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xiāng)的日記錦集九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你有什么總結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日記了。那么日記有什么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xiāng)的日記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1
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老家的.前面有一條小河,里面養(yǎng)著鴨子,家鄉(xiāng)出產(chǎn)的五谷雜良,有大豆,玉米等。
春天小河兩邊長出了綠油油的小草,還有各色的野花,各式各樣真好看。夏天到了,小河里的魚游來游去,大家都在捉小魚,和小魚游泳,真好玩。秋天到了家鄉(xiāng)是一個大豐收,果樹上結滿了果實,我拿木棍打下來,真好吃。冬天到了,小河里的水結冰了,大家都在里面滑冰很開心。
我的家鄉(xiāng)真美呀。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2
今天是除夕,盼望已久的春節(jié)終于來了。洗澡過后,我換上了新衣服,穿上了新鞋子,感覺神清氣爽。晚飯時,一家人圍坐在火爐旁,吃著豐盛的年夜飯,有冬菇燜鴨、小炒包菜、自制鹽?h雞、湯圓等等…一桌佳肴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我們一邊吃一邊看著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晚會,一些相聲段子把我們笑得人仰馬翻,在不知不覺中20xx年的鐘聲敲響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響徹了神州大地,絢麗的、五光十色的煙花像鮮花一樣在夜空中綻放,把茫茫的`黑夜點綴得如同白晝一般。
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床,把自己弄得衣著整齊。早飯過后,我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把早準備好的紅包給了我,希望我身體健康。我拿著紅包好高興,我要把壓歲錢存起來,等到爺爺奶奶生日的時候再給爺爺奶奶買禮物。
接著我到外婆家去拜年了,我見到了六只新出生的小狗,它們有的長了一身烏黑的毛,有的長了一身棕色的毛,好可愛!我還用年夜飯剩下的骨頭給它們吃。當我離開外婆家的時候,它們一直目送我們上車,我還真有點舍不得離開它們。
春節(jié)我過得好開心啊!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3
泥濘小路上飄著小雨,雨水落在田間的路上,泥濘的路變得坑坑洼洼。這種生活對爺爺來說習以為常,已經(jīng)十分滿足了。
吃完了午飯,我們就來到一片草地上拔草,這片草地可真寬闊呀!草地的另一邊有兩棵大樹它們的枝葉向四面八方延伸。我想:天啊!這種天氣,還要讓我們在這種泥濘的草地上拔草,那我的手不就要崩潰了?原來,每人都有發(fā)一只手套,我們戴著這只手套開始拔草。本來很泥濘的草地,被雨淋過后變得更加松軟。我以為頭戴草帽、手戴著手套,這樣拔草肯定不是很辛苦。過了一會兒,我的身上和頭都布滿了汗水,腰酸背痛,連彎腰都感覺困難,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這種勞動的.確很辛苦,讓我更加體會到農(nóng)民伯伯的艱辛。
“加油!把這片草地上的所有雜草統(tǒng)統(tǒng)消滅!”我們十多個人拔這片草地,那平時農(nóng)民伯伯才幾個人干多辛苦啊!想到這里,我的腦海里浮現(xiàn)了一個場景:在酷熱的天氣下,太陽熱烘烘的烤著大地,幾個農(nóng)民伯伯有的在拔草,有的在田間耕地,汗珠布滿了整個臉龐,從臉上一直往下掉。但他們顧不上給自己擦汗水,滴滴汗水滴落在農(nóng)作物身上,我想,這汗水是給農(nóng)作物澆上了最好的肥料。
現(xiàn)現(xiàn)在想想,鄉(xiāng)下多么苦啊。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4
我的家鄉(xiāng)在天津市靜?h,那里物產(chǎn)極其豐富。
