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語文文學常識
文學常識是各地語文考試內容之一,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江蘇語文文學常識,供大家閱讀參考。
江蘇語文文學常識1
一、先秦文學
1、《詩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名《詩》或《詩三百》,共305篇,包括風、雅、頌三部分,主要手法是賦、比、興。簡稱為《詩經(jīng)》的“六義”。漢代以后儒家把它奉為經(jīng)典,才稱為《詩經(jīng)》,它是我國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源頭。
2、儒家經(jīng)典:“四書”、“五經(jīng)”、“六經(jīng)”(又稱“六藝”)
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jīng):《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
六藝:《詩經(jīng)》、《尚書》、《禮記》、《易經(jīng)》、《春秋》、《樂》。
。嚕憾Y、樂、射、御、書、數(shù))
3、《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據(jù)傳為孔子修訂。書中記事語言極為簡練,用詞遣句“字字針砭”,用筆曲折而意含褒貶,被后人稱為“春秋筆法”,由于記事簡略,后來出現(xiàn)了很多對《春秋》所記載的歷史進行詳細記錄的“傳”!皞鳌钡囊馑际牵航忉尳(jīng)書的文字(或著作)。較為有名的是被稱為“春秋三傳”包括《左傳》、《公羊傳》和《谷梁傳》。
4、《左傳》是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也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它既是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又有很強的文學性,作者相傳為與孔子同時代的左丘明。
5、《國語》是我國最早國別體史書,反映了春秋時期的社會狀況。
6、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現(xiàn)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
7、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人,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著有《孟子》一書。
8、墨子名翟,春秋時期魯國人,墨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jié)用”。著有《墨子》。
9、孫子名武,字長卿,春秋時期齊國人,軍事理論家,著有《孫子》,又名《孫子兵法》,13篇,古代稱為“兵經(jīng)”,是我國第一部軍事著作。
10、莊子名周,戰(zhàn)國人,道家學派。代表作《庖丁解!,著有《莊子》,又名《南華經(jīng)》。
11、荀子名況,尊號“卿”,戰(zhàn)國人,儒家學派代表人物。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勸學》《天論》等。
12、韓非子名非,戰(zhàn)國末期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現(xiàn)存《韓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鄰》《扁鵲見蔡桓公》等。
13、呂不韋,戰(zhàn)國末期人,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是雜家著作。
14、列子名御寇,戰(zhàn)國人,道家學派,著有《列子》8篇。
15、《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西漢末劉向編定為33篇,主要記述了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對后世散文和辭賦的創(chuàng)作有很大影響。
16、辭賦是詞和賦的統(tǒng)稱!稗o”產(chǎn)生于戰(zhàn)國時的楚國,也叫“楚辭”,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百x”的名稱則最早見于戰(zhàn)國后期荀況的《賦篇》,到漢代形成特定體制。
17、《楚辭》是我國繼《詩經(jīng)》之后的又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它是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編輯而成。屈原的《離騷》是《楚辭》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故楚辭又稱為騷或騷體詩。歷代把“詩經(jīng)”和“楚辭”合稱“風騷”,既指文學才華,也指古詩兩大傳統(tǒng)。
18、屈原名平(或正則),字原,或字靈均,戰(zhàn)國末期人,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傳統(tǒng)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其余三位是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英國詩人、劇作家莎士比亞,意大利詩人但。K拇碜魇怯贸o形式寫的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
二、兩漢文學
1、《史記》,作者司馬遷,字子長,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首創(chuàng)“紀傳體”,分為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太初年間近3000年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2、《漢書》,開創(chuàng)“包舉一代”的紀傳體斷代史體例,為班固受詔而作。強調帝王正統(tǒng),缺乏《史記》的批判精神,對歷代帝王也多粉飾之詞。
