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事跡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事跡可以起到宣揚特定的時代精神、引導讀者認識先進,學習先進的作用。那么相關的事跡到底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1
“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有作為的學生!睆堺惱驎r時刻刻用心詮釋“師愛”這兩個字的真諦,用自己誠摯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張麗莉愛笑,她的微笑總能激發(fā)學生的“興奮點”。學生谷志超不喜歡學習語文,張麗莉就特意在課堂上讓他朗讀課文,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微笑著夸他“聲音有磁性,很好聽”。一段時間之后,谷志超的語文學習成績明顯提高。張麗莉有雙會說話的大眼睛。課堂上,她的一雙大眼睛從不放過每一個學生,在她的'注視下,全班同學都有一種被關注的感覺!皼]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當不好的老師!睆堺惱蚪(jīng)常這么說。
在一個個細節(jié)之中,張麗莉從一點一滴關心著“家”里的每個孩子。體育中考時下起了雨,她把自己的傘給了學生;冬天,有的同學不吃早飯,她就自己掏錢買來一箱桃酥放在班級后面;為了讓學生多上一會兒自習,她親自動手,把班里的衛(wèi)生整理得干干凈凈。學生張旭很小就失去父親,和重病纏身的媽媽靠最低生活保障金維持生活。,張麗莉接手張旭所在班工作,聽說張旭的遭遇后,從自己每月不足1000元的微薄收入中,拿出100元資助他。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細心的張麗莉每次都在沒有其他人的時候把錢交給張旭。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2
在東京奧運會田徑“男子百米”半決賽中,32歲的“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的成績打破亞洲紀錄,成功晉級決賽,成為第一個進入百米決賽的亞洲人和中國人!他不僅實現(xiàn)了賽前的個人愿望,也讓全中國為他沸騰。在隨后的決賽中,蘇炳添以9秒98的成績獲得第六名。
在世界范圍內(nèi),田徑是奧運會所有賽事中最受關注的。田徑也被稱為“體育之母”;在田徑賽事中,最受關注的是百米賽跑,榮譽最高的是百米冠軍。蘇炳添能夠同樣的黑人運動員站在決賽的跑道上,他已經(jīng)創(chuàng)造了歷史。他以絕對的速度證明了黃種人體不能輸給任何種族。他的成功不僅代表了體育界的希望,也代表了中華民族的支柱。他值得我們?yōu)樗麣g呼,贏得大家對他的`尊重!爸袊w人”蘇炳添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歷史,創(chuàng)造了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的速度。
在他成功的背后,有太多的悲傷和困難。改變跑步,一切都從零開始,艱難的訓練他成功地度過了,他的開始可以讓世界飛行員博爾特感到羞愧。他自己說,男子100米賽跑要提高0.1秒并不容易,他花了3年時間提高0.08秒。在決賽跑道上的十秒內(nèi),這是賽道上幾十年的艱苦訓練。我們?yōu)樗麣g呼,更為他難過。
誠然,今天,一個強大的祖國不再需要幾枚金牌來定義它是否成功,中國人對體育賽事是否獲得金牌有更平和的態(tài)度。當中國乒乓球隊“文組合”混雙失利,輸給日本隊時,中國人可以安慰道歉的兩人“金牌不是唯一的”,“站在奧運會上,你已經(jīng)是我們心目中的冠軍了!边@是祖國越來越強大的信心。
與此同時,越來越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對運動員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祝福。但運動員們并沒有因為中國人民的寬松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為自己和國家贏得更多的榮譽是他們堅定不移的信念。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信念,蘇炳添才能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詮釋中國的速度。
蘇炳添是體育之星,也是我們中國人應該追求的明星。我們應該學習他追求極致的精神,學習他的愛國情懷,學習他的堅持和永不放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行業(yè)做到極致,為什么我們的國家不復興呢。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3
xx,女,漢族,中共黨員,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現(xiàn)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蘭州大學兼職教授、敦煌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自1963年自北京大學畢業(yè)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堅持工作40余年,被譽為“敦煌女兒”。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學保護和管理。
