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9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1
再過二十來天,端午節(jié)就要到了。
說起我家過這個端午節(jié)呀,我還真是感慨萬分啊!實屬讓人哭笑不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边@首民謠生動地表達了端午節(jié)的主要習俗。
我的家鄉(xiāng)沒有江河湖水來劃龍舟,不過每逢端午,還是可以看到人家門前插著一束艾草或菖蒲,更可以聞到從各家各戶傳來的陣陣粽子的香味。
按理說,我家過端午也沒啥區(qū),別可就是有些與眾不同。眾位看官欲知到底有何不同,且耐心往下看——
其實也無太大區(qū)別。還不就是過個端午節(jié)!只是我家的氣氛不對頭。
人家過端午,都歡歡喜喜,熱熱鬧鬧的;可我家卻是硝煙彌漫,分成兩派,年年都要斗上兩回合,才肯罷休。
第一回合:吃粽子
傳說在屈原投江時,人們因為撈不上屈原的尸體,所以用棟葉、蘆葉和五彩絲包裹的粽子投入汨羅江以祭祀屈原,不讓江里的蛟龍吃掉屈原的尸體。從這以后,端午節(jié)包粽子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如今的粽子在講究飲食文化的我國人巧手經營下,不論是造型還是原料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而我家的分歧之一就在這粽子餡兒上。
爸媽喜歡吃糯米粽、蠶豆粽;而我和弟弟則喜歡吃豆沙粽和肉粽?蓩寢屧诎兆拥臅r候總是以種種理由來反對包豆沙粽和肉粽。于是就有了第一回合的較量。
“媽,這次有包豆沙粽和肉粽嗎?”
“包那兩種粽子多麻煩!包豆沙粽又要洗、又要磨的你想累死你媽我哇!肉粽又油膩膩的,多吃對身體健康無益。還是糯米粽和蠶豆粽比較好!”
“‘青菜蘿卜,各有所好。’我們兩姐弟就是喜歡吃這兩樣嘛!難道您連這一小小的要求都不肯答應嗎?”
“那好啊,你們有本事就自己包去,現(xiàn)在我沒空!”
“包就包,誰怕誰!”
正所謂“民以食為天”,怎么著也不能虧了自己的肚子!很快我們就湊齊了所需的原料。接下來我們倆淘米的淘米、切肉的切肉,干的是熱火朝天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2
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shù)氐臐O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shù)娜~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shù)娜~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shù)娜~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shù)娜~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
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加油,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
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3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我的家鄉(xiāng)在江西贛州,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家鄉(xiāng)的人都要賽龍舟吃粽子。
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在這個熱熱鬧鬧的節(jié)日里,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早晨起床后,一直陰雨霏霏,直到十點多,雨才小。再去奶奶家過節(jié)的路上,要過西河,看見江面上正有五六條龍船疾速駛來。此時的江岸兩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一條青龍,一條金龍,一條火龍和其它幾條龍船,都坐著二十余名勇士,每人手中緊握劃板,一鼓作氣。岸邊觀戰(zhàn)人群有的高深吶喊,為自己的船助威;有的沉默不語,但他們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條船,也在為他們暗中鼓勵。劃船的勇士聽著這激情的吶喊聲,個個憋足了氣力,揮舞著劃板,身后激起的水花濺起一道道波瀾。寬闊的河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劈江斬浪向著橋沖來。一場比賽下來,雙方不分彼此。那種緊張激烈、扣人心弦的競渡場面,令人們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后,誰都不愿離開,大家站在岸邊回味著賽船的無窮樂趣……
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吃茶葉蛋和粽子。,端午之后細菌多了,粽葉是有殺菌作用的,吃了防病。端午粽花樣繁多:有堿水棕,綠豆棕,花生棕,豆沙棕,臘肉棕……各具特色,其味各異。解開扎藤,剝開粽子葉,甜粽子里藏著紅紅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騰著蒸汽,散發(fā)著一種特有的棕香。兩粽子用盤子放在一起,活賽兩顆亮晶晶的紅白寶石,糯米在燈光下晶瑩透亮散發(fā)著撩人撲鼻的濃郁糯米香,真是棒極了!
