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印象作文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1
閑時曾讀到鄭愁予先生的一首詩,詩中這么說:“這次我離開你,是風(fēng),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备‖F(xiàn)在我腦海中的,不是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而是我那陌生卻熟悉、親近卻疏離的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是個令人多么難忘的詞呵!它和逝去的光陰、旖旎的春色、童話般的夢一起鐫刻在心上,深處還藏著純真的微笑,映著溫柔斜陽,沉淀出了綿長歲月里從不落塵的凈土。
清朗的夏夜,牛郎織女的故事早已聽膩,年幼的我一溜滑下爺爺?shù)奶僖,啃了幾口涼涔涔的西瓜,迫不及待地與小伙伴奔到月光下,玩起互相踩影子的游戲,一串串開懷的笑聲點綴了古樸的小巷。蒲扇輕搖,涼風(fēng)把老人收音機里婉婉而唱的戲腔送出去很遠很遠。耳畔是奶奶急切卻寵溺的聲音:“跑慢點兒,別摔著!”那時的我從不曾記得回頭看看,看看朦朧夜色下爺爺微笑的臉、奶奶張開的懷抱、朋友赤誠的笑意,以及靜默著的青石古巷和那一地如水的月光。
等到自己身處鱗次櫛比的高樓之間,出門被飛馳的汽車送了一嘴尾氣,天空中找不到和故鄉(xiāng)一樣宛如碎鉆的星光,時常被五顏六色的霓虹燈晃到頭疼之后,我開始想念那古樸卻溫暖的故鄉(xiāng)。
想念故鄉(xiāng)田野里此起彼伏的蛙聲,那是大自然的圓舞曲;想念故鄉(xiāng)溫柔夜色中若隱若現(xiàn)的點點螢火,那是為離人點亮的路燈;想念故鄉(xiāng)老屋檐下的一窩燕子,那是歲月流連的證明……
年少時一心想著離開,固執(zhí)地想要丟棄身后滄桑的小城,卻怎料,幾經(jīng)風(fēng)霜輾轉(zhuǎn)后,風(fēng)塵仆仆趕回故土,僅是街邊一碗帶著蔥末的鮮肉云吞,也能叫旅人在霧氣中落下淚來。
蘇軾嘗言:“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蔽以缫褜さ叫乃踩恢,卻渾然不覺。
如今,老巷因為城市規(guī)劃而瀕臨拆除,我也只能在偶然間掃過幾眼,隔著圍起的柵欄,努力地伸長了脖子,想再看一眼青磚黑瓦的老房子,再念一念家人庇護下不知愁滋味的往昔。朦朧細雨間,我仿佛看到了小城眼角的皺紋,也看到了故鄉(xiāng)的昨日向我慢慢地、輕輕地,揮了揮手。
“大江東去幾千里,庾嶺南來第一州!边@是古人筆下的我的故鄉(xiāng)。可不管時間如何蹁躚,我那山明水黛、沉靜嫻雅的故鄉(xiāng),都是心頭一道月光做的疤,縈繞著酸澀的莫名情緒。
我不知這是否可以稱為鄉(xiāng)愁,但此刻所念,卻是在藤椅里嘬幾口母親做的甜酒釀,用沒有長大的謊言為由,再鉆到奶奶的懷里撒個嬌。等夏天的蟬鳴不再惱人,秋日的碩果吃遍,再去尋來一枝冷艷梅花,期盼故鄉(xiāng)的下一個十里春風(fēng)。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2
那是一個四季如春的好地方,已經(jīng)許多年未曾回到我的故鄉(xiāng),心中一直有一副圖片在憧憬著我對故鄉(xiāng)的印象。
那還是9歲的時候,暑假回到了一直對我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平海。那時的我過了一回真正無憂無慮的暑假……
