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五年級作文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最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它不僅僅只是一本小說,而且還是一本具有深遠智慧的著作,有氣吞山河的英雄豪杰,有深謀遠慮的智士謀臣,有舍己為主的忠誠良將,有忠肝義膽的生死之交,有萬夫莫敵的勇士猛將,有洞燭先機的世外高人……他們相互輝映,成就了一篇動人的史詩,和一座不朽的`舞臺。整部作品氣勢恢宏,人物紛爭,情節(jié)細致。民間甚至流傳著一句話“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真可謂大家巨作,但細細品位,也會發(fā)現(xiàn)許多懸念,令人質(zhì)疑。
疑點之一:諸葛瑾游說過諸葛亮嗎?
《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寫到,周瑜和諸葛亮談過一次后,認為諸葛亮才華太高,日后必為江東之患,便對諸葛亮動了殺機。魯肅知道后,勸周瑜以大局為重,建議他把諸葛亮從劉備身邊挖過來。周瑜于是招來諸葛謹,要他以兄弟之情打動諸葛亮,讓他歸順孫權(quán)。
有關(guān)東吳讓諸葛謹挽留諸葛亮之事,《三國志》正文里沒有記載,但在裴松之注引《江表傳》中,有所提及。據(jù)《江表傳》記載,赤壁大戰(zhàn)若干年后,孫權(quán)回憶起當(dāng)時情形,提起這么一件事:“你和諸葛亮是親兄弟,能不能幫我把他留下來?如果他能留在東吳跟隨你,我可以寫信向劉備解釋,說你們兄弟情深,不忍分離!敝T葛瑾拒絕去游說諸葛亮,他回答孫權(quán)說:“我家二弟已經(jīng)跟定了劉備,不會起二心,正如我不會被他說服歸順劉備一樣!睂O權(quán)覺得諸葛瑾說得很有道理,便打消了“挖角”的念頭。
據(jù)此我認為“諸葛瑾游說過諸葛亮”之說法并不屬實。
疑點之二:張昭舉薦過諸葛亮?
在《三國演義》里,張昭和諸葛亮政見主張完全不同,相互之間似乎也沒什么好感,并無舉薦過諸葛亮。
但在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里引過袁孝尼的一段文字,提到張昭舉薦諸葛亮的事情。諸葛亮過江東,促成孫劉聯(lián)盟,張昭覺得他是個人才,打算將他舉薦給孫權(quán),讓他留在東吳做官。張昭把這個意思和諸葛亮一說,滿以為他會答應(yīng),不料諸葛亮卻委婉地推辭了。張昭很奇怪,問他為什么不想留下。諸葛亮回答:“我來東吳這么多天,一直在觀察孫權(quán)。孫權(quán)是個不錯的領(lǐng)導(dǎo)者,可我看他的氣度,雖然能禮待我,卻不能充分發(fā)揮我的才干,所以我不打算留下來”。
從這段記載看,首先諸葛亮和張昭的交情還不錯;其次,諸葛亮似乎也動過留在東吳的念頭,只是覺得在那里無法一展才華。據(jù)此,我認為張昭舉薦過諸葛亮。
《三國演義》透射的智慧至深致遠,細細品位,回味無窮,這就是我讀《三國演義》的樂趣之所在。
【《三國演義》五年級作文】相關(guān)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作文2000字07-24
北京中考作文預(yù)測題:三國演義04-29
《三國演義》閱讀答案11-13
摘抄三國演義好詞好句03-28
三國演義讀后感【熱】04-09
《三國演義》名著讀后感02-08
三國演義中好詞好句摘抄10-18
三國演義的經(jīng)典好詞好句11-01
三國演義優(yōu)美段落選讀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