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傳》語文閱讀及答案
(蘇)武字子卿,少以父任。時漢連伐胡,數(shù)通使相窺觀,匈奴留漢使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dāng)。
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盡歸漢使,武帝嘉其義,乃遣武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武與副張勝及;莸劝儆嗳司恪7接l(fā)使送武等,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匈奴中。及衛(wèi)律所將降者,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聞漢天子甚怨衛(wèi)律,常能為漢伏弩射殺之。吾母與弟在漢,幸蒙其賞賜!睆垊僭S之,以貨物與常。單于出獵,獨閼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發(fā),其一人夜亡,告之。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單于使衛(wèi)律治其事。張勝聞之,恐前語發(fā),以狀語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見犯乃死,重負(fù)國。”虞常果引張勝。單于使衛(wèi)律召武受辭,武謂惠等:“屈節(jié)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乃引刀自刺。衛(wèi)律驚,馳召醫(yī),蹈其背以出血。武氣絕,半日復(fù)息。單于壯其節(jié),而收系張勝。
武益愈,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律曰:“漢使張勝謀殺單于近臣,當(dāng)死。單于募降者赦罪!迸e劍欲擊之,勝請降。律謂武曰:“副有罪,當(dāng)相坐。”武曰:“本無謀,又非親屬,何謂相坐?”復(fù)舉劍擬之,武不動。律曰:“蘇君,律前負(fù)漢歸匈奴,幸蒙大恩,富貴如此。蘇君今日降,明日復(fù)然?找陨砀嗖菀,誰復(fù)知之?”武不應(yīng)。律曰:“君因我降,與君為兄弟,今不聽吾計,后雖欲復(fù)見我,尚可得乎?”武罵律曰:“女為人臣子,不顧恩義,畔主背親,為降虜于蠻夷,何以女見為?”
(縮寫節(jié)選自《漢書蘇武傳》)
6.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虞常果引張勝
引:牽扯。
B.虞常在漢時,素與副張勝相知,私候勝曰
候:拜。
C.而收系張勝
收:逮捕。
D.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陰:陰謀。
解析:D項,陰:暗地里。
答案:D
7.對下列兩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和用法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也相同B.①與②相同,③與④不同
C.①與②不同,③與④相同D.①與②不同,③與④也不同
解析:一詞多義是古代漢語的重要語法現(xiàn)象,平時要多掌握積累。第一組中第一個“會”是“適逢”的意思,第二個“會”是“一起”的意思。第二組中第一個“生”是“活”的意思,第二個“生”是“活著”的意思。
答案:D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與例句中的“膏”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空以身膏草野
A.使人止晉鄙軍,留軍壁鄴B.其一人夜亡
C.單于壯其節(jié)D.欲因此時降武
解析:例句和A項中加點的詞都是名詞用作動詞,B項中為名詞作狀語,C項中為意動用法,D項中為使動用法。
答案:A
9.下面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武出使匈奴,是在漢與匈奴關(guān)系有所改善,兩國矛盾有所緩和的時期,本不應(yīng)有危險,然而,由于張勝私下支持虞常等人的謀劫行動,導(dǎo)致蘇武被匈奴扣留了19年。
B.虞常淪落匈奴,但并沒有忘記漢朝,他伏弩射殺衛(wèi)律的行動,正是他愛國的具體表現(xiàn)。
C.蘇武的自殺舉動,不僅表現(xiàn)了漢朝使者寧死不屈的凜然正氣,而且贏得了敵國的尊敬。
D.衛(wèi)律使盡了威嚇、利誘、逼迫等手段,但是始終未能動搖蘇武對國家、對民族忠貞不貳的崇高氣節(jié)。
解析:根據(jù)文意,虞常不是射殺衛(wèi)律,而是單于。
答案:B
【《蘇武傳》語文閱讀及答案】相關(guān)文章:
《漢書·李陵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03
《徐邈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4-15
蘇武傳精選教案02-21
《新唐書·韓休傳》閱讀答案及翻譯03-24
明史花云傳的閱讀答案及翻譯04-04
《隋書·趙煚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03
《周書·盧柔傳》閱讀答案及譯文04-03
《芋老人傳》閱讀答案及譯文解析04-02
《明史趙璜傳》閱讀答案及譯文12-25
《宋史·梁鼎傳》閱讀練習(xí)及答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