xx196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學專業(yè),同年9月到敦煌文物研究所,1977年任副所長,1984年8月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1998年4月任敦煌研究院院長,20xx年1月起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1988年任副研究員,1994年任研究員。1995年為蘭州大學兼職教授,1998年為蘭州大學敦煌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1999年被聘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蘭州大學敦煌研究所名譽所長、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副會長。
40余年來,xx潛心于石窟考古研究工作。她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及唐代前期的分期斷代,成為學術界公認的敦煌石窟分期排年成果。她撰寫的`《敦煌石窟研究百年回顧與瞻望》,是對20世紀敦煌石窟研究的總結和思考。由她主編,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的26卷大型叢書《敦煌石窟全集》則是百年敦煌石窟研究的集中展示。
為了敦煌,xx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兩個兒子出生后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卻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chuàng)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shù)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她還推動立法和制定莫高窟總體保護規(guī)劃,按百年大計千年大計來規(guī)范敦煌保護。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4
24日下午17時30分,執(zhí)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三位航天員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亮相。他們是:翟志剛、xxx、景海鵬。他們有著相同的年齡:42歲;他們有著相似的體重,相近的身高,甚至他們的成長背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都有諸多相似之處。今晚21∶07至22∶27,他們將攜手飛天。
此次入選神七航天員乘組的翟志剛、xxx、景海鵬,同為1966年出生,同為1985年入伍。翟志剛、xxx還是黑龍江老鄉(xiāng),他們從空軍招飛體檢時起就相識,兩人從航校到飛行部隊一直在一起,甚至結婚也在同一天。
教員們對xxx的評價是,愛思考,愛鉆研。在航天員隊伍里,綽號“小諸葛”的他曾因流利地回答一名教官10多個刁鉆的專業(yè)問題,從此被這名教官“免提問”。
泥濘求學路每天往返20公里
xxx出生在黑龍江省依安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xxx最難忘記的是自己的高中時代。他家離縣城9公里,高中三年,xxx每天奔波在這條9公里的路上,顛簸不平的道路成為他永遠的記憶。日曬雨淋,xxx已記不得有多少次,沒有替換的衣服,硬是用體溫把濕衣服“烤”干。
難以想象,當時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每天在這泥濘的道路上跑著,往返近20公里,風雨無阻。
那一段艱苦的求學生涯,讓xxx在收獲好成績的'同時,也鍛煉出一個強健的體格,令他受益至今。他在空軍部隊的體育達標評比中,曾取得引體向上37個的傲人成績,至今無人啟及。
“從小到大,我心中形象最高大的就是母親。東北的冬天,別人都不吃早飯,而母親每天比我提前兩小時起床,然后生爐子,給我做飯!
“我母親覺得當航天員光榮。選航天員時,她對我說,都說在飛行員身上投入的黃金和飛行員的體重差不多,國家選你,你要爭取上去!
xxx結婚時就跟妻子商量,等條件好一些后,在北京,哪怕是周邊地區(qū)給父母買一套房子,讓父母來住幾年,報答一下父母。然而,這已成為一個永遠的遺憾。
xxx的母親幾年前去世了,那時正值神五發(fā)射前夕,航天員即將赴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進行發(fā)射場人船箭地大型演練。領導得知消息后,決定讓xxx回家看看。然而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即將執(zhí)行,作為航天員不能因此缺席訓練。他強忍悲痛,只在家待了3天就踏上歸程,奔赴發(fā)射場。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事跡經(jīng)歷03-13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11-07
感動中國聶海勝事跡5篇01-31
感動中國感人事跡01-18
感動中國先進人物事跡11-07
感動中國人物事跡02-22
感動中國人物劉秀祥事跡10-20
感動中國教師事跡12-08
學習感動中國張桂梅事跡心得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