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
為有力保證事情或工作開展的水平質量,通常需要提前準備好一份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借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3、懂得做事要敢于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這篇童話故事原自于伊索寓言《狐貍和葡萄》,是以連環(huán)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tài)、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閱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么有的人說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說葡萄是甜的?”最后,模仿小狐貍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說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復述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葡萄”,學生認讀。
2、說說葡萄的味道。
3、揭示課題,齊讀。
結合課題認識“酸”。
二、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連環(huán)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借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讀、互查。
3、我會講:
借助連環(huán)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梢哉照n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
4、我會讀:
課件出示生詞:
酸葡萄 狐貍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
⑴ 自己讀讀,不認識的問同桌;
⑵ 同桌檢查;
、 小老師教;
⑷ 齊讀。
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匯報:
同桌之間先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匯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3、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4、討論:為什么狐貍、小松鼠、小兔子都說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分角色朗讀全文。
6、重點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通過表演、反復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并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讀課文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么?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五、拓展練習
續(xù)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貍……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生字:
在小組內復習鞏固生字,組長檢查。
2、老師抽查,遇有較難讀對的字,請小老師來教一教。
3、擴詞。
二、演故事
1、朗讀課文。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3、編演課本劇:
以小組為單位,分出各種角色練習表演。
指名一組表演出來,全班同學當“導演”。
三、講故事
講講自己續(xù)編的故事:
1、在小組內講;
2、講給全班同學聽。
四、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串、兔、告、訴、狐、貍、猴、顆”:
1、練讀,擴詞練習。
2、同位互說那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么?需要注意哪一筆?
3、集體交流。師范寫。
4、生練寫,師巡視。
五、擴展活動
1、生活中,你犯過像小松鼠、小兔子這樣的錯誤嗎?舉個例子說一說。
2、把這個寓言故事說給你的家人聽一聽。
【板書設計】
酸的 和 甜的
狐貍 松鼠 小兔 小猴
吃不著 聽人說 自己嘗
就說是酸的
【教學后記】
學生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插圖,學生理解起這個小故事很容易。抓住了重點問題“為什么同樣的葡萄,有的人說甜,有的人說酸?”讓學生帶問題讀課文,學生說得也不錯,我讓學生學完課文后,自己找伙伴演一演,可以加上動作或加入自己的話,學生的興趣相當高,在教學生字時,對容易出錯的“猴、狐”等字,請學生想自己有趣的辦法來解決,出錯較少。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預期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七、兒、九、無4個字,認識2種筆畫和4個偏旁。
。、認真朗讀課文,認真傾聽課文,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
3、通過觀察、朗讀、想象,鏈接生活抓住季節(jié)特點創(chuàng)編小朋友眼中的四季,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設計要旨】
。、課標解讀:
