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基本聲樂知識2017(薦讀)
基礎聲樂知識有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提供的聲樂知識,歡迎閱讀參考!希望大家采納!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CNFLA學習網的欄目!
一、節(jié)奏
節(jié)奏是一個廣義詞,它包括了音樂中與時間有關的所有因素,這里概括了拍子、小節(jié)、循環(huán)周期和重音的位置。
音樂猶如千軍萬馬,是節(jié)奏把它們有序的'組織在一起,按著音樂的強弱、長短,使它們有序的進行著,如果沒有節(jié)奏,音樂就會雜亂無章,不成其為音樂。因此,在音樂里節(jié)奏是至關重要的,它無所不在,它體現(xiàn)在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小節(jié)線,每一個重音和速度的標記中……
二、節(jié)拍
節(jié)拍是指強拍和弱拍的組合規(guī)律。有很多有強有弱的音,在長度相同的時間內,按照一定的次序反復出現(xiàn),形成有規(guī)律的強弱變化,例如:每隔一個弱拍,出現(xiàn)一個強拍時,這是一種節(jié)拍,而每當有兩個弱拍或有三個弱拍再出現(xiàn)一個強拍時,這些又是另外的一些節(jié)拍,它運用了小節(jié)線和拍子號標記出來,看起來很具體。在有強有弱,一定長度相同的時間內按著一定的長短次序,由小節(jié)線劃分,反復的有規(guī)律的重復,形成了有規(guī)律的強弱變化,這就是節(jié)拍的作用。
“強”與“弱”看似簡單,但是人們可以根據這些簡單的“強”與“弱”變化出很多種拍子來,從而形成各種情緒,各種不同風格的樂曲來。因此“節(jié)拍”是非常重要的,它等于是音樂大廈的基石,必須是有規(guī)律并且是有秩序的。
在節(jié)拍中出現(xiàn)一個名詞叫“拍子”,下面我們就來談談“拍子”。
第二節(jié) 拍子
在節(jié)拍中,眾多的音符都是以一拍為單位的,(這也叫做“單位拍”),這一個重要的時間段 — 一拍,就是音樂的基礎,它是用指定的音符來代表的。也就是用各種不同的音符,比如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等等,做為基礎的一拍,然后有強有弱的循序漸進。下面我用最最通俗的來講,什么是拍子。
“拍子”用簡單的話來說你用一個手掌來拍。手掌一下、一上,這就叫做一拍,(如果用兩只手對拍的話,那么一張一合,就叫一拍)單單拍下去,叫做半拍,再抬起來,也是半拍,這樣算起來一上、一下加起來就是一拍。(等于半拍加半拍)
在我國的戲曲里,通常把拍子叫做“板、眼”,“板”就是重拍,“眼”就是弱拍。打起拍子來是這樣的:用手掌拍擊一下,這樣稱為“板”,再用食指點一下,這樣稱作“眼”。象京劇里常說“慢三眼”這是什么意思呢?這“三眼”表示有三個弱拍,加上一個強拍,實際就是指4/4拍。如果平時說一個人唱歌“沒板沒眼”的,也就是說明這個人的節(jié)奏不好,拍子不準確。
音樂的拍子,是根據樂曲的要求而定的,比如當樂曲尋求規(guī)定的`速度是每分鐘60拍,那么每拍占的時間是每分鐘的60分之一,也就是一秒,(半拍為二分之一秒),如果規(guī)定的速度為每分鐘120拍的時候,那么每一拍占的時間是半秒鐘(半拍是1/4秒),現(xiàn)在是半秒鐘打一拍,前面是一秒鐘打一拍,顯然后者要比前者快,(后面講速度一節(jié)中我們還會講到),以此類推。這也就是拍子的時值,當拍子的時值定下來之后,比如四分音符為一拍時,八分音符就相當于半拍,全音符相當于4拍,二分音符相當于二拍。而十六分音符則是1/4拍,換句話說,也就是一拍里有一個四分音符,有兩個八分音符,有4個16分音符。再比如以八分音符為一拍,四分音符就是兩拍,二分音符是四拍,全音符是八拍,而十六分音符即半拍,這樣,當拍子的時值確定后,各種時值的音符就與拍子連在一起。
如2/4拍。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2拍。叫做2/4拍,一小節(jié)里有兩拍,第一拍是強拍,第二拍是弱拍。在一個小節(jié)里,只有一個強拍,一個弱拍出現(xiàn),然后每小節(jié)不斷重復出現(xiàn)。這種2/4的節(jié)奏很適合隊列行進的時候使用,所以大部分進行曲都采用這種2/4拍的形式。
例一:
3/4拍,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jié)有3拍,叫做3/4拍。也就是一小節(jié)有一個強拍和兩個弱拍出現(xiàn),每小節(jié)重復出現(xiàn),第一拍是強拍,第二三拍是弱拍,這就是3/4拍。這種節(jié)奏很適合旋轉,因此常常用在圓舞曲里(華爾茲)。象大家熟悉的圓舞曲之王 — 約翰·斯特勞斯,他的作品有大部分是三拍子的。
例二:
下面介紹4/4拍,4/4拍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一小節(jié)有4拍,叫作4/4拍,在4/4拍里,第一拍是強拍,第二拍是弱拍,第三拍為次強拍,第四拍又是弱拍。
例三:
6/8拍與 2/4 3/4拍不同的是:它是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6拍,這樣在每小節(jié)里:第一拍是強拍,第二、第三拍是弱拍,第四拍是次強拍,第五拍和第六拍又是兩個弱拍,這樣每小節(jié)6拍,反復出現(xiàn)。
例四:
在音樂作品中,單位拍并不是固定在一種音符上。它可以使用各種音符作為單位拍。比較常用來作單位拍的有四分音符(以四分音符為一拍),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為一拍),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為一拍),長短音符交替進行。
第三節(jié) 拍號和拍號的畫法
拍號是用分數(shù)的形式來標畫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時值也就是說用幾分音符來當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節(jié)里有幾拍,前面說過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一小節(jié)有2拍,3/4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有三拍……讀法是先讀分母,再讀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拍號要寫成分數(shù)的形式,是因為在五線譜中把全音符作為整數(shù)1看待。全音符是1,二分音符是全音符的一半,自然是1/2,四分音符的時值就是1/4,以四分音符為例,每小節(jié)有2拍,(兩個四分音符)時,拍號就要寫為2/4,如果每小節(jié)有三拍(三個四分音符)就標畫成3/4,這樣以此類推。
什么是美聲唱法?
