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集合九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么,怎么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1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故鄉(xiāng)的河還能劃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里的阿姨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阿姨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fā)令槍響后,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斗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斗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故鄉(xiāng)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阿姨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阿姨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阿姨端出兩只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阿姨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fā)現米飯里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阿姨從鄉(xiāng)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劃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團,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阿姨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阿姨在我上小學以后便回鄉(xiāng)下頤養(yǎng)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jié)去探望她時帶回幾只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jié)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guī)淼氖沁z憾,端午節(jié)被韓國人注冊了,故鄉(xiāng)的的河臟得不能再劃龍舟了,阿姨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jié)被外國人注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臟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劃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著阿姨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故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阿姨。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2
端午節(jié)吃粽子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民族風俗,幾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一次我一見到粽子總得繞道走,否則一種膩膩的滋味兒將會油然而生。
每當我咬上一口粽子,一種說不出的難受就會不由的從心中竄出來,令我覺得昏昏沉沉,無論看到什么都覺得惡心,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將胃中的食物一下子全給倒出來。就算我怎么嚼,都難以下咽,心中像塞了一團棉花死勁的令我吃一樣往嘴里怎么塞也塞不下去。
我不愛吃粽子,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實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則是因為我家的包的粽子與其他粽子不同,我家的粽子是用大米以及甜酒代替原先的糯米,其中也沒有臘肉或其它餡,在吃時,現準備一碗糖邊吃邊蘸?诟谐艘还蓾鉂獾奶鹞秲簞e無它味。
20xx年6月8日痛苦的端午節(jié)又來了,一大早起來北風迎面吹來,涼颼颼的,我爬起來裹著被子,慢慢向床下蠕動。這時,只見媽媽提著一大包的東西走進家門。
我迷惑不解的問:“喂——媽媽,你——拿的是什么?”寒風侵襲著我,凍得我直哆嗦。
媽媽走到我的跟前,將袋子在我頭頂轉了一圈,說:“說想知道嗎?”我點了點頭。
“那就是——,我就不告訴你!闭f罷,有舉著那袋子回到了廚房。
我有些不耐煩了,大聲嚷嚷著:“到底——是什么?”
“什么!聽不見,聲音太小了。”媽媽故意賣關子。
“愛說不說,隨你的便,不聽拉倒!
“好啦,我說了啊,你聽著粽子,香甜可……”
“別說了,我惡心!蔽椅嬷熘е嵛岬卣f,我才不管什么寒風北風的,直奔廁所,大泄一番,將胃里的東西通通倒出來:我倒掉了食物我吐口水,吐了口水然后嘔胃液……
“怎么過敏?看來這新鮮甜美的的糯米粽子只好讓其閑置了,哎——!眿寢専o奈的長嘆一聲。
“啊——糯米的不是媽媽做的大米粽子,那我愛吃。哈——啊——欠——!蔽疫┝诉┍翘檎f:“真不爽,剛起床就別北風給凍感冒了。”
媽媽瞟了我一眼,冷淡的說:“怎么還懷疑我的手藝,嫌我做的'粽子不好吃?”
……
早餐,香噴噴的粽子端上來時,我邊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在口中,黏黏的粽子不是的在嘴里散發(fā)出一連串的咸味,鮮美的湯汁從中溢出,猶如波濤一般在口中翻滾,又好像秋千一樣在其中搖蕩。臘肉更是爽口,臘肉看起來膩膩的?梢环诺阶炖镂兜绤s截然不同,軟嫩的臘肉在嘴中滑而不膩。咸咸的粽子配上軟嫩的臘肉令人一個子叫好,兩個字叫美味,三個字還想吃。
這個端午節(jié)并非是痛苦的,而是快樂而又美好的。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3
今天是端午節(jié),我高高興興“坐”在椅子上吃粽子。“這,這怎么回事,這個粽子好奇怪,怎么通紅的?”我問“老媽”(對媽媽的尊稱)“老媽”說:“快別吃了,估計壞了!薄鞍!我已經咬了一口。”我驚訝的說。我一急,把粽子咽下去了,我立即昏倒了……
我醒來,爸媽都不見了,我心想:兒子暈倒了,你們也不管,哼!
我來到鏡子面前,看了看,我又突然想起爸媽走了的事情,氣憤得一拳頭打向鏡子,我沒打破鏡子,反,反而進入了鏡子里!鞍!”
。ā拔摇痹谙挛氖瞧鋵嵤晴R子人,括號里的是我的思想。)
我馬上回過神來,我忽然說了許多我自己也不知道的話:“其實,我們‘鏡子’人是和你們現實人一體的,你們現實人干什么,我們鏡子人就干什么,不過,嘿嘿,我讓你吃了魔法粽,你和我互換了身體,我再也不用受你的控制了,哈哈哈哈!”
