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娛樂中英語的學習方法
暑假娛樂中的英語學習方法
1、盡量選取一些著名的英文大片進行觀賞;
2、隨時記錄一些好句子,進行中英文比較;
3、參考劇本和場景自我模仿角色練習發(fā)音;
4、反復觀摩一部影片分析人物性格及思想。
自學小貼士:在觀看英文電影時最好先聽英文再看中文字幕,剛開始時幾乎聽不懂,堅持兩三遍就會出現(xiàn)效果。尤其是在觀看同一部英文電影多遍之后此效果最佳。
Reciting:全方面背單詞是自學英語的核心基礎
背單詞的學習技巧:
1、零散時間多遍記憶法:
根據(jù)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瞬間記憶能力最強,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記憶遞減,五遍左右方可記憶某一事物或人而短期不忘。我記單詞的方法是:在第一天的晚上劃出 200個單詞準備次日記憶。早起用最多半小時將200個單詞看一遍,邊看長相、音標、詞性和詞意邊讀出,既練發(fā)音,又練聽力,還練了記憶,一舉三得。利用課余時間、等車時間、坐車時間、排隊時間等一切零散時間隨時進行復習,每三個小時看一遍,一天除去睡眠8小時之外至少看四、五遍。不論是否記牢固繼續(xù)以每天200個單詞累計五天,每星期六復習過去一個星期的單詞量。如此堅持六個月,單詞總記憶量會達到24000個,去掉忘記50%的單詞的可能,還余 12000個。這個單詞量幾乎足夠人生十年應用英語了!
自學小貼士:記單詞最不實際的方法是用兩個小時當場記牢十個單詞,一天記十個,第二天忘記七八個。最簡單而實用的單詞記憶方法就是對一個單詞不必當場記下而是循序漸進反復多遍,久而久之而積累多多,最重要的是長時間而記憶猶新!不信你可以試試。
2、詞根詞綴記憶法:
至少50%的單詞都會存在詞根、前綴和后綴。如果找到這些單詞的組成規(guī)律則可以非常有效地記憶原本繁瑣復雜的各種詞匯。
詞根詞綴記憶法總口訣:前綴改變詞義,后綴改變詞性。
常用的前綴主要有:
ab-表示反常 absent 缺席 abnormal 不正規(guī)的
ap-表示添加 append 懸掛 apposition 同位置
bi-表示兩、重 bicycle 自行車 bigamy 重婚
com-表示共同 combine 聯(lián)合 compete 相爭
dis-表示分開 disarm 裁軍 dislike 討厭
im-表示不 impossible不可能的 immoral 不道德的
in-表示不、向內(nèi) informal 非正式的 inhuman 不人道的
non-表示無 nonparty 無黨派的 nonmetal 非金屬
pro-表示向前 progress 進步 prognostic 預兆
re-表示回、重新 review 復習 reaction 反應
un-表示不、非 unhappy 不快樂的 unbalance 失去平衡
常用的后綴主要有:
al-表示人、物 rival 競爭者 mural 壁畫
cy-表示狀態(tài)、職位 bankruptcy 破產(chǎn) captaincy 船長
er-表示人、物 teacher 老師 cooker 廚具
able-表示可能的 movable 可移動的 passable 可通行的
ful-表示充滿 beautiful 美麗的 useful 有用的
or-表示人、物 actor 男演員 mirror 鏡子
ist-表示人 copyist 抄寫員 socialist 社會主義者
ment-表示行為 enjoyment 娛樂 movement 運動
ing-表示令人 exciting 令人興奮的 interesting 令人有興趣的
ed-表示感到 excited 感到興奮的 interested 感到有興趣的
less-表示沒有的 resistless 不抵抗的 homeless 無家可歸的
ly-副詞后綴 gently 輕輕地 intently 專心地
tion-名詞后綴 graduation 畢業(yè) relation 親屬
典型的前后綴應用舉例:
excite vt.刺激 → exciting adj. 令人興奮的 → excited adj.感到興奮的 → excitement n.興奮
smile v./n.微笑→ smiling adj. 微笑的 → smilingly adv.微笑的 → unsmiling adj.不笑的
自學小貼士:詞根詞綴記憶法常常被英語初學者所忽略,如果將此法配合多遍反復記法在自學中應用則可以做到舉一至少反三的妙用。詞根詞綴組成規(guī)律亦是英語專業(yè)中詞匯學必講必學的一門課程。
英語學習方法和策略
每一個中學生都希望自己的英語學習是高效的,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不同學生的學習效率卻總是有高低之分。老師面對這些學習效率不同的學生終歸要有某種解釋,此類解釋通常是:基礎較差,學習不努力,上課不能專心聽講,等等。其實,這類解釋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因為,它們過于籠統(tǒng)。一個基礎差的學生聽了這樣的解釋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基礎”好起來。事實表明,很多英語學習成績欠佳的學生都曾經(jīng)嘗試過“努力學習”,結(jié)果,他們這樣的嘗試沒能成功。由此可見,在“基礎較差”、“學習不努力”、“上課不能專心聽講”一類解釋的背后還有更加根本的原因。
所謂“更加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正是本文探討的問題,即“學習策略”問題。
一、什么是學習策略?