3、漢賦是繼《詩經(jīng)》、《楚辭》之后興起的一種新的文體。它是漢代出現(xiàn)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其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是漢代文學的代表。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代表作《子虛賦》《上林賦》;揚雄,代表作《甘泉》、《河東》、《羽獵》。二人合稱“揚馬”。
4、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漢經(jīng)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zhàn)國策》《楚辭》等。
5、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著《新書》十卷。《過秦論》、《論積貯疏》等政論散文是他的代表作。
6、劉安,封淮南王。他和眾門客著成作品《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芭畫z補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故事出于此。
三、魏晉南北朝時代
1、建安文學:指漢末至魏初以漢獻帝建安時期為中心階段的文學。
2、“三曹”之首的曹操,開創(chuàng)了以“建安風骨”著稱的新風氣。三曹代表分別為: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門行》;曹植《白馬篇》、《洛神賦》;曹丕 《燕歌行》。
3、“建安七子”:漢末與魏時期的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禹、應場、劉楨。
4、“竹林七賢”: 阮籍、嵇康、山濤、向秀、劉伶、阮咸和王戎。魏正始年間常聚在山陽縣竹林之下。
5、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成書早于范曄的《后漢書》,后人因為推重陳壽的史學與文筆,把《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為“四史”或“前四史”。
6、陶淵明,名潛,字元亮,自稱五柳先生,世稱靖節(jié)先生!短一ㄔ从洠ú⑿颍访枥L了一幅沒有剝削的社會圖景,反應了古代農(nóng)民的愿望與要求,是現(xiàn)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精神結合的典范之作。代表作還有《飲酒》、《歸園田居》)、《歸去來兮辭》等。
7、謝靈運,東晉末年與南朝宋代初年的文學家,詩人,是開創(chuàng)山水詩派的第一人。代表作《登池上樓》。
8、范曄字蔚宗,南朝宋史學家,有《后漢書》。《樂羊子妻》《張衡傳》出于其中。
9、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是我國第一部志怪小說集《搜神記》的作者。《干將莫邪》、《東海孝婦》都出于此。
10、劉義慶,南朝宋小說家,著有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集《世說新語》(軼事小說)。
11、劉勰字彥和,南朝梁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
12、鐘嶸字仲偉,南朝梁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
13、 “樂府”在文學史上有三個概念:原指朝廷所設的音樂機構,后來把這個機構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辭統(tǒng)稱為“樂府詩”;后世把魏晉至唐代可以入樂的詩歌和后人仿效樂府古題的作品稱為“樂府”;宋、元、明時期的詞、散曲和戲劇,因合音樂,有時也被稱為“樂府”。
14、《玉臺新詠》是南朝徐陵所編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的《孔雀東南飛》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木蘭詩》,北朝民歌,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在中國文學史上與南朝的《孔雀東南飛》被合稱為“樂府雙璧”。
15、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jīng)注》,是富有文學價值的地理志。
四、唐代
1、古體詩也稱古風,與唐以后興起的近體詩相對應;歌行是古體詩的一種,漢樂府詩題多用歌、行、曲、引、吟、嘆、怨等,其中以“歌”“行”最多,逐漸合稱為一種詩體名。著名的作品有白居易的《長恨歌》等。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出現(xiàn)的新詩體,唐人為了與以前的古體詩相區(qū)別,故名之為“近體”。這種詩的主要特點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韻有定位,字有定聲,聯(lián)有定對。
。ǔ跆疲
2、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3、王勃,字子安,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盛唐)
4、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稱為“詩仙”!秹粲翁炖岩髁魟e》、《蜀道難》、《望廬山瀑布》、《望天門山》、《早發(fā)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風格“清新飄逸”。
5、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被稱為“詩圣”。安史之亂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劍南節(jié)度參軍,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組詩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還有寫身世之慨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其詩有“詩史”之稱。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詳注》等。風格“沉郁頓挫”。
