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太師椅最早的出現(xiàn)年代
導(dǎo)語:太師椅在古代是官職權(quán)利的象征。你對此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guān)于太師椅的常識,希望你喜歡,一起看看吧。
1、太師椅
太師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于交椅的椅具,到了清代,太師椅成了一種扶手椅的專稱。
2、太師椅的由來
關(guān)于太師椅名稱的由來,相傳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太師椅的命名與宋朝奸相秦檜相聯(lián)系。古代這種椅子專供官居相位即太師的坐用,故名“太師椅”。據(jù)岳珂《木呈史》記載,南宋奸相秦檜,一日宴請賓客,席間有個參軍走到秦檜面前,吹捧這位相爺?shù)?ldquo;功德”,秦檜十分高興,即命一伶人送交椅賜坐。參軍受寵若驚,在拱揖就坐時,因舉止失措,忽墜其幞頭,露出了巾環(huán)。伶人即問參軍這是什么巾環(huán),參軍回答是:“二圣環(huán)”。伶人一聽,便一語雙關(guān)地對參軍說:“你只顧自己坐太師椅,卻把二圣環(huán)丟在腦后,講得過去嗎?”伶人此言,表面上是批評參軍的失禮行為,實際上是暗諷秦檜只顧自己做太師,卻把宋徽宗、宋欽宗的回歸忘得一干二凈。伶人所說的“二圣”即徽宗、欽宗,這時已被金人俘虜扣押;“環(huán)”偕音“還”,指回到宋朝朝廷。后人除嘆服伶人的說話技巧外,從此就把交椅稱為“太師椅”。對于這種說法,日本人諸橋撤次著的《大漢和詞典》中對“太師椅”作了這樣的解釋:“宋朝太師秦檜坐過的椅子。背高呈圓形,現(xiàn)稱為大圈椅為太師椅。”這種說法比較普遍。
還有一種說法是由“文太史椅”演化而來。“文太史”指明代才子文征明,“文太史椅”是他日用的一把交椅。他死后此椅歸文征明的曾孫文震孟所有。文震孟明末曾入內(nèi)閣為相,系崇禎朝的太師。因“太史”與“太師”偕音,加上文震孟又官居太師,所以就把這種椅子叫作“太師椅”了。
3、太師椅的發(fā)展
太師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職來命名的椅子,它最早使用于宋代,最初的形式是一種類似于交椅的椅具。交椅是宋代始見的新型家具。宋代交椅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后背交椅,是不帶扶手的,這種交椅又可分為橫置靠背和直靠背兩種;另一類為圓后背交椅,圓后背交椅樣式可分為有搭腦與無搭腦兩種。搭腦前曲作扶手的靠背交椅,通常稱“太師椅”。這種椅通常為圓搭腦、豎向靠背式,椅圈合圍成形,有的椅圈做成三段曲,有的在靠背附加荷葉形托首。
在明代時,將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在明代時,“太師椅”的名稱仍很流行,但椅形已不是指帶荷葉托首的交椅了,而是將下部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樣椅圈兒的圈椅稱為太師椅了。圈椅是利用了椅圈抱腰的舒適感而專門設(shè)計的,背板微向后仰,座面寬大,腿足較高,造型十分大方、舒適。在明代,圈椅種類進一步增多,制作工藝更為精細(xì)、合理。所以,圈椅因結(jié)構(gòu)更加合理、牢固,造型優(yōu)美、大方,深得當(dāng)時人們的喜愛,而取代圓后背交椅,成為備受推崇的“太師椅”。
清代,太師椅的造型與宋史所載相差甚遠(yuǎn),體形碩大、做工繁復(fù)、設(shè)于廳堂的扶手椅、屏背椅等都稱太師椅,以乾隆時期的作品為最精,一般都采用紫檀、花梨與紅木等高級木材打制,還有鑲瓷、鑲石、鑲琺瑯等工藝。他們共同點在于椅背基本上是屏風(fēng)式,靠背板、扶手與椅面間成直角,樣子莊重嚴(yán)謹(jǐn),用料厚重,寬大夸張,裝飾繁縟,這些特征都是為了突出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已經(jīng)完全脫離了舒適,而趨向于尊嚴(yán)。
【太師椅最早的出現(xiàn)年代】相關(guān)文章:
中國最早的字典詳細(xì)介紹04-07
中國最早的佛寺是什么?10-19
戰(zhàn)爭的年代作文10-25
幸福的年代作文01-16
中班春天最早開的花教案10-23
關(guān)于中國最早的史書簡介08-09
誰起得最早幽默故事10-20
白衣飄飄的年代歌詞07-23
我國最早的神話小說是什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