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jié)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xiāng)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tǒng),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xiāng)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xiāng)龍舟賽,心里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4
人生中,有一種分離叫永遠;有一種感情叫難舍難分;有一種思念叫痛徹心扉;有一種懷念叫刻骨銘心,終身難忘直到生命沒了軌跡,沒了呼吸!
人的一輩子最悲傷的莫過于親人間的生離死別,那呼天搶地,悲天憫人,傷心欲絕,撕心裂肺的場面,一幕幕,一件件,映在腦海里,浮在眼前,淚濕眼底,就像昨日發(fā)生的,飄于傷心記憶中的思念, 讓我想起了天堂里的爹娘,刺痛我的心肺,沉浸在緬懷的凄涼中不能自拔......
在這個紛雜喧囂,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心都是善變的,人與人之間沒有絕對的忠誠和不變,即使深愛的人,同床共枕的妻子或丈夫,在感情變質了,或者為了自己的某種利益,也許會選擇背叛,負心離開,然而,在這個世界上唯有兩個人永遠都不會負我們,那就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的一生都在關心著我們,至死都惦念著我們!
我記得我的母親躺在病床上,被疼痛折磨得奄奄一息,還在念念不忘的低喃著,年少的我還沒成家,她真的不放心就這么離開人世…
幾十年過去了,每當我想起,淚流滿面,心潮澎湃,凄傷得痛徹心扉,我的媽媽真的很可憐,把我撫養(yǎng)成人,還供我上學,沒等到我報答她的養(yǎng)育之恩,就匆匆地離開人世,想想都遺憾終身!
每年短午的前后,我的心情尤為沉重,哀傷的靈魂不敢寫文字,不忍觸動脆弱的神經,真不知道,這么多年來,沒有爹娘的日子,我是怎么熬過來的?好久都忘記了微笑,那些堆積在心中多年的知心話,好想和他們說說。常?吹脚笥褌冃腋5膿碛须p親,我羨慕得淚流滿面,感傷萬分,有爹娘的日子真好! 因為父母尚在,我們可以孝敬他們,可以環(huán)繞在他們身邊,還可以做一個他們眼里長不大的孩子,感受那份永遠不會蒼老的父愛母愛。
今夜,我真想托清風捎去我的思念給你們,端午節(jié)的那一天,我會去看你們的,送粽子給你們吃,讓你們好好地聆聽我的想念,我的傷悲,我的無眠黑夜,我的如泣如訴...
此時,我敲打著文字,淚濕鍵盤,心雨不止,淚流滑落,那是想念的淚滴,傾盡至情至深的思念,人世間最痛苦的真情流露,親愛的爹娘,來生,讓我們再續(xù)今生的緣分,讓我再做你們的女兒,我會趁永別沒發(fā)生時,緊緊地握著這種緣分,好好地孝敬你們!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痹谶@陣陣兒歌聲中,咱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中國傳統(tǒng)佳節(jié)——端午節(jié)。
要問端午節(jié)的來歷,可有很多故事呢。就給大家講其中一個吧:在戰(zhàn)國時期,楚國有位愛國詩人叫屈原。屈原在楚王的`身邊做官;栌沟某蹩偸锹犘拍切┘槌、小人讒言,不聽屈原的忠言。后來楚王竟把屈原削職流放了。在流放的過程中,屈原看見楚國都城被敵軍占領,百姓遭殃,慘不忍睹,屈原非常悲憤,于是跳江自殺。人們非常傷心,劃船找屈原的尸體,還包粽子給魚蝦吃,希望魚蝦不要傷害屈原的尸體。于是,人們?yōu)榱思o念這位愛國詩人就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jié)”,用包粽子、賽龍舟的形式表達對屈原的緬懷之心。
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習俗呢!包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jù)說是為了避邪。粽子幾乎是每家每戶過節(jié)必不可少的物品,奶奶在包粽子前,總是要先把粽葉泡上很長時間,再煮上一天。裹粽子時是先取三片煮好的粽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往里面放些糯米,還可以根據(jù)個人喜好,添加不同的餡料,諸如:花生米、紅豆、肉、蜜棗等等。再用棉線捆起來,一個玲瓏可愛的粽子就誕生了。但現(xiàn)在還不能吃,還要把包好的粽子煮上一天,到第二天咱們就可以大享美味啦。解開一個熱騰騰的粽子,蒸汽直沖天,而粽子活像個老爺舒服地躺在粽葉里。糯米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fā)亮、金銀剔透,就像一顆顆璀璨的鉆石。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草葉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顧不上燙,咬了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
在今年的端午節(jié)里,我不僅學到了很多知識,還品嘗了美味的粽子。這真是個快樂且有意義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6
農歷五月初五來了,這一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我不禁垂涎三尺,吃粽子嘍!
