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文件頭”形式下發(fā)。那么優(yōu)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1、認識6個生字。讀讀記記師傅、刷漿、包袱、透亮、清爽、搜索、威嚴、露餡、發(fā)怔、發(fā)傻、半信半疑等詞語。
2、了解一位普通的手藝人高超的技藝。
3、繼續(xù)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對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和肯定。
【教學重點】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作者抓住細節(jié)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方法】感情朗讀抓重點語句體會拓展閱讀【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本學期的課文中,我們認識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請搶答他是誰?
他,盡心盡力照顧三個生病的小戰(zhàn)士過草地,自己卻餓死長征途中。(老班長)
他,面對突如其來的洪水,將生的希望留給了別人,將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用血肉之軀鑄成了一座不朽的生命之橋。(老漢)
他,神機妙算,算天、算地、算人,三天內造出了十萬支箭,令妒忌他的人自嘆不如。(諸葛亮)
他,勇武機智,赤手空拳打死一頭大老虎。(武松)
他,有著一顆善良、堅定、執(zhí)著,金子般的新,為了實現(xiàn)給非洲的孩子一口井這一夢想不懈努力。ㄈ鸲鳎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藝人──刷子李。
二、解題,明確學習要求
讀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是個粉刷匠,專干粉刷這一行,姓李。)那么,如果做豆腐做得特別好的王師傅咱們可以叫他──豆腐王,張師傅泥人捏得特別好,咱們稱他──泥人張,是呀,在舊天津經?梢月牭竭@樣的稱呼。那么,這篇課文我們的學習重點在那兒呢?
指導閱讀自讀提示,勾畫要點,補充自學要求:
、潘⒆永畹募妓嚫叱憩F(xiàn)在哪些地方?
、谱骷荫T驥才是怎樣寫出他技藝高超的?
、钦页鼍收Z句,體會表達效果。
。、根據(jù)自學要求閱讀課文,對第一題勾畫圈點做批注,老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點撥指導。
。、交流自學心得:⑴刷子李的技藝高超,也就是他的奇表現(xiàn)在哪些地方?
根據(jù)學生回答指導理解重點句,并指導朗讀:
他要是給您刷好一間屋子干完活,身上絕沒有一個白點。
只要身上有白點,白刷不要錢。
干活前,穿上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漿較上了勁。
可刷子李一舉刷子白得清爽。
啪啪聲里雪白的屏障。
每一面墻刷完沒發(fā)現(xiàn)。
⑵那么,作家馮驥才是怎樣寫出刷子李技藝高超的?請小組同學合作討論,把你們組總結出來的寫作亮點歸結出來,看哪個小組發(fā)現(xiàn)的最多。
引導歸納要點,學習寫作方法:
一波三折的敘事,引人入勝──起初,徒弟是半信半疑,但大半天下來,居然連一個芝麻大的粉點也沒發(fā)現(xiàn),他真覺得這身黑色的衣服有種神圣不可侵犯的威嚴。正當徒弟對師傅佩服得五體投地時,卻突然發(fā)現(xiàn)刷子李褲子上有一個白點:師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轟然倒去。不料刷子李最后揭開謎底:那白點原來是黑褲燒了個小洞造成的,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
注重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個性──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褲,刷墻時嫻熟的動作,還有那個讓人吃了一驚的白點等細節(jié)描寫都使刷子李這個人物活了,神了。
采用對比手法,烘托人物形象──曹小三對師傅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和主人公藝高膽大的自信進行對比,充分表達了作者對刷子李這個具有超凡技藝的奇人由衷的贊嘆和肯定。
