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蟬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積累字詞,了解作者有具體細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過程與方法: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培養(yǎng)深入細致探究課文的習慣。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1、了解作者有具體細小的事物所引出的抽象深刻的人生哲理;
2、揣摩字詞句子,體會作者描寫的特點及其反映的情感。
【教學方法】刪減品析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
一朵花曾感動過我(故事:古代的蜀國,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人們無憂無慮,國君叫:杜宇,他負責勤勉,愛戴百姓,看到人們樂而忘憂,他心急如焚,四處奔走,年復一年督促百姓耕作。終于積勞成疾離開了百姓?伤麑Π傩针y以忘懷,就幻化成一只督促大家的鳥,發(fā)出聲聲啼叫,直到喉嚨啼血,鮮紅的血滴落在漫山遍野化成一朵朵美麗的杜鵑花)。
一只蟬也曾打動過作者,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小思的《蟬》去感悟一下人生。
二、讀蟬
1、老師與學生配合朗讀
。ㄋ伎迹鹤R記重點詞)
勾畫感動你的句子或很美的句子。
“斜陽里,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寬恕”作引
2、白板出示:刪減品析法
理一理作者感情變化
投影:(1)“杜鵑花沒有零落,聽見斷斷續(xù)續(xù)的蟬聲了。近月來,窗外的蟬知知不休的!
同學們對蟬一定很熟悉,蟬是兒童的伴侶,蟬是夏的歌手。對比閱讀還原(還,就,更),學生對比朗讀,教師點評分析,交流朗讀情感的變化。
小結(jié):(還、就)突出蟬鳴之早,透露出作者的厭惡之情。(更)有力的對比出蟬的鳴叫知知不休,很是煩人。虛詞組成情感的遞進,使厭惡之情淋漓盡致。
齊讀:“使事忙的人聽了很煩”這是一煩,占門再來看看二煩。
。2)“它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樹上過日子的小東西。那么小,那么響,響徹一個夏天!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是一個夏天了!”(還原:就、卻、竟、只不過、罷了)
朗讀對比賞析。
小結(jié):一個“就”字顯示出作者發(fā)現(xiàn)很響很煩人的蟬竟然具有如此非凡的執(zhí)著為之驚訝,一種不以為然,“那么、確、竟”一種驚訝油然而生。
仿句訓練:蟬呀,蟬呀,你何必聒聒,這只不過是夏天罷了。
(3)人一生要經(jīng)過多少個普普通通的夏,有什么大不了,她只是夏天罷了,然而對于蟬而言又將是怎樣的一個夏天?你知道答案嗎?可否學習老師的刪減品析法你找到的句子。
“朋友說:知道嗎?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個夏天。就只有這個夏天,它從泥土中出來,從幼蟲成長過來。等秋風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結(jié)了。”
小結(jié)“才”滲透了作者對蟬苦苦等待夏天的同情,對夏天的到來的不易深深同情,對蟬的日
三、悟蟬
1、齊讀:“那本來的生活歷程就是這樣。它為了生命的延續(xù),必須好好的活著。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
探究“活著”、“活過”。
小結(jié):活著是一種責任,活過是一種態(tài)度。
白板: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改變?nèi)菝玻憧梢哉宫F(xiàn)笑容;你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寬度。
2、合作探究:“曾這樣問:何必聒聒?那只不過是一個夏天罷了!”
只不過、夏天
小結(jié):學到這,同學們認為那是怎樣一個夏天?“只不過還是原來的夏天嗎”對于蟬而言:他是延續(xù)生命的不同尋常的夏天,對于作者還只不過是夏天嗎?對于我而言,它不再是一個普通的夏天了,它是通往人生意義的每一天中的一天,所以,我們不僅要過好夏天,還要過好每一天……
討論歸納:文章開頭寫蟬使事忙得人聽了很煩,再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可以表現(xiàn)了蟬的惹人討厭和微不足道的'一面,這是抑。然而得知蟬17年埋在泥土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作者被蟬活著的生命的意義所感動,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這是揚。
3、在讀“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斜陽里,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刪減法品析:(刪取斜陽)朗讀對比
白板出示:“斜陽欲落去,一望暗消魂”引申理解凄美的意境美。烘托出蟬死的壯美。
4、探究質(zhì)疑:我們能從蟬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討論并歸納: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的生活。
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讀:“哦!那是蟬的生命意義!斜陽里,想起秋風的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
感受凄美意境。
討論并歸納:我們一般是聽到秋風的聲音,但是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疏朗的天空等等都融入秋風中,言少而意濃。
四、課堂小結(jié)
蟬雖然煩人、弱小、微不足道,但是蟬的一生的經(jīng)歷給人的啟示確實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暫還是長久,都應該積極面對,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再次齊讀文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
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生命是上帝賜給人類的一顆未經(jīng)打磨的鉆石 ――諾貝爾”。
五、作業(yè)布置
1、了解作者
盧瑋鑾,香港作家,散文家,學者。1939年出生于香港。香港近代著名小說家、教育家,榮獲香港教育學院第二屆《杰出教育家獎2003》。
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日影行》《彤云箋》《豐子愷漫畫選繹》,《不遷》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曾編纂《香港的憂郁――文人筆下的香港(1925~1941)》,與人合編有《茅盾香港文輯》,研究論文集有《香港文縱》。
2、推薦《蟬》――法布爾。
3、寫一篇關于蟬的小思。
【關于蟬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螳螂捕蟬》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4-15
螳螂捕蟬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3-01
伊索寓言《蟬與狐貍》教學小記03-15
蟬報恩作文04-10
觀察蟬作文02-26
關于蟬的現(xiàn)代詩有哪些05-12
倔強的蟬作文08-18
蟬和螞蟻作文02-10
蟬的手工折紙方法09-26
關于幼兒園中班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