家鄉(xiāng)的果樹特別多。金秋季節(jié),果園里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的景象:蘋果露出了紅紅的臉頰,鴨梨換上了金黃的外衣,石榴笑得合不攏嘴,小燈籠似的冬棗掛滿枝頭,一串串紫色的紅玫瑰葡萄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橙黃色的柿子也不示弱,成群結對地壓彎了柿樹媽媽都長不高。到處彌漫著水果的香味。這么多的果實被鄉(xiāng)親們小心翼翼地摘下來,放到包裝箱里,遠銷祖國各地。
家鄉(xiāng)的農(nóng)產(chǎn)品也特別有名。秋天的田野里,充滿了成熟的氣息。滿地的玉米,一片金黃,飽滿的果實吐著粉的紫的胡須像神仙老爺爺,有的齜著牙像淘氣的娃娃;再看那片谷地,沉甸甸的果實,都累彎了腰。棉花地里,那花棵比我還高,那一個一個的棉桃已經(jīng)漲得滿滿的',一團一團的棉絮掛在枝上,白白的,像一個個晶瑩的雪球。這些農(nóng)產(chǎn)品每年都能給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帶來不菲的收入。
王口干貨是家鄉(xiāng)遠近聞名的特產(chǎn)。每逢過年過節(jié),各家各戶都買好幾種干貨,招待來往的客人。王口干貨的種類繁多,有葵花籽、白瓜子、黑瓜子、紫皮核桃、紅皮花生、崩豆、玉米粒等等;口味也很齊全,有油燜的、干炒的,有奶油味兒的、巧克力味兒的、草莓味兒的、綠茶味兒的,還有酸味兒的、甜味兒的、咸味兒的……適合不同口味兒的各種人群。
家鄉(xiāng)的物產(chǎn)數(shù)不勝數(shù)。還有酸甜可口的獨流老醋,越吃越香的陳官屯醬菜,又大又甜的臺頭西瓜,味道獨特的中旺腸兒……
我的家鄉(xiāng)物產(chǎn)豐富,我愛我的家鄉(xiāng)!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5
呼嘯的北風吹過,摘下樹上最后一片葉子。一股殺豬菜的香味伴著孩子的歡笑回蕩在銀裝素裹的村莊里,最后一只燕子正疾馳在去往南方的旅途中。一絲清涼的細雪劃過裊裊的炊煙,啊,冬天來了。
墻邊那熏得烏黑的柴草像老頭的胡子那樣的自得喜煞人;肥胖的老貓蜷在火爐旁,正視著火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那通紅的小爆竹更是掩飾不住內(nèi)心濃濃的喜悅“噼里啪啦”地笑得滿地找牙。一輛大卡車悠閑的開過剛架橋,如橋下緩緩流過的蝦般安閑,只聽到積雪嘎吱嘎吱的笑聲。
在一望無垠的田野里,幾個彩色的斑點在滾動。啊,是幾個孩子,他們穿著大紅的新衣,在田野里留下一串相伴的腳印。他們堆了個大雪人,足有兩米高,他們把珍愛的'糖果,玩具悄悄藏在雪人里,連同他們美好的愿望。他們打著雪仗,你扔個手榴彈,我投個轟天雷,打得全身是白冰。雖然免不了被父母責備,但他們心中的快樂主宰著一切。
天黑了,偶爾傳來幾聲狗吠,流星劃過夜空,月光灑滿小村。一切都沉睡在這甜美的夜色中。玻璃仿佛蒙山一層神秘的面紗,在這面紗上有山有水有樹,樹兒枝葉俱全,晶瑩剔透,仿佛是織女拋下的紗巾,完美無瑕。房檐上的冰柱在不斷融化,生長,明年又是大豐收!
瞧,是誰在回家的路上匆匆走過,走南闖北的游子,終于有時間陪陪父親、母親,回家團聚。勞碌了一年的農(nóng)民也終于能休息一下,享受自己的勞動成果,無論貧富,家家都掛起了大紅燈籠,向天空看去,卻似浩瀚的銀河。
我愛家鄉(xiāng)的冬天,它使花草樹木得到修養(yǎng)的機會。我愛家鄉(xiāng)的冬天,他無私的為村里人保存著糧食和蔬菜。我愛家鄉(xiāng)的冬天,不為什么,只因我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我的血液里流淌著它的記憶!
明年,又是一個蘊育美好希望的冬天!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6
我的家鄉(xiāng)在大理,那里山清水秀,風景如畫,是全國聞名的旅游圣地。上關花,下關風,蒼山雪,洱海月,這句話是一幅大理獨特風情的'素描。
這幾年,常跟外公回大理過年。今年春節(jié)又回到了大理,大理的哥哥、弟弟對我都很好。每天帶我上山采藥、下水抓魚,我們玩的很開心。
哥哥家養(yǎng)了很多雞鴨豬狗。一天,我和哥哥去抓土雞。滿院子的跑,雞一會兒飛上花臺,一會兒飛進屋子,他抓到了一只小土雞,我就是抓不到。雞媽媽看到我們抓小雞,老撲向我們,我嚇得撒腿就跑,小雞半天沒抓到,看見一只公雞,我一撲空掉進了雞窩,害我滿身都是黃色的雞毛。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7
暗夜和細雨在寒冷的空氣中交織,在車窗上嘀嗒。從窗外吹來的冷空氣如同毒素,流及血管,遍及全身。
即使是在半睡半醒中我也深深感到寂寞低落……
“快點快點!上車。”爸爸催促著我們。才剛剛開出江西服務區(qū)離貴州還有千多公里呢!
