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浪亭記蘇舜欽閱讀及參考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lǐng)域,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xué)習(xí)做出調(diào)整。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滄浪亭記蘇舜欽閱讀及參考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滄浪亭記蘇舜欽閱讀及參考答案 1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南游,旅于吳中,始僦①舍以處。時盛夏蒸燠②,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xué),東顧蘋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③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有國,近戚孫承秸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原碕④,號滄浪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榦⑤,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fēng)月為相宜。
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⑥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dāng)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因之復(fù)能見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閩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注]①僦(jiù):租賃。②燠(yù):熱。③杠:小橋。④碕(qí):曲折的河岸。
、輼o(gàn):樹干。⑥動物:受外物影響而感動。
6.對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崇阜廣水 崇:高
B.形骸既適則神不煩 適:到去
C.不亦鄙哉 鄙:鄙陋
D.予既廢而獲斯境 廢:(被)罷黜
[參考答案] B
7.下面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予以罪廢,無所歸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
(代詞,的地方;名詞,處所)
B.杠之南,其地益闊 嚴(yán)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助詞,的)
C.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 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介詞,在,到;介詞,比)
D.因之復(fù)能見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fēng)
(對于;形容詞詞尾)
[參考答案] B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
A.并水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
靠近水邊在繁花高竹之中找到一條小路
B. 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
我因喜愛而在此流連,于是就用四萬錢買下了它
C. 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
日子就在盤算著細(xì)小的利害得失中消磨掉了
D.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
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性情壓抑,一定要寄托于外物而后得以排遣
(讀、思;直譯、意譯)
[參考答案] C
9.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段既寫了作者剛到蘇州時居住環(huán)境的惡劣,又表達(dá)了他被罷官后內(nèi)心的郁悶。
B.第二段敘寫發(fā)現(xiàn)、購置風(fēng)景勝地和筑滄浪亭的經(jīng)過,描繪了園中的優(yōu)美景象。
C.第三段寫作者在園中乘舟暢游,心曠神怡,進(jìn)而生發(fā)出覺今是而昨非的感慨。
D.尾段作者表達(dá)了對仕途險惡的徹悟,抒發(fā)了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傲然自得的'情懷。
[參考答案] D
滄浪亭記蘇舜欽閱讀及參考答案 2
初晴游滄浪亭
宋·蘇舜欽
夜雨連明春水生,嬌云濃暖弄陰晴。
簾虛日薄花竹靜,時有乳鳩相對鳴。
滄浪亭記
宋·蘇舜欽
予以罪廢,無所歸。扁舟吳中,始僦舍②以處。時盛夏蒸燠,土居皆褊狹,不能出氣,思得高爽虛辟之地,以舒所懷,不可得也。
一日過郡學(xué)③,東顧草樹郁然,崇阜廣水,不類乎城中。并水④得微徑于雜花修竹之間。東趨數(shù)百步,有棄地,縱廣合五六十尋,三向皆水也。杠之南,其地益闊,旁無民居,左右皆林木相虧蔽。訪諸舊老,云錢氏⑤有國,近戚孫承佑⑥之池館也。坳隆勝勢,遺意尚存。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構(gòu)亭北碕,號"滄浪" 焉。前竹后水,水之陽又竹,無窮極。澄川翠干,光影會合于軒戶之間,尤與風(fēng)月為相宜。
予時榜小舟,幅巾⑦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觴而浩歌,踞而仰嘯,野老不至,魚鳥共樂。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返思向之汩汩榮辱之場,日與錙銖利害相磨戛,隔此真趣,不亦鄙哉!
噫!人固動物耳。情橫于內(nèi)而性伏,必外寓于物而后遣。寓久則溺,以為當(dāng)然;非勝是而易之,則悲而不開。惟仕宦溺人為至深。古之才哲君子,有一失而至于死者多矣,是未知所以自勝之道。予既廢而獲斯境,安于沖曠,不與眾驅(qū),因之復(fù)能乎內(nèi)外失得之原,沃然有得,笑閔萬古。尚未能忘其所寓目,用是以為勝焉!