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學生是有靈性的生命個體,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有自己的感受與想法。教師應尊重學生這種感受,本課教學中讓學生轉換谷穗雪人等不同的角色朗讀并熟讀成誦就是加深體驗、培養(yǎng)語感的有效途徑。鏈接生活,豐富生活體驗,發(fā)展兒童語言。生活是兒童語言的發(fā)源地,利用課前收集圖片、兒歌及課堂中多媒體課件展示,鼓勵學生生生的交流,讓學生在課堂上感受四季美麗的風光,鏈接了課堂與生活的距離,使沒有實踐條件去認知各種季節(jié)的同學也有了真實的感知,引導悟讀像尖尖這樣的疊詞語言特色創(chuàng)編詩化語言,凸現(xiàn)學生個性思維與個性表達,教育回歸了生活。
。、內容分析:
本首兒歌通過草芽、荷葉、谷穗、雪人這四種代表春、夏、秋、冬的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了四季的不同的景色。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學生一定愛朗讀,也愛背誦。插圖色彩明麗,能引起學生觀察的興趣。
3、學情認識:
這首兒童詩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四季不同的特征。由于兒童生活經驗匱乏,他們對于四季中的景物往往不能準確地區(qū)分。為此在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與家長溝通、課件展示季節(jié)情景、課堂多向交流,把四季有關的資源引入課堂,再進行認真的朗讀認真的傾聽,感受四季不同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另外,詩歌中有幾處的語言形態(tài)對于剛完成漢語拼音學習,語言知識還不夠豐富的兒童會造成閱讀理解過程中的障礙,例如谷穗彎彎,他鞠著躬說這一句對于學生來說,是很難理解到詩歌是在形象、生動地介紹成熟的谷穗的樣子;對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中的頑皮一詞,學生也會是有理解的困難。這一切都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利用豐富的教學資源予以突破。
。、經驗介紹:
新教材的識字量大,如果一味地把生字集中在一起教學,天長日久勢必使學生失去了學習漢字的興趣。本課識字以分散識字語境識字為主,把11個漢字分解成三塊出現(xiàn),開始是賞景識字,自然習得。再是說說印象最深的景以短語的形式出現(xiàn)來貫穿識字是、雪、肚、葉、圓,最后把對、說、就三個漢字放到品讀四季景中識字。這樣的識字是在語言的實踐學習中進行,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知識與能力三維教學目標為一體,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課前準備】
能展示四季風光的課件、生字卡片、課堂收集有關四季的圖片與兒歌等。
【教時安排】
2教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四季風光,初步感知四季特點(賞景識字)
1、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嗎?
。、老師要帶小朋友去欣賞四季美麗的風光,想去嗎?不過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在欣賞的時候小朋友要一邊用眼睛看,一邊用腦子想一想,你都看到哪幾個季節(jié)來到了我們身邊?
3、播放四季風光片。(小朋友可真會欣賞。
。、交流:
第一張畫面是哪一個季節(jié)?春天你喜歡嗎?請你美美夢地讀一讀春天。(它們兩個是好朋友,讀的時候要緊緊地挨著,再讀一讀。)第二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jié)?請你讀一讀,開火車讀。第三幅畫面是哪一個季節(jié)?誰來讀?(好像涼爽的秋風吹來了。┑谒姆嬅嬗质悄囊粋季節(jié)呢?請你讀。這位小朋友讀出了不怕冷的樣子。
。怠⒔沂菊n題,組織學生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四季的兒童詩。
板書:四季
。ㄗ寣W生從圖片聯(lián)想生活來感知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在觀察圖中整體感知四季的景物,培養(yǎng)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二、初讀課文,再次感知四季不同特點(說景識字)
1、我們的課文中也有美麗的四季風光,現(xiàn)在就請小朋友打開課文,認認真真地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來學習,邊讀的時候把今天要認識的漢字娃娃用圓圈圈出來。
。病⒆x好的小朋友與小伙伴交流一下,哪些生字朋友你已經認識了讀給小伙伴聽,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還不認識的交流交流用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场⒄n文中的四季,哪一個季節(jié)的景色給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指名說。
春天:
、耪埬阕x一讀。
讀出春天剛長出的小草嫩嫩的感覺?
、苿傞L出的小草又嫩又好看,
小草一鉆出地面對小鳥說什么呢?誰來當一當小草讀好:我是春天。他哪個字的讀音特別準?
夏天:
⑴請你看圖讀一讀。你剛才靜靜地聽這位小朋友讀,你聽出荷葉有什么特點?
、普l再來讀,課件點出圓字,在生活中你還看到過什么圓圓?
⑶這個短語中還藏著一個生字娃娃,誰認識?點出葉字。你在哪兒認識的葉,你知道他還有哪些好朋友?
秋天:
、胖该x。他讀出了秋天的什么特點?
、普l也來當一當秋天的谷穗,讀一讀。
冬天:
、耪l來讀一讀這個短語?
、拼蠖亲邮鞘裁礃拥模空l來做一做大肚子?誰來邊做動作邊讀一讀,讀出雪人的神氣!讀出雪人頑皮的樣子,不怕冷的精神!哪位小朋友已經認識了這個肚字?你是怎么記住它的?
。础⒆杂勺x課文,圈出生字娃娃。
。、與同桌交流已經認識的生字娃娃。
。、再讀課文,想一想:哪個季節(jié)的景色留下最深的印象?