通俗地講,學習策略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學習方法”。但是,不少中學生會說:我們幾乎每學期都在聽老師講學習方法,可是,我們的學習狀況并沒有因此而發(fā)生根本的改變。我必須承認:情況確實如此。老師告訴學生:“你們要注意學習方法!边@樣的告誡或教導可能太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老師的告誡或教導,而是學生自己的實際體驗;重要的不是老師對“學習方法”的籠統(tǒng)介紹,而是學生所接受的具有實際內(nèi)容和指標的訓練。
這里談的“學習策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學習策略是行動的過程
每一個學生在學習時都在執(zhí)行某種策略。比如,你在閱讀一篇英語短文,你像以往那樣,在閱讀剛剛開始的時候就注意到“語言點”,而且就開始記住它們。這就是你在執(zhí)行閱讀的學習策略。不管這種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你對文段的整體理解,你實際上在通過行動來執(zhí)行你的既定策略。當你認識到這種學習策略不利于你的閱讀理解時,你不可能立即丟掉這種策略,你需要用新的行動來代替原來的行動。
2。學習策略是體驗的過程
有了學習的行動,也就有了對學習的體驗。因此,在你進行學習活動時,你就必定產(chǎn)生某種體驗。比如,你現(xiàn)在想改變自己的那種逐字逐句進行閱讀的習慣,于是,你加快了閱讀速度,忽略了語言細節(jié),這顯然是一種新的閱讀行動,伴隨著這種行動的是發(fā)生在你內(nèi)心的新體驗。
3。學習策略是適應的過程
新的行動帶來新的體驗。但是,你曾經(jīng)很適應用較慢的速度閱讀短文,你曾經(jīng)習慣于探查一個個孤立的語言點,在這種情況下,你可能對快速閱讀有一種不適之感,于是,你還要經(jīng)歷一段適應的過程。
4。學習策略是矯正的過程
過去,你不懂得培養(yǎng)有效的學習策略,不自覺地養(yǎng)成了一種不好的學習習慣,比如,在英語寫作時,你已經(jīng)習慣于把心中想好的漢語意思一句一句地翻譯成英語。盡管你已經(jīng)知道這樣做的弊病,但是,你仍然需要用一段時間的訓練來矯正這個習慣,否則,你就會依舊執(zhí)行原來的策略。
5。學習策略是鞏固的過程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行動、體驗、適應和矯正,你會逐步獲得較為有效的學習策略。但是,你應當堅持實施這些已經(jīng)形成的學習策略,為的是使之得到鞏固。
6。學習策略是發(fā)展的過程
一個人學習外語,實際上都有一套學習策略,比如,喜歡從理性上接受外語的學生,往往更善于規(guī)范的閱讀,更重視寫作,更樂于研究語法,等等。所以,當我們說改善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時,我們實際上指的是用一套新的學習策略來逐步代替原有的學習策略,而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逐步把各項學習技能發(fā)展為一套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系統(tǒng)的,我們把它叫做“學習策略體系”。
二、中學生應當獲得什么樣的英語學習策略?