在海邊時聞到了海水獨特的咸咸的味道,提起裙邊,在海邊散步,時不時有淘氣的浪花來親吻你的腳丫。你看!這里有一個大貝殼。清晨來到海邊看初升的太陽。你瞧!這太陽多么像小姑娘漲紅的臉!這時候來到海邊是再好不過的了!中午來時,已經(jīng)不像清晨了。這時的海邊人非常的多。你看!漁民伯伯們正分享著他們勝利的果實呢!在看看那邊,一個個小朋友在玩沙子,在瞧瞧那兒!一對對情侶親密的漫步在海邊,還有一位位老人在抓什么東西。你看!這位老爺爺捉到了一只小螃蟹,瞧呀!爺爺臉上的皺紋深了,他在笑,他輕輕地提起螃蟹把它放走了。一對對中年夫婦在海邊讓自己的另一半把自己的手,腳埋好,享受著陽光的免費“淋浴”……
回到家中,家中溫暖的氣氛把你包圍,叔叔,阿姨,哥哥,姐姐每一個人都可以變著法子的令你捧腹大笑。爺爺,奶奶爽朗的笑聲也會令你把所有的煩惱統(tǒng)統(tǒng)忘記。去奶奶的牧場看看,小綿羊,馬,驢子。從這里你可以學(xué)到小羊的孝道,馬兒的奔放,驢子的勤勞。到爺爺?shù)牟藞@轉(zhuǎn)轉(zhuǎn),這里的花草樹木令眼睛得以放松。
無所事事時,也可以上山轉(zhuǎn)轉(zhuǎn)。你能看見靈活的小猴子在樹叢中跳來跳去;也可以看見可愛的小松鼠在樹上吱吱的叫;運氣好的時候聽到百鳥齊鳴,在山上,獵人的圈套也要小心。如果小動物不小心踩到了好心的你不要裝作看不見,放了它們會好報哦!
無論是在故鄉(xiāng)的何方你的心都會被凈化。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福建。我對故鄉(xiāng)的印象是美好的,你呢?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3
涓涓細流帶著春天的希望,柳絮紛飛時,點綴了故鄉(xiāng)繽紛的晨曦。離開故鄉(xiāng)許多年,那條小溪一直在心里流過,映襯著稚嫩的臉龐。
到了夏天,小河的溪水盡情的歡唱;一棵棵柳樹排成行畢恭畢敬;麻雀呼來飛去,嘰嘰喳喳傾吐著與小溪的詩情畫意。一汪汪清泉匯集而成,隨著歡快的節(jié)奏歡欣鼓舞的.跳動。漫步在小溪旁,不由地俯下身去,品嘗著甘甜的味道,唯有這涓涓細流帶給心靈的清涼,潺潺的流水聲,仿佛是自己周身的血液在顫抖。
那年冬天,小河小溪干凅了,雜草掩飾了往日的生機,青蛙的凄慘叫聲在空谷里回蕩。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4
家鄉(xiāng)的鄉(xiāng)間小路,條條彎彎曲曲,蜿蜒連綿在家鄉(xiāng)的每一座山巒之間。那條連接縣城的所謂鄉(xiāng)間大道已經(jīng)成了鄉(xiāng)村公路。再沒有以前雨后的泥濘。路邊無人打理的灌木叢和紅柳看到你會搖頭擺尾打招呼。
如今的鄉(xiāng)下也是今非昔比,青年人幾乎都有摩托車。當(dāng)遇到趕集的日子,寂寞的村子被摩托車的轟鳴聲打破,在空曠的山谷里回響。
曾經(jīng)懷著希望和向往,在這條鄉(xiāng)間小路上走過多少回,信天游隨風(fēng)一路飄來。如今,年輕人都到城里打工,留在農(nóng)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小孩。村里熱火朝天的勞動場景早已一去不回。
故鄉(xiāng)的路,有多少人從這里走出;遠在他鄉(xiāng)的人,又有多少人在夢中回首。鄉(xiāng)間小路和城市之間,是多少游子的凄楚!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5
幾回回在夢里歸來,這里是我生命的起點。如今窯洞破爛不堪,雜草叢生。歲月的流淌,顯得蒼老,夢里的殘垣斷壁,打破了兒時的記憶......
