放進盆里待用。接著,奶奶用刀切了一塊面團,把它揉成像我的胳膊這么粗的面條,再揪成一個個像我拳頭大小的面團,放在案板上。奶奶要做刺猬了,她麻利地拿起面團,在案板上使勁地揉,把面揉成一個半圓形光滑的面團。再把一邊捏尖,接著橫切約二厘米深的一刀,拿一個棗片橫放在切口里,就是咬著棗片的“刺猬”的嘴巴。接著,奶奶把“刺猬”橫托在左手上,“刺猬”的尖嘴朝著大拇指,右手用剪刀貼著“刺猬”的背,輕輕剪約一厘米長的小刺兒,并向上稍微一提,刺兒就翹了起來!按题钡谋成弦来渭舫鑫逍行〈虄,每行刺的數(shù)量都按照三、四、五、四、三的順序照空兒排列。最后在“刺猬”的`臉上嵌入兩;ń返姆N子,當(dāng)作“刺猬”又小又亮的眼睛,再用一粒黑豆塞到它屁股后面。一只活生生的“刺猬”就做好了。
奶奶做好了幾只“刺猬”以后,又做“蛇”。她拿起一個面團,在案板上揉搓成約五十厘米的長條,一頭兒稍粗,一頭兒稍細(xì),再輕捏細(xì)頭兒,把下面的部分靈巧地盤成三層圓環(huán),把粗頭兒從環(huán)中輕輕地掏出來,用刀切出嘴巴,再稍微捏一下,用花椒種子當(dāng)眼睛,一條活靈活現(xiàn)的“盤蛇”就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
奶奶還做了雄赳赳的“大公雞”;威風(fēng)凜凜的“老虎”;憨態(tài)可掬的“老!;活潑可愛的“小狗”,還有擺著尾巴的“鯉魚”……
媽媽說,奶奶簡直就是一個面點造型大師!奶奶卻謙虛地說:“什么大師呀,我不過把老輩人的手藝傳了下來!
奶奶做的花饃好,說得更好!
蒸花饃作文 篇2
花饃是過年期間必須吃的食物,不同樣子的花饃也藏著不同的意義,過年前幾天,奶奶也蒸了一些花饃。
奶奶先把面粉倒入不銹鋼鐵盆里,一邊加溫水一邊和面,等面和得差不多后,要把發(fā)酵粉和溫水一起倒入盆里繼續(xù)和面。面和好后,要把面粉倒入盆里繼續(xù)揉捏。再次加面粉的作用是為了讓面粉不黏手。
奶奶先拿出面的一部分,放在手里揉一揉,然后用手掌心啪”地一下拍平,再拿出幾顆色澤紅潤、脆而不碎的紅棗,按照兩三厘米的`間隔放上一圈。每一層都是同樣的做法,一共做四層,最上面一層要平放五顆棗,擺成一朵花,節(jié)節(jié)高就做成了。
別人家可能就不會做花籃,但是我們家會做。奶奶先將兩根一樣長的面扭在一起,再把一塊面捏成梯形,用黑豆、紅豆、綠豆、黃豆做裝飾,最后捏一些水果放上去。我問奶奶為什么要做花籃,奶奶一邊做一邊回答:是希望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長大!
我希望下次可以和奶奶一起動手做。
蒸花饃作文 篇3
今天是臘月二十六,按照我們這兒的風(fēng)俗習(xí)慣,今天是蒸花饃、蒸饅頭的日子。
媽媽先把面揉勻,再把它拽成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揉成長長的`圓柱形,按扁,用筷子在上面按兩道轍痕,再把它拉得又細(xì)又長,準(zhǔn)備工作做完了。該是我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媽媽把面從兩端一起往里卷。卷好之后用兩個筷子橫著豎著捏兩下,哇!一朵開了四個花瓣的花兒做成了。我也不甘示弱,把面一端朝里一端朝外反著卷,一個八字開的花也就做成啦!媽媽又把面卷成了一個圓餅,末端露出一個小尾巴,活像一個小蝸牛,真逗……我呢?把媽媽做的四個花瓣向外捏了一下,四瓣花變成了茴香角,媽媽直夸我有創(chuàng)意!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又大又紅的棗按在做好的花上。
花饃終于做好啦!媽媽拍了圖片留作紀(jì)念,然后花饃就被放進蒸籠啦!
看著我自己親手做的花饃,一種成功自豪感油然而生!
