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團中的聲音處理教程
合唱指一種集體性的歌唱藝術。在合唱中,人員分成若干聲部,分別采用不同的旋律,同時演唱。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合唱團中的聲音處理教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合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性格情操的熏陶,形象思維的豐富,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一種互相配合、互相協(xié)作的集體藝術,更是反映一所學校、一個地區(qū)乃至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合唱事業(yè)發(fā)展迅速,全國各地不同等次的合唱團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fā)展,可以說我國現(xiàn)已成為世界上擁有合唱團最多的國家。
但是,不少合唱團體在聲音訓練方法上有不科學、不恰當?shù)牡胤。一些合唱團指揮者和訓練者,由于缺乏對聲音訓練方法的研究,對什么是正確與美的聲音缺乏理解與鑒別的能力,往往合唱團的整體聲音出現(xiàn)“毛病”而不能察覺、糾正,甚至是“雪上加霜”,越練越糟,導致咽喉、聲帶的毀壞,使得真正掌握合唱聲音演唱技巧、具有較高演唱水平的合唱團的數(shù)量之少,主要原因可能就在這里。一些合唱團隊的訓練者往往不大注意發(fā)聲的特點,不懂得怎樣合理、科學地使用嗓子,常常是學生隨教師或歌曲的情緒高聲“喊唱”(吼、叫、嚎……)。我們必須認識到:聲帶是嬌弱的,不科學的唱法對聲帶是很不利的。另外,不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缺少色調變化和層次感,聲音熾白、不柔和,使合唱聲音缺乏協(xié)調性,破壞了合唱聲音的美感。
一、正確的氣息支持,是唱出好的聲音的基礎
“氣息是歌唱的靈魂”。正確的氣息支持,是形成穩(wěn)定歌唱狀態(tài)的關鍵。在歌唱之前做一些呼吸訓練是十分必要的,用“S”聲,以檢查氣息是否均勻,同時,小腹略向內收,要感覺到由小腹收縮的力量推動氣息的呼出,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的狀態(tài)是比較科學的呼吸狀態(tài),即用胸腹舒展、擴張的動作有規(guī)律地進行吸氣。用小腹腹肌的力量推動氣息支持而發(fā)聲,這種發(fā)聲訓練就是氣聲結合的方法,簡單操作方法如下:在正確的歌唱姿勢狀態(tài)下,口鼻同時緩慢地吸氣,感覺把氣吸至腹部和腰周圍,然后保持吸氣狀態(tài),緩慢而均勻地呼氣,并發(fā)出反復練習。這種發(fā)聲訓練能使聲音穩(wěn)定、靈活、有彈性、有流動性。另外要注意的是,做呼吸練習時,要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以免把歌唱的呼吸動作練僵,出現(xiàn)憋氣的現(xiàn)象。
二、從“輕聲”開始,培養(yǎng)正確的發(fā)聲狀態(tài)
在訓練聲音時,合唱隊員要用輕聲去歌唱,避免聲嘶力竭!拜p聲”實際上是人體各發(fā)聲器官協(xié)調發(fā)聲的基礎,符合發(fā)聲循序漸進的道理,并能有效地克服發(fā)聲狀態(tài)中不必要的緊張和“僵”病。合唱隊員發(fā)出的類似喊、叫、吼的聲音主要原因是喉部的發(fā)聲狀態(tài)拘謹,缺少彈性和靈活性,也有氣息不穩(wěn)定,造成胸僵、喉緊的狀態(tài)的可能。因此,在合唱訓練之前做好放松練習是非常必要的。如:打呵欠、模擬喝水、聞花香、哼鳴練習等,盡量讓喉嚨打開,頸部放松,氣息流暢自如。要注意:無論用什么樣的練聲曲、練聲方法都不能在音量上過早要求,直到學生們在歌唱時能夠做到完全地打開喉嚨,徹底放松下巴,呼吸自如,氣息勻暢,這時,再去考慮音量。在這個問題上,絕對不是聲音“大”就好、聲音“小”就不好,而是看一個合唱團能否按照指揮的意圖,將所演唱的不同類型、不同風格的作品表現(xiàn)得較為準確、完美。