門前的那棵老槐樹只剩下樹坑,石磨早已垮塌,石碾盤扒開荒蕪的蔓草才能看見,滿院子的雜草長的齊腰高。窯洞里早已成了老鼠的天地,蜘蛛網(wǎng)交織,灰塵堆有幾厘米。只有墻上年代久遠的年畫隱約可現(xiàn)。還有那塊風(fēng)吹雨打過的石床仍在靜靜地在原來的位置,那曾經(jīng)是童年躺在那里仰望藍天放飛夢想的地方。
荒蕪的院落里再也找不到當(dāng)年的腳印,老槐樹下再也聽不到歡樂的笑聲,所有回憶被永恒的時光打的粉碎!
窯洞,在這里鎖住了我十七年的夢。
故鄉(xiāng)的家,就這樣天老地荒的遠去了!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6
離開故鄉(xiāng)差不多快二十余年,我的腦海中一直裝滿了兒時的記憶,這么多年來,走南闖北,寄居異鄉(xiāng),都未曾與故鄉(xiāng)脫過節(jié),故鄉(xiāng)的每一處山坡溝壑,田間地頭,老屋禾場,男女老幼,小橋流水……都在我的記憶中鉻下了深深印痕。一個人靜坐的時候,有時會憶起些童年往事,重溫幼時的苦與樂,往事歷歷在目,憶至苦處心情會異常沉重,甚至嘆惜不異,若記起歡樂瞬間,同樣也會啞然失笑不已。一直有個心愿,想用文字記錄兒時在故鄉(xiāng)生活的點點滴滴,然每每動筆之初,往事紛至踏來,一時語塞,無有頭緒。索性閉目靜坐,良久心緒稍安,往事如潮涌般就此拉開了帷幕……
一.村莊與老屋
我的故鄉(xiāng)在官塘驛林場伴旗山村。村東與中心坪村交界,南與趙李橋鎮(zhèn)百花嶺村、石人泉村相連,西與趙李橋雷家橋村相望,北與茶庵嶺鎮(zhèn)羅峰村一山之隔。村委會駐地新屋門,距趙李橋10公路,市區(qū)40公里。全村有9個村民小組,由西家莊、南沖門、賀家門、周家門、石潭沖、橫沖、石屋等自然村莊組成。全村共有265戶,總?cè)丝?210人。青山環(huán)抱中的伴旗山村,山巒起伏,峰峰疊翠,形成一道道天然屏障。山間青竹搖翠,山頂云霧繚繞,天空中鳥兒自由翱翔;抬頭仰望,蘭天白云舒展,登高遠眺,翠綠的農(nóng)家田園異常嬌媚。
我的老家在新屋門第六小組,毗鄰伴旗山村委會,約莫兩分鐘路程,抬眼便可相望,大聲遙呼可相呼應(yīng)。這個可能始建于明朝的小山村,村前有蜿蜒盤旋的公路。周邊群山環(huán)繞,一條小河順著山勢蜿蜒迂回流淌,一路向西繞村而過,將村莊土地分割成南北兩片。
新屋門就坐落河北邊山腳下,這是一個古老的村莊,民風(fēng)淳樸,村民熱情好客。三四十戶人家的村莊,并無雜姓,居民全是雷氏子孫,按先祖血脈支系劃分內(nèi)堂屋和外堂屋,內(nèi)堂屋又分東西兩頭,東頭靠祖屋,西頭喚做堤身上。外堂屋由上場屋和王瑪橋組成。
我的老家屬內(nèi)堂屋西頭堤身上一支,幾代人擠居一起,十分擁擠。我出生在老屋,老屋年代久遠與隔壁左右共墻搭界,泥土青磚混合墻體,東一間西一間參雜其中,房間高矮不一,屋內(nèi)漆黑且又不通風(fēng),夾雜在村莊中間,并不顯目。