。、讀正確短語,并在交流中認讀部分生字:是、葉、圓、雪、肚、。學生評讀是否讀出四季不同景物的特點。
。▽W生在課前及生活中已經初步感知了景物與四季的特點,在這個基礎上初讀課文說景,有助于了解景物與四季之間的關系,學習交流識字并積累語言,同時課本知識與課外知識相聯(lián)系,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豐富了視野。)
三、再讀課文,品讀四季不同特點(品景識字)
1、選擇一個喜歡的季節(jié)自由讀。
。、指名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讀。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讀出你的喜歡的季節(jié)的特點。
。、選擇性讀句,讀出四季不同的特點。認讀對、說、就3個生字。
。、重點品讀春天的詩句:
⑴讀出春天的`特點。
⑵說說怎么知道春天已經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⑶欣賞春天的美景。
⑷我當小詩人,創(chuàng)編寫春的詩句。交流。
。、四人小組合作朗讀《四季》。
。ü膭顚W生讀好喜歡的季節(jié)的詩句,立足于學生對春天的了解,在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在品讀課文詩句的特點中,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和創(chuàng)編寫春的詩句,基于兒童文化發(fā)展兒童語言。)
四、游戲中鞏固識字悟規(guī)律(游戲識字)
。、我們來到四季果園,請小朋友摘果子。課件演示:學生讀出水果上的生字的音,然后點一下,水果就自然摘下。
。、這些生字娃娃為什么穿不同色彩的衣服?(按左右、上下、全包圍三種結構來分類本課的生字。)
、耪募竟。交流生字娃娃為什么穿不同顏色的衣服?
⑵打汽球。鞏固難字就。
抓住學生的心理,用游戲的方式來鞏固識字,悟出漢字上下、左右、全包圍等不同的構字規(guī)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認識到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魄,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長城的氣勢和自豪感。
3、激發(fā)探究我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感情,培養(yǎng)他們保護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意識與習慣。
課前準備
教師:搜集有關長城的知識資料,準備中國地圖、長城的圖片、掛圖。
學生:搜集關于長城的歷史知識、故事傳說或圖片資料;自學生字、生詞,讀通課文。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一、破題入手,字面理解
1、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長城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長城圖這就是長城
2、每年來到長城游覽的游客不計其數,大家請看圖,沈老師也兩度登上長城,分別是91年和20xx年。
來長城的游客中有許多國家的領導人,他們游覽了長城后,都發(fā)出了由衷的贊嘆,請看: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從未見到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總統(tǒng)葉利欽
指名讀一讀齊讀
讀著這些外國元首送給咱們長城的題詞,你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二、長城的直覺梳理
1、通讀全文
師:請大家就帶著這樣的心情、這樣的感受,來一起學習《17長城》。
在學習課文之前先要把這些詞讀正確:
峻峪屯
這是課文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的詞語,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
下面就請同學們初讀課文,做到不漏讀、不錯讀,并想一想,課文哪些部分寫的是長城的長,哪些部分寫的是長城的城?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交流反饋:
長: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城:課文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課文
從什么地方看出作者登上長城?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接下來的三、四自然段是寫什么呢?指名讀
這些是作者看到的嗎?是作者的聯(lián)想和感受。
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對長城進行觀察的?鳥瞰長城是遠景近觀城墻是近景,作者從遠到近地觀察長城。
文章又是按怎樣的結構安排的?先描寫鳥瞰長城,再描繪近觀城墻,最后寫自己的聯(lián)想和感受。
三、細讀課文,語感理解
下面我們隨著作者的游覽順序來細細地讀讀課文
1、請看圖片(長城遠景圖)
我們平時描述群山狀態(tài)時,會用到哪些詞語?(峰巒起伏重重疊疊、崇山峻嶺)簡筆畫
建筑在群山之巔的長城,隨著山勢的走向,長城是怎樣的狀態(tài)呢?(蜿蜒起伏盤旋、起伏迂回、連綿不斷、氣勢飛揚)簡筆畫
請你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你想讀出長城的什么?(長蜿蜒盤旋)(至少三人)
長龍的比喻理解明長城圖
師補充:簡介長城的歷史長城經過的九個省市自治區(qū),感受長城的長。
我們大家一起再來讀一讀這部分,把長城的長、長城的蜿蜒盤旋的氣勢讀出來。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思考:我們隨著作者登上長城近看長城,你獲得了哪些信息?高大堅固氣魄雄偉都可
材料:條石城磚
高大:五六匹馬可以并行,我們并不熟悉馬,用具體的數字來說,是5、6米寬;高有810米。(與教學樓比較)
你了解課文中寫到的關于長城的一些特定的詞語嗎?
