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心得體會
為提升教師自身素養(yǎng),學校在暑假前給我們每人發(fā)了本《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捧起吳老的著作,打開一讀便被書上的精彩內(nèi)容深深吸引。短短的五個上午,我便細讀了一遍,感受頗深。
一、 對自己的課要有自信
吳老說“青年教師所學知識比老教師新,上課要有自信,不要縮手縮腳的,不要每事問,要自己觀察、選擇,也能差不離。但是,千萬不能看了老教師的示范,自己才敢上這節(jié)課,那不是獨立工作,而是照葫蘆畫瓢,簡單模仿,學生會失望的”。讀到這我想到了去年剛來建設路小學時,我們新進教師要講公開課,領導和老師們聽后直搖頭、嘆氣。接著我們學習了老教師的課,他們各有千秋,聽后很是感慨!接下來我便模仿他們的上課模式開始上課,可我總覺得哪兒不對勁,這不是我想要的課堂,學生學習效果也不理想。沒來之前在鄉(xiāng)下時,教辦的趙老師聽完我的課,跟我們的老校長說過“麗敏上課有自己的一套理論”。我能有什么理論呢?不過是上課比較自信,沒有那么多束縛,扎扎實實學語文,讓學生走進文本,在讀中想、讀中交流收獲罷了?蓙淼浇ㄔO路小學后,盲目的學習、跟風,總覺得縣城的比我們農(nóng)村來的好得多,以至于走了很長一段彎路。下學期,我改變教學方法,調(diào)整教學思路,重拾我的自信,并把來到建設路小學學到的好的教學方法融合到自己得心應手的教學中去。慢慢地我發(fā)現(xiàn),我的課堂越來越輕松了,孩子們也漸漸的喜歡上了我。
二、 在“業(yè)余”讀書中提升自己
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的差異在業(yè)余”。據(jù)計算,一個人到六十歲,除了吃飯睡覺,實際工作時間不很多,而業(yè)余時間倒是更長。通過業(yè)余學習,你可以成為某方面的專門人才。我曾自認為我是愛讀書的人,平時也愛看些各類書籍和同行的博客。來到建設路的一年中,是我有意識去讀書或說是學校領導送給我們書要讀較多的一年。在這一年中我收獲滿滿,不但細讀了《新課標》、《有效教學》、《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還讀了《大學﹒中庸》和《老子》,以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媽媽讓孩子笑著長大》等。在這一年中,我由原來的只讀不寫到嘗試著寫點兒心得體會,由一開始的寫的少到篇幅慢慢地增長。我發(fā)現(xiàn)我也能自己寫點什么了,盡管令人不是很滿意。
記得暑假前席主任讓我準備學習《新課標》理念落實的交流稿,我寫了一個晚上和一個上午才寫出來的一點不成熟的做法《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后來發(fā)到我的博客上,便沒再理會,誰知假期里我偶然的打開博客一看,這篇文章竟被評為了“精品”,并蓋上了“智慧教學”的小印章,我甭提有多開心了,這比發(fā)給我一百塊錢還高興!我連忙把兒子去年上初中時我寫給乖兒的信傳到了博客中,半小時后兒子回來了,我正要向他炫耀我的“精品”佳作,打開博客我驚喜的緊緊抱住了兒子,這篇《給乖兒的信》在發(fā)出去的半小時內(nèi)竟又被評為了“精品”,這大大激發(fā)了我的寫作興趣。就像我班的孩子們看到我寫給他們鼓勵的評語和優(yōu)時的興奮吧!不然小學作文才剛入門的我班孩子們?yōu)楹螑凵狭肆曌髡n呢?假期學校臨時通知要寫廉潔家書,我的《一封家書》在發(fā)給張主席的同時也傳到了我的博客中,幾天后打開看到題目前那個閃閃發(fā)光的“精”字,心里蜜一樣的甜!
吳老在這本書中寫到“我是個農(nóng)夫,在自己的地里勞作,這一小塊地,也要受天時的影響,這就讓我不停地流汗。如果要說這和其他職業(yè)有什么不同的話,那就是有近百名青少年,每天盯著我,看我是怎樣種地的”。我也要向吳老一樣在自己的田地里辛勤勞作,爭取每年都有好的收成!
【《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究竟的同義詞11-27
課堂上的笑聲作文02-05
課堂上的作文300字01-12
課堂上的作文600字08-04
我出生了作文(精選23篇)06-15
課堂上的笑聲作文400字11-26
課堂上的笑聲作文(精選34篇)12-13
在課堂上作文(通用28篇)10-17
課堂上的游戲作文8篇04-29
課堂上作文(通用48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