6、王維,字摩詰,被稱為“詩佛”,主要作品為《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詩,著有《王右丞集箋注》。蘇軾贊其作品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7、孟浩然,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是唐代第一個大量寫山水詩的人。主要作品為《過故人莊》、《春曉》等,著有《孟襄陽集》。
(王維、孟浩然被稱為山水田園詩人,世稱“王孟”。)
8、高適字達夫,唐代邊塞詩人。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等。
9、岑參,唐代邊塞詩人,嘉州人。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等。
10、王之渙字季凌,唐代詩人。他的《涼州詞》《登鸛雀樓》是唐代絕句珍品。
11、王昌齡,稱為“七絕圣手”,代表作《出塞》《芙蓉樓送辛浙》。
(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被稱為邊塞詩人。)
。ㄖ刑疲
12、劉禹錫字夢得,被稱為“詩豪”。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并稱“劉柳”,與白居易同稱“劉白”。代表作有《竹枝詞》、《陋室銘》、《烏衣巷》、《西塞山懷古》等。
13、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被稱為“詩魔”。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是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主要作品有《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并序)等。著有《白氏長慶集》、《白香山詩集》。
14、元稹,字微之,作品有傳奇《鶯鶯傳》,又名《會真記》,為后來《西廂記》故事所本。著有《元氏長慶集》。
(元稹與白居易世稱“元白”,他們發(fā)起了“新樂府運動(即追求語言通俗易懂)”。)
15、韓愈,字退之,自號昌黎,世稱“昌黎先生”,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主要作品有《師說》、《原毀》、《進學解》等。著有《昌黎先生集》。
16、柳宗元,字子厚,河東人,世稱“柳河東”,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著有《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位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
17、駢文是一種和散文相對的文體,起源于漢末,形成于魏晉,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點是講究對仗,即所謂“駢偶”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又稱“四六文”。古文又稱古體文,是唐人對唐以前的文體的稱呼!肮盼倪\動”指唐代中葉及北宋時期以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為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主張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容充實、長短自由、樸質流暢的傳統(tǒng),由韓愈,柳宗元發(fā)起。
。ㄍ硖疲
18、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谿生,代表作有《無題》《錦瑟》。著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
19、杜牧字牧之,唐代文學家。代表作有《赤壁》《過華清宮絕句》。著有《樊川文集》。
。ǘ拍僚c李商隱世稱“小李社”。)
20、李賀,字長吉,被稱為“詩鬼”。 著有《李長吉歌詩》。
21、賈島,字浪仙,被稱為“詩囚”。 著有《長江集》。(后人根據(jù)他和孟郊的詩歌特點,而將二人稱為“郊寒島瘦”。)
。ㄎ宕
22、詞是唐末興起的一種合樂可歌、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有曲子、樂府、詩余、長短句等別稱。如《草堂詩余》(南宋人編輯的詞總集)《東坡樂府》《稼軒長短句》《白石道人歌曲》。
23、西蜀詞人: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奉溫庭筠為鼻祖的文人詞派,得名于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產(chǎn)生與西蜀,多用華麗的字面和婉約的表達手法,寫女性的美貌和服飾以及他們的離愁別恨,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代表作家溫庭筠(字飛卿)、韋莊等。
24、南唐詞人:以南唐中主李璟、后主李煜和宰相馮延巳為代表的詞派。李煜,字重光,南唐后主。作品有《虞美人》《鳳棲梧》等。
五、宋代
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yè)詞人。他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著有《樂章集》。
2、北宋革新運動先驅范仲淹,字希文,謚號范文正公。代表作《岳陽樓記》提出了正直的士大夫立身行事的準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著有《范文正公集》(蘇軾作序)。
3、唐宋八大家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曾鞏。
4、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古文運動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他的《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5、蘇洵,字明允,號老泉,四川眉山人,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擅長史論,文筆縱橫姿肆,《六國論》是其代表作,著有《嘉祐集》。
6、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謫居黃州時著有《念奴嬌·赤壁懷古》、《前赤壁賦》、《后赤壁賦》。著有《東坡全集》《東坡樂府》等。蘇門四學士: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黃庭堅詩與蘇軾并稱“蘇黃”,為“江西詩派”之祖;書法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秦觀,字少游。有《淮海詞》。