教育科學的研究者們從20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系統(tǒng)地研究學習策略問題。他們認為,學習策略可以分成兩類,一類叫做“基本策略”,另一類叫做“支持策略”,如下列簡表所示。
僅僅從上面的簡表,就可以使我們從整體上了解學習策略指的是什么。事實上,上面涉及到的策略卻是我們須臾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在實施一定的學習策略,我們每天都在做上面涉及到的各個方面的事情。
上述學習策略的分類適用于各個學科。英語學習策略又有其專業(yè)性質(zhì),又可以在一般學習策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具體化。
英語學習策略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內(nèi)省策略
心理學家把這類策略稱為“元認知策略”。通俗地說,這類策略就是對自己的學習活動進行反思的策略。孔子曾說過:“吾日三省吾身”(《論語》),現(xiàn)代學習策略實際上就是把這八個字變成具體的活動。
1。計劃
假設你將要進行的學習任務是:Makingashortspeechtoarguethatwomenarebetteratusingthecomputerthanmen。
我在這項語言學習活動中可以做些什么?可能做些什么?應當做什么?
我參與這項學習活動將會涉及到哪些語言知識和技能?
我應當為此做哪些準備?
2。定向地使用注意力
我應當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什么語言項目上?
我有必要進一步研究某一項語法知識嗎?
我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3。有選擇地使用注意力
我應當把有關computer方面的'用語熟悉一下,如getstartedwiththecomputer,makebasicoperations,learnthecomputerlanguage,usethefilesystem,etc。
我應當復習和熟悉一下關于比較的句型和短語,bedifferentfrom…,alittlebetterthan…,…thesameas…,besimilarto…,etc。
4。對學習活動的自我管理
為了完成這項學習任務,我首先應當做什么?
我應當分幾步來完成我的任務?
我可能會遇到什么困難?是語言知識方面的?還是語言操作方面?
5。對學習活動的自我監(jiān)控
我現(xiàn)在做得如何?有哪些問題?
我在完成學習任務當中暴露出哪些弱點?
我如何提高自己的語言反應速度?
6。確定和解決問題
這個學習任務的關鍵點是什么?
我應當集中解決哪個問題?
我所面臨的問題之間的關系如何?
7。自我評估
我在完成任務的整個過程中表現(xiàn)出哪些優(yōu)勢?
我的語言表現(xiàn)有哪些改進?
我的交際策略有哪些改進?
我的哪些方面做得還不如他人?
我的現(xiàn)場表現(xiàn)如何?
第二類認知策略
這方面的學習策略包括學習者如何接受語言材料,如何存儲語言材料,如何組織語言知識,如何理解語言結(jié)構(gòu)(包括語法關系),如何提高語言操作的技能,等等。具體地說,它包括下面一些內(nèi)容。
1。查詢和使用學習資源
我如何使用教科書?
我如何收集和利用其他學習材料?
我是否使用詞典?我使用什么樣的詞典?
我是否對音像材料感興趣?
我是否樂于發(fā)揮聲音材料的作用?
2。模仿和演練
我是否習慣于進行語言的模仿?
我如何進行聽說讀寫的操練?
我在學習時是思考多于操練,還是操練多于思考?
我更擅長記憶,還是更擅長語言的表現(xiàn)?
3。分類
我把什么看成是語言的最小單位?是單詞,是句子,還是完整的語境?
(1)shake
(2)Thehouseshook。
(3)Iheardasoundfirst,andthenhehouseshook。Inoticedpicturesonthewallmovedandthedishestoo
我如何對語言素材進行歸類?我把哪些材料放到一起?
(1)SheisgoodatEnglish。Hewassurprisedatthenews。Weareafraidofdogs。Theywereshortofmoney。
(2)SheisgoodatEnglish。Helearnedthewordsbyheart。Weusethemtoexpressideas。Don‘ttalkwithmethisway!
4。形象思維
我在聽一段語言材料時想到了什么?
我在讀一段語言材料時頭腦里出現(xiàn)什么畫面?
我在進行口頭表達時想到了什么?
我在寫東西的時候頭腦里會出現(xiàn)過去的經(jīng)歷嗎?
我在學習語言時頭腦能夠像演電影那樣活躍嗎?
5。解悟
我在接受語言時能夠提出問題嗎?
我在接受語言時怎樣提出問題?
我怎樣理解語言?
當我說“我明白了”的時候,我到底明白了什么?
6。遷移
我是否經(jīng)常用過去的經(jīng)驗來理解新的東西?
過去的經(jīng)驗:我學會了Youneednotalwaysusethesamesentence。
新的理解:Wedon’thavetoneednottalkaboutthematterthisway。
如果必要的話,我是否能夠借助母語的交際經(jīng)驗來體會英語的交際活動?
母語的交際經(jīng)驗:當我們說“這個房間很熱”時,我們可能是要求服務員把空調(diào)打開,或者我們是想換一個有空調(diào)的空間。
英語交際活動:我們想讓服務員把房間的燈打開,不必非說Willyouturnonthelight?而是說Itisratherdarkhere,isn‘tit?