這樣一說,我好像明白了許多。“我”(肉體實際已經不屬于我,受了那個“鏡子人”的控制。)不知怎么了,干了許多壞事,以下都是罪證:
(一)“我”飛速的跑到了公園的小草坪旁,破壞的心思如潮水般涌來,穿過護欄,在草坪里跳起了“芭蕾舞”,一扭一跳,還沒長起來的小草又低下了頭,“我”像收了許多奴隸似的,哈哈大笑起來。(天,這,這,我怎么能這樣呢,這不是我呀。
。ǘ拔摇痹诠珗@里亂跑,看見樹林,掏出口袋里的小刀,在樹上亂刮,樹木被我折騰得不像樣。(哎,這不是我所想的,誰能理解我?)我又拿出更鋒利的小刀,刻下“姚遠到此一游”的字樣,哈哈大笑。(真希望這場災難能快點過去)
。ㄈ拔摇蓖易呷,看到有人在路上打群架,“我”也過去湊熱鬧,我被揍得鼻青臉腫。(啊,可真痛,該死。)不過,“我”還一個勁的往上沖,又被海扁了一頓。(痛啊。
。ㄋ模┱n堂上,數學老師問題:(4+3)+(7+6)-1=?(答案是19呀。拔摇北焕蠋熃衅饋,“我”卻“玩世不恭”的樣子,不回答問題,老師過來就把“我”打一下(疼。
……
我在鏡子里做“我”在外面做的事,啊,受了不少痛苦,我渴望回到現實世界,誰能幫我?
還好,我用腦子設置了一個命令,變了個魔法粽放到人間世界里,呵呵,我換回來了,否則我能打這篇作文嗎?
。ㄗⅲ号龅郊t粽子千萬別吃,否則,呵呵……)
這次奇遇可真驚險呀!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4
“我想吃粽子!”“等端午節(jié)吧。”“那還得等多少天呢?”“快了吧:”
“哦——”
端午節(jié)快到了,眼前又浮現出令人垂涎的大粽子,插在門楣兩端的艾草,扣人心弦的龍舟賽。每次呀,想著想著一不小心就會笑出聲來。那濃濃的鄉(xiāng)情圍繞著我,過端午的點點滴滴歷歷在目。
每到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都會在門楣上插上艾草和菖蒲,據說是用來避邪的。雖然在科學發(fā)達的今天,人們知道這是不科學的,但端午節(jié)插艾草已成為獨特的風俗流傳下來。
每年端午節(jié)都不例外,我總會回到住在鄉(xiāng)下的奶奶家。那里有熱情好客的鄉(xiāng)親,有沾滿露水的山間小路,有綠得惹眼的小草,更重要的是,那里有大得一望無際的蔚藍的大源湖。
記得去年端午節(jié),奶奶叫我和弟弟上山采些艾草。很快,我與弟弟便采完回來了。奶奶見我們手上只有兩根艾草,笑起來了,原來采的太少了,只有把家里所有的門窗都裝點起來才更有節(jié)日的氣氛啊。唉,只得讓媽媽重跑一趟了。我喜歡它們帶著一絲苦味的淡淡清香,喜歡它們給門楣帶來新鮮的綠意。艾草是一種很好的藥用植物,不僅很香,冬天還可以用它泡腳暖腳,還可以制成艾絨,灸穴位,暖經絡,去寒氣。
裝點好門窗,我們會帶上奶奶煮的染得紅紅的熟雞蛋——說是紅紅火火,吉祥如意,隨著攢動的人群去觀賞絲絲細雨中龍舟競渡的壯觀景象。
大源湖平時很平靜,只是在這個時候,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它就會變得熱鬧起來,同湖邊的人們一起,同陣陣的吶喊聲一起狂歡。一到這一天,美麗的大源湖邊便圍滿了人,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龍舟好不威風!識水性的后生戴著不同顏色的頭巾來參加這個活動。乍一開始,數舟齊發(fā),如離弦之箭飛速前行。伴隨著震天的鑼鼓聲,水花四濺,吼聲震天,萬頭攢動,怎一個熱鬧了得!我們在這龍舟競渡中感受歡樂,感受淳樸的鄉(xiāng)情,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蘊。
又是一年端午近,每到這時候,總會懷念過去在家鄉(xiāng)的許多有趣的事。哦,端午,無可救藥地愛上胖胖的粽子與青青的艾草,不可遏止地懷念那濃郁的鄉(xiāng)情。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5
端午節(jié)來源于屈原的故事:愛國的詩人屈原出了一個能夠富國強民的好主意,但是沒有被國王采納,反而被逐出宮中。他氣的不得了,跳下了汩羅江。當地的漁夫劃著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羅江給屈原。后來,大家把盛著竹筒的米改為粽子,把劃小船改為賽龍船來紀念屈原。大家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才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我們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們家每年都過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準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后,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卷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后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鐘,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么“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過端午節(jié)除了要吃粽子,當然也少不了賽龍舟喲!我最喜歡看得就是賽龍舟的情形,幾十個水手都手拿著槳,用盡全身的用手奮力地劃著,擂鼓的水手勢氣高昂,用力地敲著有規(guī)律的鼓點兒!凹佑,加油!”,場邊的拉拉隊激情洋溢,發(fā)出雷鳴般地加油聲、吶喊聲、助威聲,使水手們不得不更加使勁劃船。整個賽龍舟的場面多么壯觀、激烈,可以說是獨一無二,是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象征。吃粽子、賽龍舟,這兩樣傳統(tǒng)習俗,共同編織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6