一大早,平時愛睡懶覺的我也早早起來,到客廳一看,爸爸早就把包粽子的材料準備好了,我洗洗手,擼起袖子與父母包了起來。
我捏起兩片粽葉,把它們貼在一起,大大的葉片濕濕的,捏起來非常舒服,然后把它折成一個類似于漏斗的東西。然后,我抓了一大把米,小心翼翼地倒了進去,那聲音“嘩啦嘩啦”就像下小雨,把那“漏斗”裝得滿滿的,接著,我又放了三個大紅棗,就像三顆紅鉆石點綴在帶著清香的米上。我不禁情緒高漲,還哼起了自己編的歌:“粽子,粽子,非常好吃……”一句沒唱完,媽媽便問我:“就知道吃,你知道端午節(jié)是紀念誰的?它從什么時候起源?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我不禁目瞪口呆,因為我對端午節(jié)一無所知。爸爸急忙來幫忙:“端午節(jié)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為了紀念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愛國詩人屈原,人們才在這天吃粽子,賽龍舟。”接著,爸爸又說了一句:“你一定要記住這些,別再被別人問傻了!”我點點頭,不禁對這粽子刮目相看。
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關鍵,我用左手輕輕握住那個裝滿米的“漏斗”,生怕把米擠出去。我把多出來的粽葉壓在粽葉的上方,并用手輕輕將兩面的粽葉壓平,用左手手指快速扳住,以防漏餡,做完這一步后,粽餡已經看不到了,只看到翠綠的粽葉,十分養(yǎng)眼。
接下來,我用左手握住多出的粽葉,右手握住粽體,并順時針旋轉粽體,多出來的粽葉便乖乖地貼在了粽體上,F(xiàn)在的粽體已經非常完美了,看不到一丁點的白米,而且粽葉嚴絲合縫,渾然一體。
我拿了一根繩子,讓右手捏緊粽體。按順時針方向纏繞在粽子的頂角和底角之間,為了不使我的心血付諸東流,我還特意多纏了幾圈。然后,我在粽子的中間纏繞了兩三圈,并在最后打了兩個結。一個棱角分明,漂亮的粽子就大功告成了!
經過兩個小時的漫長等待,粽子出爐了!每一個都精神飽滿。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享受著美食與節(jié)日的喜悅與幸福。
每一個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都有它獨到而深遠的文化內涵,讓我們享受節(jié)日那喜慶,祥和的氛圍吧!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7
中國的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jié),又名端陽節(jié)、重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中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中國人為什么要過端午節(jié)呢?這里有著不少的傳說,最著名的的就是為了紀念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后,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并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跟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跟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于春秋戰(zhàn)國的端午節(jié)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jié)日。
過端午節(jié),中國各地有很多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游百病,佩香囊。
懸鐘馗像:鐘馗捉鬼,是端午節(jié)風俗。在中國中部的江淮地區(qū),家家都懸鐘馗像,用以鎮(zhèn)宅驅邪。鐘馗與一個離奇?zhèn)髀動嘘P,相傳中國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夢見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稱鐘馗,醒后令畫家吳道子描成畫像,相貌兇殘丑陋,以為打鬼、驅邪、除祟之用。
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jié),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制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于堂中,剪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于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賽龍舟:據(jù)說中國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之時不見蹤跡,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尸體。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8
“五月初五,‘親媽’地走!”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一句俗語,大意就是五月初五準新郎要到女方家送禮去,要是不送或者禮送得不到岳母歡心那今年就難娶走人家閨女,抱得美人歸咯!