小時候兄弟姊妹六人,都出生在老屋,全靠父母在地里刨食,勤巴苦做,含辛茹苦把我們拉扯大,幫助我們成家立業(yè),養(yǎng)活這一大家子,何其不易。一根木扁擔(dān),伴隨父親,挑進挑出,穿梭在田間地頭,沉重的擔(dān)子,漸漸壓彎了父親的脊梁;一個竹編的搖籃,成了我們兄弟姊妹們的成長溫床,孩子們從大到小輪番躺過這搖籃床,曾在媽媽輕柔的搖籃曲中搖曳著進入夢鄉(xiāng),那種感覺讓人終生難忘?赡苁且驗楫(dāng)初搖籃里的我們太年幼,還來不及享受便已經(jīng)匆匆成長;一口大鐵鍋下,火膛里燃燒著熊熊火焰,也燃燒著一個家的希望,即使人多口闊,口糧欠缺,鍋中烹煮的雜糧飯,仍然養(yǎng)育我們相繼長大成人。
當(dāng)年幾代同堂的老屋,如今已是殘磚斷瓦,即將倒塌,歲月蒼桑,風(fēng)雨無情,隨著子孫們開支散葉,謀生四處,它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人生聚散無常,親人間離多合少,兒時歡笑,只能在此重溫… 父母健在,老家尚能維系支撐,他們一旦老去,料想遠方游子將離故鄉(xiāng)越來越遠。 故鄉(xiāng)境況與我們的現(xiàn)狀差距日益增大,夢里這些老屋依然灑滿歡笑,每一個角落都是那么熟悉,每回家一次,總要親睹一次,用留戀的目光,深情撫摸這磚一瓦,一草一木……
二.祖堂屋
祖堂屋建在內(nèi)堂屋東頭,上中下三幢,祖堂屋的每一幢設(shè)有天井和排水溝,蓋的是青磚黑瓦,泥巴地面,屋頂?shù)臋M梁選用都是粗大筆直的上好木料,面對祖堂靠內(nèi)墻門沿高處鋪有兩根橫梁,相當(dāng)于神案,陳設(shè)十分簡陋,墻上面只安有家神牌位,神案上擺放香爐燭臺,方便族人祭祀先祖。上下幢住家是內(nèi)堂屋東頭族親七爹一家老小,幾代人在這里生活,間接承擔(dān)祖堂屋平時管理職責(zé)。
祖堂居中,在地勢上占據(jù)高位,高大敞亮,氣勢威嚴(yán)。堂前天井中鋪設(shè)有幾級臺階方便人們進入。下堂有一空曠場地,沿出路往東是祖堂屋大門。
平時最熱鬧之時當(dāng)屬夏天,午時驕陽似火,酷暑難當(dāng),這里卻涼風(fēng)習(xí)習(xí),十分涼爽。吸引了東西兩頭男女老幼聚集在這里納涼消暑,沒人召集,人們自己陸續(xù)來到這里,一時間祖堂內(nèi)門檻石凳全都擠滿了人,老人們搖著蒲扇,迷糊著眼,靜靜坐著,一副似睡非睡的樣子。婦女們各自做著手頭事情,嘴巴卻沒有閑著,所聊無非家長里短,是非之事。男人們翹著二郎腿,夾著根劣質(zhì)香煙,邊吞云吐霧,邊海闊天閑扯了起來,個別男人光著膀子,不時湊近女人那邊扯些葷段子,鬧的那些婆娘們惱了,脫下鞋底,追上前狠命的亂揍一通。小孩子是難以坐得住的,他們四處亂串,嬉笑打鬧,玩玩耍耍好不開心。
祖堂屋就像個大戲院,祖堂屋是村中最熱鬧的地方,村子的大事,如全村事務(wù)的重大表決、新人結(jié)婚論嫁、老人去逝的靈堂等大多時候定在這里。
遙想從前,每年大年初一這天,這里是最熱鬧的了,各家各戶早早起床,大人、小孩都把最好最新的衣服鞋子穿了出來,不約而同的來到這里來,端來三牲酒禮敬獻祖宗,焚香鳴炮祭拜一番。年輕人趁興敲鑼打鼓,興高采烈的把熱鬧推向高潮...