三、培養(yǎng)聲音的“音樂”而不要“音符”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積極學習的強大動力。只有學生對合唱藝術有了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自覺地認真唱好每一個音符,充分領會歌曲所要表達的內容,從而注意各聲部的協(xié)和,努力體現(xiàn)合唱作品的藝術魅力。好的作品很容易感染人、教育人,引起演唱者的情感共鳴。教師在平時的訓練中,要從歌曲的音樂性啟發(fā),一切的技能技巧都是為表現(xiàn)音樂服務的,音樂是第一性的,是“本”、是“魂”,要以此為宗旨,引導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升華對音樂表現(xiàn)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時常讓學生欣賞一些經典優(yōu)美的中外優(yōu)秀合唱作品,引導他們細心聆聽各聲部的旋律,培養(yǎng)他們會發(fā)現(xiàn)美的音樂耳朵,提高合唱聽覺能力,讓他們從音樂本身的旋律中體會合唱藝術的美,這在訓練中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驚人效果。
四、紀律是聲音的保障
合唱是一種集體藝術。其統(tǒng)一性和整體性取決于各個合唱隊員良好的素質,要調試好合唱隊的聲音,隊員之間的相互配合意識及集體的凝聚力是關鍵。而做到這一點首要的前提是合唱隊要有良好的紀律,否則,訓練時很難做到狀態(tài)的“合”,六十名學生就可能有六十種不一樣的聲音,甚至于講話聲、打鬧聲都會出現(xiàn);或者規(guī)定的訓練時間,人卻到不齊,三三兩兩,這更是訓練中的大忌。因此,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要請假,參加訓練要認真,嚴肅但不拘謹,活潑但不放肆……告誡每個學生都必須把團結合作的精神放在思想意識的第一位,全體團員在訓練時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決不能養(yǎng)成松松垮垮、自由散漫的習慣(當然教師也要注意表達方式、方法,不能造成學生緊張壓抑的心理),以免影響排練的效果。
五、指揮在合唱團的作用
沒有不好的合唱團,只有不稱職的指揮。指揮不僅是合唱團的組織者、領導者,而且是合唱藝術的指導者,因而有人將指揮譽為合唱團的靈魂。“一位一流指揮能使一個二流合唱團變成一流合唱團”!皼]有不好的合唱團,只有不稱職的指揮”。因此,指揮自身的綜合素質、專業(yè)技能、駕馭合唱作品的能力,組織教學、管理等能力,是直接影響一個合唱團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一個好的合唱指揮,在專業(yè)上除了掌握熟練指揮技巧外,還應該具備敏銳的聽覺、準確的節(jié)奏感和速度感,對音樂有豐富的想象力和鑒賞力及閱讀、研究總譜、處理合唱作品和排練合唱團的能力。此外,指揮在合唱教學活動中還應注意廣泛地汲取包括歷史、文學、美學、民俗等其它姊妹藝術在內的人文學科知識,不斷豐富人文素養(yǎng),提高道德品質,發(fā)展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陶冶高尚情操,以全面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的提高。那種如“擊拍機”式的、機械式的指揮實際上是不能勝任、不能稱作指揮的。指揮應在每次訓練后養(yǎng)成反思、記筆記的習慣,不斷總結,積累經驗。我們可以把訓練一支較為有素的合唱團隊,比作建設一項浩大的工程,指揮不僅是規(guī)劃設計者,而且是施工建造者,每施工一步,都要自我驗收。如果沒有相當?shù)氖聵I(yè)心和責任心,如果不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勞動,如果不注重多方面地充實、提高自己,怎么可能建立起一座雄壯的合格的大廈呢?
總之,訓練一支較高水平的合唱隊伍和做好合唱訓練工作是一件非常復雜、繁瑣的事情,除以上提到的一些常見問題之外,還有譬如:隊員的挑選、訓練曲目的選擇、合唱音準、節(jié)奏、多聲部練習與協(xié)調、作品理解與表現(xiàn)等許多方面還需我們一起來進行細致的探索和研究。在這里,我只是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闡述了一些可能常常不被重視,卻又深刻影響著合唱事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大家共勉。要強調的是,無論是在組織教學、排練,還是參與演出比賽的過程中,“合唱”活動都必須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教職工的默契配合,這樣才能保證工作正常開展,并取得較好的成績,特別是從事教育教學的教師們,在合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孜孜不倦地開展研究工作,因材施教并勇于探索、創(chuàng)新,才能從最根本上推動這一事業(yè)的發(fā)展。
擴展資料:
一、聲音訓練
