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天堂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亚洲精品无播放器在线播放网站|亚洲精品熟女国产国产老熟女|亚洲欧美在线人成最新按摩

        
        
      • <form id="etzky"></form>
          <td id="etzky"><tr id="etzky"></tr></td>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時間:2020-10-31 11:21:16 重陽節(jié) 我要投稿

          精選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9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9篇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1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苯裉,10月28日剛好重陽節(jié),我們代表小記者團懷著期待的心情采訪兩位離休老干部馬新榮爺爺和胡慧珍奶奶。

            剛進馬爺爺家附近的小巷,綠意盎然,茂密的翠竹,約四層樓高的青皮梧桐,其中不知名的奇怪果樹吸引我的注意力,它長著藍紫色的果子,究竟是什么呢?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時候,馬爺爺從屋子里走了出來。他身材高大,面帶笑容,眼睛炯炯有神,看起來十分的和藹慈祥。馬爺爺熱情地邀請我們進屋,并為我們精心準備了重陽糕,香蕉,板栗。我們邊津津有味地吃著,邊和馬爺爺聊起天來。

            我們都迫不及待地介紹自己,采訪爺爺。突然我想起那棵奇怪的果樹,好奇地問:“馬爺爺”,外面長著紫藍色果實的是什么樹呢?還有退休后您平時喜歡做什么呢?馬爺爺說:”問的很好,我慢慢來回答。原來馬爺爺也是瀏河人,他二十歲開始寫作,退休前還是廣播電視局局長,退休后喜歡種種盆栽,養(yǎng)養(yǎng)花草。接著馬爺爺拿出滿是自己文章和喜愛照片的《草芊集》,指著“奇南香”的照片。哦!原來那棵樹叫奇南香。馬爺爺說當時他栽培奇南香時,大概只有十幾厘米的樹枝,經(jīng)過長達二十幾年的精心照顧,現(xiàn)在快兩層樓高了。他還摘下了一些奇南香的葉子,讓我們在手心磨擦幾下,頓時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怪不得叫“奇南香”呢?

            除了門口的奇南香外,馬爺爺還帶我們參觀在院子里種的盆栽:1983年栽種的榆樹,1987年歷經(jīng)千辛萬苦從北戴河帶回來的三角楓,1995年從福州帶回的榕樹,三十多年的雞冠花……。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要數(shù)30年以上的雞冠花了,它鮮艷,美麗,巨大的花朵在風中微微搖擺,馬爺爺還給我一些種子讓我?guī)Щ丶以耘。聽著爺爺神采飛揚娓娓道來這些盆栽的故事,就像回到當年的時光,我們聽的都入迷了。它們陪伴著爺爺度過了幾十年的光陰,也見證了爺爺熱愛生活,堅持不懈的精神。

            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依依不舍地告別馬爺爺,前往胡奶奶家。進入胡奶奶家的小區(qū),我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85歲的胡奶奶已經(jīng)在門口等我們了。胡奶奶雖然滿頭白發(fā),但手腳利索,滿臉笑容,和馬爺爺一樣有種說不出的親切感。一進胡奶奶家,頓時墨香撲鼻而來,只見許許多多的書畫作品,將簡單的房間妝點的富有詩意。

            小記者們紛紛提問,我問:“胡奶奶,平時您喜歡做什么呢?”奶奶笑瞇瞇地說著:“退休前,服從安排,認真工作。退休后才有自己的時間,喜歡寫寫文章,后來開始學畫畫和寫字。還得了不少獎狀。”胡奶奶還給我們展示了她寫的一幅書畫,體現(xiàn)了她活到老,學到老,與時俱進,老有所為!從奶奶的話語中我明白了:書法繪畫是一種文化,一種藝術,可以陶冶情操,可以鍛煉我們的耐心,恒心,對于老人來說還可以鍛煉身體呢?為了鼓勵我們,胡奶奶給我們每位小記者寫下“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希望我們將來能夠努力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材。最后奶奶還為我們現(xiàn)場提寫一幅字,字里行間無不顯示著她的自信,堅持!