如今這一切都成了歷史。當(dāng)我走近它時,它早已面目全非,它沒有了往日的喧鬧,不見了瓦檐上的裊裊炊煙、不見祖堂里戲耍的孩童,也聽不見熱鬧喧天的鑼鼓聲,祖堂屋沉默了,睡著了,祖堂屋真的蒼老了。如今祖堂屋的子孫們都相繼在道路兩旁,山邊田野,蓋起了新房,獨門獨戶,一家一棟,過起了全新的生活。祖屋在人們心中作用不大了,于是漸漸的祖堂屋被拋棄了,眼看繁華早已落寞,它像一個風(fēng)燭殘年的老人,正在茍延殘喘,再過幾年,它或許就將變成一片廢墟。
三,洋灰場
外堂屋的靠馬路有一塊水泥曬場。大集體時隊里在此選了一塊公用地,鋪了水泥。那時候能有這么大塊水泥曬場的確很了不起,村民都稱為"洋灰場”,曬場約有大半個足球場大。
每到收獲季節(jié),鄉(xiāng)親們把收割的莊稼一擔(dān)擔(dān)從田間地頭挑來這里,各自搶占一小塊方格,有的在這里曬油萊籽,曬大豆、曬稻谷,有時用來曬柴火。平常時不曬東西的時候,曬場更是孩子們娛樂的天堂,孩子們在這里捉迷藏、打玻璃珠子,玩“打仗”、跳房子、推鐵圈等。常常是玩得忘記吃飯,結(jié)果是大人們來拎各家小孩小耳朵回去吃飯。每年村里玩龍、玩采蓮船等活動在這里訓(xùn)練。祖堂屋擠不下的情況下,曬場也就自然成了全村的集會場所了。
之所以留些筆墨至此,是因為小的時候,曬場上留下了我太多的歡樂瞬間。兒時,除了學(xué)校,幾乎所有的娛樂活動都在這里進行,曬場小小一塊天地,始終靜靜地伴隨著我們成長,我們遠行,都會在選擇此等車,它目送我們一路遠去;從遠方歸來的游子們,車子會在此停歇,或掉頭離開。
它靜靜躺在哪里,遭受著長年累月的風(fēng)雨侵蝕,遭受著南來北住的車輪碾壓,遭受著各家各戶的農(nóng)具無情錘打,現(xiàn)如今渾身都是傷痕,每一處都留下了村中男女老幼走過的足跡,每一塊小方格,都見證了村民們豐收的喜悅;也記錄了村民活動時的一幕幕場景;更珍藏了村里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經(jīng)歷。
方寸之地,印象非同一般,哪怕是我與故鄉(xiāng)漸行漸遠,客居他鄉(xiāng),曬谷場上的兒時記憶,永遠是無法磨滅的。
如今,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消失了,成了別人屋前的場子,被泥沙掩蓋,看不見丁點痕跡。年輕人最終只能在老一輩人口中聽到這里曾經(jīng)有這么一塊熱鬧的地方----"洋灰場"。
四,擔(dān)水坡
外場屋曬場旁邊有一條馬路橫穿整個新屋門,就在曬場前方幾十米遠的馬路右側(cè),有一下坡,坡上臺階高低不平,順坡路拾級而下,就是一條小河,河水一路向西靜靜流淌,說深不深,說淺不淺,深處有潭,河里的水清澈見底,連河底的沙石都看得一清二楚的,魚兒們歡快地游來游去,它們盡情地體驗著快樂的滋味。水淺處,水流平緩,卷起褲管,蹚水可過。
坡底橫臥一天然大石塊,后經(jīng)人工鑿成歇腳平臺。河水流經(jīng)此處遇阻,回水沖沙,便形成一個小水潭,村里沒接通自來水之前,這條河曾是整個村莊的大水缸,祖祖輩輩的人每天都在這里挑水回家倒進家里大瓦缸儲存起來,用來燒水做飯,洗衣洗萊。老輩人因此把這里喚作“擔(dān)水坡”。
夏天酷熱難耐,河邊卻十分清涼,一大早來此挑水,洗衣的人們絡(luò)繹不絕,一個個忙忙碌碌的,好不熱鬧。男人們挑著一擔(dān)大木桶,彎腰將桶按進水中,挨個灌滿,然后弓起身挑起擔(dān)子,兩手抓住擔(dān)鉤,生怕桶中水濺出,小心奕奕跨上臺階,一路晃晃悠悠的,腳步輕輕回到家里;婦女們紛紛端來一堆衣物,擼起雙袖,各自找一處平坦近水之處,端坐下來浣洗衣裳,棒槌聲聲,不時傳來歡聲笑語;小孩子最高興了,有的在河邊玩沙子,有的找尋各色鵝卵石在手中把玩,有的撿起一塊小石子投進小河里,頓時,激起了一層層漣漪,逐漸的擴大,擴大…接連打了十幾個水漂,禁不住手舞足滔十分開心;水里面游來游去的魚兒是最有吸引力的,這些孩子終于禁不住誘惑,脫掉了鞋子,也不怕水中卵石硌得腳疼,跨進小河里,扳開水中石塊,捉起小魚小蝦來…
