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冬至的作文700字三篇
在學(xué)習(xí)、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經(jīng)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冬至的作文700字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1
12月22日是冬至,放學(xué)后,媽媽把我接回家,我做完作業(yè),就和媽媽一起包餃子。
媽媽把一碗面粉倒到面盆里,再加上適量的水拌勻,然后揉到一起。和了一會,一碗面粉就變成了一個光溜溜的面球了,我也忍不住下手和了幾下,媽媽看我揉個不停,就說:“好了,別揉了,蓋上蓋讓它醒醒吧,咱們準備菜!”
媽媽拿出一個大白蘿卜,把它洗個干干凈凈,用擦子擦成絲,我看著媽媽擦幾下以后又換個面,換了幾下以后像一枝削好了的鉛筆。我決定試一下,結(jié)果怎么也削不動,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削了一下,削了四五下,就沒有力氣了,我拿開擦子一看,!這可不是絲,是末,我花了這么多功夫都白費了!媽媽說:“沒有關(guān)系的,反正還要剁,只因為你的力氣小才會這樣!”媽媽把擦好的絲放到鍋里煮一下,趁這一會媽媽把肉拿出來,我把肉放在盆里,在媽媽的指揮下,我放了三勺鹽、一勺雞精、倒了一些味達美醬油、放了一些香油,就開始用筷子攪拌,媽媽讓我順著一個方向攪,說這樣拌的餡好吃。我攪勻了,媽媽也剁好了蘿卜,我把肉和蘿卜都放在一個盆里,就開始使勁地往一個方向攪,直到把它們攪勻了為止。攪完以后,我覺得胳膊很酸,我不得不休息一會。
把餡拌好后,又拿出來和好的面,在面板上揉,我揉呀揉,把面揉成了一條“小蛇”媽媽拿起刀子“嚓嚓嚓“把面切成小塊兒,我也試了幾下,呀,刀子可真沉,我費了很大的`勁才把這條“小蛇”全都切完,我們把切成的小塊兒搓成圓柱形,又把它們按成扁的,我搟皮,可是,手怎么也跟不上去,兩個手不知道怎么配合,搟好了,可是是個長圓的,之后我又搟成六邊形、五邊形、小花邊,可是就是沒有圓圓的,媽媽搟的皮又薄又圓,我覺得搟皮太難了!我們把餡放進皮中間,用食指和拇指把皮提到中間捏在一起,再把兩邊的捏到一起,一個餃子就成了,我捏的餃子扁扁的,餡有點少;媽媽包餃子是擠的,餃子肚子鼓鼓的,我們一邊包媽媽一邊對我說:“你知道嗎?冬至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過了這一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冬至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這一天,大家?guī)缀醵紩溩,現(xiàn)在還流傳一句民謠“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有人管”的說法,是為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為大眾治耳之恩。
包好餃子,我們把餃子放到鍋里開始煮,媽媽說開鍋以后要加三次涼水就熟了。很快,香噴噴、熱乎乎的餃子就出鍋了!
餃子的味道真好,自己動手做得更好吃!也可能是餓了,我吃了一大盤!真香呀!就是做完以后,覺得胳膊有點酸!挺累的!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2
冬至快要到來了,經(jīng)過同學(xué)們的提議和老師們的協(xié)商,我們班開展了一次別開聲面的包餃子活動。
活動時間定在12月20日(周五)下午,老師先讓我們自由組合分成小組,每組六——七個同學(xué)。我們小組六個人。提前我們就分好了工,有拿面的,有拿餡的,有拿搟面杖的,有拿箅子的……
我的任務(wù)是拿餡。這餡完全歸功于我的外婆。餡中有純瘦肉、洋蔥、紅蘿卜、黃瓜,白、紅、綠搭配,色、香、味俱全,營養(yǎng)也搭配得十分完美。
等到第二節(jié)一下課,同學(xué)們就迫不及待地做好準備工作:把桌子四張四張拼到一起,把東西擺上去,把手洗干凈……
“叮叮!鄙险n鈴響了,我們不約而同地忙碌起來,切面的切面,搟皮的搟皮,填肉的填肉……忙的不亦樂乎!我們組唐振波和何明洋是負責(zé)切面的,只見其中一個拿著面塊搓來搓去,一會就成了長條。另一個則拿一個鋒利的小勺子眼疾手快地切,“嗒、嗒、嗒”,一下一個。我和王子衡是負責(zé)搟皮的。我們把面球在面粉中一滾,放到案板上,用面杖搟成手心那么大的面片,扔到周夏航和吳澤楷那兒,他們是負責(zé)包的。只見他們把皮鋪在手上,另一只手用小勺子挑起餡,放進皮中央,再把兩邊向中間折,一折一捏,小花邊就出來了。這樣,就包好了一個餃子。
一段時間過去了,當(dāng)我們組第一個喊出“包完了”時,同學(xué)們都很吃驚,老師過來給我們和小組照了相,我們就去煮了。當(dāng)熱騰騰的餃子盛在碗里,其他組的同學(xué)都跑來搶餃子。而我們一邊用手往嘴里塞著餃子,一邊用手護著。最后,一人才吃到一個。后來,同學(xué)們都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煮餃子。
結(jié)束時,我們的餃子被評為最好吃的餃子。
這次活動,讓我們體會到分工合作的重要,也讓我們了解到家人們包餃子的勞累。老師也正是這個用心。分工、團結(jié)、協(xié)作,是我們每個人做事時都要注意的,讓它們伴隨著我們以后的路吧!