很快,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又到了,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的回憶。
大概是四歲時吧,那時候家鄉(xiāng)的河還能劃船的;當我遠遠地聽見鑼鼓震天、呼喊撼地時,好奇的我便硬是拉著家里的婆婆出門看熱鬧去。作為保姆的婆婆總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的親人;她便拖著我的小手,顫顫巍巍地往長堤那邊走去。剛好,河上五彩繽紛的龍舟正威嚴地列成一排,氣勢洶洶地準備捕捉那一聲令下。
發(fā)令槍響后,箭在弦上的龍舟真如一條條迅猛如雷的水龍,在水上飛竄;而船上的那些“馭龍者”更是精神抖擻、斗志昂揚,特別是船兩頭正奮力擊鼓的鼓手,劃舟人的斗志似乎隨著那一下一下的如雷鼓聲而不斷激漲。
這一幕真讓少見世俗的我看得如癡如醉,家鄉(xiāng)竟有如此激動人心的場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緊緊地攥著我的手,和藹地笑著。繼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頭籌的選手們,每條船上的人都濕了,而在我這稚嫩的眼中,冠軍不過是更加濕透了的人們。
興高采烈的我又挽著婆婆的手回到家中,午飯時間到了,婆婆端出兩只冒著熱氣的翠綠的三角體,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的大片葉子。婆婆微笑著說,這些用荷葉包著香米的三角體就叫粽子,我還驚喜地發(fā)現米飯里面還有內涵豐富的肉餡,它們都是婆婆從鄉(xiāng)下帶來的,大家都會在劃龍舟時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著這噴著荷香的飯團,用力地咬下了一塊。望著婆婆仁慈的笑容,我只感到口中無比的親切與溫馨。
婆婆在我上小學以后便回鄉(xiāng)下頤養(yǎng)天年了,但我們家還是經常在端午節(jié)去探望她時帶回幾只粽子,來重溫舊日的快樂與節(jié)日的喜悅。只是這幾年來給我?guī)淼氖沁z憾,端午節(jié)被韓國人注冊了,家鄉(xiāng)的的河臟得不能再劃龍舟了,婆婆壽終正寢了。然而,端午節(jié)被外國人注冊了,我們還能吃粽子;這條臟河總有變清的那一天,我們還能在水上劃龍舟;但最讓我傷感的是,我永遠不能再牽著婆婆的手在長堤看比賽了。
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但我更懷念的是那永遠不再回來的童年和婆婆。端午雜思,思憶至此,足矣。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7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么期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于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著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涌著向東流去,你的心隨著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嘆,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么晶瑩,發(fā)出多么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嘆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情緒;此時表達了你對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fā)出千嘆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情緒!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涌,憤怒地拍打著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就多了一個。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贊嘆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必須會繼承和發(fā)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齊成為端午節(jié)的特色,和你一齊成為中國的傳說。為了什么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此時一個端午節(jié),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蛟S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我無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可是我想你此刻明白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么多事,必須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