這清冽的河水,透著靈性,充滿生機和朝氣,自古至今一路奔流不息,溶入山川湖泊,溶入每個飲用人的血液中,養(yǎng)育了村莊一代又一代的人,也滋養(yǎng)著大地萬物的生命。人與物,息息相通,和諧共存。無論身在何處,曾經(jīng)同飲一河水,人與人,不管是時間或空間把它們隔離得有多么遠,彼此都會感到幾分親切,彼此的生命都有些聲息相通的地方。
五,伴旗山小學(xué)
出了新屋門,順馬路往東約莫兩分鐘路程便走到了上屋場,抬眼便是伴旗山小學(xué),也就是村小。非常簡陋的學(xué)校辦公室,學(xué)生教室以及老師食堂和宿舍,連成一片,圍攏成一個四合院落,從一個大門進出。泥土磚墻,里外用白灰粉飾,頂蓋青瓦,水泥地面,木門木窗戶安有玻璃。教室橫梁全部用篾席子遮住,夏天太陽光透過玻璃窗照進教室,明晃明晃的,只能找些大塊的紙片遮擋。
學(xué)校大門前,有個一米多高的講臺,約莫十來個平方。講臺兩側(cè)有幾級臺階下去便是操場,砂礫場地,連接大馬路,除了學(xué)生做課間操,放學(xué)集合全在這里進行。這里不是很吸引人的地方。學(xué)校沒有什么象樣的體育設(shè)施,只有四合院內(nèi)兩張水泥建成的兵乓球臺,平時男孩子們就圍在這里,各顯身手,玩得十分起勁。女孩子們插不上邊,只好相約躲到一邊,丟沙包,跳房子,照樣玩的不亦樂乎。
這是一所五日制的學(xué)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只有六個班級,每個班約莫二三十個學(xué)生,只有語文,數(shù)學(xué)兩個老師,還兼職其他副課。學(xué)校只有兩三個公辦老師,其他都是民辦。整個小學(xué)階段,由于老師一直用土話授課。以至于我們至今說的都是一口蹩腳的普通話。
每天早上八點上課,中午十二點放學(xué),下午兩點半上課,四點半鐘便放學(xué)了。由于學(xué)校沒有學(xué)生食堂也沒有學(xué)生宿舍,學(xué)生們放學(xué)后,便到學(xué)校大門前操場集合,按學(xué)生家住方向排隊,老師簡短強調(diào)了幾句路上安全注意事項后,隊伍在路隊長的帶領(lǐng)下,便陸續(xù)離校步行回家而去。
我們離家近,暫且不論路上辛苦。對于其他村莊的孩子來說,來回要徒步行走幾公里路,的確不算近。況且學(xué)生都是年僅幾歲的孩子沒有時間緊迫感,秉性又貪玩,一路上磨磨蹭蹭,耽擱時間不少,所以每天遲到眾多,特別是早上,遲到罰站的同學(xué),黑鴉鴉擠滿了講臺兩邊。
小時候,我個子小,一直坐前排,座位就在老師講臺下,讀書時不能分半點神的,稍不留神,老師便一粉筆扔來,會讓你難堪半天。小學(xué)幾年,我一直是老師重點培養(yǎng)對象,也一直擔(dān)任著班干部。所以凡事得帶頭積極完成,特別是課外作業(yè),課堂背書默寫,非過關(guān)不可。記得有一次,我不知是偷懶了,還是貪玩忘了完成家庭作業(yè),嚴(yán)厲的黃老師,硬是拔下我的褲子,讓底下幾個學(xué)生用掃把輪番狠揍我的屁股,意在讓我長點記性,從此以后,我是絕對不敢忘了做家庭作業(yè)了。
