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霧都孤兒》好段摘抄匯總
導語:《霧都孤兒》以霧都倫敦為背景,講述了一個孤兒悲慘的身世及遭遇。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的優(yōu)美段落,歡迎閱讀。
1. 在某一個小城,由于諸多原因,對該城的大名還是不提為好,我連假名也不給它取一個。此地和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城鎮(zhèn)一樣,在那里的公共建筑物之中也有一個古已有之的機構,這就是濟貧院。本章題目中提到了姓名的那個人就出生在這所濟貧院里,具體日期無需贅述,反正這一點對讀者來說無關緊要——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是這樣。
2. 我們已經(jīng)陪著他在回家的路上走了很長一段,那個老太婆的喪事也已做好了一切準備,現(xiàn)在讓我們?nèi)ゴ蚵犚幌聤W立弗·退斯特的下落,看看托比·格拉基特丟下他以后,他是否還躺在水溝里。
3. 兩個孤兒長時間地緊緊擁抱,淚水滾滾流淌,相互講出一些不連貫的話語,讓我們將這些淚水和話語獻給上帝吧。轉瞬之間,他倆都知道了各自的父親、姐姐、母親是誰。
4. 歡樂與憂傷交匯在命運的杯子里,然而其中絕沒有辛酸的眼淚:因為就連憂傷本身也已沖淡,又裹在了那樣甜蜜、親切的回憶之中,失去了所有的苦澀,成了一種莊嚴的快慰。
5. 說起來,世間一應人等當中,如果有誰流露出一絲一毫缺少感情的跡象,理事會理所當然會處于一種滿腔義憤、震驚不已的狀況,然而,這一回他們卻有些誤會了。
6. 天將破曉,第一抹暗淡模糊的色彩——與其說這是白晝的誕生,不如說是黑夜的死亡——軟弱無力地在空中閃射著微光,空氣變得分外凜冽刺骨。黑暗中看上去模糊可怕的物體變得越來越清晰,逐漸恢復了為人熟知的形狀。
7. 一陣驟雨僻哩啪啦地打在光禿禿的灌木叢中。盡管急雨打在身上,奧立弗卻沒有感覺到,他仍然直挺挺地躺在自己的泥土床上,無依無靠,不省人事。
8. 蘇爾伯雷先生是個瘦高個,骨節(jié)大得出奇,一身黑色禮服早就磨得經(jīng)緯畢露,下邊配同樣顏色的長統(tǒng)棉襪和鞋子,鞋襪上綴有補丁。
9. 他那副長相本來就不宜帶有輕松愉快的笑意,不過,總的來說,他倒是有幾分職業(yè)性的詼諧。他迎著邦布爾先生走上前來,步履十分輕快,親眼地與他握手,眉間顯露出內(nèi)心的喜悅。
10. 這天傍晚,白背心紳士非常自信、非常明確地斷言,奧立弗不光要受絞刑,而且還會被開腸剖肚,剁成幾塊。邦布爾先生悶悶不樂,有些神秘地直搖腦袋,宣稱自己希望奧立弗終得善報。
11. 對于這一點,甘菲爾先生回答說,他希望那小子還是歸自己,盡管他大體上同意干事的話,但表達出來的愿望似乎完全相反。
12. 人類作孽的罪證如同濃重的陰云,盡管升騰十分緩慢,但難逃天網(wǎng),最后總有惡報傾注到我們頭上——我們何不在想像中聽一聽死者發(fā)出悲憤的控訴,任何力量也無法壓制,任何尊嚴也無法封鎖的控訴——哪怕只是稍微想一想,聽一聽,那么每天每日的生活所帶來的傷害、不義、磨難、痛苦、暴行和冤屈,哪里還會有落腳之處!