為保證好的演唱狀態(tài),在進行訓練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引導學生通過打哈欠和咬蘋果的方式來放松牙關,待牙關打開之后,做吸氣練習,一般在50次左右。同時采取“三提兩放”方式,引導學生的眉毛、笑肌以及嘴巴向上提起,而下巴和喉頭則是放松的狀態(tài),達到最佳演唱狀態(tài)。在實際的聲樂訓練中多數(shù)采用聲樂練聲的方式進行聲樂練習,但是針對學生展開教學時可以發(fā)現(xiàn),聲樂練聲練習的過程只是對幾個音律的簡單重復,在訓練初期學生還能認真對待,在訓練一段時間之后,學生就會感覺訓練枯燥乏味,無法提升學習興趣,這樣不能無法達到聲樂訓練的效果,還可能影響后續(xù)訓練內容的學習。為此,我們可以融入簡短的樂曲做輔助訓練,選擇幾個旋律優(yōu)美的樂曲進行交叉練習,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聲音訓練的興趣。
。ㄒ唬非毩暤牟襟E
首先進行念譜練習,引導學生正確地念譜發(fā)聲,即氣沉丹田,運用下滑音加重之后唱出音律;其次是按照音高練習,注重對重音發(fā)聲特點的掌握,除重音以外,其他部分需要全部唱成跳音,需要注重音律的顆粒感,這對初學者來學很難掌握,教師需要適當?shù)貙Πl(fā)聲的姿勢和音律的控制做出正確的引導;最后是三聲部輪唱訓練,引導學生在準確位置切入,保證演唱的層次感,層次感的體現(xiàn)與重音部分的處理密切相關,為了凸顯樂曲的韻律可以在結尾處做漸慢處理。
(二)長音練習
長音練習屬于合唱訓練中考驗團隊配合能力的關鍵,在聲音練習時就可以以團隊的方式進行。長音練習通常選用比較常用的母音,全體學生共同練習長音,保持伴音上行的狀態(tài)。過程中教師觀察學生的發(fā)音方式是否正確,引導學生在口腔全部打開的狀態(tài)下進行長音練習,將聲音融入團體之中,形成一個整體,這種練習方式下,可以為后續(xù)的合唱訓練打好基礎。
(三)咬字發(fā)音練習
合唱訓練中咬字發(fā)音是保證演唱效果的關鍵內容之一,需要對咬字發(fā)音練習給予足夠的重視。練習的過程中可以選用繞口令和母音進行練習。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練習的過程中舌頭要保持放松的狀態(tài),確保每句話中的每個字都發(fā)音清晰。對于重音部分的練習,為了突出重音則需要采用腹部彈動的發(fā)音方式進行練習,在實際訓練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發(fā)出重音時將左肩前探,將聲音帶出,保證聲音的爆破感。
二、音準練習
在合唱訓練過程中,除了對特定曲目進行訓練之外,還需要加強對學生音準的訓練,并且定期進行抽查和考量,有針對性地開展音準訓練,從根本上保證合唱教學水平。
一個聲部:指揮手勢向上,全體升高半音;手勢向下,降低半音。目的:鍛煉合唱團員看指揮的意識,訓練其注意力。
兩個聲部:給兩個音,小字一組d和f(小三度),全體分為兩個聲部,隨指揮手勢同時升高或降低半音要求全體團員注意升高或降低后仍然保持小三度。
以此類推,如:三聲部:d、f、a(小三和弦);四聲部:c、d、f、a(小小二和弦);五個聲部:小字組。和小字一組c、d、f、a(重復根音的小小七和弦)等等。
合唱教學中對合唱水平和效果產生直接影響的要素為學生對聲音和音準的掌握。要想提升合唱團整體的演唱水平就必須加強對聲音和音準的練習。通過提升學生的個人音樂素養(yǎng)來保證合唱團隊的整體水平。在開展訓練的同時,還需要掌握學生的演唱能力,制定相對完善的訓練計劃,進而提升合唱訓練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合唱團聲音統(tǒng)一的重要性
擔任合唱比賽的評委,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場面:一支合唱團在臺上演唱,態(tài)度極為認真、表情極為豐富,忽而輕、忽而響、有時還來幾下動作……,總之,自我感覺絕對良好,但是當他們看到評委的打分或者聽到比賽結果時又極為失落,為什么?聲音太差!
合唱,說到底是一門能閉著眼睛欣賞的聽覺藝術,因此,判斷一支合唱團好不好,首先就是聽它的聲音。當過合唱比賽評委的老師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臺上的合唱團只開口唱了兩三句,評委對他們就已經有了一個基本判斷,是有可能爭得好名次的隊伍還是根本不可能獲獎的隊伍,依據(jù)是什么?就是聲音。
一支合唱團,一開口就顯示出良好的音色和音質,評委們就會很感興趣地繼續(xù)聽他們的音準、聲部間的平衡、咬字吐字及對作品的'表現(xiàn)力等等,隨后才決定打一個什么樣的高分。反之,如果合唱團一開口,展現(xiàn)的是很差的聲音,那么你在其他方面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于事無補了,只不過是在未獲獎的隊伍中爭個排位而已。
那么怎樣的聲音才稱得上是好聲音呢?