英語零基礎怎么學習
英語的學習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那么,該怎么學英語呢?零基礎是否就學不好英語呢?當然不是,小翔用自身案例教教大家零基礎學英語!
首先,下定決心了,就和自己說要堅持。千萬不要半途而廢,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要堅持不懈的去學,如果堅持不了,沒有決心,那么這篇文章就不用往下看了。
2學英語,自然要從音標學起,音標是英語的基礎,不會音標就算你會讀也很難學好
3讀熟音標之后,對陌生單詞也不怕了,這時,多讀單詞,積累自己的詞匯量
4然后要多讀課文,大家都知道瘋狂英語把,雖然小翔也覺得大聲喊英語很傻*,但是,多讀英語是必須的,可以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而且,英語是一門語言,一定要多講
5最后就是看語法,學語法就是學英語的說話習慣,否則說出中國式英語就鬧笑話了
最后的注意事項之所以不說背單詞,是因為在多讀的過程中就會熟悉單詞,天天背單詞那是應付考試的方法,要把單詞用在心里才行。
奧運冠軍也學新概念:徐莉佳分享英語學習心得
徐莉佳,這位生長在東海之濱的上海姑娘,在倫敦奧運會上取得了激光雷迪爾級女子單人艇冠軍,為中國實現(xiàn)了奧運帆船項目金牌零的突破。
帆船項目是英國的傳統(tǒng)強項,向來被視為英倫貴族運動而備受關注,徐莉佳的奪冠自然引起了國外媒體記者的注意,而她在回答問題時展現(xiàn)出的出色的英語表達能力,更是令人嘆服。近日,徐莉佳在與網(wǎng)友交流時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學習英語的經(jīng)驗,包括看美劇、苦讀新概念等等,非常值得大家學習噢!
采訪內(nèi)容節(jié)錄
主持人:我覺得你的口音特別美式化,是經(jīng)?疵绖幔
徐莉佳:對,以前學英語的時候會經(jīng)常看美劇。像Friends十季是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
主持人:都在夸莉佳英語特別好,是平時自己刻苦練的呢?還是看著看著就無師自通了呢?
徐莉佳:是自己苦練的。就像之前剛學的時候,在訓練之余每天抽幾個小時,跟著復讀機反復讀,經(jīng)常讀到喉嚨沙啞。就是覺得怎么學完英語之后到了日常生活中還是沒辦法和人家交流,總是要含含片那種。也是背誦了不少的文章,就像我自己學習的新概念,從頭到尾就都學了下來,都背誦了下來。這整個過程會比較艱苦,但現(xiàn)在就覺得特別受用。我自己自學不太注重語法,但是當我把整個四套教材都背完之后,現(xiàn)在說話都不太需要去考慮語法,就是語感自己形成了那種感覺。這些在我當時都是不知道的,不知道會有這些效果,等整個過程走過來,才發(fā)現(xiàn)的。
主持人:為什么這么用心地去學這個英語?
徐莉佳:因為英語作為一門工具,對提高我的運動成績會有直接的幫助。
主持人:為什么?