蒸花饃作文 篇4
我家住在長江邊上的湖北xx,這里是千湖之省,氣候潮濕,屬于典型的南方城市。由于我姥姥是天津人,自幼生活在北方,所以家里一直保留著許多北方人的生活習(xí)慣。只要是我嘴饞了,姥姥就像變魔術(shù)一樣,烙大餅、包餃子、小蔥蘸醬、貼餑餑熬小魚等美食便一一呈現(xiàn)在我眼前。如果要說更具趣味性與參與度的美食,那一定是一年一度全家老小齊上陣的“正月十五蒸花饃”了。
傳統(tǒng)花饃的造型很多,有以元寶、麥垛、壽桃為代表的吉慶系列;有以豬、兔、老鼠、刺猬為代表的動物系列;有以花卉魚蟲為代表的自然系列……從我記事起,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一家人總是歡歡喜喜地聚在一起,發(fā)面、揉面、制豆餡,準(zhǔn)備紅棗、芝麻、綠豆、紅豆等各色小豆裝飾,清洗剪刀、梳子、筷子、牙簽等簡單工具,經(jīng)過一番捏、揉、揪、挑、壓、搓、撥、按,制作出各式粗獷生動、內(nèi)涵豐富的花饃,那氣氛比過年還熱鬧。
我們家的“大師”自然是姥姥,她會做很多傳統(tǒng)造型,一小團面到了她的手上,變得特別聽話,一揉二捏三掐,談笑間栩栩如生的花饃就誕生了,動作干凈利落、一氣呵成。我的媽媽是“王二廚”,自幼言傳身教,也有一番不俗的手藝。我是“崔三廚”,為了不讓我搗亂,面團曾是我最熟悉的`玩伴,白色的面玩成黑色,無論我做出的是什么,都能得到長輩們的贊許。經(jīng)過多次練習(xí),現(xiàn)在我也能做出“刺猬”和“白兔”兩種動物了。先取一塊揉得光滑的面團,包入豆餡,封口后搓成水滴狀。在尖的一端用剪刀橫著剪一下,銜上一小片紅棗片,當(dāng)作“刺猬”的嘴,嘴的后面淺淺地扎兩個小洞按上兩顆綠豆,當(dāng)作眼睛。再在“刺猬”的背部剪出一排排有規(guī)律的小刺,一只可愛的“小刺猬”就完成了!巴米印钡淖龇ㄒ脖容^類似,包入豆餡后搓成一頭大、一頭小的形狀。在小的那頭,用剪刀呈八字型大大地剪兩下,剪出兩只長長的“兔耳朵”,但一定注意不要剪得過深,露出豆餡,影響下一步的蒸制。在“兔臉上”貼上兩顆紅豆當(dāng)眼睛,貼上三粒芝麻做成三瓣嘴,在“兔子”的身后掐個尖當(dāng)“兔子”的短尾巴,是不是很有趣呢?
我家常做的花饃還有元寶、麥垛、壽桃、老鼠、豬頭、花卉、雙魚等好幾種,再把它們組合成“玉兔拜壽”“刺猬馱元寶”“小豬拱麥垛”“雙魚躍龍門”等妙趣橫生的“故事場景”,最后上鍋蒸制。正月十五的晚上,姥姥常常把蒸好的“刺猬”放在窗臺上,不帶元寶的頭朝外,去外邊找福氣;帶元寶的頭朝里,往家送元寶。我饒有興趣地問她:“誰教您的?”姥姥笑瞇瞇地回答:“不用教,我小時候,我媽媽,也就是你的太姥姥就是這樣做的。蒸花饃預(yù)示著來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代表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它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蓖,我都會把蒸好的花饃分給左鄰右舍的小伙伴們,今年因為xx原因,只能在微信群里和大家分享熱氣騰騰的各式花饃了,希望我們每一個家庭都能平安幸!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一把剪刀、一團白面,一代代人口傳心授,讓代表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花饃技藝源遠(yuǎn)流長。以手為筆、以面為墨,花饃在我們的手中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它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力,代表著深刻的寓意,成為我們寄予希望和祝福的美好事物——傳承民族文化,共創(chuàng)美好生活!
蒸花饃作文 篇5
馬上就過年了,姥姥看到兒孫們都回到了家,心中很是歡喜,便將這滿滿的歡喜與愛融入了春節(jié)美食的準(zhǔn)備之中。
家中好不熱鬧:電視機大開著,里面播放的專屬于過年的音樂響個不停,使平時稍顯冷清的家充滿了過年的氣氛。茶幾旁的小零食被弟弟吃的所剩無幾,一堆果皮靜靜的躺在茶幾上。窗外的爆竹聲響個不停,漆黑的夜時不時被照的亮如白晝……
大人們在廚房里忙著做美食,我坐在客廳,看姥姥做花饃。
