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音樂《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歌曲具有濃郁的四川民歌風格。是流行在四川省川東一帶的山歌,為五聲商調式, 拍,一段體結構。它反映了舊時代的勞動人民上山砍柴的勞動生活,高亢明快的旋律,表達了他們的樂觀情緒,F(xiàn)在的農(nóng)家孩子常常唱著它上山砍柴,更抒發(fā)了他們不畏艱險、辛勤勞動、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的情感,也表現(xiàn)了他們以苦為樂、愉悅自得的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這首五段歌詞的分節(jié)歌,每段上下兩句,音域只有六度,句間大多一字一音,旋律多由級進發(fā)展而成,質樸高亢,節(jié)奏明快,流暢親切。第二句結尾處用延長音抒發(fā)情感,使得音樂悠揚舒展,爽朗樂觀,由于歌曲音域較窄,起調高,有著四川山歌高亢嘹亮的風格。它的歌詞純樸簡潔、生動活潑,歌中運用了模擬鑼鼓音調節(jié)奏的形聲襯詞“郎朗扯光扯”,更增添了民歌的歡樂氣氛,并用它將各段歌詞較為自由的韻腳協(xié)調起來,顯得自然流暢,獨具風格。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有一定的歌唱能力,再加上襯詞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學起來應該不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指導學生用高亢明快的歌聲來演唱《太陽出來喜洋洋》,學習波音、連音的演唱方法,并了解常用的知識與技能。
2、通過教唱《太陽出來喜洋洋》,啟發(fā)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喜愛民歌的感情。
3、唱出民歌的的風格,能用高亢入云,樂觀爽朗的聲音來演繹這首歌曲。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充分感受四川民歌的風格特點,體驗音樂的情緒,準確地演唱歌曲的波音、連音的部分,從而進行歌曲的表演。
教學難點:熟唱波音及連音部分,感受四川民歌的風格特點。
教學過程
【四年級音樂《太陽出來喜洋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太陽出來喜洋洋》優(yōu)秀教案(精選10篇)12-07
太陽教學設計12-29
《太陽》教學設計01-31
喜洋洋音樂教案01-08
《晚上的“太陽”》教學設計04-18
音樂教學設計07-31
太陽教學設計15篇12-31
太陽教學設計(15篇)02-12
描寫太陽出來了擬人句10-08
大班音樂活動《喜洋洋》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