徐莉佳:因為英語是官方語言。我們帆船這個項目要多跟對手溝通,有時候還要參加抗議審理,最好是直接用英語和仲裁交流、陳述事實,這樣才能把當時的情況更正確的透露給對方。而且國外會有更多的信息和資源供我學習、參考。所以作為一門工具,英語幫了我非常大的忙,對我成績的提高,有直接的關聯(lián)。
英語學習三點法
學習英語沒有什么速成的路子。但是,學英語要注意方法,靠一天到晚背書,天下的書這么多,你背得了嗎?靠埋頭于題海探寶,泛濫成災的習題書多如汙牛充棟,你做得完嗎?靠起早帶晚開著收音機聽國外英語廣播,而不讀報不看書不注意積累語音、語言知識,你能聽得懂嗎?有一位碩士研究生曾對我說:“我連續(xù)原了七年之久的國外英語新聞廣播,現(xiàn)在還是上不了什么臺階,始終是那種樣子!边@種靠硬著頭皮練習聽力的精神確實可嘉,但是他沒有找到學習英語的方法。
學習英語要注意三點,那就是我所說的三點法:
第一,要密切注意某些單詞的特殊功能。
第二,要不斷擴大對詞組的識別能力和運用能力。
第三,要大量積累英語各種句型。
學習英語的廣大青年,由于受到測評表達法的干擾,常常喜歡“對號入座”,即逐字理解英語,這是最常見的弊病之一。有的青年則過于注意單詞、認為單詞量愈多,英語就愈能看得懂。其實,這些方法都不成其為方法。
有一篇關于蘇聯(lián)亞美尼亞大地震報導的文章,刊登在某一國外雜志上,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的:“The horror can hardly be overstated." 有些研究生把這句話譯成:“恐懼幾乎不可能被人們夸大其詞!毖韵轮,恐懼雖然有那么一些,但是不算是太大的恐懼。這種理解就是屬于“對號入座” 毛病。還有"You cannot eat too much." 等句子,相當多的人譯為:“你不能吃得太多。”其實以上兩句是同一句型的不同表達法。前者應理解為“地震帶來的慘狀再怎樣形容都不算過分”,等于the horror is beyond description; 后者意為“你盡量多吃一點。”
有一位名叫Sidney Shapiro 的外國朋友,曾對我國某一外文報刊的用詞有當提出中肯的意見。這位朋友認為,malpractice 不能一概用來指某些干部的濫用職權或違法亂紀。有關這種行為的用字,應該使用 misfeasance 或者 malfeasance, 而malpractice 僅指玩忽職守、治療失當?shù),純屬一般公民的民事失誤而已。
某些單詞的概念性很強,有其習慣性。中央電視臺在播放《沙特林那計劃》的廣播節(jié)目中,告訴觀眾“破壞某人的計劃”的“破壞”常用“ruin, wreck, undermine等字,而根本不用destroy。我看,這樣教英語,方法甚為得當。至少,您可以從中看到,單詞絕不是孤立的語言建筑材料。
下面兩句話都屬于錯句,因為作者不了解 facilitate 這個特殊單詞的功能。
1.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has been facilitated by recording machines. (錄音機為學習外語提供了方便)
2. Housework is facilitated with the advent of modern inventions. (隨著現(xiàn)代化發(fā)明的出現(xiàn)簡化了家務事)
首先,facilitate 這個字,要求用動名詞作賓語,二者之間往往形成習慣搭配。其次,這個字幾乎不用被動語態(tài)。因而兩句應改寫為:
1. Recording machines facilitat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s.
2. Modern inventions facilitate housework.
當然像這樣寫也是錯句:
It was she who facilitated office work.
因為人作為主語根本不能使用facilitate這個字。
某些單詞的特殊用法要用很大的氣力去學。有人說,“我講的英語外國朋友都能聽懂,何必過于講究!笔堑模缒銓ν鈬笥颜f:"This apple is very nice to be eaten." 我看,任何一個講英語的外國朋友都能聽懂,而且懂得很?墒侨思铱刹贿@樣說,人家在nice后面壓根兒不使用被動語態(tài),不信試試瞧!同樣,我這一輩子也從來沒有聽見過一個中國人說:“這只蘋果吃起來大大的好!边@句話誰都能聽得懂,就是感到不像中國語。
值得注意的是1987年全國高等院校統(tǒng)一招生考試的 MET 試題。其中有一則選擇題:45. Put on more clothes, You_________be feeling cold with only a shirt on.(A. can B. could C. would D. must)
據(jù)我所知,很少有人真must, 因此丟分的人很多。這就牽涉到詞組問題:
can be 解釋往往是“有時候會變得”;could be 和 would be 僅僅是時態(tài)問題、語態(tài)問題,而must be 這一詞組就牽涉到概念問題!罢f不定”這一概念在英語中表達時,有其一定的時域概念。must be 只用在目前情況,用在過去則使用must have, 其相對的詞組則為 cannot be (恐怕不見得),cannot have, may not have (恐怕不至于)。這類詞組的含意,純屬 deduction 范疇。