三、積累精彩語句,體會表達效果
。薄⒄勗挘罕疚恼Z言樸素,并且幽默傳神,極富表現(xiàn)力,無論是人物語言,還是敘述語言,都情趣盎然,簡潔傳神。同學在解決前兩個問題的同時,已經找出了不少精彩語句,F(xiàn)在不妨再讀一讀,選一句最精彩的推薦給大家,并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再次閱讀,準備推薦。
。病⒔涣骶收Z句,體會表達效果,進一步學習如何運用人物描寫的方法。
3、摘抄精彩語句,嘗試記憶:可刷子李一舉刷子,就像沒有蘸漿。但刷子劃過屋頂,立時勻勻實實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只見師傅的手臂悠然擺來,悠然擺去,如同伴著鼓點,和著琴聲,每一擺刷,那長長的帶漿的毛刷便在墻面啪地清脆一響,極是好聽。啪啪聲里,一道道漿,銜接得天衣無縫,刷過去的墻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開一面雪白的屏障。
記憶的第一階段:作者寫了刷墻時的哪幾個場景?(蘸漿、擺刷、效果)記憶的第二階段:每個場景作者是怎樣表述的?(學生聽讀每一句話)記憶的第三階段:把每句話連起來,力求準確,完成記憶。
四、課外延伸《泥人張》、《快手劉》任讀一篇。簡單介紹作者馮驥才及本文出處:馮驥才,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著名作家。他長于天津,對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懷著一種近乎狂熱的激情。他以學者式的淵博和填密,有條不紊為天津文化傾注著心血:他對天津的歷史文化遺存進行過搶救性考察;他寫過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說,如《神鞭》《三寸金蓮》《俗世奇人》等,從而挖掘天津人的集體性格,展示這個城市的形態(tài)和靈魂。其實,這些已超越了學術范疇,它對延續(xù)歷史文脈、保持個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進天津未來發(fā)展等,都具有深層的意義
同學們,這篇文章選自馮驥才的小說《俗世奇人》,在這本書中,作者筆錄了生活在市井俗間的一個個怪異人物,作者曾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筆錄奇人妙事,供后世賞玩之中,得知往昔此地之眾生相耶?在他筆下,技藝超絕的泥人張向我們走來,那一根鞭子闖天下的傻二向我們走來,三寸金蓮的裹腳女向我們走來,這一個個人物就如同一道道民族風景線,記錄著一段歷史,讓我們課后一起去讀讀這本書吧!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9加幾的加法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這是在學生已經學習,能熟練計算了10以內的加法和10加幾的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以后學生學習各種進位加法的基礎。教材采用的是“湊十法”來進行加法計算。
重點
讓學生理解湊十法的算理。
難點
讓學生掌握湊十法。
關鍵
讓學生掌握湊十法的基礎上進行充分練習。
學習目標:
1.讓學生了解9加幾加法的算理,經歷9加幾加法的計算研究過程;
2.使學生能正確的計算9加幾的進位加法。并選擇自已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在探究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綜合等能力;
3.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4.在發(fā)現(xiàn)加法算式規(guī)律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思維能力,初步滲透函數(shù)思想。
一、課前談話
師:小朋友的歌聲真動聽,老師想看到你們漂亮的坐姿。哪個漂亮的小朋友給老師介紹一下你們在下課時間玩的游戲,說說當時的心情。好,那讓我們帶著愉快的心情進入數(shù)學世界。
二、師生問好:小朋友,你們好!
三、創(chuàng)設情景,發(fā)現(xiàn)并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1.師:猜猜今天老師來我們一(2)班是干什么?其實我是帶來一個難題想讓咱們班小朋友幫幫忙,愿意嗎?