7、蘇轍,字子由。著有《欒城集》。
8、《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編的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書名起先為《通志》,宋神宗改名為《資治通鑒》,認為該書“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9、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有《臨川先生文集》。
10、曾鞏,字子固。著有《元豐類稿》。
11、司馬光,字君實,陜州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追封溫國公,亦稱司馬溫公。北宋史學家、文學家,主編了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
12、林逋,字君復,謚號和靖,亦稱林和靖,北宋著名詩人,他一生不做官不婚娶,梅妻鶴子,其詩“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歷為傳誦,是詠梅詩中的極品。
13、晏殊(字同叔),亦稱“大晏”(其子晏幾道稱“小晏”),有《珠玉集》。
14、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提出“詞別是一家”。
15、周敦頤,字茂叔。代表作《愛蓮說》。沈括,字存中。著有《夢溪筆談》。
16、朱熹 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有《四書集注》。
17、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中國古代最高產(chǎn)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秳δ显姼濉、《陸放翁全集》。
18、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與蘇軾為豪放派代表人物,并稱“蘇辛”。歷城(山東濟南)人,南宋愛國詞人,人稱“詞中之龍”。主要作品為《稼軒長短句》,名篇有《摸魚兒》、《永遇樂》。
19、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代表作有《揚州慢》。著有《白石道人歌曲》。
20、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指南錄》、《文山先生全集》。
六、元代
1、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數(shù)兩種形式。元雜劇可分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兩種,在結構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戲只可用一種宮調演唱。
2、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有《竇娥冤》《倩女離魂》《墻頭馬上》《漢宮秋》。
3、關漢卿,名一齋,號已齋叟。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4、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元劇代表作之一。
七、明代
1、明初詩文三大家:宋濂、劉基、高啟。
2、宋濂,字景濂,明朝“開國文臣之首”,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劉基字伯溫,謚曰文成,浙江青田人,時稱劉青田。封誠意伯,人們又稱他劉誠意,著有《郁離子》、《誠意伯文集》
3、“前七子”、“后七子”是明中葉的文學流派!扒捌咦印币岳顗絷、何景明為代表,“后七子”以李攀龍與王世貞為代表。其文學主張是“文必秦漢,詩必盛唐”。
4、唐宋派是明代中葉的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他們反對前后七子的擬古主義,主張“文道合一”。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所作散文樸素簡潔,善于敘事,有《震川先生集》。代表作有《項脊軒志》。
5、“公安三袁”(兄弟三人是湖北公安人):明代晚期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其文學主張是“性靈說”。
6、徐宏祖,字振之,號霞客,江蘇江陰人,明代游記散文作家,著有《徐霞客游記》,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游記。作者在書中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壯美,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被稱為“古今紀游第一”!队吸S山記》出自本書。
7、張溥,字天如,明末復社領袖。著有《七錄齋集》。
8、四大奇書:明朝人稱《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
9、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施耐庵《水游傳》、羅貫中《三國演義》、吳承恩《西游記》》與清代曹雪芹《紅樓夢》。
10、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主要作品為《忠義水滸傳》簡稱《水滸》,是我國第一部反映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章回體小說。
11、羅貫中,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代表作《三國演義》即《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
12、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主要作品《西游記》是著名長篇章回神魔小說,是古典文學中最輝煌的神話作品,標志著浪漫主義文學的新高峰。
13、話本產(chǎn)生于南宋,是說話藝人講說故事的底本;擬話本是模擬話本而作的小說,著名作品有“三言”、“二拍”。