在我國,我個人認為應嚴格要求每位中學英語教師都至少學習一下《新概念英語》。上述詞組(帶有很強的時域概念)應十分清楚地教給學生。這也是 MET 試題中較為突出的要求——測量廣義的英語能力。但不少人不理解命題者獨具匠心,不去作進一步地研究。
我們學習英語詞組(包括大量習慣用語),決不能依靠大量做習題來解決問題。首先要理解,形成概念。一天到晚做 A, B, C, D 的多項選擇會使人的智力萎縮。不少心理學家通過實驗指出:某種練習如果重復10 次,其效果則會降低到練習前的最初水平。
1988年10月28日英文中國日報第8版有如下一段文字:
"Shaoxing has advantageous natural conditions and is rich in resources. It boasts of a number of famous brand traditional products, …"
這段文字淺顯易懂,可是至少有五個人來問我說,字典上明明寫著boast of 這一詞組的解釋是自夸、夸耀(《新英漢詞典》124頁),似乎難以理解。總不能說,“紹興有不少名牌傳統(tǒng)產(chǎn)品而自我夸耀”吧。誠然,在很多場合下boast of等于brag about, 有過分夸大而吹噓之意(= to speak too proudly of …)。但是,也有人這么說:“The city of York can boast of many historic buildings." 顯然,boast of 是解釋為“(自豪地)擁有”,而并非純粹說大話了。
英語詞組,非常復雜:有些詞組有十多種解釋,有的根本沒有被動態(tài),卻有被動內(nèi)涵,有的不以人作主語,有的則不以地點、場所作主語……真是欲說還休,哪里有什么“速成”之理。
我曾經(jīng)讓大學生們譯過兩句話,一句是“鄭孝通老師家昨晚失火了。”另一句是“鄭孝通老師說不定(諒必)在昨天晚上死了。”擺出的譯文是這樣的:
1. Mr Zheng's house broke out a fire last night.
2. Mr Zheng must be dead last night.
應該指出,“說不定”是指昨天晚上,應該使用 must have died, 而火災、爭斗、疾病等的爆發(fā),不能以人或地點作主語(指使用 break out 詞組),應改為:A fire broke out in Mr Zheng's house last night.
懂得了break out 這一詞組的含義還不能算數(shù),還要知道這一詞組的使用要點,不然就不是英語。
單詞的使用知識貧乏,所知詞組寥寥無幾,句型一竅不通,就根本寫不出下面這樣一句很普通的話:(語意:他甚至邊衣服都顧不了脫,就躍入水中去救人。)
He dived to the rescue (A) without so much as (B) bothering to (C) strip (D) himself.
(A)和(C)都是詞組,分別解釋為(A):來相救,(C):費神,顧得上。(B):是句型,解釋為“甚至連……都不(后面用動名詞)!保―):是單詞用法,strip 作為及物動詞,后面要隨賓語。
再舉一例:
Nothing is so (A) bad but (B)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C)
(A) 和 (B)是句型,(C)是詞組。詞組的意思連猜都不大可能猜出來,查字典可能也查不到,照字面解釋,根本不成句子。
這個might be (或do)worse 是一種虛擬構(gòu)詞,意思是“還不是最糟的”。因此,全句為“事情再糟,總還不是最糟的。這里but + 肯定句 = that + it might not have been worse.
再看這句話:It is not so much (A) the hours that tell (B) as (C) the way (D) we use them.
(A) 和 (C) 是一個句型:與其說……毋寧說。(B) 是單詞用法,不能解釋為“講”、“說”,而解釋為“起作用”。(D) 是詞組,指方式。
全句為:不是時間起決定作用,而是我們使用時間的方法起決定作用。
著眼于某些單詞的特殊用法,大量積累句型和詞組是學好英語水到渠成的必然規(guī)律。反之,漫無手段的所謂泛讀是最浪費時間的。至于做那些泛讀后勾勾劃劃的所謂閱讀理解題更是一無用處。要知道,適用于英語國家的教學手段并不適用于把英語作為外國語的中國,不是洋貨一概是萬能靈藥。比方說,Is there anything unique in that shop? 英美的中學生都懂這句話,可是我們的中學生就要花大力氣。首先要弄懂什么叫unique, 查了字典也不一定完全了解這句話到底是什么意思。我們說“那家商店有什么好東西嗎?”就是這個意思。可是,我們很不會用這個unique。我們要學的是表達法,不要學繁瑣的答題手段。
泛讀,若基于泛泛的閱讀,那末就等于不讀。有不少大學生沒有腳踏實地的精神,開口便是“新概念英語很容易,都是小故事,我一個晚上就可以讀它十來篇。”讀是一回事,能否熟練應用則又是另一回事。有人常說英語九百句太簡單了,沒有什么學頭。在我看來,英語九百句還要花極大的力氣去學,大有學頭。東南亞國家不是有不少人還在學嗎?人家可不這樣認為——“沒有什么學頭。”
依我看,廣告要學,路牌要學,體育術語要學,藥品說明書也要學,至于電影對白、商業(yè)談判、公關用語都得學,都大有學頭。
武漢市某實驗學校有一位外語教師給我寫了一封信,說漢口市江岸區(qū)為高三學生出了一套統(tǒng)考題,這位教師問“為什么 B 項選擇就是不行。”(標準答案 D 為正確答案)
I don't know _______.