以我之見,最簡單的標準,也是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聲音的統(tǒng)一。
每個人說話的聲音各不相同,相處久了,不用看人,聽聲音就知其人,這是因為每個人說話都有其個性,倘若我們把這種個性帶入合唱之中,有的像美聲,有的像民族,有的靠前,有的靠后,有的豎著唱,有的橫著唱,可以想象這樣的聲音如何會統(tǒng)一?如何會好聽?一個好的合唱團,每個聲部的隊員發(fā)聲方法都是統(tǒng)一的,每個人發(fā)出的聲音都是相似的,聽不見任何一個個人的聲音,這才是好聲音。
當然,我說的“統(tǒng)一”只是個最基礎的要求,我還必須要強調的是,真正統(tǒng)一的好聲音還必須是經過科學訓練,有很好的氣息支撐、能形成有效的共鳴的聲音。
當下,發(fā)聲的方法有多種,以成人為例,最常見的有美聲的和直聲的,美聲唱法是合唱中最常用的,特別是中老年合唱團,幾乎全部用這種發(fā)聲方法,它的優(yōu)點是聲音有張力,穿透力強、因而表現(xiàn)力強,幾乎適合演唱所有類型的歌曲,而最大的缺點是很難避免演唱過程中的搖擺音,而這種搖擺音對和聲的破壞力是極強的。直聲唱法現(xiàn)在非常流行,但主要是在青年合唱團,特別是大學生合唱團中,它的特點是聲音容易統(tǒng)一,和諧度非常高,但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主要是聲音缺乏張力,因此表現(xiàn)一些氣勢恢宏的作品就顯得力不從心。也有一種意見認為,從科學發(fā)聲方法上來講,直聲唱法也屬于美聲唱法,只是在演唱時更注意保持氣息的均勻和平穩(wěn)。
因此,不管什么合唱團,要有好聲音都必須以美聲的方法進行科學的訓練。經過長期訓練后,合唱隊員不僅有了科學的發(fā)聲方法,他們還應具備對聲音的控制能力,比如對弱音的控制,比如對共鳴位置的控制等等。以頭腔共鳴為例,共鳴位置靠前的聲音清純明亮,顯得年輕,但不易把握,稍有不慎便會出現(xiàn)尖刺扁白的聲音,特別是女聲;共鳴位置靠后的聲音柔和,易統(tǒng)一,但聲音較暗,顯得老,有時做過頭聲音顯得很摳?壳斑是靠后,還是居中,等等,我的看法還是根據(jù)曲目來決定,比如一些外國歌曲,如前蘇聯(lián)歌曲就可以靠后一些,而一些中國民歌就可以靠前一些。
著名指揮家蕭白老師曾說過,合唱團有兩種,一種是“像什么唱什么”,還有一種是“唱什么像什么”。我的理解,第一種合唱團是指對聲音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那么選曲時就要注意選一些適合自己這支隊伍演唱的歌,而后一種隊伍是指對聲音控制能力相對較強的隊伍,什么歌曲都能唱好。
一個合唱團,只有把聲音搞好了,接下去做的其他努力,特別是聲部間的平衡等工作才會見效,對聲音掌控能力強了,才有能力把歌曲的內涵演繹得淋漓盡致。
當前國際及國內,包括我們協(xié)會組織的合唱比賽,都沿用統(tǒng)一的評分標準,主要是“準確”、“音質”和“表現(xiàn)力”三項,“準確”首先是音準,包括橫向的旋律和縱向的和聲,還有節(jié)奏、速度及歌譜上的各種符號等都要準確;“音質”包括聲音的美感、用聲的能力、音色的變化、聲部的統(tǒng)一、聲部間的平衡、整體的協(xié)和等;“表現(xiàn)力”,指整首曲子的結構感、韻律感、分寸感、色彩感、風格感、藝術總體的完整性與感染力等?偟膩碇v就是你的演唱能否準確、悅耳,乃至完美地演繹這首曲子,能否讓觀眾感動、讓評委感動。
在這三項標準中,雖說“準確”是個基礎,放在第一位的,不能不說非常重要,但據(jù)我的經驗,通常在一些比賽場上,再爛的隊伍也不會從頭到尾音都不準的,但聲音不好卻是從第一個音直至最后一個音都不好的,因此,作為第二項標準的“音質”才是一個合唱團好不好的關鍵所在,是一支合唱團最最重要的品質。至于第三項“表現(xiàn)力”,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是看你這個團,包括指揮在內的“文化”達到什么程度的問題。
所以我認為,能否成為一支優(yōu)秀合唱團,關鍵是指揮有沒有能力把這支隊伍的聲音訓練好;所以我還認為,一支合唱團,特別是群眾、非職業(yè)合唱團的指揮,一定要非常懂得聲樂知識,不僅是懂得,還要學會如何講授聲樂知識,最好還具有范唱能力。
總之,合唱指揮應該是個很好的聲樂老師,只有這樣才能把一支合唱團帶往高處。
【合唱團中的聲音處理教程】相關文章:
合唱團聲音如何訓練01-13
合唱團聲音統(tǒng)一的重要性01-14
如何處理電腦聲音小02-27
合唱團在校園生活中的作用08-12
記憶中聲音作文10-31
記憶中的聲音作文03-24
深夜中的聲音作文11-18
電腦音響沒聲音怎么處理01-25
歌唱中的聲樂發(fā)聲教程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