            看到馬爺爺和胡奶奶,讓我不禁想到正是因為有像他們這樣的老一輩人,感謝爺爺奶奶辛苦地付出,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如此美好的環(huán)境,讓我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值此機會,在這特殊的日子里祝天下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幸福安康!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2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九重陽節(jié),因“九”與“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所以又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因此,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也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親情的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盡管重陽節(jié)的初始內涵并非關愛父母,而在于避災疫(夏冬時節(jié)易感時疾,于是人們習慣以出外登高野游、佩茱萸、飲菊花酒等方式來紓解)。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避忌心理漸漸淡化,祈壽敬老的意味卻越來越濃厚。今天的重陽節(ji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重陽當成了中國人自己的“父母節(jié)”。

            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而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物質上的溫飽和冷暖,遠不及家人、親人的關心,精神上的充實更為重要。老人晚年幸福,不只是吃得好、穿得暖,還需要身邊人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是說,單純的物質供養(yǎng),是不足以謂孝的,也不可能使父母安度晚年?上Ш芏嘧鰞号,都遺忘了老人的精神世界,使老人在“精神遺棄”中變得抑郁、空虛、寂寞。

            “樹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作為兒女,應該考慮如何排遣父母晚年生活的孤獨,也應該努力經(jīng)常營造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氛圍。雖然現(xiàn)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難處,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競爭愈來愈激烈,工作、家務、教育孩子等等,都使人忙于應對,身心疲憊。即便如此,也不可成為忘記孝親的義務,也不可成為忽視老人精神世界的理由。

            孝親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道講求“無違、有養(yǎng)、有敬”。如果說“有養(yǎng)”是基本層面、物質層面的東西,那么“無違”、“有敬”就是精神層面的關懷,老年人更需要精神慰藉。有道是孝以心論,老人不在乎你給多少錢,他們需要的是兒女的溫情、精神的關懷。有些老人感嘆地說,自己吃穿不愁,孩子定期給贍養(yǎng)費,但是“心里老是空空的”。難怪,有老人出錢請兒女回家吃飯之事發(fā)生,真不知這是老人的悲哀,還是做子女的悲哀。

            前不久讀到一則報道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接受意大利《機會》雜志記者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時,本以為滿腦子都是生意經(jīng)的他,會回答莫錯過“商機”之類的話,可他卻語出驚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聽來發(fā)人深思。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看父母。這與比爾·蓋茨相比,就顯出很大的差距。差距就在不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位置上。是啊,錢是掙不完的。作子女的,應該花些時間陪陪老人。人都是會老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那時想要盡孝道已經(jīng)太遲了。

            作為兒女,重陽節(jié)為父母做些什么?是帶老人登高賞景,還是把酒觀菊,與老人分享快樂呢?陪老人說些知心話,送老人一件實用又有特別意義的禮物,或陪父母出門走一走?傊,要表達一下心意。只要能給老人們一點關愛就好。有時兒孫一句寬慰的話語、一個溫馨的電話、一件有意義的禮物,就會給老年人一個驚喜、一絲慰藉、一點溫暖。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吧。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祝他們快樂,幸福,笑口常開。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那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有人一生一世值得你愛,那是父母親。我們無法還父母年輕和美貌,或許也沒有能力回報太多。但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是達官顯貴還是一介平民,那顆熱乎乎的孝心都還是不缺的,它永遠揣在我們每個人的胸口。讓我們趁著父母健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孝敬關愛他們吧。重陽節(jié),是個表達的契機。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3

            蘇東坡《丙子重九》詩:“登高作重九,蠻菊秋未開!边@個“重九”指的就是重陽節(jié)。根據(jù)歷史上的風俗習慣,重陽節(jié)都是在每年農(nóng)歷的九月九日。西周初年,人們就認為“九”為“陽”數(shù),《周易》即以陽爻為九。后來,人們認為九月九日二九相重,故稱重陽。宋代吳自牧在《夢梁錄》里曾說:“日月梭飛,轉瞬重九。蓋九為陽數(shù),其日與月并應,故號曰重陽”。

            重陽成為節(jié)日,始于東漢時期。南朝的吳均《續(xù)齊諧記》有這樣一段記載:汝南桓景,從費長房游學,累年。長房謂之曰:“九月九日汝家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

            于是,桓景按照費長房的囑咐,屆時全家登上上崗。傍晚歸家,見雞犬牛羊皆死。后來,人們?yōu)榱吮艿湥康骄旁戮湃,即離開家庭,去到高處。這樣就逐漸形成了登高望遠的習慣,并形成了節(jié)日。