2.秋游活動,老師買了一些飲料,小朋友幫老師看看?提取數(shù)學問題。
要求:四人小組討論,我們可以用小棒當飲料,把每個人的想法說給小組長聽,在派一名代表匯報。(通過小組合作,能讓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學生的匯報表現(xiàn)給予相應的評價)
3.匯報
生1:一個一個地數(shù);
生2:從9接著數(shù);
生3:湊十法(9+4=13生一邊說師一邊演示課件)
…(多個小組匯報)
4、讓學生說說你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從而優(yōu)化算法。
四、運用已學的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1.師:剛剛美猴王一直關注著我們小朋友,覺得學習很有趣,他也要與我們一起研究數(shù)學問題。瞧!你想到數(shù)學問題了嗎?(出示9個桃子,8個蘋果,6個梨的圖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桃子和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2)選擇你喜歡的問題解決。
指名匯報:生1:我解決…9+8=17,我是這樣想的…
生2:我解決…8+6=14,我是這樣想的…
…
。ň毩暽杂刑荻,照顧到學有余力的學生。同時讓知識更具系統(tǒng)性)
2.小結揭題:今天我們創(chuàng)造了什么數(shù)學知識?(9加幾)
師:現(xiàn)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語氣說說你都會9加幾。
老師祝賀你們研究成功,這節(jié)課滿意嗎?不過有一點點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點亂,誰有辦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規(guī)律:(加數(shù)與和之間的關系等規(guī)律)
五.課后作業(yè)
這節(jié)課我們幫老師用數(shù)學方法解決了飲料問題,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問題,在小朋友的平時生活中有9加幾的數(shù)學問題嗎?把它記錄下來,作成數(shù)學知識小卡片。
六、設計理念
這節(jié)課的設計是本著以下幾個理念進行地:首先讓學生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學習數(shù)學知識又能為生活而服務,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二者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樣化,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課堂實踐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學生在計算9+8時會這樣計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時又應該看到算法優(yōu)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練習設計上,注重人文,面向全體,讓教室里的每一位學生都有興趣參加練習,并且選擇適合自己學習能力的問題。還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升華到數(shù)學思想的高度。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思路】
唐詩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瑰寶!疤圃娝孛琛弊魑挠柧氈荚趲椭鷮W生感受和表達詩歌的形象和意境,加深對詩歌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導寫過程】
一、出示“素描”含義
關于“素描”,《現(xiàn)代雙語大詞典》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①單純用線條描寫,不加彩色的畫,如鉛筆畫、木炭畫,某種毛筆畫等。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②文學上指文句簡潔,不加渲染的樸素描寫!
二、明確“唐詩素描”的含義
1.教師向學生推薦兩篇唐詩素描的范文:《游子吟》和《夜雨寄北》。
游子吟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粗赣H滿頭的銀發(fā)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滿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著,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著,用有點哆嗦的手輕輕拍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樸素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 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夜雨寄北
點亮燈,展開家書。你的笑容就隱藏在文字的后面,燦爛著,溫暖著,還有些淡淡的淚痕。你的牽掛,你的思念,你的輕輕細細的話語,越過了千里迢迢的黑暗,越過心,飛抵我寂寞的窗臺。
而我,卻總是把早已定好的歸期改了又改,改了又改,最后仍說,不定哪一天可以走進你守望的目光。
巴山不覺,春光早逝,一轉身,秋已到了。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依稀是夢,你坐到了窗前,靜靜地看著我。燭光是一朵剛剛開放的小花,把你裝扮得那么年輕,那么美,就像許多年前掀起紅蓋頭的那個晚上。
朦朧中,抓起你柔弱如水的手,我感到了幸福,感到了一生的快樂和幸福。
我擁著你,附在你的耳邊,溫柔地說起巴山那些孤寂的日子,那個展信的秋夜,那場淅淅瀝瀝的雨。
2.引導學生結合兩篇范文,選取感受最深的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討論交流要點:
。1)形式新穎,耳目一新,兩篇文章都把唐詩改寫成了散文。
(2)語言優(yōu)美,富有詩意,比如:雨淅淅瀝瀝地落下來,擠滿了小池。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又將陪我度過一個孤獨的夜晚。
。3)營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塑造了生動的`形象!队巫右鳌穼δ赣H真摯而熱烈的贊美和《夜雨寄北》那種纏綿而悠長的思念之情,在范文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
。4)能夠生動形象地展示唐詩的內涵。
3.師生共同歸納“唐詩素描”的含義。
“唐詩素描”以詩歌為載體,通過準確理解詩歌內涵,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用自由活潑和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營造優(yōu)美的意境,描寫具體可感、極富感染力的形象,使詩歌具體化、形象化。它是一種作文的形式。
三、指導寫作,定期交流佳作
結合對“唐詩素描”含義的理解,教師選取唐詩,指導學生寫作,并定期交流佳作。在學生逐步熟悉這種寫作形式之后,由唐詩逐步擴展到其他古典詩文。
四、寫作總結