當然,也不是每個“親媽”都只收禮不看人的,俺媽就是只看人不看禮。老家的端午節(jié)不吃粽子,吃的是油炸散子,還有燉大豬蹄湯。那是一九九七年的五月初五,阿拉熊(這是我給老公取的外號)拿著一小桶鱔魚、泥鰍到我家,我一大家子人都覺得這小子挺奇怪的,怎么端午節(jié)送這么些東西給“親媽”,這不是不想好好孝敬岳母大人了嘛!說實在的,我當時就想這臭小子今年肯定娶不了我咯!結果,蒜苔炒鱔魚、泥鰍燉豆腐卻成了那次端午節(jié)最搶手的菜,俺媽笑著對阿拉熊說:“同意你們的婚事了,隨時定日子!”至今我還記得阿拉熊那得意而燦爛的笑容。
就那么一小桶東西怎么就能夠贏取“親媽”得歡心呢?說起來連我都有些驚訝,阿拉熊一副文文弱弱的書生樣子,竟然身懷絕技!原來他家后面有一大片竹林,所謂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他家正是靠竹吃竹。他從爺爺那兒學會了竹子的編織手藝,家里的籮筐,曬稻谷的簸箕,挑施農田糞便的挑子大多出自他手。更絕的是,他每天早起編織竹簍子,然后到水田池塘里捉鱔魚、捉泥鰍,做成鱔魚簍子后拿到集市上賣。要知道鱔魚、泥鰍都得是勤快、有本事的人才能抓到的(捉鱔魚、泥鰍得起早貪黑,不然就被人家捉走了),鱔魚簍子要到半夜放到池塘水稻田里,天亮之前收回去,早上得趁小東西們鮮活的時候趕上十幾里路到鎮(zhèn)上去賣,又或者到趕集的時候多換些肉、排骨給家里改善伙食。這樣勤快有本事的女婿也難怪俺媽答應得那么干脆!
雖然現(xiàn)在我們在城市里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年端午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吃著粽子、咸鴨蛋,但還是不免想戀過去在家鄉(xiāng)的日子,以及那兩道有滋有味的端午菜肴!
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 篇9
我國有許多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中秋節(jié)等,但最令我難忘是今年端午節(jié)。
那天,田老師帶來了一袋熱乎乎粽子,它們系著白色腰帶,穿著綠色襯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中,好似對我說:“快來吃我呀。那一股香味撲鼻而來,我肚子已經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望著那香噴噴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幾口。
田老師似乎猜出了我們心思,笑呵呵地說:“小饞貓們,想吃了吧,快點排隊上來嘗嘗吧!薄叭f歲!”同學們高興地手舞足蹈。田老師慢慢地脫下粽子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糯米團,糯米上還鑲嵌著幾顆紅寶石呢。不一會兒,終于輪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根牙簽,輕輕地刺下一團糯米,蘸了一點白糖,高興地歡蹦亂跳;氐阶簧,我有點嘴饞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中,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邊白糖,實在是人間美味!以前我不喜歡吃粽子,今天為何改變了這種想法。彭議瑩也上去刺了一小團,大搖大擺地走下講臺,來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給我聞聞那美味粽子。我用可憐眼神盯著她(意思是給我嘗點)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還沒嘗嘗鮮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一絲希望也破滅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著田老師手中剩下最后幾個粽子,田老師笑瞇瞇地說:“誰還沒吃粽子呀!贝蠹叶寂e起手說:“我,我,我。”還沒等老師下令,大家就一窩蜂似涌上講臺,擠得田老師不知如何是好,就連真正沒吃到粽子那名男同學也被我們遠遠地擠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時機終于到了,剛剛把手往中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別人牙簽刺到了,我急得似熱鍋上螞蟻。只剩下最后一個粽子了,大家擠得更兇了,一個個粽子被我們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師手忙腳亂,應接不暇。就在我失望時候,田老師突然轉過身往我嘴中塞了一團粽子,我又歡又喜,捂著嘴高興地回到座位上,心中有說不出甜。粽子發(fā)完了,有些同學失望地回到座位,有同學則很高興,大概搶了不少粽子吧。
這個開心端午節(jié)真令我難忘。
【【實用】端午節(jié)的作文600字9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端午節(jié)快樂的作文4篇03-10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習俗作文三篇01-04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由來的作文八篇01-25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由來的作文3篇01-16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傳說的作文10篇01-14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意義的作文5篇01-13
實用的端午節(jié)的由來的作文三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