            桓景避難所登的山岡,即今上蔡縣城所在的蘆崗。西漢時期,“漢高祖四年”在上蔡縣置汝南郡,因此,西漢時的汝南,人們均認為即今上蔡。從春秋至漢代,桓氏一直是上蔡聲勢顯赫的家族!尔}鐵論》的《大倫》篇有:“孔子適蔡,桓魑害之。”“蔡”,即今上蔡縣?鬃又苡瘟袊,七十二賢多皆伴行,三千弟子部分亦皆隨從,并有武裝保衛(wèi);各文軌蚪M織一定的人力對孔子進攻,可見其地位之高,實力之大與桓氏家族之強。古代,人們由于血緣關系及生活環(huán)境限制,一個家族往往世代住在一起。如:陳留,為蔡氏家族所居地,東漢時有蔡邕、蔡文姬;各芜@個家族之漢代,有桓寬;笇捠俏谎芯俊洞呵锕騻鳌返膶W者,博通經(jīng)典,善屬文,《鹽鐵論》即是他寫出的;漢宣帝時官至廬江太守丞。從桓寬的官職、學識,說明上蔡桓氏仍是個顯赫的家族。東漢時期的桓景,當是這個桓氏家族的成員。

            桓景登的山岡,春秋時名岡山。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7公里,高97米,上土下石,今名蘆崗。上蔡境內唯此崗最高,登上崗陵,可以了望四野;妇八侵,應即此崗。

            伴隨歷史進展,重陽節(jié)迅速傳遍全國,晉朝周處的《風土記》謂:“以重陽相會,登山飲菊花酒,又云茱萸會。到了唐代,詩人并以此為題寫了很多詩篇。如唐朝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避镙潜臼窍銡鉂饬业闹参,桓景用茱萸裝進絳袋佩戴,原是為了?邪避災。到了唐代,已經(jīng)變?yōu)椴逶陬^上的裝飾品了。

            重陽時節(jié),秋意正濃,,天朗氣清,葉紅菊黃,正是登高望遠,飽覽秋色的大好時機,和清明節(jié)“踏青”春有同樣富有詩意。重陽節(jié)的起源地上蔡,自古就有登高遠眺的習尚。上蔡縣城西南的蘆崗上,有蔡侯玩河樓,高踞蔡國古城之上。登上樓臺遠眺,西面?岈翠峰插云,東面洪河蜿蜒若帶,周圍數(shù)十里的村落、田畝、丘陵、林木、道路、溝渠,星羅棋布,均歷歷在目。尤其上蔡縣城,房舍櫛比,街道縱橫,人如流水,車若矯龍,每當夜色降臨,燈火齊明,互相交織,匯成燈海,不能不令人嘆為奇觀。因此,明清以來,經(jīng)常有人到此登高賦詩。清人冀景雋有《望河樓劇飲》詩,李士英有《重陽偕友登望河樓》詩,均描寫在望河樓了望景色和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的情況。

            據(jù)文獻記載,在九月九日佩茱萸飲菊花酒可令人長壽。南朝梁宗凜在《荊楚歲時記》中寫道: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耳,飲菊花酒,令人長壽!败镙俏缎量,可以除風散寒,止痛;蓬耳今無其名,未知起何作用;菊花有濃厚的香氣,能夠除風明目解毒,用之泡酒,并可活血理氣,對人體健康是有益的。這可能是當時的驗方,所以梁宗凜說它可以令人長壽,F(xiàn)在國家規(guī)定九月九日為老人節(jié),即取祝老人長壽之意。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4

            1.賞菊

            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我國是菊花的故鄉(xiāng),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贊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們愛它、贊它,故常舉辦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陽舉行,因為菊與重陽關系太深了;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jié),而菊花又稱九花。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jié)習俗的組成部分。宋代《東京夢華錄》卷八:“九月重陽,都下賞菊,有數(shù)種。其黃、白色蕊者蓮房曰‘萬齡菊’,粉紅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黃色而圓者‘金齡菊’,純白而大者曰‘喜容菊’。無處無之”。