14、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長州(今江蘇省)人,明代文學家。輯有話本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
15、凌蒙初,字玄房,號初成。著有“二刻”:《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16、傳奇本是唐宋時代在魏晉筆記小說上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情節(jié)曲折奇特,結構完整的短篇小說,用文言寫作,到明代,傳奇專指一種特定的戲曲形式。其戲劇結構、篇幅長短不限,視故事情節(jié)而增減,一段戲稱為一出,與宋元南戲一脈相承。明代有兩大流派:以湯顯祖為代表的“臨川派”(重意趣)和以沈璟為代表的“吳江派”(重格律)。
17、湯顯祖,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因作家是臨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靈夢感來啟開情節(jié),故又名“臨川四夢”!赌档ねぁ肥撬拇碜。戲曲史上,他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被譽為“東方的莎士比亞”。
八、清代
1、明末清初文章三大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
2、黃宗羲,字太沖,號梨洲,世稱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撰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等。顧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著有《日知錄》。王夫之,字而農(nóng),世稱船山先生,著有《船山遺書》。
3、“清初散文三大家”侯方域與魏禧、汪琬。代表作侯方域的《李姬傳》、《馬伶?zhèn)鳌,魏禧的《大鐵錘傳》,汪琬的《書沈通明書》《江天一傳》。
4、清初“詞家三絕”:指以陳維崧為首的陽羨詞派、朱彝尊為首的浙西詞派和獨樹一幟的滿族詞人納蘭性德。
5、王士禎,字子真,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人稱王漁洋,謚文簡,是清初詩壇論詩上。
6、袁枚,字子才,號簡齋,晚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浙江錢塘人。清代詩人,散文家。主張“性靈說”,強調詩歌創(chuàng)作要直接抒發(fā)詩人的心靈,表現(xiàn)真情實感,是明代以公安派為代表的“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詩歌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它與神韻說、格調說、肌理說并為清代前期四大詩歌理論派別之一。著有《隨園詩話》《小倉山房文集》(《祭妹文》)。袁枚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7、“桐城派”,清代文壇最大散文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劉大櫆、姚鼐,均系清代安徽桐城人。方苞字靈皋,號望溪,是清代桐城派散文的創(chuàng)始人,首創(chuàng)“義法”說。著有《望溪先生文集》。姚鼐字姬傳,安徽桐城人。住室名惜抱軒,人稱惜抱先生,是繼方苞、劉大櫆之后“桐城派”的.集大成者,《登泰山記》為其代表作。
8、李漁字笠鴻,號笠翁,浙江蘭溪人,清代戲曲理論家、劇作家。其戲曲理論保存在《閑情偶記》中,《芙蕖》節(jié)選自《李笠翁一家言》中的“種植部”。
9、洪升,清代戲曲作家、詩人。代表作《長生殿》,寫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
10、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云亭山人。主要作品為《桃花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洪升與孔尚任并稱“南洪北孔”。
11、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淄川(山東)人,清代文學家。主要作品為我國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
12、吳敬梓,字敏軒,晚號文木老人。主要作品為《儒林外史》。
13、紀昀(yún),字曉嵐,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后謚號文達,鄉(xiāng)里世稱文達公。有筆記小說《閱微草堂筆記》和《紀文達公遺集》傳世!堕單⒉萏霉P記》是紀昀晚年的作品,采用六朝志怪的筆法,也是清代文言小說的代表作之一。
14、曹雪芹,名霑,字夢阮,號雪芹。主要作品《紅樓夢》(高鶚續(xù)后40回)為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古典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發(fā)展的高峰。
15、龔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學家,己亥年(道光十九年)歸途中寫了315首絕句,總題為《己亥雜詩》,表達對國事的感慨與生平經(jīng)歷的哀樂。
16、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戊戌維新的領袖,政治家、文學家!渡倌曛袊f》《譚嗣同》出自《飲冰室合集》。
17、王國維字靜安,號觀堂。浙江寧海人,近代著名學者和文學批評家。著有《人間詞話》等。
18、晚清“四大譴責小說”為:李寶嘉的《官場現(xiàn)形記》、吳沃堯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曾樸的《 孽;ā、劉鶚的《老殘游記》,都是長篇白話章回小說。
江蘇語文文學常識2
一、常見借代詞語:
1、桑梓:家鄉(xiāng) 2、桃李:學生 3、社稷、軒轅:國家 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學 6、烽煙:戰(zhàn)爭 7、巾幗:婦女 8、絲竹:音樂 9、須眉:男子 10、嬋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冊 13、伉儷: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15、傴僂,黃發(fā):老人 16、桑麻:農(nóng)事 17、提攜,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華蓋:運氣