就在這里,我上完了小學(xué)。如今,這所學(xué)校已不復(fù)存在,變成了我家兄弟的私人院落。校園內(nèi)一切都隨著歲月的老去,兵乓球臺,梧桐樹,花壇花草早已消失殆盡,四合院只剩下一半,另半邊建起了二層樓房。外邊操場上到處荒草萋萋,四處臺階掩藏在荒草中,難見人蹤。昔日的校門現(xiàn)已被磚墻封住,兩邊墻上標(biāo)語依然模糊可見,曾經(jīng)書聲瑯瑯,熱熱鬧鬧的伴旗山小學(xué)就這么消失在我們的記憶中。
我所記得的故鄉(xiāng),或許全然不是如此,說起他的魅力,我卻一時詞窮,怎么也找不出更好的表達方式來形容,忘不掉,也留不住我的故鄉(xiāng),這么多年來,雖然變化不大,也許在別人心中,未必有如此蒼涼之感,可能是我每次回家,心有所觸罷了。
大浪淘沙,到底沉淀了什么?,故鄉(xiāng),也許就是這么回事,在天底下這么一塊方寸之地,有些人寧愿終老山林,也不選擇離開半步;有些人,心向遠方,選擇流浪他鄉(xiāng),無非是為了活得更敞亮。生命在輪回,祖宗的血液在每個后人身上流淌,無論身在何方,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牽夢縈的土地。得意時想到它,失意時想到它。逢年逢節(jié),觸景生情,隨時隨地想到它。祖輩的傳統(tǒng)不會忘記,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會忘記!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7
在贛南唐江古鎮(zhèn)座落著一個西坑村,那便是我的故鄉(xiāng)。那里沒有高山,四周都是小山包,中間有一條河奔向遠方。古往今來,故鄉(xiāng)一詞是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之源,是多少居士的內(nèi)心所向。然而,故鄉(xiāng)也讓我無比眷戀,她默默地奉獻,還守護著世世代代的兒女。雖然我現(xiàn)在遠離故鄉(xiāng),身處異鄉(xiāng)。但是,我永遠也不會忘記自己是從故鄉(xiāng)走出來的兒女。
故鄉(xiāng)的小河給我?guī)砹嗣篮玫耐。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約小伙伴一起到河里抓魚撈蝌蚪,那時候特別愛玩水,我想那時的小孩都會有那么一段難忘的記憶吧。見到有水的地方高興得不得了,然后玩一個下午。晚上,爸爸媽媽到處找你回家,回到家發(fā)現(xiàn)衣服褲子鞋子全濕透了,然后埃一頓打,屁股一頓遭殃,又是一頓大哭,過后還是記不住,仍然會有下次,其實不是記不住,而是喜歡。我是在這樣淘氣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所以那條小河也見證著我的成長。
等我再大一點的時候,我們就學(xué)著媽媽來到河里洗衣服。每個周末提著裝滿臟衣服的水桶到河邊洗衣服。特別是在夏天,太陽高照的下午,小河兩邊擠滿了人,你要提前一點來才能找到位置,大家一邊洗衣服,一邊熱火朝天地談天說地,不分男女,不分年齡,都會有著同樣的話題,笑聲在河里蕩漾開來。有時候我們年輕人直接挽起褲腳在河里嬉戲打鬧,陽光下被印得兩腮通紅,像鴨子一樣在河里面暢快。小河哺育了田里的莊稼,也給了我歡樂的童年。