            2.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庇浰宕L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盼重陽!侨铡霞蔚驱埳铰涿,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蹦纤雾n元吉《水調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泵鑼懥酥仃栙p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于重陽為秋節(jié),節(jié)后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jié)野游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游“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3.佩茱萸·簪菊花

            重陽節(jié)有佩茱萸的風俗,因此又被稱為“茱萸節(jié)”。茱萸是重陽節(jié)的重要標志。重陽節(jié)時人們還喜歡佩戴菊花。茱萸雅號“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壽客”。

            茱萸是一種可以做中藥的果實,因為出產(chǎn)于吳地(今江浙一帶)的茱萸質量最好,因而又叫吳茱萸,也叫越椒或艾子,它是一種常綠小喬木,樹幾乎可以長到一丈多高,葉為羽狀復葉,初夏開綠白色的小花,結實似椒子;秋后成熟。果實嫩時呈黃色,成熟后變成紫紅色,有溫中、止痛、理氣等功效。茱萸葉還可治霍亂,根可以殺蟲!侗静菥V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古人認為佩帶茱萸,可以辟邪去災。

            4.放紙鷂

            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jié)的主要習俗。換句話說,惠州民間過重陽節(jié)是以放紙鷂為主要特征的。此習,除惠州流傳的民謠中有敘述以外,光緒《惠州府志》亦有記述。

            紙鷂亦現(xiàn)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鷂”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5.吃重陽糕

            重陽的飲食之風,除前所述的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據(jù)《西京雜記》載,漢代時已有九月九日吃蓬餌之俗,即最初的重陽糕。餌,即古代之糕!吨芏Y》載餌用作祭祀或在宴會上食用。漢代又記有黍糕,可能與今天的'糕已差不遠。蓬餌,想必也類似于黍糕之類。至宋代,吃重陽糕之風大盛了。糕與高諧音,吃糕是為了取吉祥之意義,因而才受到人們的青睞。

            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制無定法,較為隨意,有“糙花糕”、“細花糕”和“金錢花糕”。

            粘些香菜葉以為標志,中間夾上青果、小棗、核桃仁之類的糙干果;細花糕 有3層、2層不等,每層中間都夾有較細的蜜餞干果,如蘋果脯、桃脯、杏 脯、烏棗之類;金錢花糕與細花糕基本同樣,但個兒較小,如同“金錢”一 般,多是上層府第貴族的食品。

            據(jù)說,早年不家用發(fā)面餅夾上棗,栗諸果的, 或以江米、黃米面蒸成粘糕餅,似“上金”、“下銀”的花糕。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5

            昨天有朋友發(fā)短信說叫我一起去白云山登高,我一驚,都是晚上七八點了還跑去爬山不是有病嗎?后來一想,對了,今天是九月初八,明天就是重陽了,重陽有登高望遠的習俗,在印象中我的家鄉(xiāng)在重陽節(jié)就是在大門口插茱萸,好像是辟邪什么用,但是自己也從未知道過重陽節(jié)的來歷。小學的時候學過王維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那時候或許不能體驗這首詩的含義。但至今或許多多少少明白了重陽節(jié)的來歷和傳說。

            重陽節(jié)又稱登高節(jié)。在這一天,人們登高望遠,思念親人。正如詩中所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蹦敲粗仃柟(jié)是怎么來的呢? 原來,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shù)”,農(nóng)歷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shù),因此稱為“重陽”。重陽節(jié)來源于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里有一個叫桓景的農(nóng)村小伙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里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帶到哪里;妇皼Q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zhàn)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妇霸缙鹜硭,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xiāng)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xiāng)父老登高避禍!毕晌陶f罷,用手一指,一只仙鶴展翅飛來,落在桓景面前;妇翱缟舷生Q向汝南飛去。

            桓景回到家鄉(xiāng),召集鄉(xiāng)親。把大仙的話給大伙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鄉(xiāng)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xiāng)親們安排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里,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zhàn)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沖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妇耙灰娢聊鋪,急忙舞劍迎戰(zhàn)。斗了幾個回合,瘟魔戰(zhàn)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拋出,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xiàn)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jié)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和朋友一路顛簸終于到了白云山頂,那里可是人聲鼎沸,好不熱鬧啊,看來來登高望遠的人好多啊,雖然一路爬到山頂已經(jīng)是筋疲力盡,氣喘吁吁,但是好像人們都不只是沖著登高辟邪來的 ,或許是重陽節(jié)已近晚秋,大氣涼爽,空氣清新,能見度高,這大概也是人們選擇登高遠眺的原因吧!看來中國古代傳統(tǒng)遺留下來的節(jié)日都是有深遠意義的!呵呵!不虛此行!!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6