后來我才知道為什么冬至要吃包子。相傳是因為東漢時期的名醫(yī)張仲景在一年冬天回家的路上,看見路邊有許多耳朵凍爛的`窮人。于是回家后,就和徒弟們在路旁支起了一口大鐵鍋,把羊肉、辣椒等驅(qū)寒的食物放進去煮,然后再撈出來,用面皮包成一個個像耳朵的東西,再回鍋煮,熟了以后分發(fā)給爛耳朵的人們吃,還起了個名字,叫做“驅(qū)寒嬌耳湯”。不出半個月,那些人的耳朵都好了。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名醫(yī),用面皮和肉做成了“嬌耳”的樣子,據(jù)說,吃了可以不凍耳朵。而張仲景做“嬌耳”的那天就是今天的“冬至”。所以,人們在冬至那天一定要吃“嬌耳“,也就是今天的“餃子”。
小小的餃子,寄與了我們的期待,在活動中我們增進了了解,增進的友誼,好溫暖的餃子,讓我難忘!
冬至的作文700字 篇3
早晨,我剛起床,看見姥姥買回了許多的菜:香菇、白菜、蔥、羊肉??我好奇地問:“姥姥,買這么多的菜干什么呢?”“后天就是冬至了,我們先包餃子啦!崩牙颜f。我一聽高興得一蹦三尺高。以前,雖然常常吃餃子,可從來沒有親手包過餃子,今天正好讓我小試牛刀一把!吃過早飯,全家人就開始忙了起來,姥姥調(diào)好餃子餡就開始和面、搟皮。等一切準備就緒,爸爸媽媽開始包起餃子,只見他們先拿起皮,放在手掌上攤平,然后夾了一些餡放在上面,把兩邊對齊輕輕一捏,一個餃子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的學(xué)著媽媽的樣包了起來,結(jié)果剛上“戰(zhàn)場”就敗下陣來。我把我包好的和媽媽包的一比,真是“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媽媽包的餃子飽滿、結(jié)實、整齊,像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雁,而我包的餃子卻像一個個“傷兵”,有的“歪脖子”、有的“肚皮受傷”、有的實在是有天壤之別。我只好向媽媽虛心求教,媽媽看了看我包的.餃子,告訴我:“你之所以包得不好,是因為餡放得過多或過少,包的時候又用力不均。不用急,熟能生巧!
聽了媽媽的話,我又重新開工了,根據(jù)媽媽指出的原因,終于親手包成了一個“神氣十足”的大餃子。
在包餃子的過程中,爸爸給我講了冬至吃餃子的來歷。相傳農(nóng)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jié)日飯。這種習(xí)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集醫(y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yī)者奉為經(jīng)典。當(dāng)他毅然辭官回鄉(xiāng),為鄉(xiāng)鄰治病時,正值冬季。他看到鄉(xiāng)親們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搭起醫(y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y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qū)寒藥材放在鍋里熬煮,然后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后,分給來求藥的人。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fā)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學(xué)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餃子”。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yī)圣”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聽了爸爸的講述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人們說冬至吃餃子不凍耳朵了。
【冬至的作文700字】相關(guān)文章:
冬至的作文08-06
(精選)冬至的作文07-18
冬至的作文(經(jīng)典)07-20
冬至作文[精選]07-23
冬至的作文10-02
“冬至”作文12-24
★冬至作文10-02
冬至的作文01-16
冬至作文02-04
冬至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