A. who is he B. what is his name
C. where does he live D. how he came here
這位教師信中說,“what 若作為主語,‘what is your name? Henry is my name.’B. 就應該可以說得通呀!
其實這屬于賓語從句的語序問題,也是一個句型問題。what is his name? 和 what his name is 屬于兩個不同的句型,完全是兩碼事。
漢語表達對英語詞組的識別和應用的干擾也是不可忽視的。試分析下面一句話錯在什么地方:
The nervous girl didn't know how to do with herself when the man kissed her; she was so excited and fearful.
有人說要改寫為exciting, 有人說要用horrible。實際上,英語詞組根本不用“how to do with”來表達“該怎么辦”,而只用“what to do with”,這也許是由于漢語表達習慣的干擾所致。
如果僅僅為了應付某種考試,很容易學會enjoy這個單詞的使用。例如:Most workers enjoy ______(ask) questions in public. 你會毫不猶豫地寫上asking。
如果說,Creative work does not______them all. 到底用enjoy,還是用keen to,appeal to, appreciate?這里就牽涉到enjoy是以什么作主語,appeal to 是以什么作主語的問題。enjoy 從來以人作主語,appeal to 大部分以物作主語。只教enjoy, 不教appeal to的老師是一個不稱職的老師。這就和只教must be, must have, 而不教cannot be, cannot have (may not have)一樣,都不算是稱職的。
以上我反復闡述了單詞的特殊用法,句型和詞組的有機組成,說明語言是要下大功夫去學的,是要傾心予以模仿的事。很多國內(nèi)知名語言學家都反復強調(diào)“模仿”二字,但是還沒有哪一個語言學家鼓吹“速成”二字。
目前還流行所謂“英語超級速成法”,赫然大字,見諸報端。英語“速成”實際上帶有明顯的嘩眾取寵的商業(yè)氣味,再加上“超級”之說,就更從根本上揭穿了這一騙局,而淪為超級騙術。
由于目前那些外行先生們動輒要掌握多少多少單詞作為攻克英語關的先決條件,因此背單詞成風。其實,我要告訴青年朋友們,從概率分析來后,100個最常用的單詞覆蓋著口語和書面語的20%,1500個至2000個單詞要占日常所出現(xiàn)的概率的85%,而其余成千上萬的單詞的出現(xiàn)概率則不到15%。在這里必須嚴肅地指出,單詞不等于英語,單詞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單詞的堆壘不是語言。
單詞在英語中有兩種身份:一種是普通單詞,如desk, glass, film等;另一種是特殊單詞,如finish, demand, worth 等。后一種單詞就牽涉到用法問題。
學好英語必不可少:語法與語感
語法是語言規(guī)律的系統(tǒng)總結(jié)。語法的作用是舉一反三,掌握了一條語法規(guī)則,我們就搞明白了一類語法現(xiàn)象。語法現(xiàn)象雖千變?nèi)f化,但語法規(guī)律至多就是一本書。所以當我們做題時,遇到不懂的語法現(xiàn)象時,不應該對自己說,“我記住這種現(xiàn)象,下次再遇到我就知道怎么做了” ,而應積極地返回語法書中去尋找答案。這樣做的過程實際上是減少工作量,因為語法現(xiàn)象繁復多變,我們肯定是記不完的,而語法書雖厚,畢竟其中的知識是有限的。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語法知識是系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化對于記憶的作用是令其效率成倍增長的。
可是許多人說,我們學自己的母語(即漢語)時,也沒注意過什么語法問題啊,不也說得很好嗎?這確實是事實,但別忘了,我們有語言環(huán)境。從嬰兒起父母便在我們耳邊喃喃話語,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的生活學習無不用到漢語,甚至吃喝拉撒睡也要用漢語來表達。在這種情況下,想不學會都難。沒考慮語法卻仍說得這么流利,這顯然是高度熟練的結(jié)果。
