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音樂知識中唱歌的分類
有關樂理知識中唱歌的分類,今天小編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下面是介紹,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獨唱:聲樂演唱形式之一。由一人演唱,常用樂器或樂隊伴奏。亦有用人聲伴 唱者。
齊唱: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個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系同時演唱同一曲調。
重唱: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每個聲部均有一人演唱的多聲部聲樂曲及其演唱形式。按聲部或人數(shù)分為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重唱在歌劇中很常見,亦為室內樂的演唱形式之一。
領唱:一唱眾和(齊唱或合唱)的演唱形式。因獨唱部分具有引領眾人歌唱的作用,故稱“領唱”。獨唱者稱“領唱者”。領唱形式常見于民間的集體勞動歌曲中,如秧歌、號子等。
合唱:聲樂演唱形式之一。指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分同聲(純粹是男聲、女聲或童聲)、渾聲(男女聲混合)兩類;又根據(jù)聲部的多寡再分為女聲二部合唱、男聲三部合唱等。最常見者為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混聲四部合唱。合唱常輔以樂器伴奏,純粹由人聲演唱而無樂器伴奏者稱無伴奏合唱。
大合唱:大型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合唱(有時穿插朗誦)等,常用管弦樂隊伴奏,如《黃河大合唱》等。西洋的康塔塔在中國亦常稱大合唱。
康塔塔:意大利文cantata的音譯。大型聲樂套曲。最初是一種獨唱的世俗敘事套曲,以詠嘆調和宣敘調交替組成,用古鋼琴(或另加一種弦樂器)伴奏。十七世紀初產(chǎn)生于意大利;十七世紀中葉傳人德國,遂發(fā)展成為一種包括獨 唱、重唱、合唱的.聲樂套曲,以世俗或《圣經(jīng)》故事為題材。這種康塔塔與 清唱劇頗相似,唯規(guī)模較小;其內容往往偏重抒情,故事內容亦較簡單,F(xiàn)代作曲家常用這種體裁來表現(xiàn)重大的歷史或現(xiàn)實題材?邓c中國的大合唱相近,故中國亦常稱之為“大合唱”。
無伴奏合唱:一種不用樂器伴奏充分發(fā)揮人聲特性的合唱。西洋稱a cappella,意為“按教堂風格”。 cappella一詞本意是指教堂中參拜圣者的地方,后轉指圣詠團的所在地或圣詠團本身。因歐洲教堂合唱早期均采用無伴奏復調形式,至文藝復興后期此種合唱形式始用于牧歌等世俗音樂中,故有“按教堂風格”之稱。
【音樂知識中唱歌的分類】相關文章:
《詩經(jīng)》中對音樂用途的分類03-12
關于音樂知識中調的講解03-30
唱歌基礎知識--唱歌五種發(fā)音07-18
合唱小知識—唱歌的運氣07-18
唱歌發(fā)聲的基礎知識01-14
中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01-17
《誰唱歌》音樂游戲教案03-20
大班音樂教案青蛙唱歌10-08
《青蛙唱歌》中班音樂教案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