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稼字南叔閱讀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高稼,字南叔,邛州蒲江人。真德秀一見以國士期之。稼持論不阿,憂世甚切,及鄭損為制置使,即求去。未幾,改知綿谷縣。制置司以總領(lǐng)所擅十一州會子①之利,請盡廢之。令下,民疑,為之罷市。稼亟出私錢以給中下戶。稼弟定子時為總領(lǐng)所主管文字,相與征其誤而力救之,得存其半,公私僅濟(jì)。歲大饑,有司置弗聞,稼捐橐中裝,市粟以食之,全活甚眾。損之入蜀也,稼同產(chǎn)弟了翁誦言于朝,謂必敗事。損銜之,遂劾稼罷。
制置使趙彥吶以參議官辟之。制置司近漢中,稼言漢中蕩無藩籬,宜經(jīng)理仙人原以為緩急視師之地。彥吶以委稼,稼至原,繕營壘,峙芻糧,比器甲,開泉源,守御之規(guī),罔不備具。以直秘閣知沔州、利州提點(diǎn)刑獄兼參議官。始至,曰:郡當(dāng)兵難之后,生聚撫摩,所當(dāng)盡力,去之日,誓垂橐以入劍門。乃葺理創(chuàng)殘,招集流散,民皆襁負(fù)來歸。
北兵自鳳州入,吏民率逃,議欲退保大安。稼白彥吶曰:今日之事,有進(jìn)無退;若倉皇召兵,退守內(nèi)地,敵長驅(qū)而前,蜀事去矣。彥吶曰:吾志也。已而竟行,留稼守沔。
沔無城,依山為阻,稼升高鼓噪,盛旗鼓為疑兵。何璘軍無紀(jì)律,稼捕其縱火者三人,誅之。未幾,北兵大至,璘遁。其眾皆潰,遂下沔州。
先是,曹友知沔不可守,勸稼移保山寨。稼曰:吾郡將也,城不可棄。即事不濟(jì),有死而已。且曰:吾得死所,何憾!及事迫,常平司屬官馮元章率吏士力請稼少避,稼不為動。城既陷,眾擁稼出戶,稼叱之不能止,兵騎四集圍之,遂死焉。稼為人慷慨有大志,聞人有善,稱之不容口;不善,面折無所避。推轂人士,?植患,視財如糞土。死之日,聞?wù)吣挥谝亓魈椤?/p>
。ㄟx自《宋史·列傳第二百八忠義四》)
[注]①會子:南宋時的一種紙幣。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的詞的解釋,不止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損銜之,遂劾稼罷 銜:特指懷恨
B.比器甲 比:排列
C.即事不濟(jì) 濟(jì):救濟(jì)
D.常平司屬官馮元章率吏士力請稼少避 少:稍微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稼憂世甚切的一組是(3分)
、俪鏊藉X以給中下戶 ②市粟以食之③誦言于朝,謂必敗事
、苣溯堇韯(chuàng)殘,招集流散⑤推轂人士,?植患阿抟曍斎缂S土
A.①⑤⑥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3分)
A.高稼為官,不忘百姓。在他的極力挽救下,糾正了制置司廢除會子的錯誤,得以留存其中的一半,使公私雙方勉強(qiáng)能夠接濟(jì)。
B.高稼具有遠(yuǎn)見卓識。趙彥吶征召他為參議官時,他認(rèn)識到漢中空虛沒有屏障,建議應(yīng)該治理仙人原來作為緊急時刻視察軍隊的地方。
C.高稼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剛到沔州時,就立下誓言,當(dāng)盡力去做。由于治理有方,百姓都背著嬰兒前來歸附他。
D.高稼對國家忠誠。守衛(wèi)沔州時,有存活下來的機(jī)會,但他不放棄城池,與敵人頑強(qiáng)戰(zhàn)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沔無城,依山為阻,稼升高鼓噪,盛旗鼓為疑兵。(5分)
。2)稼為人慷慨有大志,聞人有善,稱之不容口;不善,面折無所避。(5分)
參考答案:
4、C
5、B
6、A
7、(1)沔州沒有城墻,依靠山作為險阻,高稼站到高處擊鼓吶喊,大張旗鼓制造假象。(“升高鼓噪”“盛旗鼓”“疑兵”各1分,句意2分)
。2)高稼為人慷慨有大志,聽到別人的善行,就贊不絕口;聽到別人的惡行,就當(dāng)面斥責(zé)他,沒有什么隱諱。(“善”“稱之不容口”“無所避”各1分,句意2分)
【高稼字南叔閱讀答案】相關(guān)文章:
王炎《南柯子》閱讀答案04-24
《懷李叔同先生》閱讀題及答案04-02
《山就這么高》閱讀答案11-10
南歧之見文言文閱讀答案11-14
文言文蹇叔哭師的閱讀答案11-12
樊叔略,陳留人也閱讀答案及譯文04-03
《游終南龍池寺》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5-04
鳥巢為何東西高南北低全文閱讀答案11-20
《晉平公問于叔向》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1-13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陰人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