13. 事情很簡單,奧立弗的感受并非太少,而應當說太多了,大有可能被落到頭上的虐待弄得一輩子傻里傻氣,心灰意懶。他無動于衷地聽完這一條有關他的去向的消息,接過塞到他手里的行李——拿在手里實在費不了多大勁,因為他的行李也就是一個牛皮紙包,半英尺見方,三英寸厚——把帽檐往下拉了拉,又一次緊緊拉住邦布爾先生的外套袖口,由這位大人物領著去了一處新的受難場所。
14. 終于,一陣痛苦而微弱的哭聲打破了四周的沉寂,孩子發(fā)出一陣呻吟,醒過來了。他的左臂給用一張披巾草草包扎了一下,沉甸甸地垂在身邊,動彈不得,披巾上浸透了鮮血。
15. 他渾身癱軟,幾乎無法坐起來。等到果真坐起來的時候,他吃力地掉過頭去,指望有人救助,卻不禁疼得呻吟起來。由于寒冷和疲勞,他身上的每一處關節(jié)都在哆嗦。他掙扎著站起身來,然而,從頭到腳抖個不停,又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16. 在旁觀者心中喚起一種愜意的傷感來的倒也不僅僅是邦布爾先生的悲哀表情。還有一些與他的身份緊密相連的跡象表明,他的境況已經(jīng)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件鑲邊的外套,還有三角帽,它們上哪兒去了?他依舊穿著緊身短褲和深色長統(tǒng)紗襪,但緊身褲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那一條。外套依舊是寬邊式的,這一點跟以前那件很相似,可是,哦,真有天壤之別啊。威風凜凜的三角帽換成了一頂謙虛的圓頂帽。邦布爾先生不再是一位干事了。
16、一張張面孔,有親友的,也有仇敵的,還有許多幾乎已經(jīng)完全不認識的面孔也不期而至地擠在人群中。往昔如花似玉的少女而今已到了風燭殘年。
17、天將破曉,第一抹暗淡模糊的色彩——與其說這是白晝的誕生,不如說是黑夜的死亡——軟弱無力地在空中閃射著微光,空氣變得分外凜冽刺骨。
18、兩個孤兒長時間地緊緊擁抱,淚水滾滾流淌,相互講出一些不連貫的話語,讓我們將這些淚水和話語獻給上帝吧。轉瞬之間,他倆都知道了各自的父親、姐姐、母親是誰。
19、歡樂與憂傷交匯在命運的杯子里,然而其中絕沒有辛酸的眼淚:因為就連憂傷本身也已沖淡,又裹在了那樣甜蜜、親切的回憶之中,失去了所有的苦澀,成了一種莊嚴的快慰。
20、他曾面帶蔑視的表情聽憑人們嘲弄,一聲不吭地忍受鞭答毒打,因為他感覺得到,自己內(nèi)心有一種正在增長的尊嚴,有了這種尊嚴,他才堅持到了最后,哪怕被他們活活架在火上烤。
21、在縮進他那狹窄的鋪位里去的時候,仍然甘愿那就是他的棺材,他從此可以安安穩(wěn)穩(wěn)地在教堂地里長眠了,高高的野草在頭頂上輕盈地隨風搖曳,深沉的古鐘奏響,撫慰自己長眠不醒。
22、奧利弗犯下了一個褻瀆神明,大逆不道的罪過,公然要求多給些粥,在以后的一個禮拜里,他成了一名重要的犯人,一直被單獨關在黑屋子里,這種安排是出自理事會的遠見卓識與大慈大悲。
23、然而不知是由于造化還是遺傳,奧利弗胸中已經(jīng)種下了剛毅倔強的精神。這種精神廣闊的空間得以發(fā)展,還要歸功于寄養(yǎng)所伙食太差,說不定正是由于這種待遇,他好歹活到了自己的第九個生日。
24、有幾張臉長眠在地下,已經(jīng)變了樣,可是心靈超越了死亡,使它們依舊像昔日一樣美好,呼喚著當年炯炯的目光,爽朗的笑貌,透過軀殼的靈魂之光仿佛在娓娓低語,黃土底下的美雖然已面目全非,但卻得到了升華,她超脫塵世,只是為了成為一盞明燈,在通往天國的路途上灑下一道柔和清麗的光輝。
25、人類作孽的罪證如同濃重的陰云,盡管升騰十分緩慢,但難逃天網(wǎng),最后總有惡報傾注到我們頭上——我們何不在想像中聽一聽死者發(fā)出悲憤的控訴,任何力量也無法壓制,任何尊嚴也無法封鎖的控訴——哪怕只是稍微想一想,聽一聽,那么每天每日的生活所帶來的傷害、不義、磨難、痛苦、暴行和冤屈,哪里還會有落腳之處!
延伸閱讀:《霧都孤兒》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全名查爾斯·約翰·赫法姆·狄更斯(英文原名: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國作家。主要作品有《大衛(wèi)·科波菲爾》《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 《老古玩店》《艱難時世》《我們共同的朋友》《雙城記》等。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生于樸次茅斯市郊, 出生于海軍小職員家庭,少年時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入校求學。后被迫到工場做童工。15歲以后,當過律師事務所學徒、錄事和法庭記錄員。20歲開始當報館采訪員,報道下議院。1837年他完成了第一部長篇小說《匹克威克外傳》,是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創(chuàng)作,后來創(chuàng)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后出版了《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wèi)·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代》(1854)、《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2] ,1870年6月9日卒于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狄更斯特別注意描寫生活在英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英國復雜的社會現(xiàn)實,為英國批判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開拓和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的作品對英國文學發(fā)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霧都孤兒》好段摘抄】相關文章:
霧都孤兒作文10-02
霧都孤兒作文04-24
《霧都孤兒》閱讀心得02-21
霧都孤兒作文(15篇)08-12
霧都孤兒作文700字09-20
霧都孤兒作文15篇08-06
霧都孤兒閱讀心得(精選32篇)04-21
《霧都孤兒》讀書筆記范文精選10-10
名著《霧都孤兒》讀書筆記10-05
《霧都孤兒》閱讀心得7篇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