            坐在辦公桌前,望著窗臺上吐香搖曳的九月菊,我心馳神往、感慨萬千。對于九月菊,我總是偏愛。這是因為九月菊的飄若浮云的獨特風姿,以及“凌霜留晚節(jié),殿歲奪春華”的可貴風格。九月菊少牡丹之霸氣,無梅花之傲氣,與紅葉凌霜,如青松傲骨。故歷代文人墨客多以菊之品德自勵自勉: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韓琦的“莫嫌老圃秋容淡,猶看黃花分外香”;蘇東坡的“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皆為千古流傳之詠菊名句。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鞭k公室外的嘈雜聲,將我纏綿于賞菊醉意拖了回來?刹皇锹,光顧賞菊,殊不知重陽至。心中忽然就想起了那句“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钡脑娋鋪。在眾多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情有獨鐘者當屬重陽節(jié)了。若問緣由,那就得從其別稱——“老人節(jié)”說起。據(jù)報載:去年重陽節(jié),某報記者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shù)接受采訪的年輕人并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jié),有的雖然知道是重陽節(jié),但不曉得有老人節(jié)一說。

            由此可見,重陽節(jié)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恰恰反映了傳統(tǒng)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許多年輕人熱衷于西方的情人節(jié),而對中國傳統(tǒng)的“七夕”卻不屑一顧,實乃可悲!

            工作二十余載,雖不能功成名就,但也編鑒修志五部。每逢重陽,帶領女兒、兒子到老家看望爺爺、奶奶,幫助他們干干家務、陪陪他們說說話,這樣以踐促行的行動,促成其尊老、愛老、敬老的行為養(yǎng)成。

            前文提及我對重陽節(jié)情有獨鐘,其實還有一段與奶奶有關的點滴當屬其因。

            自打記事起,我跟太太、奶奶一起生活,幸運的是,她們對我百般呵護,生怕我受到一絲一毫的委屈。記憶里,奶奶對我最好了。雖說那時家里窮得揭不開鍋,靠奶奶每天步履蹣跚地務農(nóng)維持生活,但吃穿方面從沒虧待過我。重陽節(jié)那天是奶奶最喜歡的日子,我喜歡看她在這一天綻放難得的笑容,宛若燦然盛開的菊花;我喜歡聽她在這一天講述自己的故事,充滿曲折和苦難;我喜歡和她在這一天去縣城湊熱鬧——逛“九月九”白云寺廟會;我喜歡聽她在這一天說出自己的愿望——到老家寧夏海原走走。

            十多年前,奶奶飯量突然減少,時常呻吟心口痛。于是我和父親、叔叔帶著她去了省城蘭州診斷,確診為食道癌。這晴天霹靂的診斷結果,使全家悲痛欲絕。當奶奶硬撐著,笑容滿面地走下車時,許多人以為診斷錯了。剛上炕,她就一下子癱倒了……

            從她去世那一年,至今整整十多年了,每每憶起,心里都會有不可言喻的隱痛。仿佛又看到了她對我慈愛地微笑,我淚眼模糊,聲音哽咽“奶奶,孫兒等著帶您去逛“九月九”白云寺廟會;給您備好到老家寧夏海原走走的車輛”。唯有此時,才能真正理解“子欲孝而親不在”的苦楚和無奈。

            “九月九”重陽節(jié)這一天,我都要來到奶奶的墳墓念穆斯 林的“許熱”,祈求偉大的安 拉賜予她永久的樂園。

            一陣微微的秋風掠過窗口,辦公室的九月菊香氣撲鼻、沁人心脾。接孩子的時間到了,看著走出校門的兒子,心里默想:重陽佳節(jié),我要給他好好講講有關太太、奶奶的故事。教他如何做人,學會感恩,懂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的道理;了解祖國優(yōu)秀的文化遺產(chǎn),引導他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汲取營養(yǎng)、茁壯成長,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祖國棟梁之才。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7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九重陽節(jié),因“九”與“久”同音,九在數(shù)字中又是最大數(shù),所以又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jié),因此,重陽佳節(jié),寓意深遠,也是一個歷史悠久、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親情的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