什么是城臺、垛子、射口、瞭望口?
畫一截高大雄偉的長城,指出垛子、射口、瞭望口等具體的位置形狀。
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
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3、學習作者聯(lián)想部分
作者也是與我們一樣,他也想到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他還聯(lián)想到什么?
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凝結而成
想象古代勞動人民在建造萬里長城時會遇到哪些困難。
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四、小結
游覽了萬里長城,你想對誰說?說什么?
五、作業(yè)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書寫“搖、促”。
3、練習用“已經”說話。
4、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正確書寫“搖、促”。
【教學難點】:
1、練習用“已經”說話。
2、讓學生懂得學無止境的道理,教育學生要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上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第八課《小鷹學飛》,你還認識這些詞語嗎?
出示詞語:總算 頭頂 盤旋
拼命 急促 矮小
搖搖頭 鼓起勁 喘著氣
2、指名讀,齊讀。
3、小鷹跟著老鷹學飛行,一共練習了幾次?我們還知道了小鷹分別飛到了什么地方?
4、出示填空:小鷹跟著老鷹學飛行 ,它先飛到了(大樹的上面),然后飛到了(大山的上空),最后飛到了(白云的下面 )。
先讓學生自由說一說,再請學生回答,注意將話說完整。
二、學習第一段(第1~2節(jié))
1、(出示小鷹)看,這就是學飛的那只小鷹,當它飛到大樹的上面時,心情怎么樣?(高興)
2、你是怎么知道的?拿起書,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巡視學生自讀情況)
學生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高興得喊起來)
3、師:小鷹初次學飛行,就飛到了大樹上面,很高興,誰能用高興的語氣來讀一讀小鷹說的話?(指名讀,相機表揚)
4、小朋友能通過朗讀來表達小鷹此刻的心情,小鷹認為自己會飛了,它高興地喊起來——(我已經會飛啦!)
你也能用“已經”說一句話嗎?
舉例:經過一年的學習,我已經 。
, 已經 。
(經過一年的學習,小朋友已經學會了這么多本領,真了不起!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5、覺得小鷹認為自己能飛上大樹了,心里很滿足。可是老鷹滿意了嗎?它是怎么回答小鷹的?(飛得只比大樹高,還不算會飛)
6、你明白鷹媽媽的話的意思嗎?
預設:還不算會飛,差得遠呢,必須繼續(xù)學飛行。
師:老鷹的話應該怎么讀呢?老鷹是小鷹的長輩,一般長輩對小輩說話,態(tài)度是親切和藹的,請你試著用長輩的語氣,提醒一下這只高興的小鷹,好嗎?(生齊讀)
7、指導學生朗讀,讀出老鷹親切、和藹、語重心長的口氣。(教師范讀,指名讀,齊讀。
8、分角色朗讀,男生讀小鷹,女生讀老鷹。
三、學習第二段。(第3~4小節(jié))
1、過渡:鷹是鳥類中的飛行冠軍,小鷹第一次只飛到大樹上根本算不上會飛,所以老鷹很不滿意,他想讓小鷹繼續(xù)向上飛。
同學們 ,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下面我請小朋友自己讀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發(fā)現(xiàn)了嗎?
