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萬山湖中豫劇橋作文
萬山湖,原本不是湖,只是修建在索須河上游的一座水庫,地處萬山腹地,一條大壩橫斷索須河,形成高山平湖,其湖面平闊,綿延數(shù)里,原本的小山已成為湖心島,站在數(shù)十里外的大周山上便能看到巍峨萬山的倒影,這湖滋潤著周邊的山和林,形成了萬山疊翠,養(yǎng)育著萬山叢中的生靈。
水庫就在萬山腳下,萬山湖是當(dāng)?shù)厝藶榱思耐袑λ南蛲鶠樗鸬暮寐牭拿帧?/p>
但凡有水的地方都會有橋,萬山湖也不例外。
但我老家是基本無橋的。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橋是玩泥巴時玩伴們用小木棍搭建的只能靠手拿著土坷垃運送的棍棍橋。坍塌了是可以重建的。
第一次看到橋是在兩毛錢的錢幣上,雄偉的南京長江大橋如天塹橫跨大江。我暗下決心,長大了一定去看看。
在課本中,知道了河北“趙州橋”的久遠(yuǎn)與智慧;我曾和學(xué)生一起到“盧溝橋”去數(shù)獅子,共同感受那段歷史的沉重和屈辱;也曾站在西湖岸邊遠(yuǎn)眺“斷橋”,腦海中設(shè)法讓美景與傳說相融,就連學(xué)校開發(fā)的校本課程就有《橋》。我愛橋。
可以說,每個地方的橋都記錄著當(dāng)?shù)氐娜饲槭拦、演變著不同的歷史滄桑。
而萬山湖的橋卻是新的,這些橋主要是建在“濱河濕地”,濕地水路縱橫,河道蜿蜒,“橋”在這里是跨越的必須,也是濕地的風(fēng)景,自然就多了。我?guī)缀趺刻於嫉綕竦,從北到南走上一圈,往往是走過這橋上那橋,從來也沒有用心去數(shù)過有多少橋。只知道,有在高處的,有在低處的;有建在溝壑上的,也有建在湖面上;有筆直的,有彎曲的;有石板石梁,有拱形環(huán)橋,還有踏在橋上吱吱作響的小木橋,“橋”是這里的主題。
初夏時節(jié),陽光透過稀疏的樹葉,照到橋上,映在水中,月影搖動,就像虹。實景之美,意境之遠(yuǎn)任憑你的想象。在濕地的北部有一座橋,是一座由8道獨立拱券組成的單孔圓弧形大橋,采用我國傳統(tǒng)建造理念建造——石拱,橋身是用暗紅色石灰?guī)r砌成的跨空砌體。橋面兩邊的欄板及望柱通體漢白玉,欄板石塊以豫劇“生、旦、凈、丑”角色為基調(diào)的臉譜浮雕,刻有“四生、四旦、四花臉”刀法蒼勁,造型生動,線條剛勁之中見柔和,隱重之中顯輕靈,雄偉之中含雋永。在拱形最高處的橋欄上陽刻三字“豫劇橋”。36根望柱分置兩邊,每根都刻有祥云圖案,與敞肩的石鼓一起讓橋產(chǎn)生一種整體之美,亦橋、亦景,又何嘗不是人間百態(tài)?
橋頭北端不遠(yuǎn),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八角雙層涼亭,從表面上看是兩層,而中間并沒有上樓的樓梯,實則叫一層更為確切。每個角上都有一根醒目的三米多高的紅色柱園,顯得堅固無比,美觀而又大方,紅色的柱體泛著紅光,顯得格外醒目。天花板和樓層的間隔處繪制有祥云等許多美麗的圖案,和亭頂上鋪著金黃色的琉璃瓦一起讓掩映在綠樹叢中的涼亭古色古香。
尚未走到拐進(jìn)入亭子的小路,就聽見梆子、手鈸特有的節(jié)奏,一聽就是河南梆子特有的樂器,隨著悠揚的“板胡”拉起,和著笙音,“劉大哥講話理太偏” 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醇厚,還正能聽出常派的味道。
伴著春暖時節(jié)的到來,亭子周邊的草和樹都已經(jīng)長得郁郁蔥蔥,紫藤花大大方方地從綠葉間探出,蝴蝶蘭抖動嬌嫩的花瓣更是展翅欲飛,遠(yuǎn)方的連翹、小道邊的紫荊、高處的玉蘭,紅的、粉的還有白的特別養(yǎng)眼!
站在亭子的臺階上,眺望萬山,植被的綠、巖石的紅與泡桐花的粉層次分明又相互映襯,那應(yīng)該就是“萬山疊翠”了,隱約能見金黃的廟宇,該是神仙、佛祖居住的地方。
身旁的“票友”、遠(yuǎn)方的山;古樸的涼亭、香味兒的花兒, 還有橋上那青色的石板路,也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圓玉潤了。
【萬山湖中豫劇橋作文】相關(guān)文章:
美麗的月湖橋作文10-11
關(guān)于河南豫劇的作文10-11
介紹河南豫劇的作文10-11
想象中的橋的作文10-03
河南豫劇戲曲10-13
湖中的荷花作文10-20
美麗的萬山作文02-07
描寫河南豫劇作文精選10-03
關(guān)于介紹河南豫劇的作文11-26
我們在橋中走過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