            盡管重陽節(jié)的初始內涵并非關愛父母,而在于避災疫(夏冬時節(jié)易感時疾,于是人們習慣以出外登高野游、佩茱萸、飲菊花酒等方式來紓解)。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避忌心理漸漸淡化,祈壽敬老的意味卻越來越濃厚。今天的重陽節(jié),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重陽當成了中國人自己的“父母節(jié)”。

            我國同世界上的許多國家一樣,慢慢步入老年社會。關愛老年人,關心長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責任。而對于許多老年人來說,物質上的溫飽和冷暖,遠不及家人、親人的關心,精神上的充實更為重要。老人晚年幸福,不只是吃得好、穿得暖,還需要身邊人的了解和理解。也就是說,單純的物質供養(yǎng),是不足以謂孝的,也不可能使父母安度晚年?上Ш芏嘧鰞号,都遺忘了老人的精神世界,使老人在“精神遺棄”中變得抑郁、空虛、寂寞。

            “樹老怕空心,人老怕冷清!弊鳛閮号瑧摽紤]如何排遣父母晚年生活的孤獨,也應該努力經(jīng)常營造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氛圍。雖然現(xiàn)在做子女的有做子女的難處,現(xiàn)代生活節(jié)奏不斷加快,競爭愈來愈激烈,工作、家務、教育孩子等等,都使人忙于應對,身心疲憊。即便如此,也不可成為忘記孝親的義務,也不可成為忽視老人精神世界的理由。

            孝親是中華傳統(tǒng)美德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道講求“無違、有養(yǎng)、有敬”。如果說“有養(yǎng)”是基本層面、物質層面的東西,那么“無違”、“有敬”就是精神層面的關懷,老年人更需要精神慰藉。有道是孝以心論,老人不在乎你給多少錢,他們需要的是兒女的溫情、精神的關懷。有些老人感嘆地說,自己吃穿不愁,孩子定期給贍養(yǎng)費,但是“心里老是空空的”。難怪,有老人出錢請兒女回家吃飯之事發(fā)生,真不知這是老人的悲哀,還是做子女的悲哀。

            前不久讀到一則報道說,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接受意大利《機會》雜志記者采訪,在回答最不能等待的事情是什么時,本以為滿腦子都是生意經(jīng)的他,會回答莫錯過“商機”之類的話,可他卻語出驚人:“天下最不能等待的事情莫過于孝敬父母!”,聽來發(fā)人深思。我們常常聽到一些人說,工作太忙了,沒時間看父母。這與比爾·蓋茨相比,就顯出很大的差距。差距就在不把孝敬父母放在最不能等待的事情的位置上。是啊,錢是掙不完的。作子女的,應該花些時間陪陪老人。人都是會老的,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那時想要盡孝道已經(jīng)太遲了。

            作為兒女,重陽節(jié)為父母做些什么?是帶老人登高賞景,還是把酒觀菊,與老人分享快樂呢?陪老人說些知心話,送老人一件實用又有特別意義的禮物,或陪父母出門走一走?傊磉_一下心意。只要能給老人們一點關愛就好。有時兒孫一句寬慰的話語、一個溫馨的電話、一件有意義的禮物,就會給老年人一個驚喜、一絲慰藉、一點溫暖。讓老人笑在重陽,笑在每一天吧。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給全天下的老人,祝他們快樂,幸福,笑口常開。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那是父母對子女的愛;有人一生一世值得你愛,那是父母親。我們無法還父母年輕和美貌,或許也沒有能力回報太多。但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是達官顯貴還是一介平民,那顆熱乎乎的孝心都還是不缺的,它永遠揣在我們每個人的胸口。讓我們趁著父母健在,抓住一切可能的機會孝敬關愛他們吧。重陽節(jié),是個表達的契機。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8

            父親比我整整大出三輪,和母親都到了古稀之年。零零落落的花白頭發(fā)根根豎著,皺紋在不知不覺中爬滿了眼角、嘴角、額頭,童年印象中的健壯、雄偉,象一座山一樣的父親在歲月的磨礪中漸漸的消瘦了。曾走路風風火火沒半點清閑的母親也同樣抵擋不住歲月在身上的印痕:一度紅潤、健康,惹都我都禁不住拿手去碰的臉取而代之的是蠟黃、消瘦,皺紋橫生;曾能一下子背起百十斤的重物的腰身也不再挺直、硬朗。