2、相同:都先寫小鷹學飛,飛到什么高度,小鷹很高興,最后老鷹教育小鷹。
不同:飛到的高度不同,第二次學飛加了兩個又,小鷹強調真的會飛。
3、指導朗讀
、賻熒纸巧首x;指三名同學朗讀,一人獨旁白,兩人分別讀小鷹和老鷹的話。(在學生讀時老師可以相機評價小鷹的心情。)
、冢ǔ鍪拘∩胶痛髽涞膶Ρ葓D)當他飛上山頂時,心情怎樣?(高興,而且比第一次更加的高興。)
、勰隳苡眠@種心情把小鷹的話讀出來嗎?相信你一定能讀的很好,自己練一練吧。
。ㄖ该x,相機表揚。你真會讀啊!我聽出這只小鷹真的會飛啦!這只小鷹真的太高興,能飛到大山的上空了。這位同學把“真的”重讀,強調小鷹會飛了 )
③我們一起來看看第3、4自然段還有哪個字要重讀?(又,表示 第二次)
4、分角色朗讀第3、4自然段。
四、學習第三段。(第5~6小節(jié))
1、聽了老鷹的話,小鷹是怎么做的呢?(努力學飛行)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五、六自然段,看看從那些詞語能看出小鷹努力學飛行的。(交流理解“鼓起勁、拼命”。)
2、第三次,我們的小鷹努力飛到了白云的下面。白云下面高不高?書中哪句話告訴我們了?(從“飛呀,飛呀,大樹看不見了,大山也變得矮小了”可以知道。)
3、小鷹飛到了白云的下面,這時,它是怎么說的呢?
現(xiàn)在.......我總算......會飛了吧?
這句話中出現(xiàn)了兩個什么標點?一般的省略號表示還有很多話要說,這里小鷹努力的飛呀飛呀,飛的上氣不接下氣,飛的氣喘吁吁,所以在這里省略號就表示語氣的停頓,語氣的斷斷續(xù)續(xù)。是小鷹在急促的喘氣。學生聯(lián)系實際說說什么情況下會喘著氣的?
4、誰來試著讀一讀?
5、出示小鷹三句話的對比,說一說第三句和前兩句還有什么不同?
小鷹說的話從感嘆號變成了問號,小鷹前兩次都很肯定很自信的認為自己會飛了,可是都被老鷹否定了這一次小鷹說話的語氣變的不肯定,虛心了,謙虛了。
。ㄝp輕讀小鷹的話,體會語氣的不同)
6、這次老鷹怎么回答的?(老鷹向上指了指說:“孩子,你再往上看!”)
小鷹一抬頭,只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此時小鷹心里會怎么想?(原來比它本領大的人還多著呢,自己還沒有真正學會飛行呢,以后要更加刻苦地練習,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應該克服困難,勇敢地向前進。老師送給你們四個成語: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學無止境 一往無前
五、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搖、促”
2、誰來說一說這兩個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右一樣高。
3、教師范寫,注意搖右下部分“缶與擊”的區(qū)分。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臨寫。
六、板書設計
8.小鷹學飛
小鷹 老鷹
大樹上面 高興 不算會飛
大山上空 高興 還不算會飛
白云下面 虛心 你往上看
虛心好學,不斷進取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 教材分析
1. 這是一篇描寫江南風情的散文(選學課文)。文章以農家孩子的視角,用樸實風趣的筆調,真實地敘述了水鄉(xiāng)車塘捕魚的經過,反映了江南農村的傳統(tǒng)習俗、農民的勤勞淳樸和集體勞動的樂趣。文章以總引開頭,先寫車塘,后寫捕魚,適于完成單元訓練目標: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
2. 全文可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述江南水鄉(xiāng)孩子們的生活樂趣,引出“車塘捕魚”。第二段(第2-6自然段):寫車塘。按事情的先后,堵口、裝車、架架子到車水,完整地寫了車塘的情形。第三段(第7自然段):寫捕魚。先寫大人捉魚,后寫孩子“掃蕩”。文中寫村民勇跳冰冰的英雄行為、配合默契的勞動場面以及塘水車干后各類魚的表現(xiàn),寫得妙趣橫生。
二、 教學目標
1. 認識本課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 能借助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新詞在文中的意思。
3. 感受農民在車塘捕魚中的情趣以及勞動中配合默契、勇為集體做事的良好風氣。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作者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近排了哪些材料來寫“車塘捕魚”。
教學難點 :在了解課文內容后,能用上表示順序的詞,有條件地簡要敘述“車塘捕魚”的過程。
四、教學準備:
“木制水車”掛圖,詞語卡片,抄有“車”字的6種解釋的小黑板或相應的投影儀(片)。
五、教學時間:
1課時。
六、 教學過程