著名教育家于漪說過這樣的話:“帶領學生學習古往今來運用祖國語言文字寫成的佳作,猶如身入勝境,在無數(shù)瑰麗璀燦的珠寶中觀賞遨游,美不勝收。讓學生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和表現(xiàn)力,那怕一首小詩小詞,也有無窮的趣味!币粋民族要想屹立于人類文明之林,她的腳下必定有奔流不息、萬世不竭的民族文化的滋養(yǎng)。通過“唐詩素描”作文訓練,我們感覺到傳統(tǒng)在這里升華,文化在這里更生,希望有更多的人,創(chuàng)造更多的藝術形式,將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復習鞏固生字詞,學寫“詞”、“識”、“求”三個字。
2、學習課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理解文中詞句,進一步體會霍金愛問、會問的特點,并從中文學會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識記生字字形,觀察并寫好生字。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了解霍金從小就善于動腦,愛問為什么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也象霍金那樣,愛動腦筋,多提問題。
教學重點:
1、復習鞏固生字詞,寫好“詞”、“識”、“求”三個字。
2、學習課文二至六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知道霍金是個從小善于動腦,愛問、會問的孩子。
教學難點:
體會霍金霍金愛問、會問的特點,并從文中學會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教學準備:
CAI,詞語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第1自然段,初步體會霍金愛問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復習生字詞
1、回顧霍金愛問的特點,齊讀課題。
2、創(chuàng)設情景,復習生字詞。
二、 品讀課文2至5自然段,感悟體驗
1、弄清霍金問了什么。
。1)自由朗讀課文2至5自然段,思考:霍金問了些什么?
。2)生答,相機出示句子。
。3)指導學生讀好兩個問句。
2、了解霍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出的問題。
。1)思考:霍金是在怎樣的情況下提出這兩個問題的呢?
(2)生答,引導學習第二和第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 理解“擺弄”一詞。
、 指導讀好第二句話。
、 體會霍金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真是會問。
第四自然段
、 指導朗讀句子
② 體會霍金能在書本中發(fā)現(xiàn)問題,真是會問。
3、了解爸爸媽媽是怎樣解答霍金的問題的。
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媽媽的話,指導讀出媽媽的“慈愛”。
。2)引導學生從媽媽的話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學習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第五自然段,弄清爸爸說了幾句話,分別告訴了霍金什么。
。2)重點學習第二句話。
、倮斫狻氨仨殹币辉~。
②指導讀句子。
、垡龑W生從爸爸的話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一個好方法。
4、分角色朗讀2至5自然段。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六自然段,思考:霍金聽了爸爸的話是怎樣做的?
2、指名說,并指導讀第一句。
3、想象此時的霍金會想些什么。
4、指導學生讀好第二句話,讀出霍金的決心。
四、回顧全文,拓展升華
1、讀課文第一句。
2、師簡介霍金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3、再讀課文最后一句。
4、學生交流學文后的收獲。
五、指導寫字
1、識字游戲。
2、出示“詞”、“識”、“求”三個字。
3、指名說記字方法。
4、師指導書寫。
5、學生練寫生字。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shù)。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師報數(shù),學生在本子上寫數(shù)。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shù),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shù)寫作( )。
(2)一個數(shù),百位上是l,十位、個位都是0,這個數(shù)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shù)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shù)目表,指定學生填寫。
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4提出的兩個問題。
①給十位是3的數(shù)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shù)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shù)字相同的數(shù)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谀銖谋砝锇l(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fā)現(xiàn)。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shù),第二行是填雙數(shù).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每一豎行的個位數(shù)都一樣,十位上的數(shù)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第5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
2.教學例5。
(1)出示小棒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和37兩個數(shù)比較。哪個數(shù)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42和37相比較,42大,37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
(2)出示計數(shù)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23 25.又問:“23和25這兩個數(shù)相比較,哪個數(shù)大,哪個數(shù)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 ○ 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shù)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shù)。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適當?shù)臄?shù)。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戲題:找朋友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五課時 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shù)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敷.
