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斟酌同義詞
導(dǎo)語: 指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dāng)。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斟酌”詞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同義詞】
考慮、推敲、思量、商酌、協(xié)商、酌量
二、【詞語注音】
zhēn zhuó
三、【基本詞意】
【釋義】①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dāng)。示例: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國語·周語上》
、谕K里倒酒供飲用。斟:往杯子等容器倒。示例: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潛《移居》
【近義詞】揣摩、推敲
【反義詞】武斷、果斷
反義詞:
四、【英文翻譯】
consider; deliberate; weigh and consider; think over
五、【詳細(xì)解釋】
(1).猶思忖;思量。
《史記·周本紀(jì)》:“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xiàn)詩,瞽獻(xiàn)曲,史獻(xiàn)書,師箴,瞍賦,蒙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guī),親戚補(bǔ)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唐 杜甫《月》詩:“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宋 范成大《次韻子文探梅水西》:“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無情惱。”
清 余京《中秋月蝕》詩:“ 廣寒 宮闕愁昏黑,斟酌 姮娥 秉燭行。”
(2).指飲酒。
舊題 漢 蘇武《詩》之一:“我有一罇酒,欲以贈遠(yuǎn)人。愿子留斟酌,敘此平生親。”
宋 向子諲《梅花引·戲代李師明作》詞:“同杯勺,同斟酌,千愁一醉都推卻。”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花姑子》:“斟酌移時,女頻來行酒,嫣然含笑,殊不羞濇。”
(3).倒酒不滿曰斟,太過曰酌,貴適其中。
《荀子·富國》:“故明主必謹(jǐn)養(yǎng)其和,節(jié)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至於斟酌損益,進(jìn)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金 王若虛《<論語辨惑>序》:“彼其推明心術(shù)之微,剖析義利之辨,而斟酌時中之權(quán),委曲疏通,多先儒之所未到。”
曹禺《日出》第四幕:“字眼上可以略為斟酌斟酌再用。”
(5).品評欣賞。
宋 向子諲 《清平樂·滁陽寄邵子非諸友》詞:“今夜凄然對影,與誰斟酌姮娥。”
(6).執(zhí)掌。
晉 袁宏《后漢紀(jì)·順帝紀(jì)》:“天有北斗,所以斟酌元氣;帝有尚書,所以出納王命。”
唐 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若夫驂駕六龍,驅(qū)馳七圣,斟酌元氣,裁成天道者,其惟圣人乎!”
宋 曾鞏《祭黃君文》:“當(dāng)世之官,有微有盛。盛者廟堂,斟酌王命。”
(7).安排;擺布。
《北史·楊愔傳》:“太皇太后曰:‘豈可使我母子受漢老嫗斟酌。”
《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七回:“須賈心中想道:‘此是請來陪我的了。但不知何國何人?少停坐次亦要斟酌,不好一概僭妄。’”
六、【拓展延伸】
(1) 事情比較復(fù)雜,怎么處理,還得斟酌一下。
(2) 作文時,每一句話都要仔細(xì)斟酌。
(3) 報刊上使用的語言要認(rèn)真推敲,反復(fù)斟酌,不要以訛傳訛。
(4) 他斟酌再三,終于同意了。
(5) 我時而希望,時而沮喪,時而狂亂,時而斟酌。
(6) 我的意見只不過是野人獻(xiàn)芹而已,提出來請諸位斟酌。
(7) 每當(dāng)拿起一本好書,細(xì)細(xì)斟酌,就沉沒在文學(xué)的海洋無法自拔。
(8) 我們遇事時要頭腦清醒,斟酌損益權(quán)衡輕重。
(9) 公司主管經(jīng)常不斟酌現(xiàn)況就下唆使,而后又朝令夕改,弄得大家疲于奔命,口碑載道!
(10) 我把這封信前前后后反復(fù)斟酌了一番之后才發(fā)了出去。
【斟酌同義詞】相關(guān)文章:
精選的同義詞09-22
堅韌的同義詞11-26
安時處順的同義詞11-26
馬上的同義詞08-19
美觀的同義詞02-09
鼓勵的同義詞06-18
留意的同義詞12-23
稱兄道弟的同義詞11-27
撞車的同義詞04-07
事與愿違同義詞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