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慈巖游記作文1500字
"大慈巖位于浙江省建德市東南38公里處,山高500余米,風景秀麗,在大慈巖主峰上有一個天然形成的大佛面相,山石形態(tài)萬千、林間環(huán)境幽雅……"隨著當地導游小姐銅鈴般的聲音,我們一行蘇州游客,一振清晨六點多鐘從建德賓館上車時的困乏,張望起車窗外風景,急盼著一睹寶地的真容。
半個小時過去,游車來到了大慈巖山腳下。離開游車我向山中望去,呵,真險哪!雖說此山僅高500多米,可山勢十分陡峭,地形錯綜復雜,更何況現在正是仲夏時節(jié),要登頂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了。
游人開始猶豫了,導游一個勁地勸說大家上纜車,徒步登山者越來越少,最終僅存下四、五個"堅定"分子,其余的均乘纜車由東線上山去了。
"走,開拔!"一位來至電大的游客,跨著大步興致勃勃地沿著林蔭小道率先向山頂攀去。我,當然是有備而來,帶上水壺、挎上相機,緊跟而去。
一路上習習涼風,伴隨著山林子里不時傳出的"唧唧……"鳥語聲,給人帶來了幾份愜意和涼爽。我和幾位腿腳快的伙伴,很快就上了七八個臺階口,"嘩嘩……"隨著流水聲一股水霧從深山里飄來。尋聲而去,只見那湍急的山泉順著山壁飛濺而下,打著水花兒直奔山下。我拿起毛巾擦了把臉,盛了杯溪水,一股清涼直透心底,在炎炎的夏日這讓人多么舒暢痛快。
山路出現了岔道,一條是大道繞山側從西路登頂,另一條是沿山澗小路從中路直至天池。小路不怎么好走,幾乎沒有象樣的臺階,既窄又陡,可我們這幾個"愣小子"偏揀難路行。幾次我差點滑倒,還好是有驚無險;數次我氣急胸悶,真巧有苦丁茶提神。山路地面濕潤,滿坡的苔蘚又綠又厚,宛如鋪上了一層厚厚的毛毯;林間灌木叢生,樹繁葉茂,手腕般粗的藤蔓從這棵樹盤纏到那棵樹,姿態(tài)萬千,美不勝收;山內景色多奇,透過林間忽明忽暗的光線,青山滴翠,怪石嶙峋,構建出自然界各類美妙的造型,置身于其中尤如進入"畫中仙境",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受。
一個小時的行程,我們到達了天池。它是山中一大自然景點,是懸在山頂的湖泊,湖水清徹碧綠,如同一面大鏡子鑲嵌在青山環(huán)抱之中,故又有人稱之為明鏡湖。此時想想,在海拔500多米的山頂上,兀自生出一個湖來,這也可謂是個奇跡,我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由天池折東,便是觀佛寺,此處可看到大佛的側面像。果然名不虛傳,在峭壁如削的絕壁上,一個大大耳朵、瞇縫著眼睛、微微張開雙唇的慈祥可親佛像,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世人面前,大自然如此神化般地鑿雕真令人叫絕!快,取下相機,選好攝點,讓這最精美的一幕來個定格。
地府大殿座于佛像下面,該殿是專為土地爺而建的。傳說一次土地爺和觀音,在下凡視察中都看中了大慈巖這塊寶地,都想在此立己為正佛,但一處不能出現兩個正佛,因此他們便要"如來佛主"定決。佛主想了想道:"爾等都是吾得力助手,此事讓吾為難。這樣吧,誰先到大慈巖,誰就作為那里的正佛吧。"觀音聽罷便騰云駕霧向大慈巖飛去,土地爺也一咕腦鉆進地底直奔而來。當土地神仙到達山邊伸出一半身子時,觀音到了,她施展法力使土地爺爬脫不出地面,從而觀音便成了大慈巖的正佛,土地爺成了個偏佛。
來到大殿,我們拜見了土地爺,確見他而今仍曲著半個身子在地下。
殿堂走廊很長,視野十分開闊,我駐足舉目向遠處眺望,不由得聯想起《桃花源記》中的佳句"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此番景象真是令人陶醉啊!難怪神仙們會爭相要此寶地呢。
神為此癡,人為此醉。歷經4小時跋涉卻無一絲餓感,真是秀色可餐,美景可食也!
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怪不得每到浙西游玩之客都要慕名來此一覽呢!此處山景如此風光,神話如此動聽,恐怕只有徒步行進在峽谷之中,才能細細品賞得到吧。
【大慈巖游記作文1500字】相關文章:
大慈巖作文04-04
秋天的大慈巖作文700字10-12
桂林游記銀子巖作文10-31
滴水巖游記作文10-27
暑假游記——蘆笛巖游記作文02-28
蘆笛巖游記作文10-22
嶂石巖游記作文10-15
銀子巖游記600字作文10-17
荔浦銀子巖游記作文10-04
石桅巖游記作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