21、函、簡、箋、鴻雁、札:書信 22、廟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
2、并稱“韓柳”的是韓愈和柳宗元,他們是唐朝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3、一門父子三詞客:蘇洵(老蘇)、蘇軾(大蘇)、蘇轍(小蘇)。
4、豪放派詞人:蘇軾、辛棄疾,并稱“蘇辛”;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女詞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隱、杜牧。
6、屈原:我國最早的偉大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楚辭”這一新詩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風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他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孔圣人”,孟子被稱為“亞圣”,兩人并稱為“孔孟”。
8、蘇軾稱贊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9、杜甫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廣泛深刻的反映社會現(xiàn)實,被稱為“詩史”,杜甫也因此被尊為“詩圣”,有著名的“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10、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史記》(又稱《太史公書》),作者是漢朝的司馬遷,魯迅稱《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12本紀、30世家、70列傳、10表、8書,共130篇。
11、“四史”:《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
12、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馬致遠。
13、《聊齋志異》是我國第一部優(yōu)秀文言短篇小說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傲凝S”是他的書屋名,“志”是記敘,“異”是奇怪的事情。
14、書法四大家:顏真卿、柳公權、歐陽詢、趙孟(fǔ)
15、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韓非子;道家:莊子、列子;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陸游、楊萬里、范成大、尤袤
17、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王昌齡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趙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漢武:漢武帝劉徹
19、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陶潛),他“不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學作品中四大吝嗇鬼:葛朗臺、夏洛克、潑溜希金、阿巴貢。
21、中國吝嗇鬼的典型:嚴監(jiān)生。
三、中國文學之最:
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詩經(jīng)》;
最早的愛國詩人是屈原;
最早的田園詩人是東晉的陶淵明;
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邊塞詩人是盛唐的高適和岑參;
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詞人是北宋的蘇軾;
古代最杰出的女詞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古代最著名的愛國詞人是南宋的辛棄疾;
古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李白;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是唐代的杜甫;
古代寫詩最多的愛國詩人是南宋的陸游;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神話小說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
古代最著名的長篇歷史小說是明初羅貫中的《三國演義》;
古代最早寫農(nóng)民起義的長篇小說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
古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長篇小說是清代曹雪芹的《紅樓夢》;
古代最杰出的長篇諷刺小說是清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是清代蒲松齡的《聊齋志異》;
古代最早的語錄體散文是《論語》;
古代最早的記事詳備的編年體史書是《左傳》;
古代最早的紀傳體通史是《史記》;
古代最杰出的銘文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銘》;
現(xiàn)代最偉大的文學家是魯迅;
現(xiàn)代最杰出的長篇小說是茅盾的《子夜》;
現(xiàn)代最有影響的短篇小說集是魯迅的《吶喊》。
看完上面小編整理的江蘇語文文學常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江蘇語文文學常識】相關文章:
語文常見文學常識02-21
語文會考文學常識02-15
語文高考文學常識02-15
語文老師文學常識02-14
高考語文附加文學常識03-01
語文文學常識精選02-23
語文文學常識匯總02-21
小學語文的文學常識02-21
語文古代文學常識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