            任何人都在經(jīng)受著歲月的刀,刀刀傷人。

            又到重陽節(jié),又到秋風起。父親曾告訴我: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父親的意思也無非是想讓我們給他們過過節(jié)。都已經(jīng)年愈花甲了,還能再過多少個重陽節(jié)呢?我是這么想,也許父親也是這么想吧!人老了都知道珍惜了,也知道日子是越過越少了。第一個重陽節(jié)是我和女兒過去給老兩過的,很簡單的幾個菜,是在小桌上進行的。老兩口卻異常的高興。父親對著母親說:“你家閨女給你過節(jié)來了,今天是老人節(jié),是你的節(jié)日!”父親說這話的時候很興奮,一直看著母親,好象我只是給母親過節(jié),而與他無關。但父親臉上卻寫滿了幸福。原來,幸福是看到另一個人幸福。

            國慶休假接到母親的電話,說是去姐姐家?guī)兔﹃衩。見我猶猶豫豫的樣子,母親直接說,你不去我自己去。再不孝的女兒到這個時候都會心軟的,我只是不想讓母親去,畢竟都七十的人了。母親堅持要去,我只好答應第二天早點到母親家一起走。第二天早六點起床收拾停當就直奔母親家。母親開的門,很高興的樣子說,我還怕你晚了。我說,平時睡懶覺,關鍵時候還能睡?母親笑了。父親從屋里出來也很高興。總覺得我早起的行為給他們添了不少光似的。臨走的時候,父親說,你媽感冒了,下午三、四點就早早回來吧!父親不說,粗心的我竟沒能看出來。母親直說,沒事,沒事。我卻更為昨天的猶猶豫豫而感到無地自容。

            一路上照顧好母親,沒多久就到了姐姐家。姐姐和外甥正在墻外剝玉米,見我們來了,笑著直說今天可真早。母親卻顧不上說別的坐在姐姐剛坐過的小凳子上開始剝玉米,手里干著活,才開始說起來話來。什么家常里短,鄰里鄰居,姐姐和母親好象有說不完的話。而我卻是屬于那種點睛之筆,偶爾插一杠子惹的大家都樂了,然后再保持沉默。干起活來時間總過的很快,我囑咐母親早點走吧,別誤了最后一班車。母親看著剩余沒有剝的玉米也感到?jīng)]辦法了,只好跟我去趕最后一班車。坐上車后,我用手機撥通了父親的電話,告訴他,我們已經(jīng)坐上車了,再等一會兒就去車站接我們吧!

            當我扶著母親下車后,第一眼就看見父親已在三米開外的地方等我們了。父親的笑容很舒朗了,好象那種久別重逢的笑容。只短短的幾個小時,在父親眼里象是過了半個世紀。走到車前我驚奇的發(fā)現(xiàn)怎么沒帶坐墊(三輪電動車本身自帶的),父親憨厚的笑著說:“走的匆忙,忘了。”母親接過來卻說:“肯定是接了電話就著急來了,才忘了坐墊!备赣H卻只是笑。笑容包含了母親對他的理解,也包含父親那份深深的愛。

            今天是重陽節(jié),想著往年和女兒給老兩口過的重陽,如昨日剛剛謝幕的影片歷歷在目。而今,因某種原因不能親去給老人過節(jié),實屬大不孝。

            打一個電話吧,父親的聲音依舊很高興的樣子,而我卻再也說不出別的。只能匆匆的掛了電話,掩面而泣。

          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 篇9

            由于國慶調休,今天很多人仍然上班,所以來參加活動的人少得可憐——美麗心情、小石頭、我,加上負責人左哥,只有四個人。左哥好像有點失落,因為今天的“兵”太少,他這個“司令”當?shù)貌粔蛲L,新來的門衛(wèi)大爺不認識左哥,在門口難為左哥給院領導打了好一通電話才讓我們進去,但院領導的熱情相迎讓左哥一掃滿臉陰云,興高采烈地帶領著我們地來到活動室,并給我們布置了任務,主要陪老人下棋、聊天,給他們解悶,逗他們開心。