2、62后面連續(xù)的五個數(shù)是( )。
62后面的第五個數(shù)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shù)排列起來。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 (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
大家一起從15數(shù)到58,數(shù)的過程體會到15到58要經過好多的數(shù)。
教師告訴學生,5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球比藍球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shù)到15,從中感受到l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yǎng)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yǎng)殖場,誰比誰多一些, 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2、第43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jù)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3.下面各數(shù)中,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得多,誰比誰少一些?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9種筆畫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帶著想象的畫面初步有感情地朗讀
4.觀察圖畫,圖文結合,初步感受童謠中所表現(xiàn)的景色美
教學重點:
誦讀、識字和寫字
教學難點:
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數(shù)字卡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
師:從開學到現(xiàn)在,同學們在拼音樂園里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在“認一認”里面,我們也學習了一些漢字。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要在“拼音朋友”的幫助下,去漢字王國里認識更多的“漢字朋友”啦!現(xiàn)在就讓我們坐著小火車,開去漢字王國吧。úシ呕疖嚤尘耙魳罚
二、導入新課
1、師: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漢字王國的第一站——一個美麗的小山村,(出示插圖課件)看著這幅山村圖,誰能按照由近到遠的順序來說說,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2、師:通過大家剛才的描述,老師覺得小山村真美。≡娙松塾簛淼竭@里,也感受到了小山村的美,于是就寫下了這首詩,師:請同學們小手準備,跟著老師一起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書空寫)
3、我們先來感受一下這個小山村的寧靜和美麗(播放視頻)
4、師:多美的景色,多美的小詩啊,老師忍不住想美美地讀上一遍呢!同學們,請先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老師范讀古詩)請同學們睜開眼睛,大家覺得老師讀的美不美啊?相信你們一定迫不及待想和老師一樣,去美美的讀一讀了吧。
師:那就請大家打開課本58頁,自己讀讀這首小詩,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如果有不認識的字,就請拼音朋友幫幫忙!
5、師:拼音和漢字已經手拉手排好了隊,你能把它們連起來讀通順嗎?誰想來試試?
(指名讀,“一”變調,讀的很通順,如果把詩讀出節(jié)奏感就更好了)
。ǔ鍪菊n件,師范讀,生體會停頓)
。ㄉ囎x)
。c名讀)
6、(齊讀前兩句)師:我們來到這個幽靜的小山村,不知不覺已經走了二三里路,誰來說說“煙村”是什么意思?(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說,有不到位的教師作補充)師:要讀出輕快的感覺,看到炊煙了,馬上都有好吃的了!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7、(齊讀后兩句)師:我們繼續(xù)往前走,來到了山上,這里有許多古色古香的亭子,我們先在這些小亭子里歇一會,順便還可以看看山里的風景呢!(出示圖片“亭臺”)誰來讀一讀這個詞?師:我聽出來了,你站在亭臺上欣賞遠處美麗的風景心情十分舒暢!然后把詞語放進句子中,再次感悟品讀。
8、師:現(xiàn)在我們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想象著自己也來到了這個小山村,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的都讀出來,注意在前兩個字讀完后稍微停頓一下。(先請一位小詩人)(女生讀)(男生讀)