故鄉(xiāng)的人勤勞善良。他們每天辛勤勞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在這塊土地上盡情地播種收獲,故鄉(xiāng)屬亞熱帶丘陵山區(qū)濕潤季風(fēng)氣候,所以一年兩熟更讓他們忙于勞作;每家都有自己的菜園子,種出各種蔬菜,家里都養(yǎng)著一些雞鴨鵝,每天早上提醒著主人:起床了!主人起來打開圈門,一溜涌出來,一天就從這里開始。農(nóng)忙時,他們互相幫助,互相照料。我家今天插秧你來,明天你家收割我去。就是在這樣的互幫互助中,順利完成每一季的播種與收割;你家菜園子里的菜會給我,我家菜園子里的會送你;他家娶媳婦大家來幫忙,我家嫁女兒大伙也來熱鬧;已經(jīng)形成這種淳樸的風(fēng)格,或許可以稱為“習(xí)俗”,這是故鄉(xiāng)特有的那份厚重的情感,早已形成了一種習(xí)慣。
記得小時候放學(xué)回來,媽媽不在家時,隔壁的阿姨跑來家里:“你媽今天上鄰村了,放下書包去我家吃飯!庇杏洃浺詠聿恢莱粤怂叶嗌俅物,這些一直記在心里。工作以后,碰上逢年過節(jié)回家,我都會買一些水果略表心意給阿姨送去,她還在一個勁地夸,跟你說過去的事。記得小時候總是淘氣,老是挨鞭子,那時候就會拼命跑到鄰居家,她家就是我的“避鞭所”,甚至只要我一聲大哭,鄰居阿姨就會跑過來,把父母手里的鞭子奪走,然后一邊哄著帶我去她家,等父母氣消了再把我送回來。這也許在很多小伙伴中有過這一招吧!
特別是現(xiàn)在久住于高樓大廈的日子,越能感覺到故鄉(xiāng)的那份人情味兒。每次回家,這個是七大姑,那個是八大姨,白天遇到的時候熱情地問候著,晚上會帶著自家做的好吃的來給你嘗嘗,鄰居之間就是這么熱心腸。當(dāng)你快要離開時,鄰居阿姨總會帶一些自己家特有的特產(chǎn)讓你帶回城里吃,瞬間心里流露出一種暖意。這是世間另一種真情!
故鄉(xiāng)的人就是這樣,當(dāng)我遇見他們的時候,就忍不住叫他們,哪怕隔著很遠很遠的距離。我喜歡故鄉(xiāng)的人,無論男女老少,從他們身上總能感覺到一股淳樸氣息,與他們相處很愉快,盡管他們穿的不是名牌,甚至衣服上沾滿泥巴,沒有豪車,住的也不是什么別墅,但也足夠溫馨。有這樣一群樸素又熱情的故鄉(xiāng)人,在我心中永遠是幸福的!
故鄉(xiāng)永遠是一首唱不完的歌,那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已經(jīng)裝在我的心里。雖然我現(xiàn)在遠在他鄉(xiāng),但故鄉(xiāng)是最溫暖人心的地方。每當(dāng)我瞭望天空的時候,我會對著飄向遠方的彩云說:“請轉(zhuǎn)告我對故鄉(xiāng)的祝福!”
看著花香鳥語,看著田野間那片金燦燦的稻谷,我仿佛又回到了故鄉(xiāng),走在故鄉(xiāng)的小路上,好像遇見故鄉(xiāng)的叔叔阿姨,在相互熱情地問候。我在不停地張望,不停地尋找,尋找熟悉的記憶!待下一個春暖花開,我就回來,等我,故鄉(xiāng)!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相關(guān)文章: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2篇01-15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2篇)02-28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3篇02-27
故鄉(xiāng)印象作文10篇01-31
故鄉(xiāng)的印象作文5篇02-20
印象老師作文04-13
臺灣印象作文09-29
大連印象作文05-06
印象香港作文08-22
濟南印象作文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