那么我們學習英語有這樣的環(huán)境嗎?可以說絕大部分人沒有,所以我們應該考慮使用一些能夠快速學習的手段,被系統(tǒng)總結(jié)的語法就是這樣一種手段?隙ê芏嗳擞謫柫,我們從初中剛學英語時就開始接觸語法,可我們的英語水平為什么進展卻是如此緩慢。這有兩個原因,我先談其中的一個,另一個過一會再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語法的學習并未系統(tǒng)化,讓我們來回憶一下英語課堂的情景,每堂課老師都要講一些語法,學生記下了,下一堂課又講了若干語法,學生又抄下了,雖說最后把該講的語法都講完了,但卻未將這些語法知識系統(tǒng)化。這樣的學習就好象黑瞎子掰苞米,掰一棒、撇一棒,到最后夾在胳膊下還只是一棒,沒有系統(tǒng)化的學習就象這種情況。因為沒有系統(tǒng)化,所以未能分門別類,所以未能加強彼此之間的聯(lián)系,這當然會使語法的學習呈現(xiàn)出極低的效率。
這是英語水平進展緩慢的一個原因。
另外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注意培養(yǎng)語感,或者說對于閱讀注重得太多,而對于開口說話、與人交流及動筆寫作這方面做得太少。前面已提到了我們在學習母語時,不清楚語法即能開口說話以及領會對方意思,這就是語感在起作用。有了語感,反應會非常迅捷。而沒有語感,即使語法很熟練,也需一定的反應時間。我們可以拿外國人學漢語來作例子,比如說“這件衣服我已穿了兩年”,這句話非常簡單,我們一看就懂?蓪τ谝粋沒有漢語語感的外國人,他得考慮這句話的執(zhí)行者是誰,動作施予的對象是什么,是主動態(tài)還是被動態(tài),動作是瞬間發(fā)生的還是持續(xù)了一段時間,經(jīng)過了如此這般的考慮后,他才會領會句子的意思。
我們學習英語也是這種情況,為了讀懂句子必須要先進行句子成分的劃分,劃分好之后還要考慮某些一詞多意的單詞在本句中是什么意思。顯然,讀懂一個復雜長句就要花費我們不少的時間。由此看來,英語考試經(jīng)常出現(xiàn)時間不夠用的現(xiàn)象也就不足為怪了。但我們還不能不去劃分,如果不劃分句子成分干脆什么也看不懂。
若想使這種情況得到真正的改變,我們就應培養(yǎng)語感。
也就是說我們應多開口說話、與人交流。語感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對大腦良性刺激的基礎上的,當我們開口說話時,我們的頭腦進行了主動的、積極的思維,而且發(fā)出的聲音又構(gòu)成了對大腦良好的刺激。此外,當我們能夠完整、正確、流利地說出一個復雜長句時,所帶來的成就感能夠促使大腦更為興奮。
這些都不是被動閱讀所能帶來的。所以我們?nèi)缦肱囵B(yǎng)語感,就應多開口、多交流。即使閱讀時也應在不影響別人的情況下多做些發(fā)聲閱讀,當然此時頭腦也應該積極思維。另外還要多練習寫作,寫作也要求頭腦進行非常積極的思維,所以其對語感的培養(yǎng)也是有益處的。所以,寫作一方面是考試的需要,一方面也是培養(yǎng)語感的需要。
具體到考研上,若想在不太長的復習時間內(nèi)培養(yǎng)語感有點不太現(xiàn)實。但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平時多開口說說英語是沒壞處的。注意要多說些典型的復雜句,只說些日常用語,顯然沒有太大的用處。
這里我還想說的是,語法對語感的促進作用。道理說起來也很簡單,因為語感是建立在高度熟練的基礎上的,而掌握了語法卻能起到馬上付諸實施的效果,比如說清楚了某個句型立刻就會造一個句子,這樣就大大縮短了熟練的過程。
語法與語感都是提高英語實力的手段,我們在學習中應盡量對兩者都要充分利用,而不要厚此薄彼,唯有如此,我們的英語水平才會取得較快的進步。
系統(tǒng)地掌握語法,努力地培養(yǎng)語感!
【暑假娛樂中英語的學習方法】相關文章:
英語的超級學習方法05-22
英語學習方法的講解05-18
英語學習的學習方法05-16
大學英語的學習方法05-13
學好英語的學習方法05-10
有關英語的學習方法12-27
英語實用的學習方法12-24
加強英語的高效學習方法03-31
關于小升初英語的學習方法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