我飛速跑上了車,這可是我第一次回自己的家鄉(xiāng)。自幼在他鄉(xiāng)出生的我,連外公外婆的臉龐也十分陌生的呢。我還有著一點點期待:“開車開車!”
“那有什么好吃的,不過是兩片面包加個肉餅罷了。真懷念媽媽的'羊肉粉呢!眿寢寣ξ艺f,“羊肉粉那個香啊,那個湯啊,不提了……”盡管她說不提了,可她還是滔滔不絕的講著,我也聽得神魂顛倒。
我只得更加向往了,究竟是“何方神圣”?
車開到貴州時,由于爸爸下錯了高速,迷了路!拔覀円呀(jīng)開了一天一夜了呢!”小孩子耐心已經(jīng)磨完了,整天在狹小的車廂里待著,無所玩具自然是不高興的。
我只好悻悻地躺睡在后排。車子在盤山公路上行駛,即使躺在后排不看窗戶也感覺的出來。
我生氣:車開了這么長時間了怎么還不到!下次我再也不來了!
在小雨黑夜的顛簸中,我累的不行睡著了……
突然眼前一片光明,我在半睡半醒中聽到了外婆溫和的笑聲。一股暖流流淌在我的舌尖,滑進我的心頭……不!是真的暖流!在在零下溫度的家鄉(xiāng),外婆笑瞇了眼:“聽說你嚷著要外婆的羊肉粉,這不是正喂你嗎!
我漸漸回過神來,溫馨的木房,溫暖的火爐,鮮美的粉湯,我和外婆慈祥的面孔融化在其中,是我心里最想最美好的家味!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8
按照湖北省宜昌的老規(guī)矩,過春節(jié)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
冬至前后,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養(yǎng)。到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nóng)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傳統(tǒng)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臘月二十五日前后,人們選擇吉日把家里打掃的一塵不染,干干凈凈迎新年。這時,千家萬戶都忙碌起來,包粽子、爆“米花”、炸“油鼓”……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吶!家家戶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lián);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春節(jié)的最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從初一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同時,各種慶;顒右蚕嗬^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nèi)容可豐富。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圍在慶典活動旁邊觀看,耳邊不時響起如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
“人日”、“人勝節(jié)”和“七元日”都指這天——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女媧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jié)便接近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jié)”。這天晚上,有張燈結彩、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這天,春節(jié)也就過完。農(nóng)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忙碌的生活。
家鄉(xiāng)的日記 篇9
我們一起走過平江路。來了又回,在春天荀暖的下午。親愛的你說,來聽聽歷史的聲音,于是我放輕了腳步,不敢發(fā)出一點聲響。
平江路,它代表著蘇州的歷史。原來是先有了平江路,后才有的蘇州城。這就是蘇州最古老的街。而此刻的我們,徜徉在古老的`氣息里,談笑風生。
平江路上那些巷子的名字,著實都很美。丁香巷,菉葭巷,思婆橋,雪糕橋。仿佛隨時隨地,都會邂逅那撐著油紙傘的姑娘。即使尋遇不著,隨處可見的古跡也一定能帶給你無限遐思。
我看見路左右穿插的精致水巷,阡陌交通,恍然,似乎看到了上輩子的自己。我們知道,當人漸漸在新的生活軌道里習慣了現(xiàn)在,有時也難免在一瞬間找到了從前的影子。無論怎么發(fā)展,骨子里是平江路,就是平江路;骨子里是蘇州,便就是蘇州了。和平江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只有吳儂軟語的音韻流長,蘇州人的軟糯。
順著光影尋找到細碎的陽暈,斑駁的石墻,以及丟失了許久的靈性。伴著緩緩流淌的平江河,光陰,就這樣點點滴滴流淌著,蘇州城里傳承了千百年的最傳統(tǒng)的生活,市井而不庸俗的平民生活,就是這條街的午后映像。粉墻黛瓦、鱗次櫛比的蘇式住宅錯雜地分布著。每一座宅子,都有很多故事,每一代的故事,上演又落幕,只有房子,才記得最清楚吧。
很愛平江路。看到這似乎便看到了當年蘇州的風華,低眉順目,滿臉羞澀。
我們悠閑地,在平江路上閑逛。我想,也許很多年后,我們會在這里,帶著滿臉的惆悵。懷念平江路。
【家鄉(xiāng)的日記】相關文章:
美麗的家鄉(xiāng)日記02-04
家鄉(xiāng)的小河日記02-04
我的家鄉(xiāng)日記01-14
寫家鄉(xiāng)日記01-03
我的家鄉(xiāng)日記01-08
家鄉(xiāng)特產(chǎn)的日記01-11
家鄉(xiāng)的小河日記01-11
家鄉(xiāng)的秋天日記01-15
家鄉(xiāng)的冬天日記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