            活動室里,有的老人在下棋,有的老人在打麻將,有的老人在聊天,左哥陪一位老人下棋去了,我和美麗心情、小石頭就去和幾位老人一起聊天。

            一位戴眼鏡的奶奶,興致勃勃地給我們講她的人生故事。她出身于一個大家庭,早年因為父親的成分問題,一家人在此起彼伏的運動中,經(jīng)歷了種種悲歡離合。但她非常樂觀,說起那些事情的時候,常常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描述得像是喜劇中的情節(jié),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仿佛磨難對她來說是人生必然的經(jīng)歷,看淡它,超越它,就能成為強者。她說她有四五十年的心臟病史,這更讓我覺得很不可思議,看她談笑風生的樣子,給人的感覺,八十多歲的她和一顆病蔫蔫的心臟和平共處,簡直就是一個生命奇跡。她不但心態(tài)好,而且還很愛美,她抬起腳給我們秀小女兒剛給她買的一雙漂亮鞋子,眼睛里滿是自豪、得意的神情,有一個詞“老來俏”,我覺得形容她此刻的狀態(tài)再合適不過了。

            另一位七十多歲、穿著漂亮花衣的奶奶,不太愛說話,當“眼鏡奶奶”給我們講故事時,她一邊玩一種麻將連連看的游戲一邊吵著說:“我都聽了八百遍了,不要見人就講你那點老黃歷了”!把坨R奶奶”反駁她:“我在講歷史呢,年輕人喜歡聽歷史。”“花衣奶奶”打趣道:“就那一點歷史,有什么好講的!倍斘覀冋埶o講講她自己的歷史的時候,她卻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我逗她說:“我們最喜歡老年人給我們講過去的事情了……”,最后,她終于打開了話匣子,給我們講各種各樣的事情。也許,與“眼鏡奶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jīng)歷相比,她過得平平順順,沒有那么多故事可說,但她很愛自己的家,很愛自己的親朋好友,所以她講得大都是家長里短的小事情,她給我們講她的兒女,講對兒女的教育,講與兒女親家的相處之道,她說的最多的就是女兒嫁到婆家后,她一直交待女兒要對公公婆婆好,女兒的婆婆很感動,對她也非常好,經(jīng)常給她買禮物。她說:“你看,我身上穿的這件衣服,就是俺姑娘的婆婆給我買的。”那是一件時尚的漂亮衣衫,她穿著非常合體、好看,我們一致夸獎:衣服好,人更好!她聽了樂得合不攏嘴,說:“你對人家好了,人家才會對你好,這就叫‘人心換人心,兩好合一好’!”老人這句話,讓多少婆媳不合、姑嫂相爭、親友反目的人們汗顏。∥艺f:“要是大家都有你這樣的心態(tài),都像你這樣想,咱這社會就會和諧很多。 彼l頻點頭,說:“是啊,人都和諧了,社會才和諧!”

            在來之前,我覺得我是一個給予者,覺得自己在幫助這些老人,但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想法錯了,我能做的僅僅是在給他們解悶,逗他們開心,而他們卻在教我怎么對待生活,怎么做人怎么做事,怎么用一種開朗、豁達的態(tài)度面對人生的起起落落、是是非非。今天,恰逢重陽節(jié)前夕,我只不過用短短三個小時的時間付出,卻收獲了老人用一輩子經(jīng)歷總結出的人生經(jīng)驗。所以,參加這次活動,對我來說,是一次真正的心靈蕩滌,是一次很有意義的修行!

          【精選重陽節(jié)的作文1100字9篇】相關文章:

          重陽節(jié)的精選英語作文例文08-27

          精選重陽節(jié)感恩作文02-25

          實用的重陽節(jié)的作文(精選61篇)04-02

          優(yōu)秀的重陽節(jié)精選英語作文例文08-27

          重陽節(jié)的精選高二英語作文08-27

          精選重陽節(jié)的作文合集9篇03-04

          【精選】重陽節(jié)的作文合集6篇02-21

          重陽節(jié)的優(yōu)美段落精選02-28

          2016最新年的重陽節(jié)的精選英語作文08-27

          2016年的精選的重陽節(jié)英語作文模板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