美聲唱法是產生在意大利的傳統(tǒng)唱法,并被世界各地的歌唱家,聲樂教育家不斷研究探索,推廣發(fā)展的一種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其目的'是產生優(yōu)美的音色,流暢的旋律,清晰的語言。它特別講究聲音的連貫統(tǒng)一,氣息的有力支持,是世界上許多歌唱家追求的最高聲樂藝術境界。
學習唱歌的最佳年齡
接受嚴格的聲樂訓練,建議在變聲期結束后進行。變聲期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xiàn)象,是由少年時代進入青年時代的標志。在這個時期,無論身體的形態(tài),心里的活動以及人體骨骼的增長都有很明顯得變化,這個時期喉部(發(fā)聲器官)的發(fā)育變化也是非常明顯的,這個時期在醫(yī)學界稱為“變聲期”。
變聲初期:嗓音無太大變化,有時會感覺嗓子不聽使喚,會出怪音。
變聲中期:嗓音的變化明顯,男生最為突出,音調變低,唱歌時不易控制,高音唱不上去,有的人則發(fā)聲嘶啞,音色不干凈。
變聲后期:說話的聲音變成了成年人,但唱歌的聲音還不太穩(wěn)定,聲音不夠結實。
變聲期大約為一年左右,最短也要幾個月,而到能較穩(wěn)定地歌唱大約要二,三年的時間。
一般情況下,男生變聲期的年齡一般在12至14周歲,女生在11至13周歲。在變聲期內,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要緊張,只要注意保護嗓子,注意休息,不要喊叫,不唱自己不能勝任的歌曲,不吃過于刺激的.食物等都可以順利地度過變聲期,由于每個學生的情況不同,在什么時候學習唱歌好,應該聽從有經驗的聲樂老師的意見。
發(fā)聲的基本原理
首先,人們通過口,鼻吸氣,使自己的肺葉充滿空氣,當人們呼氣時,由于聲帶閉合阻氣,使聲帶產生震動我們稱它為基音,這時的聲音力量小,音色也不好聽。只有經過身體的共鳴腔體的共振,才能產生自然優(yōu)美而響亮的聲音。歌唱是呼吸器官,發(fā)聲器官和共鳴器官協(xié)調,科學的.運動。
呼吸器官主要包括:喉頭,會厭,聲帶等。喉頭也叫喉結,是重要的發(fā)聲器官,會厭是長在舌根與喉嚨之間的一塊半圓形的葉狀軟骨,它的作用是保護氣管與聲帶。聲帶是位于喉嚨中間的兩條白色韌帶,當人們吸氣時,聲門打開,聲帶自然分開;而當呼氣發(fā)聲時,聲帶自然閉合*攏,成水平狀,氣息穿過兩條聲帶間的縫隙,使聲帶產生震動,產生了聲音。
共鳴器官包括:胸腔,口咽腔,鼻腔,竇腔等。歌唱時依賴人體的這些器官的共鳴作用來擴大,修飾,潤色聲音。
除此之外,人們還有咬字的氣官包括口腔,唇,齒,舌等。它們是我們演唱時表達感情,傳達歌曲內容的重要器官。
【基本聲樂知識薦讀】相關文章:
聲樂基本入門知識02-23
學習聲樂要掌握的樂理基本知識「最全面」11-27
聲樂教學基本問題研究11-26
關于初級聲樂的基本教學方法11-27
原生態(tài)唱法聲樂知識09-19
聲樂基礎知識講解「推薦」10-19
聲樂演唱中呼吸基本的訓練方法04-26
聲樂知識:如何保護好聲帶12-07
作曲的基本樂理知識12-29
合唱的基本知識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