1、師:詩人用這樣一首小詩,將自己所見、所聞、所感都寫出來了,小山村的寧靜、美麗讓我們舍不得離開。連本課要認識的10位生字寶寶,都躲在古詩里,不肯出來了。請同學們把田字格里的字在詩中用筆圈出來。
(出示課件)你們圈對了嗎?圈對了就借助拼音大聲讀2遍。
2、師:讀了這么多遍,有同學肯定都認識它們了。(出示生字卡片全班齊讀、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師:你們讀得真棒,都可以當識字大王啦。
3、師:同學們,雖然我們不能真的到那個寧靜的小山村去看看,但是今天我們通過讀、看、想,仿佛讓自己走進了那個幽靜、美麗、古樸的小村莊中,體會到詩人的感受,今后我們可以利用這樣的方法去學習更多的古詩。
三、認識筆畫和學寫字。
1、認識田字格。
2、認識筆畫橫,出示“一”。學生先觀察,教師范寫,邊寫邊說“起筆稍頓,行筆輕快,收筆果斷”,學生寫,展示,點評。
3、認識筆畫“豎彎”,觀察“四”在田字格的位置,教師范寫,邊寫邊說寫字順序“先進人,后關門”,學生寫,展示,點評。
4、認識筆畫“豎彎鉤”,觀察“七”的筆畫順序,教師范寫,邊寫邊說“長橫左低右高,豎彎鉤要圓轉”,學生寫,展示,點評。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哈默堅持付出勞動后再接受食物,讓學生懂得一個人(一個國家)必須有尊嚴,懂得尊嚴對做人的重要性。
2、能根據(jù)課文內容展天想像,體會年輕人把尊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正確理解課文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1、認識尊嚴對于做人的重要性。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具準備】
寫有句子的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先講個故事:一個大國打算入侵一個小國,行動前大國派了一個使者到小國去威脅小國的國王,使者驕氣十足地說:“我們準備派一支千人大軍橫掃你們這個小國!毙鴩跻宦,馬上回答:“那可就麻煩了!”使者得意地問:“是不是害怕了?”“不,我是在擔心,我們的監(jiān)牢不大,只能關500多個強盜!”使者聽了非常氣憤,大聲說:“聽著,我們使用的可是最先進的武器!”沒想到國王嘆了口氣:“那你們就更不幸了!笔拐卟幻靼,于是問:“怎么不幸?”小國國王從容地回答:“我們可沒有任何先進武器,只有打狗棍!”國雖小,但不容任何人侵犯,小國國王在大國使者面前表現(xiàn)得多么自信,這就是尊嚴!
板書課題:尊嚴
二、什么叫尊嚴,請大家討論“尊嚴”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請同學舉例說說自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四、理解詞語
款待:親切優(yōu)厚地招待。
疲憊不堪:非常疲乏,不能再忍受了。
愜意:滿意,稱心,舒服。課文是說年輕人給大叔捶背后,大叔感到十分舒服,對年輕人的表現(xiàn)滿意。
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
羨慕:看見別人有某種長處、好處或有利條件而希望自己也能有。
五、學習課文內容
1、請同學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第1自然段,從哪兒看出這群逃難的人非常饑餓:
學生A: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看出他們又餓又累。
學生B:這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看出他們很久沒有吃東西了。
3、讀第2~5自然段,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tài)、動態(tài)和語言的句子,想想從這里你體會到了什么?
4、小組內進行討論。
5、全班討論:
學生:年輕的逃難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這說明他急需食物。當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是仰起頭問有什么活需要他做,當聽到說沒有活時,他“目光頓時灰暗了”,“喉結上下動了動”告訴大叔“我不能不勞動,就得這些食物”。從這些描寫中,看出年輕人雖然急需食物,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食物,當聽到沒有活兒需要他干時,從他的表情看出他有些失望。他確實很餓,但必須付出勞動后,他才肯接受大叔的食物。
學生B:在大叔提出讓年輕人吃過飯再給他派活兒時,他態(tài)度十分堅決地說:“不,我現(xiàn)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從他的語獻態(tài)度看出他一定要先干完活再吃飯。
學生C:年輕人蹲下來,輕輕地給大叔捶過背后,才接過大叔送給的食物,并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從這兒可以看出年輕人雖然已經很餓了,但他堅持通過自己的付出獲得食物。
老師:大家分析得不錯,年輕人為什么非要勞動后才吃飯呢?