只見姥姥用那微微發(fā)顫的手將一片一片面整齊地一字排開,一個搭著一個,再將這排面的下半部分向上折,折成一條直線后,從左往右將已折好的面片卷起,就成了一個花饃。當(dāng)我自己試著做時,卻發(fā)現(xiàn)并不是那么簡單。我將手洗凈后,輕輕在面上壓,姥姥看了看我,笑著說,力氣要稍大一些,但也要掌握分寸。說罷姥姥便給我做示范,只見她的手一上一下,在面片之間翻轉(zhuǎn),做得十分認(rèn)真,不一會兒便有汗珠掛在了額頭。聚精會神的姥姥并沒有注意到,直到汗水順著臉頰下,姥姥才用粗糙的手背輕輕揩了揩。
看著我“蠢蠢欲動”,姥姥幫我準(zhǔn)備好了面片,讓我自己來擺放。第一次擺放時,兩片面之間的重疊部分太小,粘合不住。第二次,我便將兩片面的三分之二重合。姥姥笑了笑,說“這太多了,卷起來以后就不是花饃的樣子了!钡谌挝冶悴捎昧酥虚g的位置。這時,我才感覺到做花饃的不易,老人希望兒孫可以平平安安的,可以有一個光明的前途,這種精神的寄托無法用語言去描述,因為它需要用心靈去聆聽,去回答老人的期望。
接下來我獨立完成了余下的步驟,并將大紅棗放在花饃頂上。做好花饃后,我們將花饃上鍋蒸。嘀嗒,嘀嗒,時間一分一秒走過。終于,花饃蒸熟了。姥姥把我叫來,讓我來揭蓋。此時內(nèi)心不禁有一些小激動。我屏住呼吸,將手抻去揭蓋。一下子,霧氣撲上來。此時只有我知道,這里面還夾雜著成就感?粗诲仒(biāo)準(zhǔn)精致的花饃,想到了創(chuàng)造它們的姥姥,那其中的.美好寓意,良苦用心,令我感動。
吃飯時,我手拿著花饃,品嘗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臉天真的問姥姥,“姥姥,這花饃的寓意是什么呢?是希望我們一家人和和美美、團團圓圓嗎?”姥姥笑著說:“我們的花饃,外形是一朵玫瑰,玫瑰寓意花團錦簇,是從古至今祈平安,求吉祥的祥瑞之物,也是生活能如同這花饃一樣,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看著姥姥笑,我的心也被溫暖,來自這凝于花饃的溫暖。
蒸花饃作文 篇6
兒時的記憶,是家鄉(xiāng)滿案花饃的香甜。
陽光透過細(xì)碎的古木花枝,斑斑駁駁地灑在阿婆滿頭的銀絲上。阿婆已是花甲之年,仍是心靈手巧、耳聰目明。她蹲坐著,面前伏著一大張低矮的木制桌案。桌子上鋪滿了大盆的面粉、金黃的蜂蜜糖和幾把小巧的紅剪子。
阿婆揪下一塊面團,包進去滿滿一大勺甜豆沙,揉成橢圓形。木筷在她手指間靈活轉(zhuǎn)動,剪子在面團間跳躍游走,颯颯之聲不絕于耳,留下一個個精致尖利的棱角。
再點綴上些彩色,一尾鯉魚就這樣在阿婆手下誕生了。流暢的線條,栩栩如生的背鰭,炯炯有神的魚眼,仿佛下一秒這花饃就要吐出泡泡,順著小溪游走了。
小姑出嫁時,我剛滿六歲。阿婆就是這樣足足備置了一個月,做出了整整一滿席精致可愛的花饃。威風(fēng)八面的百獸之王高傲地翹著頭,粉嫩的芙蓉里糖漿似要滿溢出來。擺在正中央的龍鳳呈祥,鮮艷的色彩,夸張的花簇,更是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目光。
我饞得口水直流,偷偷伸出手,卻被阿婆一把打在手背上。
“這哪是能吃的,給你小姑撐場面用的!
十里紅妝自然是熱鬧,新娘子自然是好看,但沒吃上這花饃,總讓我饞得心里直癢癢。
然而這一遺憾,在春節(jié)被大大地彌補了。大年初一的晚上,家家戶戶張燈結(jié)彩,大紅燈籠高高掛,小鎮(zhèn)的夜晚被照得燈火通明。此時,每家每戶都在門前都擺了一大張案子,上面擺滿了新鮮出爐的花饃,每家的都情態(tài)各異、獨具特色。
哥哥領(lǐng)著我,我倆一人端了兩個盤子,盤子里裝滿了阿婆新做的花饃。我們拿自己家的和別人家的.交換,這樣就能嘗到新鮮不一樣的味道。我和哥哥挨家挨戶地走訪,用稚嫩的童音一本正經(jīng)地念叨著熟背的拜年詞。迎上每家叔嬸伯舅的親切笑臉,我們乖巧地送出自家的花饃,鄉(xiāng)親們也都從各家的桌子挑上兩個最大最甜的送給我們。
李家奶奶的喜鵲花饃小巧玲瓏,咬一口,蜂蜜的馥郁和小麥的醇香在舌尖上躍動起舞。張家爺爺?shù)幕x形似鍋盔,雖不精致卻是分量十足,面皮薄糖餡多。我也學(xué)著阿婆的樣子,自己做了一個奇形怪狀、五顏六色又圓滾滾的大花饃,一口下去,驚喜與滿足在心間撞了個滿懷。
一團小小的花饃,一位心靈手巧的老藝人,一鄉(xiāng)淳樸熱情的鄰人,一段五彩斑斕的時光,一紙貫穿古今的民俗……
【蒸花饃作文】相關(guān)文章:
家鄉(xiāng)的泡饃作文12-15
羊肉泡饃作文06-09
蒸饅頭作文03-23
優(yōu)秀作文:蒸水河09-18
羊肉泡饃作文500字4篇02-04
西安的羊肉泡饃作文(通用41篇)02-14
關(guān)于羊肉泡饃作文500字六篇05-23
汗蒸館開業(yè)活動方案04-27
花非花作文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