這天,我們仍然過著這端午節(jié),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8
舊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jié),老北京人習慣俗稱為五月節(jié)。端午節(jié)又稱端陽節(jié),"端"、"初"同義,"五"、"午"相通,按地支順推算,五月為"午"月,故初五日作"端午",又因午時為"陽辰",亦稱"端陽"。
端陽節(jié)始于年齡戰(zhàn)國時代,起源于江南,由來有多種說法,民間流傳最廣,最有影響的說法是紀念偉大愛國詩人楚大夫屈原。宋代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為"忠烈公",正式將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賦予紀念屈原的意義。抗日戰(zhàn)爭時又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jié)"。
端午節(jié)時,在南方講究舉行"龍船競渡",在北京明清兩代則講究"熙游避災"。初五日上午,群進天壇"避毒",天壇是祈年圣地、各勝,既仰仗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樂;過午,有的到魚池或高粱橋、滿井、草橋、積水潭等處"飲醵熙游"。
端午應節(jié)食品是粽子,一般是小棗粽子,蘸白糖吃。時令鮮品是櫻桃、桑椹。糕點展賣一種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圖案的桃酥式的圓糕點,叫"五毒餅"。人們以這些時鮮和應節(jié)糕點用來上供或互相送禮。
北京人俗謂"善正月,惡五月"。因五月天氣溫熱,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師符和鐘馗像來鎮(zhèn)宅、驅避"邪祟"。清人柴!堆嗑┯洝吩疲"(端午)前數日,肆間用黃紙蓋朱印,或繪天師、鐘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購而粘門上,以逐祟惡。"從五月初一起,各家還將菖蒲、中小學生艾草插在門的兩旁,一曰"蒲劍",一曰"艾虎",也為辟邪驅瘟。為辟邪,京城端午時,人們還紛紛買蒲鞋穿上過節(jié)。
端午節(jié)還有"扔災"一說。節(jié)前,手巧的婦女以五彩綾羅制成小虎、葫蘆、櫻桃、桑椹、瓜豆、蔥、蒜外形,用彩線串起來,五月初一那天系于小兒的釵頭或背上、胸前;小姑娘還用硬紙條疊成菱形"粽子",纏上五彩絲線,戴在身上,通稱"葫蘆"、"續(xù)命縷"。到了五月初五午時之后摘下來,連同貼在門楣上的剪紙葫蘆揭下來,一起仍到門外,叫"扔災"。
節(jié)日期間,人們還要飲黃酒,在小孩頭上用雄黃畫一"王"字,有的還用雄黃涂小孩的耳鼻孔,說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蟲鉆到耳鼻孔中往。
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 篇9
借物抒情的端午節(jié)作文借物抒情的端午節(jié)作文 農歷五月,古稱“毒月”,因時值盛夏,蚊蠅孽生,百蟲活躍,威脅人們健康。長江以南廣大地區(qū)多用雄黃、蒜頭、菖蒲根浸酒在墻角等陰暗潮濕處殺滅蟲蚊,點燃艾條煙熏蚊蠅,并用艾火炙熟蒜頭食之以殺菌防感冒。舒城。六安一帶民間多用紅紙剪成“五毒”(蜈松、蝎子、壁虎、蜘珠、蛇)及老虎形狀,貼于室內鎮(zhèn)惡驅邪。也有貼端午符,懸掛鐘馗畫像鎮(zhèn)邪的。
我的家鄉(xiāng)“舒城”人一直還有上山“采百草”的習俗,采集中草藥以辟邪療疾。在我的記憶里,舒城、六安一帶,有個習俗:年輕人在新婚前,都要用“陳艾”泡水沐浴;新生兒滿月,也一定要用“陳艾”洗澡;體弱浮腫的人,也都要用“陳艾”水泡澡,用“陳艾”熏炙病體。
記得我七八歲時,就按媽媽的要求,在端午節(jié)那天,一早就挎著竹籃,拿著鐮刀,到河邊去割艾蒿,臭屁草(應該叫菖蒲)。割滿一大籃子,回來以后,就由哥哥站到凳子上,我做助手,把艾蒿、臭屁草插到門縫里。然后留下一部分,不能曝曬,只能陰干。當時,我們不知道是為什么要做這些,只知道按大人意圖做。幾次問媽媽為什么要在門上插著想這些東東,媽媽的回答都讓我有些似懂非懂。雖然不是很明白,但從媽媽的表情里可以看出,這件事很嚴肅,也很重大。孩子們不需要懂,只需要去做就是了。
家鄉(xiāng)還有一個喝雄黃酒的習俗。每到端午節(jié)的中午,在吃午飯時,爸爸會用一個土碗,調上雄黃酒,一家人都得喝一小口。我看那個表情,雄黃酒定是難以下咽,但都要強忍著呡一口。女孩子不能喝雄黃酒,但媽媽也一定要在女孩的鼻尖、耳朵、額頭等部位抹上雄黃酒,并且要我們保留三天,才能洗掉。爸爸還面色凝重地把喝剩下的雄黃酒灑在墻角,房前屋后的潮濕地帶。
現在想起來,也無非是辟邪除病吧。這個習俗一直延續(xù)到如今。后來我就是到了城里生活,每年端午節(jié)即使不在門上插艾蒿、臭屁草,也都會在那天去菜市買些艾蒿回來。一些放起來涼著作“陳艾”,另一些晚上燒一大鍋艾蒿水,全家大小人必用艾蒿水沐浴,以驅寒除病。
【【推薦】端午節(jié)的作文700字集合九篇】相關文章:
【推薦】端午節(jié)傳統(tǒng)的作文集合九篇01-22
【推薦】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的作文集合五篇02-05
【推薦】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的作文集合6篇01-18
【推薦】端午節(jié)的風俗作文01-08
端午節(jié)的風俗作文【推薦】01-07
過端午節(jié)的作文【推薦】01-07
端午節(jié)的味道作文【推薦】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