學生:因為他認為自己是個真正的人,不是討飯的乞丐,他把自己做人的尊嚴看得非常重要。
6、重點理解投影片打出的這句話:
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這句話的前半句“別看他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說的是眼前的實際情況,年輕人是個逃難者,的確一無所有;后半句是個因果關系的句子,“他百分是個富翁” 是結果,“他有尊嚴”是原因,意思是什么呢?是說尊嚴比任何財富都重要,都寶貴,告訴我們只要有尊嚴,就會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
7、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事實證明了大叔說得對。20多年后,年輕成功了,從一逃難者成為一個富翁,這是因為他時刻在維護自己的尊嚴,即使是在最困難的時候。
六、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或現(xiàn)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教學目的】
1、德育點: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理解生命的內涵。
2、能力點:理解排比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3、知識點: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忘情 狂舞 閃射 火烈 亢奮 晦暗 羈絆
碰撞 搏擊 燒灼 奔突 輻射 翻飛 淋漓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致內容。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喜不喜歡播滾?喜不喜歡勁舞?其實,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上,早就有我們自己的搖滾和勁舞。它就是融搖滾和勁舞為一體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安塞腰鼓。大家在電視節(jié)目上看過陜西安塞地區(qū)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篇描寫安塞腰鼓的散文,即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2、放教學錄像。安塞腰鼓曾在我國多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可把其制成多媒體教學錄像。在正式講解課文時,放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調動學生的情緒。要求學生邊看錄像邊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其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tǒng)一。
三、正課研討
1、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看了錄像后的感想。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⑵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fā)、噴涌。
2、朗讀課文(或老師范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然后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分成四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lián)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fā)生和排解):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茂騰騰的后生;從性格寫,是樸實的;
從神情寫,是沉穩(wěn)而安靜的;
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
7、作者是怎樣寫的?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xù)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斗虎。
8、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
空氣:冰冷~燥熱;
陽光:恬靜~飛濺;
世界:困倦~亢奮
10、運用反義詞寫有什么好處?
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怎樣寫?
虛寫。
12、用虛寫有什么好處?
用虛寫使人產生聯(lián)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作者聯(lián)想到什么?
聯(lián)想到落日古戰(zhàn)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這句話怎么理解?
這里寫出了陜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征,是粗礦、豪邁、開放的。
四、課堂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虛寫,通過聯(lián)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陜北人的性格特征。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一。
2、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第二課時
一、抽查預習
閱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二、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研討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jié)奏、重音、感情。
2、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回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fā)出回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里,觀眾的心里發(fā)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fā)生和排解。
3、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 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先寫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擊著,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陜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于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么?
寫只有黃土高原這么深厚的土層,才生養(yǎng)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才能有這么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為什么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這里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因為江南的流水已經蝕消了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7、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么?
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凈化,從后生們生命中噴發(fā)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倒數(shù)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么?
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為什么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里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當鼓聲停止后,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后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雞聲是天亮的標志,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fā)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升華,一定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表現(xiàn)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請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于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里進行思考,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我們的民族顯然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太多的束縛和挫折,但我們總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的祖國、走進了一個令人振奮和自豪的新時代,只要我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膽創(chuàng)新,勇于開拓,我們就一定能夠再造輝煌。
13、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14、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文章內容和形式高度統(tǒng)一,可從句式、修辭和節(jié)奏角度思考:
、 鏗鏘的短句;
⑵ 激昂的排比;
、 疾猛的節(jié)奏。
四、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jié)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jié)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群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布置作業(yè)
1、課后練習二、三、四題。
2、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 ) 束縛( ) 閉塞( ) 歡樂( )
擺脫( ) 冰冷( ) 恬靜( ) 困倦( )
3、簡答:
、 本文以什么作為線索?
、 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么?
、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么類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 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八篇】相關文章: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六篇01-2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九篇06-23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八篇06-26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10篇03-12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8篇02-1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十篇10-01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7-11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六篇06-04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10篇06-10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合6篇03-10