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定居的同義詞
定居的近義詞是安居,下面一起來看看定居及其同義詞的相關(guān)解釋,希望大家能夠?qū)W習(xí)到新的知識。
詞語:定居
定居,指在某個地方固定的`居住下來,多指牧民、漁民等時常遷移的人。既可以當(dāng)名詞又可以當(dāng)動詞,有安居之意。在生物學(xué)上,它也有獨特的意義。
1、在某地固定地居住下來。
《詩·小雅·采薇》:“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鄭玄 箋:“定,止也。將率之志,往至所征之地,不敢止而居處自安也!薄段簳べR訥傳》:“ 訥 從 太祖 平中原,拜安遠(yuǎn)將軍。其后離散諸部,分土定居,不聽遷徙。” 唐 李德裕 《代劉沔與回鶻宰相書意》:“黎庶伏竄,莫敢定居!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遺·內(nèi)閣·宰相前世僧》:“ 楊 生於 滇 , 楚 人,又曾流寓 巴陵 ,晚始定居 南徐 ! 秦牧 《深情注視壁上人》:“ 朱委員長 親切地告訴她,歡迎她在 中國 定居下去,她在 中國 一定可以受到很好的照料和過得舒暢自在的。”
2、固定的住處。
唐 杜甫 《將別巫峽贈南卿兄瀼西果園四十畝》詩:“苔竹素所好,萍蓬無定居。遠(yuǎn)游長兒子,幾地別林廬! 唐 羅隱 《早發(fā)》詩:“北去南來無定居,此生生計竟何如?” 茅盾 《<柳亞子詩選>序》:“抗戰(zhàn)時期,我無定居; 皖 南事變后,與先生相遇于 香港 !
同義詞:安居
釋義:1、安靜、安定地生活。2、謂居住。3、猶安處。4、安逸。5、梵語 va^rs!ika 或 vars!a,巴利語 vassa。意譯為雨期。為修行制度之一。
安居:安穩(wěn)地生活;定居。
1、安靜、安定地生活。
《孟子·滕文公下》:“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漢 劉向 《列女傳·齊管妾婧》:“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國家未定,從我焉如!
漢焦贛《易林·蒙之巽》:“患解憂除,皇毋相於,與喜俱來,使我安居!
唐杜甫《惜別送劉仆射判官》詩:“梁公富貴於身疏,號令明白人安居。”
《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荊公想,江寧乃金陵古跡之地,六朝帝王之都,江山秀麗,人物繁華,足可安居,甚是得意!
明劉基《銜泥燕》詩:“借爾華屋好安居,年年壘巢生爾雛!
明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妾聞古有《白水》之詩云:‘浩浩白水,鯈鯈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此人殆欲仕也!
2、謂居住。
3、猶安處。
《云笈七簽》卷六十:“譬於器中安物,物假器而居之,畏器之破壞,物乃不得安居。”
4、安逸。
《逸周書·柔武》:“五曰盤游安居,枝葉維落!
5、佛教語。
又稱坐夏或坐臘。僧徒每年在雨季三個月內(nèi)不外出,靜心坐禪修學(xué)。安居的日期,因各地氣候不同,亦不一。
晉 法顯 《佛國記》:“安居后一月,諸希福之家勸化供養(yǎng)僧!
南朝 宋謝靈運《山居賦》:“安居二時,冬夏三月,遠(yuǎn)僧有來,近眾無闕,法鼓朗向,頌偈清發(fā)!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睹貨邏國故地》:“而諸僧徒以十二月十六日入安居,三月十五日解安居,斯乃據(jù)其多雨,亦是設(shè)教隨時也!
【定居的同義詞】相關(guān)文章:
足夠同義詞02-07
動搖同義詞02-16
頂尖同義詞02-16
叮囑同義詞02-16
刁鉆同義詞02-17
奠定同義詞02-17
幸災(zāi)樂禍同義詞10-29
卓越同義詞02-02
優(yōu)惠同義詞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