。ㄗⅲ賾c歷四年,蘇舜欽遭受政治上的沉重打擊,帶著心靈上的創(chuàng)痛,流寓蘇州,不久,在城南營建滄浪亭,并寫下了這文章。②僦舍:租屋。③郡學(xué):范仲淹所創(chuàng)蘇州州學(xué),在滄浪亭西。④并(bàng)水:沿水而行,并通“傍”。⑤錢氏:錢镠創(chuàng)建的五代吳越國。⑥孫承祐:錢镠之孫吳越王錢俶妻弟。⑦幅巾:文中指閑散者的裝束。
1、蘇舜欽同時代的詞人張先《天仙子》詞中有“云破月來花弄影”句,王國維道:“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碧K詩中的“弄”字實有異曲同工之妙。請說一說這個“弄”字的妙處。(3分)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予愛而徘徊,遂以錢四萬得之。
。2)予時榜小舟,幅巾以往,至則灑然忘其歸。
3、作者政治失意被貶,初到蘇州,內(nèi)心情感十分復(fù)雜,請根據(jù)選文《滄浪亭記》梳理作者在行文中的情感變化,并寫出你的判斷依據(jù)。(6分)
4、《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請你談?wù)勌K舜欽建造亭子取名“滄浪”的心境,從《初晴滄浪亭》中是否可讀出此心境。(4分)
5、蘇舜欽遭人陷害被罷官,“無所歸”,但他到了滄浪亭“則灑然忘其歸”,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請結(jié)合詩文,談?wù)勀愕睦斫狻?/p>
答
1、(2分)“弄”字有擬人的特點,一個“弄”字,寫景狀物,神韻畢現(xiàn),描繪出雨過初晴時天空時而薄云遮日,時而云破日出的陰晴不定的景象。
2、(4分)(2分)(1)我喜愛這地方,來回地走,最終用四萬錢幣購得它。
(2分)(2))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
3、(6分)心情變化:(2分)作者因被貶官而憤懣壓抑;(2分)而后見到孫承祐所遺下的池館,見到草木郁郁蔥蔥,環(huán)境優(yōu)美寧靜,“予愛而徘徊”,作者寄情山水,心靈得到慰藉,感到欣喜安慰;(2分)當(dāng)作者駕船去庭上游玩,把酒賦詩,仰天長嘯,放浪形骸,神思清明,“形骸既適則神不煩,觀聽無邪則道以明”,不再計較榮辱得失,內(nèi)心變得坦然釋懷。(結(jié)合文意,一點2分,只寫心情沒有分析得一半分)
4、(4分)(2分)“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一句暗含“退隱”之意,作者購園建亭,將亭子取名為“滄浪”,意在表明自己在政治失意之后,放下榮辱得失,追求淡泊曠遠(yuǎn)的隱逸情懷。(2分)蘇詩描寫了滄浪亭靜謐幽雅的環(huán)境,反映出了詩人閑適的心情,符合詩人退隱后的淡泊曠遠(yuǎn)的心境。
5、蘇舜欽遭人陷害,罷官為民,心情愁悶,沒有可去的地方,到了蘇州,開始也找不到讓自己“以舒所懷”的地方。蘇舜欽發(fā)現(xiàn)了一塊讓他心儀的地方,在那里建了滄浪亭。滄浪亭周圍的景致優(yōu)美,讓蘇舜欽沉醉;蘇舜欽在滄浪亭率性地玩耍,拋棄了一切煩惱與得失及每天與細(xì)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的行徑。滄浪亭讓蘇舜欽感受到了真趣,讓他一舒所懷,因而他流連忘返。
翻譯
我因獲罪而被貶為庶人,沒有可以去的地方,乘船在吳地旅行。起初租房子住。時值盛夏非常炎熱,土房子都很狹小,不能呼氣,想到高爽空曠僻靜的地方,來舒展心胸,沒有能找到。
一天拜訪學(xué)宮,向東看到草樹郁郁蔥蔥,高高的碼頭寬闊的水面,不像在城里。循著水邊雜花修竹掩映的小徑,向東走數(shù)百步,有一塊荒地,方圓約六十尋,三面臨水。小橋的南面更加開闊,旁邊沒有民房,四周林木環(huán)繞遮蔽,詢問年老的人,說:“是吳越國王的貴戚孫承佑的廢園。”從高高低低的地勢上還約略可以看出當(dāng)年的遺跡。我喜愛這地方,來回地走,最后用錢四萬購得,在北面構(gòu)筑亭子,叫“滄浪”。北面是竹南面是水,水的北面又是竹林,沒有窮盡,澄澈的小河翠綠的竹子,陽光、陰影在門窗之間交錯相接,尤其是在有風(fēng)有月的時候更宜人美麗。
我常常乘著小船,穿著輕便的衣服到亭上游玩,到了亭上就率性玩樂忘記回去,或把酒賦詩,或仰天長嘯,即使是隱士也不來這里,只與魚、鳥同樂。形體已然安適,神思中就沒有了煩惱;所聽所聞都是至純的,如此人生的道理就明了了;剡^頭來反思以前的名利場,每天與細(xì)小的利害得失相計較,同這樣的情趣相比較,不是太庸俗了嗎!
唉!人本來會受外物影響而感動。情感充塞在內(nèi)心而性情壓抑,一定要借外物來排遣,停留時間久了就沉溺,認(rèn)為當(dāng)然:不超越這而換一種心境,那么悲愁就化解不開。只有仕宦之途、名利之場最容易使人陷入其中,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有才有德之士因政治上的失意憂悶致死,都是因為沒有悟出主宰自己、超越自我的方法。我雖已經(jīng)被貶卻獲得這樣的勝境,安于沖淡曠遠(yuǎn),不與眾人一道鉆營,因此又能夠使我的內(nèi)心和形體找到根本,心有所得,笑憫萬古。尚且沒有忘記內(nèi)心的主宰,自認(rèn)為已經(jīng)超脫了。
【滄浪亭記蘇舜欽閱讀及參考答案】相關(guān)文章:
《初晴游滄浪亭 蘇舜欽》 的閱讀題及答案04-11
滄浪亭記閱讀答案07-04
滄浪亭記閱讀答案推薦02-09
滄浪亭記閱讀答案附翻譯03-28
核舟記閱讀及參考答案02-18
魯濱孫漂流記閱讀訓(xùn)練及參考答案02-10
義田記文言文閱讀及參考答案02-17
蘇七塊閱讀答案01-21
關(guān)于桃花源記的閱讀及參考答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