1. 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你們喜歡捕魚嗎?你知道有哪些捕魚的方法?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江南水鄉(xiāng)去領略一番“車塘捕魚”的樂趣。(板書課題)
學生讀“車塘捕魚”。這里的“車”不是名詞,是什么意思呢?請在出示的6種“車”的意思中選擇一個(指“用水車打水”);那么課題“車塘捕魚”又是什么意思?[用水車打水把魚塘里的水吸(抽)干,再捉魚。]
接著出示水車圖,認識就是這種水車可以用來車水、捕魚。過去農村里用這種農具車水澆地、抗旱,也用它車水排澇。
2. 初讀課文。要求:通讀課文,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讀破句;自學生字詞語,劃出不懂的詞。
3. 檢查自學情況。
(1) 分自然段讀課文。評議是否讀準、讀通。
。2) 檢查生字新詞。是否讀準生字,如翹舌音:螄(shī)平舌音:噪(zào)前鼻音:噤(jìn)鰱(lián)鉛(qiān)后鼻音:訂(dìng)拎(līn)蚌(bàng)。是否理解“車塘、規(guī)矩、額外、寒噤、豪爽、掃蕩”等詞的意思。(讓學生自己提出,自己或聯(lián)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4.理解課文脈絡,分段。
。1) 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車塘”?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捕魚”?并按事情發(fā)展試著給課文分段。[第1自然段是總引,分為一段(第一段);第2-6自然段是“車塘”(第二段);第7自然段“捕魚”(第三段)。]
。2) 讓學生在課文中標上分段符號:“||”
5.學習課文第一段(第1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最后一句“不過最有趣的……”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 討論“不過最有趣的要算車塘捕魚了”這句話的作用,先同桌議議,再全班討論。
(3) 反饋、小結。捕魚、釣蝦、摸螺螄都是江南水鄉(xiāng)孩子們的生活樂事!安贿^……”一句,是全文的總起。引出下文——“車塘”與“捕魚”。
6. 學習課文第二段(第2-6自然段)這是本文重點段。讓學生先默讀課文,然后分步學習。
。1) 按照“車塘”的先后順序:這一段寫了哪幾個過程,即安排了什么材料?
。2) 先4人小組議,再全班討論。根據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堵住進水 脫得精光
車塘 裝水車 架車架 喝酒驅寒
車塘水 跳入塘中
裝好架子
(3)簡述“車塘”過程(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指名說(評議)自由練習說、同桌互說、指名優(yōu)秀生說、鼓勵后進生說,評議時充分肯定,提出希望。(表示先后順序,可用“先……再……最后……”或“首先……接著……最后……”。還可用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讓學生自己簡單復述阿大、阿土架車架的過程。)
。4)第6自然段,魚的掙扎姿態(tài)寫得極為生動,可用引讀法訓練讀,教師問:什么魚?學生讀各種魚的姿態(tài)。
7. 學習第三段(第7自然段)
(1) 指名讀課文,其他學生想一想:捕魚過程可分幾層意思,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2) 用引讀法讀課文。教師讀大人捉魚,學生讀小孩“掃蕩”,體會捕魚的樂趣。
。3) 學生說說捕魚的樂趣。(讀讀有關句子)
8. 完成課后作業(yè) 3,比較寫法的不同。先討論,后評議,最后完成作業(yè) 。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集錦五篇】相關文章: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九篇03-02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5篇10-05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4篇09-29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7篇06-18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10篇06-06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9篇06-01
教學設計方案集錦10篇06-16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5篇01-17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匯編九篇11-20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六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