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緬懷先烈的手抄報怎么做
先烈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付出了生命,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有關(guān)緬懷先烈的手抄報怎么做的相關(guān)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nèi)容資料
緬懷先烈的意義
飲水不忘挖井人,清明時節(jié)祭忠魂!皶r代在變,但崇尚英雄、追懷英雄的精神不應改變。孩子們祭掃烈士墓,不僅是對過去的追懷,更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清明節(jié)前后,各地群眾憑吊烈士陵園,傳承先輩精神,誓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清明時節(jié),萬物生長;草長鶯飛,百花初綻;緬懷先烈,滌蕩心靈;時代豪情,燃燒在胸。“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清明節(jié),作為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人們往往在此踏青賞景,祭奠先祖,慎終追遠、寄托哀思,“清明”二字本身就有“清清靜靜”“明明白白”的意思,蘊含的是對先人的懷念、更是對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古人用這樣的詩句來表達懷念先烈、祭奠祖先的哀思。在祭祀中傳承先人精神,這是清明文化的靈魂,盡管時代在變,但清明文化的精神與內(nèi)涵卻傳承至今。風吹殘杏舞絮輕,喚起愁腸千百縈。清明時節(jié)不僅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的追思,更是“勿忘歷史、追溯先烈、緬懷英雄、振興中華”的日子。
翻開歷史風云,中華民族歷經(jīng)磨難,牢記歷史,緬懷先烈,是對國家與民族的敬畏,更是中國人民不可推脫的責任與擔當。于國家而言,清明祭掃烈士墓,可以增強民族認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讓我們想起那段“不能忘,也不該忘”的歷史,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為救亡圖存,探索民族發(fā)展道路、抵抗外敵入侵,英雄們在血雨腥風中殊死拼搏,在水深火熱中刀光劍影,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先烈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直至犧牲了他們最寶貴的生命。
人來車往,陵園祭掃,家國情懷使然。在祭祀中傳承烈士精神,在追溯中緬懷英雄。英烈的精神之火生生不息,在革命老區(qū)延安,各界群眾也紛紛到“四八烈士陵園”、“劉志丹烈士陵園”、“謝子長烈士陵園”進行祭掃。在哈爾濱烈士陵園里,手捧鮮花的參謁者絡(luò)繹不絕,烈士家屬、學生等胸前佩戴小白花,在英雄紀念碑前致敬。在延安子長縣瓦窯堡東北部的走馬梁山腳下,陵園的紀念堂里,鐫刻著主席給謝子長的題詞,“民族英雄”“雖死猶生”等。
最好的追思不是一束鮮花、一捆香燭、一個叩拜,最好的追思是牢記歷史,將“緬懷先烈,祭奠忠魂”作為習俗傳承下去。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我們要“以史為鏡”,不能忘記從革命戰(zhàn)爭年代到和平時期那些長眠地下的英烈們。是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踐行著共產(chǎn)黨人的錚錚鐵骨,撐起民族的脊梁;以“為人民服務(wù)”為宗旨,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用生命與執(zhí)著構(gòu)筑信念的大堤。他們的身軀雖然早已化為泥土,但他們的精神卻“化作春泥更護花”,生生不息、代代相傳、源遠流長。這般信仰和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前進,不斷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奮斗。
【緬懷先烈的手抄報怎么做】相關(guān)文章:
小學緬懷先烈手抄報內(nèi)容08-15
緬懷先烈作文02-06
五年級緬懷先烈的手抄報08-12
緬懷革命先烈學生手抄報資料08-18
緬懷先烈活動方案05-06
緬懷先烈活動總結(jié)08-02
緬懷革命先烈班會10-23
最新緬懷先烈的句子大全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