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里橋西草堂高中作文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萬里橋西草堂作文
薄霧迷離,竹影深深。較之北方,浣花溪畔的春天來得似乎是早了一點,在將將立春之際,我便看到了枝頭上嫣紅的花朵,嗅到了帶著露水氣味的芳香,一簇一簇高大碧綠的竹子更為這里增添了盎然的生機,目之所及盡是濃郁的碧色。在這個偌大的園子緩步前行,一派悠然閑適,這里,便是杜甫草堂。
與其說是遺址,倒不如說是紀念館。向著茅屋故居走去,綠竹始終相伴兩側(cè),一路經(jīng)過諸多景點,詩史堂,工部祠,杜甫安坐在神龕中,以微笑的神色俯視著敬仰他的人們。而就他為文學(xué)作出的貢獻,確實當(dāng)?shù)闷鸾袢说墓┓睿暮蟀肷c安史之亂緊密糾纏,他的詩歌忠誠的記錄了唐王朝盛極而衰的變化。他青年時“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畢生未能實現(xiàn),卻不幸地遭遇了“城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戰(zhàn)亂之苦,目睹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悲慘嘲諷至極的一幕。亂離人,不及太平犬,杜甫之一生,或許真可以用一個慘字概括,可也是因為苦難,造就了流芳百世的“詩圣”。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使為君開"如今杜甫草堂的花徑依然存在,卻干凈整潔,小徑兩旁清一色地長滿了沖天的翠竹。若當(dāng)漫步散心之所,這里確真是個好去處,可是,隔了近千年的時光,走在整潔的石板路上,我卻并無多少觸碰到歷史的感覺,料想這條花徑也是后人重修,或許位置也不大相同,先人的痕跡,著實是很遙遠了。
直到走到唐代遺址,才有了來到杜甫故居的真實感。杜甫之于我,更像一個偉大的符號,他有很多稱呼,杜甫,杜工部,詩圣,他的詩被稱作詩史,他是應(yīng)當(dāng)學(xué)習(xí),是值得瞻仰,是萬古流芳的大詩豪。而現(xiàn)在,在離地幾米的坑里,存在著散落的瓦片,破敗的枯井,以及辨不出顏色的水缸。經(jīng)年的風(fēng)沙掩蓋了它們,再多年后又重現(xiàn)于世。這時我才真正感覺到有血有肉的杜甫存在過,他與常人一樣地生活。我們與唐代的現(xiàn)實距離是兩米的黃土,可是時光卻早已一去不返。它帶走了無數(shù)靈魂,偉大的,卑賤的,無恥的,侵蝕了一切有形的物體。不過幸好,它還為我們遺留了精神,文明,讓我知曉在自身都難以過活的情況下,有人能夠依舊心系天下,憂國憂民,創(chuàng)造出詩史上不朽的華章。
茅屋故居依水而立,相傳是唐末詩人韋莊尋址重建,使其得以保留。以今天的眼光來看,這間茅屋簡陋至極,桌子,椅子,床,以及四面空空的墻壁,著實是乏味可陳。它也一定與從前的樣子相去甚遠。因為除了簡陋,這件茅屋四壁完好,房頂也不漏風(fēng),絲毫無“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之境況發(fā)生的可能。杜甫在草堂里的生活雖相對安逸,但卻絕無我如今在草堂里閑逛的悠然心情。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便是他生活的寫照。漏雨的房屋,頑劣的孩童,懵懂的幼子,以及因戰(zhàn)亂而產(chǎn)生的恐慌,都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在杜甫的身上,心上,在如此境遇下,我們卻可以看到杜甫人格中最閃光的地方: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盡歡顏,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他不惜以凍死的代價換取所有窮苦人民的幸福,他同情著世人,我憐憫著他,一個飽受時代的陰暗摧殘的中年人,與青年時的理想漸行漸遠,生活諸般不如意,卻未曾絕望,始終懷著悲天憫人的胸懷,去同情千萬與他同樣遭遇的人,著實是高山仰止?上н@樣博大的靈魂,在經(jīng)歷了半生的漂泊后,病死在了江舟之上,他是亂世中的一朵浮萍,漂泊無依,半生流離。
我離開的時候,陽光尚好。此時的草堂修葺完善,適宜欣賞,適宜漫步。若詩圣的靈魂依舊漂泊,希望他在這里稍稍駐足,獲得安定與悠然。
【萬里橋西草堂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萬里橋西草堂高中作文10-08
歷史典故精選:魂斷西泠橋10-06
杜甫草堂作文07-06
春游杜甫草堂作文10-16
拱宸橋西的古民宅秋游記作文450字10-05
杜甫草堂游記作文10-12
西樵山作文01-24
美麗的西溪作文03-10
西樵山作文10-25
美麗的西溪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